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双锁定工位的锁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84665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双锁定工位的锁体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锁体。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自动锁具有实用方便、上锁便捷的特点,以广泛被人们使用。现有自动锁的上锁动力来源于弹簧,当关门后,锁体自动工作,主副锁舌在弹簧的作用下自动上锁,但现有产品在使用中会出现以下问题:1、锁舌和门框(扣板)间若存在较大摩擦力时,锁舌不能完全伸出到锁定工位,导致锁舌无法被锁定,并始终处于自由状态,在外力作用下,锁具易被开启,防盗功能失效;2、任何结构的机械自动锁在使用时,控制舌均需一定的压缩位移量,当门的间隙(门体和门框之间的距离)较大时,易造成自动锁舌失效,导致门关后不能自动上锁,而现有自动锁舌缺乏手动上锁结构,存在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双锁定工位的锁体,通过设置双锁定工位来确保副舌在未完全伸出时仍能实现锁定功能,确保使用安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带双锁定工位的锁体,包括后盖、设于后盖中部的主方舌组件、设于主方舌组件两侧的副方舌组件、联接主方舌组件和副方舌组件的传动结构以及控制主方舌组件的自动上锁结构,所述副方舌组件包括可伸缩地安装在后盖上的副舌以及与传动结构联动的传动杆,所述副舌上开设带三个定位槽的副销孔,所述传动杆上设有与所述副销孔匹配卡置的副传动销,所述副传动销在各定位槽间切换实现副舌在开锁工位、第一锁定工位以及第二锁定工位间切换。将副舌结构由原先的单锁定工位结构改进为双锁定工位结构,当副舌因外界因素影响而无法完全外伸时,副传动销通过选择与匹配的锁定工位对应卡置实现副舌锁定,进而实现与副方舌组件联动的主方舌组件锁定,在锁舌和门框间存在较大摩擦力导致锁舌不能完全伸出到位时,锁具仍能被锁定,有效提高防盗性能。随着副舌伸缩,副传动销会在副销孔内作位移,并根据副舌外伸程度来选择性地与第一锁定工位或第二锁定工位间切换。

作为优选,所述传动杆可转动地连接在后盖上,所述定位槽错位开设在所述副销孔靠近副舌外伸端的侧壁上,使得副舌在外伸时通过定位槽匹配卡置随传动杆摆动的副传动销。传动杆中部转动连接在后盖上,使得位于传动杆一端的副传动销作圆弧摆动,副传动销的位移可以分解为互为垂直的沿副舌伸缩方向位移以及非副舌伸缩方向位移,为了使得传动杆起到传递传动结构驱动力并使得副舌直线伸缩的作用,副销孔起到抵消副传动销在非副舌伸缩方向位移的作用,一方面,确保传动杆只向副舌提供与其伸缩方向一致的驱动力,另一方面,副传动销在副销孔内作非副舌伸缩方向位移,沿非副舌伸缩方向布置的三个定位槽分别形成开锁工位、第一锁定工位和第二锁定工位,根据副舌外伸程度来选择对应不同锁定工位。

作为优选,所述传动结构包括齿条、固接在后盖上的弹簧销、套置在弹簧销上的第一弹簧以及转动连接在齿条两端的联动杆,第一弹簧推动齿条横向移动,所述联动杆通过驱动对应传动杆实现副舌伸缩,所述主方舌组件包括转接在后盖上且与齿条啮合联动的主齿轮以及带主销孔的主舌,所述主齿轮通过设于其上且插入主销孔的主传动销推动主舌伸缩。受自动上锁结构主方舌组件通过主齿轮驱动齿条运动,齿条再通过联动杆驱动传动杆运动,最终实现副舌与主舌联动。齿条沿弹簧销移动,通过挤压第一弹簧来为副舌及主舌锁定提供驱动力,被压缩的第一弹簧利用其弹性恢复力推动副传动销顶住对应定位槽,实现锁体开锁或锁定。在使用过程中,主舌伸缩受自动上锁结构控制,伸缩的主舌通过主销孔与主传动销配合驱动主齿轮旋转,进而带动匹配啮合的齿条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弹簧销朝向齿条一端插置在一限位块上,另一端依次穿过导向槽和第一弹簧后插置固定在后盖侧壁上,所述第一弹簧被夹持在齿条端面与后盖侧壁间。限位块既起到固定弹簧销的作用,还对移动的齿条起到限制移动的作用。当副舌处于开锁状态时,第一弹簧压缩程度加剧,对副舌提供锁定预紧力,驱使副舌外伸并上锁。

作为优选,所述锁体包括一手动上锁结构,所述手动上锁结构包括一锁芯凸轮、转接在后盖上的手动齿轮、一可横向移动的手动控制板以及转动设置在后盖上的把手,所述手动控制板设于中部且与锁芯凸轮配合的传动部、设于一侧且单向驱动手动齿轮旋转的第一传动块以及设于另一侧且被把手单向驱动的第二传动块,旋转的锁芯凸轮通过手动控制块驱动手动齿轮旋转。锁芯凸轮与锁芯联动,便于使用者通过钥匙控制锁体开关。手动控制板用于接受来自锁芯凸轮或者把手的驱动力,并将驱动力通过手动齿轮传递到主齿轮上,实现主舌和副舌同步外伸并锁定。

作为优选,所述手动齿轮呈C形,所述手动齿轮一端通过手动转轴转动连接在后盖上,外缘设有与主齿轮匹配啮合的扇形齿,所述扇形齿以所述手动转轴为中心呈圆弧状设置,所述手动齿轮设有与第一传动块匹配抵触的手动凹槽,锁芯凸轮转动抵触在所述传动部朝向第一传动块的侧壁上,所述手动凹槽抵触在第一传动块朝向传动部的侧壁上。所述扇形齿以所述手动转轴为中心呈圆弧状设置,使得扇形齿与主齿轮匹配啮合,无论通过自动上锁或手动上锁,虽然主被动关系会发生转换,但两者始终保持联动连接。手动凹槽轮廓与第一传动块轮廓匹配,确保两者有效抵触并传动。C形手动齿轮既具有圆弧状外轮廓,还具有与手动控制板抵触的抵触面。

作为优选,所述把手上设有驱动块,驱动块随把手旋转并抵触在所述第二传动块朝向传动部一侧的壁面上。驱动块与转动的把手同步运动,起到向手动控制块传递把手驱动力的作用,为手动上锁提供多种操作方式。

作为优选,所述手动控制板通过设于其上的引导条与设置在后盖上的引导柱配合实现横向移动。引导条开设方向与手动控制板的移动方向一致,引导条与引导柱配合后,确保手动控制板沿预设方向精确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联动杆两端分别转动连接齿条和传动杆,所述传动杆通过设于其中部的定位轴转动连接在后盖上,所述副舌通过沿其伸缩方向开设的槽条可活动地套置在所述定位轴上。槽条用于引导副舌伸缩移动,联动杆用于适应调节具有不同移动轨迹的齿条和传动杆,确保两者有效联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副舌结构由原先的单锁定工位结构改进为双锁定工位结构,在锁舌和门框间存在较大摩擦力导致锁舌不能完全伸出到位时,锁具仍能被锁定,有效提高防盗性能。随着副舌伸缩,副传动销会在副销孔内作位移,并根据副舌外伸程度来选择性地与第一锁定工位或第二锁定工位间切换,此外,在锁体上增设驱动主齿轮的手动上锁结构,且具有多种上锁方式,确保锁体在自动上锁功能失效的情况下仍旧能通过手动方式上锁,提高锁体防盗性能,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拆卸手动控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未装手动控制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 为手动齿轮结构示意图;

图5 为主齿轮结构示意图;

图6 为齿条结构示意图;

图7 为副传动销卡入开锁工位时的局部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8 为副传动销卡入第一锁定工位时的局部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9 为副传动销卡入第二锁定工位时的局部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10 为手动锁定结构局部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11 为手动锁定结构上锁时的局部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后盖,2、副舌,3、传动杆,4、副销孔,5、副传动销,6、开锁工位,7、第一锁定工位,8、第二锁定工位,9、齿条,10、弹簧销,11、第一弹簧,12、联动杆,13、主齿轮,14、主销孔,15、主舌,16、限位块,17、导向槽,18、锁芯凸轮,19、手动齿轮,20、手动控制板,21、传动部,22、把手,23、第一传动块,24、第二传动块,25、手动转轴,26、手动凹槽,27、引导条,28、引导柱,29、定位轴,30、槽条,31、主传动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11所示的一种带双锁定工位的锁体,由后盖1、设于后盖1中部的主方舌组件、设于主方舌组件两侧的副方舌组件、联接主方舌组件和副方舌组件的传动结构以及控制主方舌组件的自动上锁结构组成,所述副方舌组件包括可伸缩地安装在后盖1上的副舌2以及与传动结构联动的传动杆3,所述副舌2上开设带三个定位槽的副销孔4,所述传动杆3上设有与所述副销孔4匹配卡置的副传动销5,所述副传动销5在各定位槽间切换实现副舌2在开锁工位6、第一锁定工位7以及第二锁定工位8间切换。

在实际操作中,锁体通过伸缩并锁定主舌15和副舌2实现开锁和上锁动作。使用锁体的自动上锁功能时,自动上锁结构设有控制舌和锁定组件,控制舌越过门框时会出现压缩位移量,并在插入对应锁孔时恢复至未压缩工位,通过先压缩后恢复的动作来触发锁定组件开启或解除对主舌15的活动限制。

当主舌15处于未外伸的开锁状态且锁定组件对主舌15的限位时,使得主齿轮13与齿条9间不会出现相对运动,第一弹簧11处于被压缩状态,副舌2也在传动杆3作用下处于未外伸的开锁状态(如图7所示)。

使用者在关门时,锁体实施自动上锁功能。控制舌在越过门框并插入对应锁孔的过程中,通过触发锁定组件来解除对主舌15的限位控制,此时,由于主舌15在失去了锁定组件的限位作用而可以自由伸缩,主舌15也不再对第一弹簧11伸缩进行限制,第一弹簧11能在弹性恢复力下回弹至非受力的初始状态,在第一弹簧11回弹过程中,齿条9会在第一弹簧11作用下沿弹簧销10移动,横向移动的齿条9会分别通过联动杆12和主齿轮13驱动副舌2和主舌15外伸。在驱动副舌2时,联动杆12推动传动杆3摆动,联动杆12用于匹配协调横向运动的齿条9和圆弧运动的传动杆3端部间传动,转动连接在后盖1上的传动杆3通过插接在副销孔4内的副传动销5推动副舌2外伸;在驱动主舌15时,横向移动的齿条9驱动与其匹配啮合的主齿轮13旋转,设于主齿轮13上且插置在主销孔14内的主传动销31推动主舌15外伸。当主舌15和副舌2完全外伸后,第一弹簧11并未完全回复,此时,第一弹簧11上仍然具有确保主舌15和副舌2定位在锁定状态的弹性恢复力,有效防止主舌15和副舌2被盗窃开启。主销孔14为长条状,呈圆弧状摆动的主传动销利用注销孔的长度来抵消其横向位移量,进而实现主舌15线性外伸。

当主舌15或副舌2在外伸过程中因遇到较大摩擦力或其它阻碍而无法完全外伸到位时,通过在副舌2上设置第一锁定工位7和第二锁定工位8来实现。副销孔4靠近副舌2外伸方向的一侧边缘依次开设三个定位槽,并依次形成开锁工位6、第一锁定工位7以及第二锁定工位8。所述传动杆3中部转动连接在后盖1上,一端转动连接联动杆12,另一端设置与副销孔4匹配的副传动销5,在联动杆12作用下,传动杆3作旋转动作,使得副传动销5的动作轨迹为圆弧状,一方面,副传动销5在推动副舌2外伸,另一方面,副传动销5也会在副销孔4内作与副舌2外伸方向垂直的横向移动,进而使得副传动销5在推动副舌2至不同工位时会与不同的定位槽配对,当副舌2因外力作用而无法完全外伸时,副传动销5会匹配卡入形成第一锁定工位7的定位槽中(如图8所示),并利用第一弹簧11的恢复力实现锁定,当副舌2完全外伸时,副传动销5会匹配卡入形成第二锁定工位8的定位槽中(如图9所示),并利用第一弹簧11的恢复力实现锁定,在此过程中,主舌15也会与副舌2同步运动或锁定。由此实现锁体双档锁定,无论副舌2和主舌15是否完全外伸,均能实现锁定。所述定位槽的槽壁轮廓与副传动销5的外壁轮廓匹配,使得两者匹配抵触并稳定锁定。

如图3所示,所述传动杆3可转动地连接在后盖1上,所述定位槽错位开设在所述副销孔4靠近副舌2外伸端的侧壁上,使得副舌2在外伸时通过定位槽匹配卡置随传动杆3摆动的副传动销。所述联动杆12两端分别转动连接齿条9和传动杆3,所述传动杆3通过设于其中部的定位轴29转动连接在后盖1上,所述副舌2通过沿其伸缩方向开设的槽条30可活动地套置在所述定位轴29上。齿条9、副舌2以及主舌15均为线性运动部件,通过在部件与后盖1间开设对应的线性开槽和柱体实现线性精确移动。此外,线性动作部件还可以通过滑轨等方式实现导向,亦能实现线性移动,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在实际操作中,联动杆12一端转动连接在齿条9端部,且随着齿条9横向移动,另一端转动连接在传动杆3上,且随着传动杆3作圆弧运动,联动杆12会做不规则摆动,在摆动过程中,为了避让后盖1内其他部件并有效减小摆动所需空间,联动杆12通过开设在其端部的腰形孔转动套接在传动杆3端部,利用腰形孔的长度来减小联动杆12的摆动幅度,进而减小联动杆12所需的摆动空间,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传动结构包括齿条9、固接在后盖1上的弹簧销10、套置在弹簧销10上的第一弹簧11以及转动连接在齿条9两端的联动杆12,第一弹簧11推动齿条9横向移动,所述联动杆12通过驱动对应传动杆3实现副舌2伸缩,所述主方舌组件包括转接在后盖1上且与齿条9啮合联动的主齿轮13以及带主销孔14的主舌15,所述主齿轮13通过设于其上且插入主销孔14的主传动销推动主舌15伸缩。所述弹簧销10朝向齿条9一端插置在一限位块16上,另一端依次穿过导向槽17和第一弹簧11后插置固定在后盖1侧壁上,所述第一弹簧11被夹持在齿条9端面与后盖1侧壁间。第一弹簧11套置在弹簧销10上,第一弹簧11一端抵触在齿条9端部的导向槽周缘上,另一端抵触在后盖1侧壁上,弹簧销10对第一弹簧11的伸缩起到限位作用。限位块设置在后盖上。

在实际操作中,当自动上锁结构因外界因素影响而失效时,使用者可以通过手动上锁结构实现上锁功能。所述锁体包括一手动上锁结构,所述手动上锁结构包括一锁芯凸轮18、转接在后盖1上的手动齿轮19(如图4所示)、一可横向移动的手动控制板20以及转动设置在后盖1上的把手22(如图2所示),所述手动控制板20设于中部且与锁芯凸轮18配合的传动部21、设于一侧且单向驱动手动齿轮19旋转的第一传动块23以及设于另一侧且被把手22单向驱动的第二传动块24(如图10所示),旋转的锁芯凸轮18通过手动控制块驱动手动齿轮19旋转。如图5所示,由于主齿轮13周缘均设有齿牙,使得齿条9和手动齿轮19能同时与主齿轮13匹配啮合,进而实现三者联动。手动上锁结构通过受使用者控制的手动控制板20来驱动手动齿轮19动作,使得主齿轮13转动,进而驱动副舌2和主舌15外伸锁定。

在实际操作中,驱动手动控制板移动并锁定主舌15和副舌2的途径有两种,包括通过锁芯凸轮18实现的钥匙锁定方式以及通过把手22实现的把手22锁定方式(如图11所示),两者虽然触发条件不一样,但均是以推动手动控制板20横向移动并使得主齿轮13转动为目的,当产品采用一种或同时采用两种结构时,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手动齿轮19呈C形,所述手动齿轮19一端通过手动转轴25转动连接在后盖1上,外缘设有与主齿轮13匹配啮合的扇形齿,所述扇形齿以所述手动转轴25为中心呈圆弧状设置,所述手动齿轮19设有与第一传动块23匹配抵触的手动凹槽26(如图6所示),锁芯凸轮18转动抵触在所述传动部21朝向第一传动块23的侧壁上,所述手动凹槽26抵触在第一传动块23朝向传动部21的侧壁上,所述把手22上设有驱动块,驱动块随把手22旋转并抵触在所述第二传动块24朝向传动部21一侧的壁面上。所述手动齿轮19的轮廓还能为其它形状,只要能实现与手动控制板20单向联动且与主齿轮13匹配啮合的要求,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手动控制板20通过设于其上的引导条27与设置在后盖1上的引导柱28配合实现横向移动,此外,手动控制板20的引导方式还可以为轨道引导方式,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在安装时,手动控制板20叠置在齿条9上方,且两者运动互不干涉,由于两者均为同向运动,所需的活动空间及活动路径重叠,既有效节省锁体内部空间,还方便受齿条9控制的主齿轮13与受手动控制板20控制的手动齿轮19间配合联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