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锁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0845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锁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锁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锁具。



背景技术:

现有普通防盗门锁要更换成现有智能锁具,必须要更换锁体。针对普通门锁更换成智能门锁时,目前国内生产厂家普遍采用更换锁体和内外把手。由于各种门锁种类繁多,结构又复杂,更换锁体,费工费时,效率低下。

请参阅图1,显示为现有技术中安装有普通门锁的门的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下图1所示,所述门1上设置有锁体11,内把手12,外把手13,天地杆14,由于锁体11和天地杆14卡在门的里面,要更换锁体11需要拆卸天地杆14。所以极容易导致门的损坏,且更换很困难。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智能锁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普通门锁在更换拆卸时需更换锁体,拆卸天地杆,造成费时费工,效率低下,且容易损坏门等缺陷,实已成为本领域从业者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锁具,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普通门锁在更换拆卸时需更换锁体,拆卸天地杆,造成费时费工,效率低下,且容易损坏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锁具,包括内把手,与所述内把手连接的内把手座,外把手,与所述内把手座固定连接的第一联动部,与所述第一联动部连接的锁体,与所述外把手连接的第二联动部,与所述第一联动部和第二联动部连接的连接部,驱动所述连接部的控制部;其中,所述第一联动部与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枢接,所述第二联动部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枢接;所述连接部包括与所述第一联动部枢接的滑槽件,枢转地固定于所述滑槽件上的挂钩,与所述第二联动部枢接的滑动杆;当在门外开锁时,所述控制部获取到开锁指令后,朝第一方向移动,以便所述控制部推动所述连接部的挂钩与所述滑动杆扣合;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转动所述外把手,所述外把手带动所述第二联动部转动,所述第二联动部带动扣合在一起的连接部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联动部联动,以开启所述锁体,同时触发控制所述控制部的微型开关,所述控制部朝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四方向转动,以令所述控制部推动所述连接部的挂钩与所述滑动杆脱离;当在门内开锁时,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且与所述第二方向转动所述内把手,所述内把手带动所述第一联动部联动,以开启所述锁体;当在门外上锁时,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的第三方向转动所述外把手,所述外把手带动与其枢接的第二联动。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部包括接收所述开锁指令或上锁指令的微型电机,及通过所述微型电机驱动以推动所述连接部的挂钩的推杆;在获取所述开锁指令时,所述推杆朝挂钩与所述滑动杆的扣合方向移动,以将所述挂钩与所述滑动杆扣合在一起;在开锁同时,所述推杆朝挂钩与所述滑动杆的脱离方向移动,以将所述挂钩脱离所述滑动杆。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滑槽件的下端部开设有可使所述滑动杆滑动的凹槽;所述挂钩包括一凸起,所述滑动杆包括一与所述凸起相匹配的切口;当所述推杆推动所述挂钩时,所述凸起扣合在所述切口内,以使所述滑动杆无法在所述凹槽内滑动;所述滑槽件、挂钩、滑动杆一体化组成所述连接部。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挂钩还包括另一凸起;所述滑槽件与所述挂钩的另一凸起之间顶持一弹性部件;当所述推杆推动挂钩朝挂钩与所述滑动杆的扣合方向移动时,使其在所述滑槽件上朝所述扣合方向枢转,以在所述滑槽件与所述挂钩的另一凸起之间压缩所述弹性部件;当所述推杆朝挂钩与所述滑动杆的脱离方向移动时,使挂钩在所述滑槽件上朝所述脱离方向枢转,以通过所述弹性部件产生的弹力,使所述挂钩脱离于所述滑动杆。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部件为压簧或扭簧。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联动部包括与所述滑槽件枢接的第一拐臂,与所述第一拐臂枢接的第二拐臂,与所述第二拐臂枢接的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枢接的第三拐臂,所述第三拐臂与所述锁体连接。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联动部包括与所述外把手枢接的第四拐臂。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滑动杆上设置有另一弹性部件,该另一弹性部件的一端挂接在所述滑槽件上,另一端挂接在所述滑动杆的底端;当向所述第三方向转动所述外把手时,带动所述第四拐臂联动,以使所述另一弹性部件产生的弹力复位所述滑槽件和滑动杆。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另一弹性部件为拉簧。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锁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由于采用内把手座控制开启锁具的方法,使得更换普通门锁更简便。

第二,提高生产效率;

第三,避免更换锁具时,造成门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现有技术中安装有普通门锁的防盗门的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锁具于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门

11 锁体

12 内把手

13 外把手

14 天地杆

2 智能锁具

21 安装主体

22 内把手

23 第一联动部

24 第二联动部

25 连接部

26 控制部

231 第一拐臂

232 第二拐臂

233 第一连杆

234 第三拐臂

241 第四拐臂

251 滑槽件

252 挂钩

253 滑动杆

261 微型电机

262 推杆

2521, 凸起

2522

2523, 弹性部件

252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附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锁具,包括内把手,与所述内把手连接的内把手座、外把手,与所述内把手座固定连接的第一联动部,与所述第一联动部连接的锁体,与所述外把手连接的第二联动部,与所述第一联动部和第二联动部连接的连接部;驱动所述连接部的控制部;

其中,所述第一联动部与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枢接,所述第二联动部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枢接;所述连接部包括与所述第一联动部枢接的滑槽件,枢转地固定于所述滑槽件上的挂钩,与所述第二联动部枢接的滑动杆;

当在门外开锁时,所述控制部获取到开锁指令后,朝第一方向移动,以便所述控制部推动所述连接部的挂钩与所述滑动杆扣合;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转动所述外把手,所述外把手带动所述第二联动部转动,所述第二联动部带动扣合在一起的连接部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联动部联动,以开启所述锁体,同时触发控制所述控制部(即控制部中的微型电机)的微型开关,所述控制部朝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四方向转动,以令所述控制部推动所述连接部的挂钩与所述滑动杆脱离;当在门内开锁时,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且与所述第二方向转动所述内把手,所述内把手带动所述第一联动部联动,以开启所述锁体;

当在门外上锁时,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的第三方向转动所述外把手,所述外把手仅带动与其枢接的第二联动部联动,无法开启锁体;当在门内上锁时,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的第三方向转动所述内把手,所述内把手带动所述第一联动部联动,无法开启锁体。

以下将结合图示对本实施例所述的智能锁具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2,显示为智能锁具于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智能锁具2包括安装主体21、和安装于所述安装主体21上的内把手22,与所述内把手22连接的内把手座(未予图示)、外把手(未予图示),与所述内把手座固定连接的第一联动部23,与所述第一联动部23连接的锁体(未予图示),与所述外把手(未予图示)连接的第二联动部24,与所述第一联动部23和第二联动部24连接的连接部25,驱动所述连接部25的控制部26。其中,所述第一联动部23与所述连接部24的一端枢接,所述第二联动部24与所述连接部25的另一端枢接。所述连接部25包括与所述第一联动部23枢接的滑槽件251,枢转地固定于所述滑槽件251上的挂钩252,与所述第二联动部枢接的滑动杆253。所述控制部26包括接收所述开锁指令或上锁指令的微型电机261,及通过所述微型电机261驱动以推动所述连接部25的挂钩的推杆262。

具体地,所述滑槽件251的下端部开设有可使所述滑动杆253滑动的凹槽(未予图示)。所述挂钩252包括一凸起2521,所述滑动杆253包括一与所述凸起2521相匹配的切口(未予图示)。当所述推杆262推动所述挂钩252时,所述凸起扣合在所述切口内,以使所述滑动杆无法在所述凹槽内滑动;所述滑槽件、挂钩、滑动杆一体化组成所述连接部。所述挂钩252还包括另一凸起2522;所述滑槽件与所述挂钩的另一凸起2522之间顶持一弹性部件2523。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部件2523为压簧2523。所述滑动杆253上设置有另一弹性部件2524,该另一弹性部件2524的一端挂接在所述滑槽件251上,另一端挂接在所述滑动杆253的底端.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另一弹性部件2524为拉簧252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微型电机261在获取所述开锁指令时,正向运转,带动所述推杆262朝挂钩252与所述滑动杆253的扣合方向移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扣合方向是指左方),以将所述挂钩与所述滑动杆扣合在一起。所述微型电机261触发控制微型电机的微型开关在获取所述上锁指令时,反向运转,带动所述推杆262朝挂钩252与所述滑动杆253的脱离方向移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脱离方向是指右方),以将所述挂钩脱离所述滑动杆。

所述第一联动部23包括与所述滑槽件252枢接的第一拐臂231,与所述第一拐臂231枢接的第二拐臂232,与所述第二拐臂232枢接的第一连杆233,与所述第一连杆233枢接的第三拐臂234,所述第三拐臂234与所述锁体连接。

当在门外开锁时,所述控制部的微型电机261获取到开锁指令后,带动所述推杆262朝第一方向(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左方)移动,以便所述控制部26的推杆262推动所述连接部25的挂钩252与所述滑动杆253扣合,即当所述推杆262推动所述挂钩253时,所述凸起2521扣合在所述切口内,以使所述滑动杆253无法在所述凹槽内滑动。所述滑槽件251、挂钩252、滑动杆253一体化组成所述连接部25。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于本实施例中,第二方向为下方)转动所述外把手,所述外把手带动所述第二联动部24转动,所述第二联动部24带动扣合在一起的连接部25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联动部23联动,以开启所述锁体;即向下转动所述外把手时,带动所述第四拐臂241联动,由于所述第四拐臂241与组合成一体的连接部25的滑槽件251连接,带动所述第一联动部23的第一拐臂231,第二拐臂232,第一连杆233,第三拐臂234联动,所述第三拐臂234与锁体相连,开启锁体。

当在门内开锁时,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且与所述第二方向转动所述内把手,所述内把手带动所述第一联动部联动,即带动所述第一联动部23的第一拐臂231,第二拐臂232,第一连杆233,第三拐臂234联动,以开启所述锁体。

当在门外上锁时,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的第三方向,即向上转动所述内把手和外把手,锁体上锁。由于在开锁的同时,触发所述控制微型电机的微型开关,所述控制部朝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四方向转动,以令所述控制部推动所述连接部的挂钩与所述滑动杆脱离;当此时,触碰控制所述微型电机261的微型开关,所述控制部26获取到上锁指令后,朝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四方向(于本实施例中,第四方向为右方)移动,以令所述控制部26的推杆262推动所述连接部25的挂钩252向右方移动,使挂钩在所述滑槽件上朝所述脱离方向枢转,通过所述压簧2523产生的弹力,使所述挂钩252脱离于所述滑动杆253;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的第三方向(向上)转动所述外把手,带动所述第四拐臂、第二连杆、第五拐臂、及第六拐臂联动,以使所述拉簧2524产生的弹力复位所述滑槽件251和滑动杆253,锁体无法开启。

在本实施例中,连杆传动可用齿轮传动替代。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锁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由于采用内把手座控制开启锁具的方法,使得更换普通门锁更简便。

第二,提高生产效率;

第三,避免更换锁具时,造成门的损坏。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