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猫眼功能的执手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3489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防猫眼功能的执手锁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执手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猫眼功能的执手锁。



背景技术:

执手锁是用于安装在木门、钢门、铝合金门以及塑料门等门板上使用的锁具中的一种。一般的执手壳体具有一用于枢接在外部锁座上的枢转部,在使用时,通常只需下压执手,就可以使枢转部相对锁座转动,进而带动连动轴转动进行开锁,使门开启。而现有的门板上都会安装猫眼,小偷在进行偷盗时,往往可通过猫眼孔将器具伸入门内,从而可下压门内的执手,对门锁进行开启。因而导致使用执手锁的用户的盗窃案件频繁发生,使用不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猫眼功能的执手锁,其能防止小偷通过猫眼下压执手进行偷盗,提高锁具的防盗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防猫眼功能的执手锁,包括,

执手壳体,执手壳体的一端固设有枢转部,枢转部位于执手壳体的一侧,并且该枢转部的转轴与执手壳体的长度方向垂直;

连接筒,可转动的安装于枢转部内侧,连接筒靠近执手壳体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

连动轴,沿所述转轴方向延伸,连动轴的一端固设在连接筒远离执手壳体的一端,连动轴的另一端伸出枢转部外侧;

活动件,安装于执手壳体上并且可随执手壳体转动,活动件可相对于执手壳体沿所述转轴的方向活动,活动件靠近连接筒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部,该第二连接部用于在活动件向着靠近连接筒运动时与第一连接部连接、以使活动件带动连接筒转动;

第一弹性部件,设于连动轴与活动件之间,第一弹性部件用于提供一使活动件向着远离连接筒方向运动、以使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分离的第一弹性应力;

限位板,可活动地安装于执手壳体上并位于活动件的一侧,该限位板靠近活动件的一端设有限位部,该限位板可在外力的作用下使限位部卡设在活动件远离连接筒的一侧或者使限位部与活动件分离;限位部用于在卡设在活动件远离连接筒的一侧时防止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分离。

优选的,枢转部侧壁顶端开设有沿所述转轴方向延伸的限位槽;活动件上设有滑动嵌置于限位槽内的限位块;枢转部的内壁开设有环状卡槽,该环状卡槽内固设有第一轴用挡圈,该第一轴用挡圈抵接于连接筒靠近活动件的端部。

优选的,限位板上开设有沿其自身长度方向的限位孔,执手壳体内设有穿接于限位孔内并可沿限位孔的延伸方向滑动的螺丝。

优选的,该执手锁还包括一用于带动限位板向着靠近活动件方向运动的拨动块,该拨动块上凸设有一凸柱,该凸柱嵌置于限位板上。

优选的,执手壳体的底端开设有安装槽,拨动块滑动的嵌置于安装槽内;执手壳体的底端封装有一硅胶垫。

优选的,限位板上具有两个凹位,执手壳体上设有弹片,该弹片上设有用于在限位板向着靠近活动件方向运动时嵌置在所述其中一个凹位内的卡接部。

优选的,所述执手锁还包括一复位机构,该复位机构包括复位扭簧、复位固定块以及复位转动块,复位固定块固接于执手壳体上;复位转动块可转动的安装于复位固定块上;复位固定块上设有两对称设置的第一凸块,复位转动块上设有两分别对应于第一凸块设置的第二凸块,复位扭簧的两自由端分别穿接于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内;连动轴与复位转动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连接筒内设有一第二弹性部件,该第二弹性部件用于提供一使连动轴远离连接筒的端部伸出于枢转部的第二弹性应力。

优选的,活动件远离连接筒的一侧凸出于执手壳体表面并形成一供人手按压的按压部。

优选的,第一连接部为开设于连接筒端部的方孔,第二连接部为与该方孔结构匹配的凸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执手锁,在限位板抵顶于活动件时,活动件的第二连接部与连接筒的第一连接部固接,可通过转动执手壳体从而带动连接筒转动,进而使得连动轴转动进行解锁;而在限位板与活动件分离时,第二连接部可在第一弹性部件的作用下与第一连接部脱离,此时转动执手壳体便只能使活动件空转,连动轴不能随之转动,防止小偷通过猫眼转动执手进行偷盗,提高锁具的防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动轴组件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复位机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连动轴;11、安装主板;12、复位扭簧;13、复位固定块;14、复位转动块;15、第二轴用挡圈;20、执手壳体;21、硅胶垫;211、安装槽;22、枢转部;23、限位槽;24、环形卡槽;25、第一轴用挡圈;30、拨动块;31、凸柱;40、第一弹性部件;50、连接筒;51、方孔;60、限位板;61、限位孔;62、凹位;70、活动件;71、限位块;72、凸台;80、弹片;81、卡接部;90、第二弹性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4所示的一种具有防猫眼功能的执手锁,包括执手壳体20、连动轴10、活动件70、第一弹性部件40以及限位板60。在执手壳体20的一端固设有枢转部22,该枢转部22位于执手壳体20的一侧,方便其能够枢接于外部锁座上;并且该枢转部22的转轴与执手壳体20的长度方向垂直;另外,将上述连接筒50可转动的安装在枢转部22内侧,在连接筒50靠近执手壳体20的一端设置一第一连接部;与此同时,上述连动轴10可沿所述转轴方向延伸,且连动轴10的一端安装在连接筒50远离执手壳体20的一端并且可与连接筒50同步转动,连动轴10的另一端伸出枢转部外侧;该连动轴10伸出枢转部22外侧的部分具体可连接至锁座上,用于锁定或是解锁。

上述活动件70安装在执手壳体20上,并且活动件70可随执手壳体20转动,具体活动件70可相对于执手壳体20沿所述转轴的方向活动。在活动件70靠近连接筒50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部,该第二连接部用于在活动件70向着靠近连接筒50运动时与第一连接部连接以使活动件70带动连接筒50转动。上述第一弹性部件40设置在连接筒50与活动件70之间,如此,第一弹性部件40可用于提供一使活动件70向着远离连接筒50方向运动、以使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分离的第一弹性应力。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将上述限位板60可活动地安装于执手壳体20上,使该限位板60位于活动件70的一侧;且在该限位板60靠近活动件70的一端设有限位部,如此限位板60可在外力的作用下使限位部卡设在活动件70远离连接筒50的一侧,或者使限位部与活动件70分离,而在限位部卡设在活动件70远离连接筒50的一侧时,可防止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分离。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执手锁进行开锁时,可推动上述限位板60向着靠近活动件70的方向运动,上述限位部便可卡设在活动件70远离连接筒50的一侧,此时活动件70便会向着靠近连接筒50的方向运动,连接筒50上的第一连接部和活动件70上的第二连接部便会连接在一起,如此,转动执手壳体20,活动件70会随之一起转动,进而带动连接筒50一起转动,因连动轴10与连接筒50是同步转动的,故连动轴10会随着连接筒50的转动而转动,从而连动轴10伸出枢转部22的部分便会对锁座进行锁定或是解锁。当然,在上述情况下,位于活动件70和连接筒50之间的第一弹性部件40处于压缩状态。

而在无需开锁时,可使限位板60远离活动件70,上述活动件70则会在第一弹性应力的作用下向着远离连接筒50方向运动,以使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分离;此时转动执手壳体20便只能带动活动件70进行空转,连动轴10不能随之转动,即是说即使小偷通过猫眼用器具下压执手壳体20也只能其空转,并不能开锁,如此可防止小偷通过猫眼转动执手进行偷盗,提高锁具的防盗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具体可为开设于连接筒50端部的方孔51,相应的第二连接部可为与该方孔51结构匹配的凸台72,如此凸台72嵌置在方孔51内便可使连接筒50和活动件70固定,从而在活动件70的带动下连接筒50开始转动。而在该结构的基础上,只要转动执手壳体,连接筒50就会随之转动,此时设于其上的方孔51也会换一个方位,上述凸台72也插装不到所述方孔51内,即是说此时活动件70是按压不动的。

优选的,可在枢转部22的侧壁顶端开设有沿其自身高度方向延伸的限位槽23,相应的在活动件70上设有滑动的卡接至限位槽23内的限位块71,活动件70可在限位块71与限位槽23的配合下只沿安装孔的高度方向运动,运动轨迹稳定。在具体使用时,可使上述限位板60的端部抵顶至限位块71的上方即可实现上述开锁的效果。与此同时,可在枢转部22的内壁开设有环状卡槽24,该环状卡槽内固设有第一轴用挡圈25,该第一轴用挡圈25抵接于连接筒50靠近活动件70的端部,如此可限制连接筒50的枢转部内的轴向运动,使其转动更加稳定。

优选的,上述限位板60上还可开设有沿其自身长度方向的限位孔61,同样的,在执手壳体20内螺接有螺丝,使该螺丝穿接于限位孔61内并可沿限位孔61的延伸方向滑动,如此限位板60的活动范围便可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方便操作。

当然,为了进一步的方便操作限位板60的运动,使得限位板60运动至固定位置时达到相应的效果,可在限位板60上具有两个凹位62,执手壳体20上设有弹片80,该弹片80上设有卡接部81,在卡接部81在嵌置两个不同位置的凹位62时,即可说明限位板60是处于靠近活动件70或是远离活动件70的两种状态,方便使用者把控。

而为了方便使限位板60相对执手壳体20运动,该执手锁还包括拨动块30,可在拨动块30上凸设有一凸柱31,使凸柱31嵌置于限位板60上,如此拨动拨动块30便可带动限位板60向着靠近活动件70方向运动。当然,可在执手壳体20的底端开设安装槽211,拨动块30滑动的嵌置于安装槽211内,如此方便拨动块30的安装;与此同时可在执手壳体20的底端封装一硅胶垫21,使执手壳体20的手感更加柔和;并且在需要拨动拨动块30时也需将硅胶垫取下才能操作,安全性能更好。

所述执手锁还包括一复位机构,该复位机构包括复位扭簧12、复位固定块13以及复位转动块14,复位转动块14可转动的安装于复位固定块13上;复位转动块14上设有两分别对应于第一凸块设置的第二凸块,复位扭簧12的两自由端分别穿接于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内;具体可在复位固定块13上开设圆槽,将复位转动块14通过一第二轴用挡圈15枢接在该圆槽内;除此之外,使连动轴10与复位转动块14固定连接。如此,在上述结构基础上,不按动活动件70的情况下去下压执手壳体20时,由于连动轴10是与连动筒50同步转动,所以连动筒50不会因为与执手壳体间的磨擦力而有所转动;而当执手壳体20在复位扭簧12的作用下复位时,活动件70上的凸台72与连接筒50上的方孔51形状正对着,此时按动活动件70,可使凸台72轻易进入到方孔51内。

优选的,活动件70远离连接筒50的一侧凸出于执手壳体20表面,且活动件70凸出于执手壳体20表面的部分可形成一供人手按压的按压部,通过按压该按压部与上述限位板60的配合可灵活控制整个执手锁的状态。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