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烘箱用门把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9554阅读:5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烘箱用门把手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烘箱装置,更具体涉及一种烘箱用门把手。



背景技术:

现有使用的烘箱门把手都采用螺钉固定的结构,不但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松动,而且门的开合不太方便;另外现有的烘箱的门把手不能将烘箱的门和烘箱的箱体较好地进行闭合,影响了烘箱的密封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合方便的烘箱用门把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烘箱用门把手,包括移动组件和固定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的旋转手柄和转动件,所述旋转手柄和转动件固定连接,所述转动件的底部设有圆弧面,所述圆弧面向所述旋转手柄延伸方向设有卡件,所述固定件为圆柱体状,所述固定件的侧面为与所述转动件接触的接触面。边转动旋转手柄边将移动组件向固定件推进,旋转手柄带动转动件的转动,随着转动件的转动和靠近,转动件的圆弧面和固定件的接触面逐渐贴合后逐渐分离,当转动件的圆弧面和固定件的接触面分离后,固定件位于旋转手柄和转动件之间,由转动件底部的卡件将固定件固定在旋转手柄和转动件之间。本实用新型开合方便且耐用,在使用较长时间后,也不会造成松动;另外,本实用新型将固定件固定在旋转手柄和转动件之间,可将烘箱的门和箱体较大部分的重叠,较好地保证了烘箱的密封性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件活动套设在滚动套中。减少摩擦,降低对固定件和转动件的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手柄包括一体结构的手把和连接杆,所述手把和所述连接杆垂直设置。易于将旋转手柄和转动件的位置关系设置为平行关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件的连接部位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杆固定穿设在通孔中。由此保证固定件和旋转手柄连接的较为牢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手柄与所述转动件平行设置。由此便于通过旋转手柄来带动转动件的转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卡件突出于所述转动件朝向所述旋转手柄的一面。由此将固定件卡住,避免固定件的滑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烘箱用门把手的移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烘箱用门把手的转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烘箱用门把手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烘箱用门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3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门把手的结构。如1-3所示,一种烘箱用门把手包括移动组件和固定件3,移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的旋转手柄1和转动件2。

旋转手柄1与转动件2固定连接。通过转动旋转手柄1带动转动件2的旋转。转动件2的底部设有圆弧面21,圆弧面21向旋转手柄1延伸方向设有卡件22。卡件22突出于转动件1朝向旋转手柄1的一面,便于将固定件3卡住,避免其滑动。圆弧面21和接触面31贴合并相对移动直至将固定件3位于旋转手柄1和转动件2之间,卡件22将固定件3卡住。固定件3为圆柱体。固定件3的侧面为接触面31。边转动旋转手柄1边将移动组件向固定件3推进,旋转手柄1带动转动件2的转动,随着转动件2的转动和靠近,转动件2的圆弧面21和固定件3的接触面31逐渐贴合后逐渐分离,当转动件2的圆弧面21和固定件3的接触面31分离后,固定件2位于旋转手柄1和转动件2之间,由转动件2底部的卡件22将固定3件固定在旋转手柄1和转动件2之间。

在该实施方式中,固定件3活动套设在滚动套4中。使得滚动套4可相对于固定件3转动,减少摩擦,降低对固定件3和转动件2的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旋转手柄1为L型。旋转手柄1包括一体结构的连接杆11和手把12。连接杆11和手把12垂直设置。易于将旋转手柄1的手把12和转动2件的位置关 系设置为平行关系。转动件2的连接部位开设有通孔23,连接杆11固定穿设在通孔23中。具体地,连接杆11焊接在通孔23中。使得转动件2和旋转手柄1连接的较为牢固。旋转手柄1的手把12与转动件2平行设置。由此便于通过旋转手柄1来带动转动件2的转动。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