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开门螺旋安全铰链。
背景技术: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0320116501.3公开了一种自关门螺旋铰链,它包括其上设置有轴套的合页,以及设置于轴套内的螺栓。其特征在于合页轴套上的工作端面为环状正螺旋工作面或环状异形工作面,轴套非工作面之间有半个螺距的间隙。当开启门时两相配合的合页轴套上的螺旋工作面发生旋转而产生相对位移,一旦外力失去后,门就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动下滑而将门自动关闭。但是这种螺旋工作面的加工成本较高,导致这种自关门螺旋铰链的生产成本较高;此外,这种自关门螺旋铰链的两个合页之间可相对转动的角度较小,无法应用于大型公共场合中既可外开又可内开的常开的大门中,例如楼宇的大门通常既可以外开至接近180度又可以内开至接近180度,转动角度较大。螺旋工作面的面积较小,承受的压力却较大,因此很容易被磨损,导致这种自关门螺旋铰链的使用寿命较短;此外这种自关门螺旋铰链的两个合页之间可以演其轴套方向发生相互滑动,因此其容易被不法分子所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开合角度较大;两个螺旋杆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所承受的压强较小,不容易被磨损,使用寿命较长的自开门螺旋安全铰链。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
一种自开门螺旋安全铰链,包括一第一连接板和一第二连接板,所述的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一第一螺旋杆,所述的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一第二螺旋杆;所述的第一螺旋杆布置在所述的第二螺旋杆内侧并与所述的第二螺旋杆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第一螺旋杆的直径等于其螺距,所述的第二螺旋杆的直径等于其螺距,所述的第一螺旋杆的直径与所述的第二螺旋杆的直径相等;
所述的第一螺旋杆包括多个顺次连接的第一螺旋单元,相临的两个第一螺旋单元之间的内侧形成一第一“V”形槽结构;
所述的第二螺旋杆包括多个顺次连接的第二螺旋单元,相临的两个第二螺旋单元之间形成一第二“V”形槽结构;
所述的第一螺旋单元布置在所述的第二“V”形槽结构内,所述的第二螺旋单元布置在所述的第一“V”形槽结构内;所述的第一螺旋单元与所述的第二螺旋杆相切。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相临的两个第一螺旋单元焊接在一起,所述的相临的两个第二螺旋单元焊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自开门螺旋安全铰链的优点是: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开合角度较大;两个螺旋杆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所承受的压强较小,不容易被磨损,使用寿命较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开门螺旋安全铰链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自开门螺旋安全铰链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的第一连接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第二连接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的A部的局部放大图A;
其中:
1、第一连接板;11、第一螺旋杆;111、第一螺旋单元;112、第一“V”形槽结构;
2、第二连接板;21、第二螺旋杆;211、第二螺旋单元;212、第二“V”形槽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实用新型的自开门螺旋安全铰链的优点是: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开合角度较大;两个螺旋杆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所承受的压强较小,不容易被磨损,使用寿命较长。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自开门螺旋安全铰链,包括一第一连接板1和一第二连接板2,该第一连接板1上设置有一第一螺旋杆11,该第二连接板2上设置有一第二螺旋杆21;该第一螺旋杆11布置在该第二螺旋杆21内侧并与该第二螺旋杆21滑动连接。这种相互套接在一起的螺旋杆结构,使该第一连接板1和该第二连接板2极难被拆开,使这种自开门螺旋安全铰链不容易被不法分子所破坏,而且结构较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
如图2、图5所示,该第一螺旋杆11的直径等于其螺距,该第二螺旋杆21的直径等于其螺距,该第一螺旋杆11的直径与该第二螺旋杆21的直径相等;
如图5所示,该第一螺旋杆11包括多个顺次连接的第一螺旋单元111,相临的两个第一螺旋单元111之间的内侧形成一第一“V”形槽结构112;
该第二螺旋杆21包括多个顺次连接的第二螺旋单元211,相临的两个第二螺旋单元211之间形成一第二“V”形槽结构212;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到的螺旋单元是指长度等于一个螺距的螺旋形结构,多个螺旋单元顺次连接成的螺旋杆是指长度等于多个螺距的螺旋形结构;螺旋杆的直径等于其螺距,使相临的两个螺旋单元能够紧贴布置在其内外两侧分别形成一“V”形槽结构;而且紧贴布置的螺旋单元也不容易被不法分子所破坏。
该第一螺旋单元111布置在该第二“V”形槽结构212内,该第二螺旋单元211布置在该第一“V”形槽结构112内;该第一螺旋单元111与该第二螺旋杆21相切。这一结构,使该第一螺旋杆11与该第二螺旋杆21能够紧密的连接在一起,而不会沿其轴向发生相对滑动,而且这种结构中,该第一螺旋杆11与该第二螺旋杆21的接触面积较大且为螺旋形,只要保持良好的润滑状态,该第一螺旋杆11即可相对于该第二螺旋杆21发生相对转动,即该第一连接板1可相对于该第二连接板2相对转动,使门保持常开状态。
该相临的两个第一螺旋单元111焊接在一起,该相临的两个第二螺旋单元211焊接在一起。这一结构使该第一螺旋杆11和该第二螺旋杆21更难被破坏,因此这种自开门螺旋安全铰链的安全性较高。
以上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的设计思路,在系统允许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扩展为同时外接更多的功能模块,从而最大限度扩展其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