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重复利用装载手机壳的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6449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重复利用装载手机壳的治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机壳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重复利用装载手机壳的治具。



背景技术:

手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手机壳的用量也越来越多。手机壳生产出来后,一般需要使用治具装载进行时效处理。由于手机壳一般使用的为较软的塑胶材质,如果手机壳未定形进行随意放置,时效处理后很容易产生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及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重复利用装载手机壳的治具,可对手机壳进行定形放置防止手机壳变形。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重复利用装载手机壳的治具,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内设有放置手机壳的托板,架体上连接有支撑手机壳内壁的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铰接头,铰接头上铰接有两根对称布置的摆杆,两摆杆上均连接有抵于手机壳内壁的顶杆,铰接头上连接有轴承座,轴承座上设有绕轴承座转动的竖直丝杆,架体上设有横杆,横杆上设有螺纹块,螺纹块上设有与竖直丝杆匹配的螺纹孔,竖直丝杆插入螺孔内,托板和横杆均由聚酰亚胺材料制造。

所述铰接头内设有轴孔,两摆杆均设有与轴孔匹配的转轴,铰接头的轴孔壁上设有两个对称布置的限位孔,两摆杆分别位于两限位孔中。

所述两摆杆上均设有挂柱,两挂柱之间设有弹簧。

所述竖直丝杆的顶端设有手轮。

所述托板的边沿轮廓与手机壳的外轮廓相同。

所述托板的底面设有通风开口。

所述架体的一侧设有扣条,另一侧设有与扣条匹配的扣槽。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中的顶杆抵于手机壳的内壁,对手机壳进行定形,进行时效处理过程中,手机壳能保持形状,避免手机壳发生变形,大大降低了手机壳的废品率;托板和横杆与手机壳接触,聚酰亚胺材料软硬适度,不会损伤手机壳,且聚酰亚胺材料耐高温耐磨耐用,重复利用次数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铰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架体,11-横杆,12-扣条,13-扣槽,2-托板,21-通风开口,3-支撑机构,31-铰接头,311-限位孔,32-摆杆,33-顶杆,34-轴承座,35-竖直丝杆,36-挂柱,37-弹簧,38-手轮,39-螺纹块,4-手机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可重复利用装载手机壳的治具,包括架体1,架体1内设有放置手机壳4的托板2,架体1上连接有支撑手机壳4内壁的支撑机构3。支撑机构3包括铰接头31,铰接头31上铰接有两根对称布置的摆杆32,两摆杆32上均连接有抵于手机壳4内壁的顶杆33。铰接头31上连接有轴承座34,轴承座34上设有绕轴承座34转动的竖直丝杆35。架体1上设有横杆11,横杆11上设有螺纹块39,螺纹块39上设有与竖直丝杆35匹配的螺纹孔,竖直丝杆35插入螺孔内。托板2和横杆11均由聚酰亚胺材料制造,托板2和横杆11与手机壳4接触,聚酰亚胺材料软硬适度,不会损伤手机壳4,且聚酰亚胺材料耐高温耐磨耐用,重复利用次数多。

铰接头31内设有轴孔,两摆杆32均设有与轴孔匹配的转轴,铰接头31的轴孔壁上设有两个对称布置的限位孔311,两摆杆32分别位于两限位孔311中,限位孔311可限制摆杆32的活动范围,使用更可靠。两摆杆32上均设有挂柱36,两挂柱36之间设有弹簧37。为便于转动竖直丝杆35,竖直丝杆35的顶端设有手轮38。

托板2的边沿轮廓与手机壳4的外轮廓相同。托板2的底面设有通风开口21,便于通风透气。

架体1的一侧设有扣条12,另一侧设有与扣条12匹配的扣槽13。多个治具可通过扣条12与扣槽13连接为一体,便于集中放置。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首先将手机壳4放置于托板2上,转动手轮38,带动竖直丝杆35转动,驱动铰接头31下降,摆杆32被压迫摆动,两摆杆32呈180°时,低杆33抵于手机壳4两侧内壁,从而起到定形作用,防止手机壳4变形。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现方式,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