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开锁式离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8910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开锁式离合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锁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开锁式离合机构。



背景技术:

门锁的种类繁多,传统的防盗门开锁方式为用钥匙转三圈后按执手开或者转三圈半开门,上锁方式为用钥匙上锁,其开锁、上锁都比较麻烦,而且安全性能也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一锁多用、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性能可靠的新型开锁式离合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包括执手、衫板、离合套、锁芯,所述的执手与离合套间安装有垫圈,并通过固定套固定,该执手和离合套通过花扣扣于衫板上;所述的锁芯上设有锁芯打开键,并通过锁芯固定件固定于衫板上,在该锁芯上盖有锁芯盖;所述的离合套与锁芯打开键之间安装有离合键,离合键的正上方处安装有离合销,该离合键安装在衫板上,所述的离合键内安装有复位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的执手上设有离合孔,该离合孔与离合套上所设有的离合套孔相通,并在开锁时,离合销插入于该离合孔和离合套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开锁:钥匙插入锁芯后旋90度,按下执手即开锁,开门后回旋钥匙并拨出,简单及轻松;上锁:随手关门时配套的自动锁体接触门框后即会自动上锁,无需象老式门锁那样再用钥匙上锁,快速也更方便;具有一锁多用、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性能可靠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离合机构锁定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离合机构钥匙开启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离合机构执手开启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执手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离合套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执手;2、垫圈;3、衫板;4、花扣;5、离合套;6、离合销;7、固定套;8、离合键;9、锁芯固定件;10、锁芯盖;11、锁芯;12、锁芯打开键;13、复位弹簧;1-1、离合孔;5-1、离合套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介绍:如附图1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执手1、衫板3、离合套5、锁芯11,所述的执手1与离合套5间安装有垫圈2,并通过固定套7固定,该执手1和离合套5通过花扣4扣于衫板3上;所述的锁芯11上设有锁芯打开键12,并通过锁芯固定件9固定于衫板3上,在该锁芯11上盖有锁芯盖10;所述的离合套5与锁芯打开键12之间安装有离合键8,离合键8的正上方处安装有离合销6,该离合键8安装在衫板3上;所述的离合键8内安装有复位弹簧13。

所述的执手1上设有离合孔1-1,该离合孔1-1与离合套5上所设有的离合套孔5-1相通,并在开锁时,离合销6插入于该离合孔1-1和离合套孔5-1内。

本锁可与多款自动上锁的锁体配套,然后成为机械式自动门锁,本锁主要控制的是方棒轴,采用离合装置带动方棒轴使其旋转达到开锁目的,内外双方棒结构安装方式:室内外都要用钥匙开锁。单方棒安装方式:室外用钥匙开锁,室内直接按把手开门。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

开锁过程:如附图2所示,转动锁芯11,带动锁芯打开键12旋转,使离合键8上升,从而带动离合销6插入离合套5的离合套孔5-1和执手1的离合孔1-1内,使执手1与离合套5咬合,如附图3所示,在开门时转动执手1时,离合套5也同步转动,达到开锁的功能。

上锁过程:如附图1所示,转动锁芯11,带动锁芯打开键12旋转,离合键8在复位弹簧13的弹力作用下移复位;离合销6在重力作用下,下移;使离合套5脱离离合孔1-1,使离合套5与执手1脱开,在转动执手1时不能带动离合套5,从而不能开锁。

此机构打破了传统的防盗门开锁方式,转动90度后按执手1就可以开锁,传统门锁是用钥匙转三圈后按执手开或者转三圈半开门。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不论在其形状或材料构成上作任何变化,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结构设计,都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形,均应认为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