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0691阅读:2408来源:国知局
锁具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锁具,尤指一种不需使用钥匙而能够上锁的锁具结构。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锁具已被广泛的为大众所使用,如钥匙锁、储柜锁、号码锁及卡片锁等,这些林林总总的锁具提供使用者莫大的便利。

举例而言,对于物流业者来说,由于配送人员在送货的过程中经常需要暂时离开装载配送物品的箱体,故为防止箱体内的物品被他人取走,其储放物体的箱体通常会上锁,即为常见的一种应变措施。然而,配送人员的工作锁碎忙碌,经常在使用钥匙打开箱体取出物品后,忘记再转动钥匙而使其上锁,因而造成箱体内的物品容易遗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具结构,其不需使用钥匙而能够上锁,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锁具结构,用以对锁扣进行栓锁,包括承座组、锁心、锁体、推片及锁掣组。承座组包含安装板及结合在安装板上的座体,座体具有安装空间、连通安装空间的锁心孔及扣槽;锁心安置在安装空间并外露出锁心孔,锁心具有钥匙孔;锁体结合在安装空间中,锁体具有通孔及连通通孔的滑槽,且滑槽以平行通孔的轴心方向而延伸;推片设置在安装板及锁体之间,推片对应钥匙孔的位置而设有插孔;锁掣组包含穿置在通孔中的锁杆、套置锁杆并能够弹性推锁杆的弹簧及穿置在滑槽中并连接锁杆的栓杆,栓杆凸伸出锁体而靠抵推片;其中,外部钥匙插入钥匙孔并伸入插孔,以带动推片旋转及推抵栓杆移动,栓杆再带动锁杆离开锁扣。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锁具结构要上锁时只需将锁扣伸入扣槽,锁杆会受到锁扣的推挤而被朝通孔的内部方向移动;又,当锁杆离开扣槽时,锁扣可伸入扣槽中,待锁扣完全穿置在扣槽后,锁杆会脱离锁扣的推挤,锁杆即可借由弹簧的弹性回复力而回到原位,使锁具结构上锁,借此达到不需使用钥匙而能够上锁的目的,增加本实用新型的便利性及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锁具结构的立体透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锁具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锁具结构未罩合座体的一侧方向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锁具结构未罩合座体的另一侧方向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锁具结构的组合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锁具结构开锁时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锁具结构开锁时的立体透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锁具结构开锁后的剖视图。

图中:

1…锁具结构

2…锁扣

3…扣孔

10…承座组

11…安装板

12…座体

120…安装空间

121…锁心孔

122…扣槽

20…锁心

21…钥匙孔

22…螺帽

30…锁体

301…弧面

31…通孔

311…断差面

32…滑槽

40…推片

41…插孔

42…开槽

50…锁掣组

51…锁杆

510…栓孔

511…第一端

512…第二端

513…栓头

514…挡抵面

52…弹簧

53…栓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照图1至图5,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锁具结构的立体透视图、立体分解示意图、未罩合座体的二侧方向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及组合剖视图。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锁具结构1,用以对一锁扣2进行栓锁。该锁具结构1包括一承座组10、一锁心20、一锁体30、一推片40及一锁掣组50。该锁掣组50结合在该锁体30内,该锁心20、该锁体30及该推片40是结合在该承座组10上,据以构成该锁具结构1。更详细描述该锁具结构1于后。

该承座组10包含一安装板11及结合在该安装板11上的一座体12。该座体12具有一安装空间120、连通该安装空间120的一锁心孔121及一扣槽122。具体而言,该座体12大致为矩形座体;该扣槽122开设于该座体12的一侧面(顶面),并朝该安装空间120的方向(内部方向)延伸而于该座体12的另一侧面形成一开口。

该锁心20安置在该安装空间120中,且其一端外露出该锁心孔121;又,该锁心20具有一钥匙孔21。优选地,该锁心20还包括一螺帽22,该锁心20的一侧位于该座体12具有该锁心孔121的一侧面、另一侧通过该螺帽22而固定在该座体12位于该锁心孔121的相对的一侧面。

该锁体30结合在该安装空间120中。该锁体30具有一通孔31及连通该通孔31的一滑槽32,且该滑槽32以平行该通孔31的轴心方向而延伸。于本实施例中,该通孔31及该滑槽32连通并分别位于该锁体30相互垂直的二侧面。本实施例中,该锁体30在该通孔31的底侧成型有一弧面301;又,该锁心20穿过该弧面301而固定在该安装板11。

又,该推片40设置在该安装板11及该锁体30之间,且该推片40对应该锁心20的钥匙孔21的位置而设有一插孔41。优选地,该推片40大致为一L型片体,但不以此为限制。

再者,该锁掣组50包含穿置在该通孔31中的一锁杆51、套置该锁杆51并能够弹性推抵该锁杆51的一弹簧52及穿置在该滑槽32中并连接该锁杆51的一栓杆53,该栓杆53凸伸出该锁体30而靠抵该推片40。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该推片40在靠抵该栓杆53的位置设有一开槽42,优选地,该开槽42大致为一L形槽,但不以此为限制。

具体而言,该锁杆51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511及一第二端512,该第一端511具有一栓头513,该第二端512设有一栓孔510,该栓头513设置在该滑槽32中,该第二端512经由该滑槽32而穿设该栓孔510,并固定在该安装板11上。

如图5所示,该锁体30的通孔31的内壁成型有一断差面311,另外,该锁杆51成型有一挡抵面514;又,该弹簧52的二端分别抵接该断差面311及该挡抵面514。再者,该锁扣2具有一扣孔3,且该锁扣2穿置在该座体12的扣槽122中。另外,该锁杆51的栓头513自该锁体30伸出,并部份穿置在该扣孔3中;据此,该锁杆51可阻挡该锁扣2移出该扣槽122,此时,该锁具结构1处于上锁的状态。

请另参照图6至图8,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锁具结构开锁时的剖视图、立体透视图及开锁后的剖视图。如图所示,对本实用新型的锁具结构1进行开锁时,将一外部钥匙(图未示)插入该锁心20的钥匙孔21,并向内继续伸入至该推片40的插孔41,接着旋转该外部钥匙,此时会同时带动该推片40旋转;又,该推片40旋转时,靠抵在该推片40的开槽42上的栓杆53也会受该推片40推抵而移动,此时,该栓杆53带动该锁杆51移出该锁扣2及该扣槽122。

请参照图8,当该栓杆53带动该锁杆51移出该锁扣2及该扣槽122时,该锁扣2可自该扣槽122中离开而呈现开锁状态,借以打开上锁的物体。

另外要说明的是,当该锁杆51受一外力推抵而朝该通孔31的内部方向移动时,该弹簧52会形成受压缩的状态,此时,该弹簧52具有弹性回复力,因此当该外力移除时,该锁杆51会借由该弹簧52的弹性回复力而回到原位。

借此,该锁具结构1要再上锁时只需将该锁扣2再伸入该扣槽122,同时,该锁杆51会受到该锁扣2的推挤而被朝该通孔31的方向移动。当该锁杆51离开该扣槽122时,该锁扣2可再次伸入该扣槽122中。最后,待该锁扣2完全穿置在该扣槽122后,该锁杆51也会脱离该锁扣2的推挤,此时,该锁杆51即可借由该弹簧52的弹性回复力而回到原位,使该锁具结构1再度上锁,借此达到不需使用钥匙而能够上锁的目的。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