一种锁把的多变限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3488阅读:5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锁把的多变限位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锁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锁把的多变限位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锁把把手只能朝向一个方向,如果想换左右方向的把手就需要重新购买整个联动机构,而换下来的联动机构只能放弃在一边,这对材料和经济上都行成了浪费。

其次,锁把的内外面板不能通用,我们知道一般外面板的锁把是不能转动的,而内面板的锁把需要可以转动,内面板不可以替代外面板,而在现实使用中,如果内外门把手可以通用,那么其中一块面板废弃后另一块可以交替使用,但是现有技术均没有这种门把手,这也是我们研究的方向。

为实现上述目的,在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20119044.0中说明了一种锁把的多角度限位机构,该专利虽然通过更换不同的螺丝能组合不同的开启方式,但是,联动板和拨动板结构设置的较为复杂,而且需要不同长短的螺丝配合,安装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门把手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任意调节把手方向、开合角度、且安装方便的多变限位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锁把的多变限位机构,它包括用于固定的面板,面板外侧设有把手,把手上设有转轴且插入面板中旋转,面板的内侧设有拨动板和联动板,所述转轴穿过拨动板与联动板固连,所述的拨动板上设有旋转角度限位机构、旋转角度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动板上只设有连接点与拨动板固连,所述拨动板上设有左右两个触角,在两个触角的腋部各设有可拆卸的螺丝,触角腋部的两颗螺丝能阻挡拨动板的左右旋转,所述的拨动板上还设有一个定位点能与面板直接连接。

所述的旋转角度限位机构包括上述的两个触角,所述的面板上设有一个限位点,两个触角至限位点具有一段弧线距离,当拨动板向一侧旋转一定距离时,限位点用于阻挡触角使拨动板旋转限位。

所述的旋转角度复位机构包括一根扭簧,所述扭簧与拨动板固连,并且扭簧与转轴同轴,所述的扭簧设有左右两根延伸突触,两根延伸突触左右抵触在限位点的两侧,当拨动板经扭力旋转时,突触发生弹性形变,释放扭力后扭簧带动拨动板复位。

所述连接点和定位点均通过螺丝可拆卸连接,上述的螺丝规格都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装置能实现门把手的转向调节和定位,该装置优化了现有装置的结构,使其安装更为简便,调节也更为简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螺丝固定图。

图中,1、面板;2、突触;3、触角;4、螺丝槽;5、螺丝孔;6、螺丝;7、联动板;8、把手;9、拨动板;10、限位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用于固定的面板1,面板1外侧设有把手8,以及面板1内侧的扭簧、拨动板9、联动板7。所述的把手8上设有转轴,转轴插入面板1中,所述的扭簧、拨动板9、联动板7依次从内而外套设于转轴中。所述的联动板7与转轴固连,拨动板9与扭簧固连,联动板7上设有两个螺丝孔5,拨动板9上设有一个螺丝孔5。在联动板7的螺丝孔5上插入螺丝6则螺丝6与下方的拨动板9固定,如果拆卸下联动板7上的螺丝6那么把手8可以旋转180度后再固定。拨动板9上的螺丝孔5中可以插入螺丝6将其与面板1固定,这样把手8就不能动了。

拨动板9上设有左右两个触角3,在两触角3的中线上设有一个限位点10,两个触角3至限位点10具有一段弧线距离,当拨动板9向一侧旋转时,限位点10用于阻挡触角3使拨动板9旋转限位。扭簧上设有两根突触2,两根延伸突触2左右抵触在限位点10的两侧,当拨动板9经扭力旋转时,突触2发生弹性形变,释放扭力后扭簧带动拨动板9复位。两突触2的中心夹着一块隔离板,隔离板与拨动板9一体成型,因此隔离板能定位两突触2的间距,该间距等于限位点10的宽度。

两个触角3的腋部各设有螺丝槽4在面板1上,通过螺丝槽4中插设螺丝6阻挡拨动板9的左右旋转。所述的联动板7宽度小于拨动板9,因此螺丝6插设时不会触及联动板7。

将把手8固定的方式有2个,1、将拨动板9直接通过螺丝6固定;2、在触角3的腋部插两根螺丝6固定。

把手8的上下方向旋转方式:将联动板7、拨动板9通过螺丝孔5中连接螺丝6固定,只要在触角3的腋部只设一根螺丝6,相对螺丝6的旋转方向既被限制。

该装置的所有螺丝6可以是同规格,安装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