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调整型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9451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长度调整型扳手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调整开口(jaw)之间的间距以符合所要结合的螺栓或者螺母的规格的扳手,更加详细而言,涉及一种能够防止在结合操作及解除结合操作时因施加在开口上的力而被调整的开口之间的间距变宽的长度调整型扳手。



背景技术:

当结合螺栓或者螺母或者解除结合时,使用与螺栓等的大小相符合的扳钳或者扳手等。

所述扳手等在结合固定大小之外的螺栓等时不能使用,因此使用能够调整开口(jaw)之间的间距的“移动扳手”,从而用一个结合工具结合具有各种大小的螺栓等。

移动扳手如授权编号第20-0211110号的“移动扳手”所述,在移动啮合部4的下端部形成有齿轮齿4b,在头部2可旋转地固定与所述齿轮齿啮合的蜗轮6,从而随着蜗轮的旋转,使移动啮合部4移动而能够调整与固定啮合部3的间距。

但是移动啮合部的齿轮齿和蜗轮齿与移动啮合部移动的方向相似地接合,因此当强力结合螺栓等时,螺栓等因加压移动啮合部的力而蜗轮稍微旋转的同时,改变移动啮合部和固定啮合部的间距,因此在重新结合相同大小的螺栓等时,需要调整移动啮合部和固定啮合部的间距。

而且,还有需要将头部的厚度形成为需要以上以符合蜗轮的外径的问题点。

【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kr20-0211110y1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解决所述现有技术的问题点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强力结合螺栓等,也能防止开口之间的间距变宽,而无需再次调整开口之间的间距的长度调整型扳手。

为了解决如上所述课题,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长度调整型扳手,其包括:手柄;头部,接合于所述手柄的一端部并呈扁平形态,包括在手柄的相反侧的端部面形成在厚度方向中间的导槽和在中央朝厚度方向形成并与所述导槽连通的穿孔;固定开口,在所述头部可朝一方向旋转地销结合,而从头部端部面的长度方向的一侧突出;移动开口,具备与所述导槽相符的形状的导轨,从而所述导轨插入于所述导槽;调整片,插入于头部的穿孔;弹簧,朝导槽方向加压所述调整片;以及加压单元,加压或者不加压所述固定开口,在所述移动开口的导轨端部面沿着端部面的长度方向隔开间距地形成有多个第一突起,在所述调整片的一端部面沿着一端部面的长度方向隔开间距地形成有多个第二突起。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长度调整型扳手,其中,所述移动开口的第一突起和调整片的第二突起其一侧边角部呈倒角。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另一实施例的长度调整型扳手,其中,所述头部具备与导槽平行的同时与穿孔的截面中间部分连通的固定销固定孔,所述调整片具备与导槽平行的同时具有长截面的固定销穿孔,在所述固定销固定孔及固定销穿孔内设置有具有与所述固定销固定孔的截面相同的截面的固定销。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又一实施例的长度调整型扳手,其中,所述头部具备与导槽平行的同时与穿孔的截面中间部分连通,并具有长截面的固定销固定孔,所述调整片具备与导槽平行的固定销穿孔,在所述固定销固定孔及固定销穿孔内设置有具有与所述固定销穿孔的截面相同的截面的固定销。此时,在所述头部的侧端部可设置有与固定销接合的侧方调整片。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又一实施例的长度调整型扳手,其中,在所述调整片的前后面形成有摩擦突起。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又一实施例的长度调整型扳手,其中,在所述导轨端部面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形成有比所述第一突起更突出的止动件。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又一实施例的长度调整型扳手,其中,在所述头部端部面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突出形成有止动件。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又一实施例的长度调整型扳手,其中,在所述导槽的两侧面形成有朝长度方向的长槽或者突起。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又一实施例的长度调整型扳手,其中,在所述固定开口和移动开口相对的面分别形成有多个摩擦突起。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又一实施例的长度调整型扳手,其中,所述加压单元包括:头部,在手柄的一端部可朝一方向旋转地销结合;加压部件,在手柄和头部的销结合部以及头部和固定销的销结合部之间,一端部销结合于手柄,中间部销结合于固定开口,另一端部接合于固定开口;以及第二弹簧,施加使所述头部和手柄的一端部之间变宽的力。

本发明的长度调整型扳手,其中,在所述头部的手柄方向端部形成有解除杠杆。

根据本发明的长度调整型扳手,可以在结合各种规格的螺栓等时使用,同时在结合螺栓等时移动开口和固定开口的间距不变,从而无需再次调整移动开口和固定开口的间距。

当所述长度调整型扳手的固定开口销结合于头部,而且长度调整型扳手进一步包括加压单元时,在结合螺栓等时,无需从螺栓等的头部拿掉扳手就能完成螺栓等的结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长度调整型扳手的结合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长度调整型扳手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有关所述长度调整型扳手的第一突起及第二突起的说明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长度调整型扳手的结合立体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长度调整型扳手的分解立体图。

图6及图7是有关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长度调整型扳手的加压单元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

1:长度调整型扳手,10:手柄:20:头部,21:导槽,22:穿孔,23:固定销固定孔,24:解除杠杆,30:固定开口,40:移动开口,41:导轨,41a:第一突起,50:调整片,51:第二突起,52:固定销穿孔,60:弹簧,70:侧方调整片,81:加压部件,82:第二弹簧,b:突起,f:摩擦突起,p:固定销,s:止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调整开口之间的间距以符合想要结合或者解除结合的螺栓或者螺母的规格,从而能够用于各种规格的螺栓等的结合的扳手,在强力结合螺栓等或者解除结合时,开口之间的间距也不会变宽,从而无需再次调整开口之间的间距。

以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长度调整型扳手之际,对于用扳手“结合”螺栓等的记载应理解为包括所有对螺栓等的“结合”及“解除结合”的情况。

图1及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长度调整型扳手1的结合立体图和分解立体图,图4及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长度调整型扳手1的结合立体图和分解立体图。以下,首先对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长度调整型扳手进行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长度调整型扳手1包括:手柄10、头部20、固定开口30、移动开口40、调整片50以及弹簧60。

手柄10作为利用扳手结合螺栓等时供操作者握持的部分,呈长棒形。

头部20是连接于所述手柄10的一端部的扁平形态,在位于手柄10的相反侧的端部面25的长度方向的一侧突出有固定开口30,在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突出有移动开口40。所述移动开口40如其名称,能够在头部20上进行移动来调整与固定开口30的间距。

为了能够使移动开口40在头部20上进行移动,在头部20的手柄10相反侧的端部面25的厚度方向的中间形成有导槽21,移动开口40具有与所述导槽21啮合的导轨41,在移动开口40的导轨41被插入在导槽21内的状态下,朝导槽21的长度方向移动。

在所述头部20的中央设置有朝头部20的厚度方向形成并与所述导槽21连通的穿孔22,在所述穿孔22插入有调整片50。

所述调整片50起到在一定位置固定可在头部20上进行移动的移动开口40的作用,从而在进行结合螺栓等的操作时,能够使固定开口30和移动开口40之间的间距保持一定。

更加具体而言,在所述移动开口40的导轨41端部面沿着端部面的长度方向隔开间距地形成有多个第一突起41a,在与移动开口的导轨41的端部面相对的调整片50的一端部面沿着一端部面的长度方向隔开间距地形成有多个第二突起51,所述第一突起41a及第二突起51相互啮合,从而固定移动开口40。

图3a中示出移动开口40的第一突起41a和调整片50的第二突起51相啮合的状态,位于头部20的穿孔22内侧面和调整片50之间的弹簧60朝导槽21方向加压调整片50,因此调整片50的第二突起51不会从移动开口40的第一突起41a之间脱离。

当调整移动开口40和固定开口30的间距时,如图3b所示,向调整片50施加弹簧60的弹力以上的力,而使调整片50的第二突起51从移动开口40的第一突起41a之间脱离,从而能够移动移动开口40。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长度调整型扳手1的调整片50与一般的活动扳手的螺纹型调整装置(授权号20-0211110发明中的蜗轮)不同,在结合螺栓等时,即便通过移动开口40进行加压也不会旋转,因此在结合螺栓等时,固定开口30和移动开口40的间距不变。因此,在结合多个同一规格的螺栓时,无需再次调整固定开口30和移动开口40之间的间距。

所述移动开口40的第一突起41a和调整片50的第二突起51可形成为一侧边角部呈倒角形态。

此时,形成为移动开口的第一突起41a的倒角面朝向固定开口30,调整片的第二突起51的倒角面朝向固定开口30的相反方向,从而在缩小移动开口40和固定开口30之间的间距时,即便向调整片50不施加弹簧60的弹力以上的力,而仅靠将移动开口40朝固定开口30的方向施加就能使第一突起41a的倒角面沿着第二突起51的倒角面上升而能够使移动开口40移动,同时在结合操作时,第一突起51a及第二突起51的倒角面的相反侧相互接触而能够防止移动开口40发生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长度调整型扳手1,可具备防止调整片50从头部20的穿孔22脱离的固定销p。

在所述头部20形成有与导槽21平行并与穿孔22的截面中间部分连通的固定销固定孔23,在调整片50形成有与导槽21平行的固定销穿孔52,从而在固定销p通过调整片50的固定销穿孔52的状态下,两端部被插入到固定销固定孔23,从而使调整片50不会从头部20的穿孔22脱离。

调整片50的固定销穿孔52其截面形成为较长,不会阻碍调整片50被插入在导槽21或者朝远方向移动。而且,固定销p形成为具有与固定销固定孔23的截面相同的截面以便能够牢固固定在头部20的固定销固定孔23。

所述固定销固定孔23和固定销穿孔52与如上所述不同,形成为固定销固定孔23具有长的截面,固定销穿孔52具有与固定销p的截面相同的截面。

此时,固定销p在具有长截面的固定销固定孔23内移动,而且不会阻碍调整片50朝与导槽21相近或者远的方向移动。

当固定销穿孔52具有与固定销p相同的截面时,在头部20的侧端部可设置有与固定销p连接的侧方调整片70。

所述侧方调整片70通过固定销p与调整片50连接,从而能够通过移动侧方调整片70来使调整片50朝与导槽21相近或者远的方向移动。

在所述调整片50的前后面可形成有摩擦突起f。

所述摩擦突起f是,为了移动调整片50而用手指按压调整片50的状态下施加力时,能使手指不会在调整片50滑动而向调整片50准确传递力。

在所述导轨41端部面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可形成有比所述第一突起41a更加突出的止动件s。

所述止动件s防止,在向调整片50施加力而第一突起41a和第二突起51不啮合的状态下,与调整片50的第二突起51接触而沿着头部20的导槽21移动的导轨41,即防止移动开口40从头部20完全脱离。

如上所述,起到防止移动开口40从头部20完全脱离的作用的止动件s能够从头部端部面25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突出形成。

此时的止动件s与在移动开口40朝头部端部面25突出的部分发生接触,从而防止移动开口40发生脱离。

在所述导槽21的两侧面可形成有朝长度方向长的槽或者突起b。

导槽21侧面的槽或者突起b朝长度方向形成较长,从而移动开口40能够朝导槽21的长度方向顺利移动,但不会朝加压调整片50的方向移动。

此时,移动开口40的导轨41应该具有与所述导槽21形状相符合的长的突起或者槽。

在所述固定开口30和移动开口40相对的面可分别形成有多个摩擦突起f。

当用扳手结合的其截面为原形而不是如螺栓为多边形时,在结合时扳手有可能会滑动,如上所述,如果在固定开口30和移动开口40形成摩擦突起f,则进行结合操作时,能够防止扳手滑动。

在所述手柄10的另一端部,与一端部相同,设置有头部20、固定开口30、移动开口40、调整片50以及弹簧60,但是位于手柄10的另一端部的多个第一突起41a的间距、多个第二突起51的间距可形成为与位于一端部的多个第一突起41a的间距、多个第二突起51的间距不同。

作为长度单位通常使用米(m)和英寸(inch),根据螺栓等以何种单位为基准来制造,按照大小其长度变化程度会不同。

当在手柄10的两端分别形成有间距不同的第一突起41a及第二突起51时,手柄10一端部的移动开口40以及固定开口30是在结合以米为单元基准制作的螺栓等时使用,而手柄10另一端部的移动开口40以及固定开口30是在结合以英寸为单元基准制作的螺栓等时使用,从而能够使本发明的长度调整型扳手在结合以各种单位为基准制作的螺栓等时使用。

作为示例,可将手柄10一端部的第一突起41a及第二突起51的间距成为1mm,将手柄10另一端部的第一突起41a及第二突起51的间距成为1/32英寸。

以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长度调整型扳手。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长度调整型扳手与第一实施例的长度调整型扳手的不同点在于,具有防止反复以下操作的单元,即在结合螺栓等时需要旋转扳手多回时,需要用扳手将螺栓等旋转到一定角度后,将扳手从螺栓等的头部脱离,然后再进行重新插入的操作。因此,在说明第二实施例的长度调整型扳手时,主要说明所述不同点,对于与第一实施例的长度调整型扳手相同的结构,省略对其详细说明。

第二实施例的长度调整型扳手与第一实施例的长度调整型扳手相同,包括手柄10、头部20、移动开口40、调整片50以及弹簧60,固定开口30可仅朝一方向旋转地销结合于头部20。而且,进一步包括加压或者不加压固定开口30的加压单元。

所述加压单元为,为了用扳手结合螺栓等而在朝手柄10的一方向施加力时,进行加压以使固定开口30不以头部20为基准旋转,而移动开口40以及固定开口30牢固抓住螺栓等的头部,从而能够顺利完成结合操作,当朝手柄10的另一方向施加力时,能够使固定开口30进行旋转,从而不用从螺栓等的头部拿开扳手就能以螺栓等的头部为基准旋转扳手。

所述加压单元为,更加具体而言由在手柄10的一端部可朝一方向旋转地销结合的头部10、加压部件81以及第二弹簧82构成。图6及图7是示出有关该情况的加压单元的说明图。

在手柄10和头部20的销结合部以及头部20和固定开口30的销结合部之间,所述加压部件81其一端部销结合于手柄10,中间部销结合于固定开口30,另一端部接合于固定开口30。而且,第二弹簧82施加使头部20和手柄10的一端部之间变宽的力。

向扳手的手柄10不施加力或者为了结合螺栓等而朝手柄10的一方向施加力时,由于头部20在手柄10被结合为仅朝一方向旋转,因此如图6所示,手柄10不发生旋转而加压部件81的另一端部接合于固定开口30,保持加压固定开口30的状态。

朝手柄10的另一方向施加力时,如图7所示,手柄10旋转的同时,加压部件81的一端部与手柄10一同转动,由于加压部件81的中间部销结合于固定开口30,因此加压部件81的另一端部会从固定开口30脱离。由此,固定开口30以头部20为基准进行旋转而固定开口30和移动开口40之间的间距容易变宽,从而无需从螺栓等的头部拿掉扳手就能进行旋转。

而且,解除朝手柄10的另一方向施加的力时,因第二弹簧82的弹力而加压部件81的另一端部回到加压固定开口30的状态。如上所述,手柄10仅能朝头部20的一个方向进行旋转,因此即便第二弹簧82以头部20为基准施加手柄10的一端部,手柄10也不会旋转。

作为参考,图7中示出了侧方调整片70。

当长度调整型扳手具有如图6及图7所示加压单元时,在所述头部20的手柄10方向的端部可进一步形成有解除杠杆24。

在按压所述解除杠杆24时,产生与朝手柄10的另一方向施加力相同的效果,从而加压部件81不会加压固定开口30。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在不脱离权利要求范围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对本发明进行各种变形,而且该变形也根据权利要求范围的记载而应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