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报警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21206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报警门锁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报警门锁。



背景技术:

现有的门锁多为单一的机械锁,不具备电子报警功能,面对非法开锁的情形放到效果较差,不能通过电子报警进行阻吓。

为了提高门锁的防盗效果,通常会在门锁之外额外加装电子报警装置,或则将原有的机械门锁拆换为电子报警门锁。

无论上述哪种方式,都存在费用相对较高、操作说明不易懂的问题,不适合普通人群操作使用,而且用户一般不能在上锁后再自主选择是否需要进行报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报警门锁,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报警门锁,包括用螺钉连接固定在门板前后两面的前面板和后面板,以及用螺钉固定在门板侧面内部的锁体,以及设于后面板上的二级锁钮,其特征在于:锁体上设有报警装置、检测装置、锁胆、信号装置,所述的报警装置与检测装置电连接,所述的检测装置用于接收信号装置的信号,所述的二级锁钮转动时可改变信号装置的信号强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与普通门锁兼容,可利用普通门锁改装,符合传统普通门锁的使用习惯,普通人也无需学习,操作简便;报警装置与锁体完美结合不需重新配报警装置,填补了现有报警门锁无可控报警模式的技术空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锁体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锁体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之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锁体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之三。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报警门锁,包括用螺钉10连接固定在门板前后两面的前面板11和后面板12,以及用螺钉20固定在门板侧面内部的锁体21,以及设于后面板12上的二级锁钮13,锁体21上设有报警装置22、检测装置23、锁胆24、信号装置25,所述的报警装置22与检测装置23电连接,所述的检测装置23用于接收信号装置25的信号,所述的二级锁钮13转动时可改变信号装置25的信号强度。

如图2到图4所示,所述的检测装置23是磁感应模块,所述的信号装置25是磁铁。

如图2到图4所示,所述的锁体21上设有滑槽26,所述的信号装置25设于滑槽26内并可沿滑槽26在其首尾两端之间移动。

如图3所示,所述的滑槽26的中部为第一信号检测位;如图4所示,所述的滑槽26的尾部为第二信号检测位。

上述实施方式的一种报警门锁通过控制信号装置25移动来控制报警装置:

当未上锁时,信号装置25位置如图2,报警装置断开,取消报警;

当上锁后,信号装置25移动到如图3滑槽26的中部的第一信号检测位,报警装置响一声,提示工作预报警;

当上锁后,转动二级锁钮13,信号装置25移动到如图4滑槽26的尾部为第二信号检测位,报警装置长鸣一声,开启报警;过5秒后敲击门锁锁会发出持续10秒的高分贝报警声,再次敲击会再次发出高分贝报警声,直到通过二级锁钮13将信号装置25移动到如图3滑槽26的中部的第一信号检测位退回一档时,报警停止。

因此,使用者可以通过二级锁钮13将信号装置25移动到第一信号检测位或第二信号检测位的方式来选择是否报警,同时保证门锁始终处于上锁状态。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结构和原理获得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