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折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50540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械折刀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折刀,尤其涉及一种机械折刀。



背景技术:

折刀,在不用时,可以将刀片与刀柄折合在一起,非常安全,备受人们喜爱。

但,一般在使用折刀时均需要双手操作,一手拿刀柄,另一手扳动刀片从而实现刀片的展开和收折,这样在某些只有一只手有空闲的时候就颇为不方便了。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折刀,通过持刀手的无名指和尾指摆动压板,带动曲臂,从而实现单手展开和收折刀片。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机械折刀,包括:

刀柄,包括第一侧片、第二侧片和主轴,第一侧片和第二侧片围成一容纳槽;主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片和第二侧片固定;

刀片,刀片具有刀头,刀头一端设有第一孔,第一孔枢接于主轴上,刀片可相对刀柄展开和收折,刀片设有第二孔,第二孔位于刀片边缘和第一孔之间;

第一曲臂、第一压板,第一压板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第三端部,第一曲臂一端铰接于第二孔,另一端铰接于第一端部,第二端部靠近刀柄并铰接于刀柄;第三端部外露于刀柄;

所述容纳槽用于在刀片相对于刀柄收折时容纳该刀片。

以刀片完全展开时为基准位,来描述刀片的单手收折:第一阶段:单手持刀,用手指向压板的第三端部施加压力,将第三端部摆向靠近刀柄的方向,第一端部拉动第一曲臂,进而拉动刀片,刀片开始收折;然后进入第二阶段,在第二阶段中,刀片与刀柄夹角已经变小,此时,便可用持刀的手指将刀片完全折合,第三端部跟着向远离刀柄方向回至原位;刀片从完全折合状态展开时,将第三端部摆向靠近刀柄的方向,第一端部将第一曲轴往回拉,第一曲轴便会提供一个力将刀片绕主轴向远离容纳槽的方向转动,刀片便可重新展开。

优选的,刀柄远离所述主轴的一端还安装有骶骨,该骶骨夹设在第一侧片和第二侧片之间,骶骨尾端外露于刀柄,所述第二端部铰接于该骶骨尾端。骶骨可用于支撑第一侧片和第二侧片。

优选的,该机械折刀还包括第二曲臂、第二压板;第二曲臂与第一曲臂分别铰接于第二孔,位于刀片两侧;第二压板的第二端部与第一压板的第二端部分别铰接于骶骨尾端两侧,第二压板的第三端部与第一压板的第三端部固定连接。采用这种结构,可以使折刀内部相互作用力更加平衡。

优选的,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间设有止位轴,骶骨设有第一卡位部,第一卡位部设于骶骨尾端,第一卡位部用于在刀片相对于刀柄收折时与止位轴卡接,以阻止第三端部继续向靠近骶骨方向运动;第一侧片和第二侧片具有抵顶部,抵顶部用于与第一端部相抵顶,以阻止第三端部继续向远离骶骨方向运动。

优选的,骶骨尾端具有空腔,空腔内有用于固定骶骨与刀柄的止位钉,止位钉上枢接有弹簧,该弹簧的一端抵触于空腔的底面,另一端套设在止位轴上,该弹簧用于向两压板提供第三端部始终向远离骶骨方向运动的弹性力。除更加方便的实现刀片的展开与收折外,实现了刀片的锁定,只有在足够的外部压力作于第三端部时、才能进行解锁。

优选的,该刀片上还固设有止位部,所述刀柄的一端与止位部相对应的还设有第二卡位部。第二卡位部用于在刀片相对于刀柄展开时与止位部卡接,以阻止刀片继续展开。

优选的,所述刀片还设有鳍端,第二孔设于鳍端根部;折合时,鳍端端部外露于刀柄。拨动鳍端,亦可快速打开刀片。

优选的,第一压板和/或第二压板设有通孔。该通孔方便摆动第三端部远离或者靠近刀柄。

优选的,第三端部设有第一牙位;第一曲臂、第二曲臂设有第二牙位;刀柄的尾端设有第三牙位,刀柄上靠近刀头位置设有第四牙位;骶骨上与第三牙位重合处延伸至骶骨尾部设有第五牙位;刀头上设有第六牙位,折合时,第六牙位外露于刀柄。牙位的作用主要是在这些位置增加摩擦力,方便持刀或者施加相应的力矩。

优选的,所述机械折刀还包括第一滚珠底座、第一滚珠保持器、第二滚珠保持器、第二滚珠底座;其中,第一滚珠保持器安装在第一滚珠底座上,第一滚珠底座安装在第一侧片上;第二滚珠保持器安装在第二滚珠底座上,第二滚珠底座安装在第二侧片上;第一侧片、第一滚珠底座、第一滚珠保持器、刀片、第二滚珠保持器、第二滚珠底座、第二侧片,依次环套在主轴上;第一滚珠保持器和第二滚珠保持器上均设有多个滚珠,多个滚珠用于与刀片的侧面滚动配合。这样的结构使刀片展开和收折更灵活。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摆动第三端部,可以单手进行刀片的展开与收折,进一步的,骶骨可以对刀柄进行有效的支撑;第一曲臂与第二曲臂铰接在刀片两侧,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的第三端部固定连接,第一曲臂与第一压板相连,第二曲臂与第二压板相连,这样的机械结构使内部作用力更加的平衡;第一卡位部、止位轴还有抵顶部等相结合可以巧妙的限制第三端部的移动范围,弹簧提供的弹力不但更方便的实现了刀片的展开与收折,同时与刀片、曲臂、压板铰接的结构相辅相成、让刀片展开和收折时具有了灵活的锁定与解锁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机械折刀的刀片展开示意图。

图2位本发明一种机械折刀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中:1、刀柄;11、第一侧片;12、第二侧片;13、主轴;14、容纳槽;15、抵顶部;16、第二卡位部;2、刀片;21、刀头;211、第一孔;212、第二孔;213、止位部;214、鳍端;31、第一曲臂;32、第一压板;352、通孔;4、骶骨;41、第一卡位部;51、第二曲臂;52、第二压板;6、止位轴;7、弹簧;8、第一牙位;81、第二牙位;82、第三牙位;83、第四牙位;84、第五牙位;85、第六牙位;9、第二滚珠底座;91、第二滚珠保持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机械折刀,包括:

刀柄1,包括第一侧片11、第二侧片12和主轴13,第一侧片11和第二侧片12围成一容纳槽14;主轴1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片11和第二侧片12固定;

刀片2,刀片2具有刀头21,刀头21一端设有第一孔211,第一孔211枢接于主轴13上,刀片2可相对刀柄1展开和收折,刀片2设有第二孔212,第二孔212位于刀片2边缘和第一孔211之间;

第一曲臂31、第一压板32,第一压板32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第三端部,第一曲臂31一端铰接于第二孔212,另一端铰接于第一端部,第二端部靠近刀柄1并铰接于刀柄1;第三端部外露于刀柄1;

所述容纳槽14用于在刀片2相对于刀柄1收折时容纳该刀片2。

以如图1所示的刀片2完全展开时为基准位,则刀片2的单手收折过程为:第一阶段:单手持刀,用手指向压板的第三端部施加压力,将第三端部摆向靠近刀柄1的方向,第一端部拉动第一曲臂31,进而拉动刀片2,刀片2开始收折;然后进入第二阶段,在第二阶段中,刀片2与刀柄1夹角已经变小,此时,便可用持刀的手指将刀片2完全折合,第三端部跟着向远离刀柄1方向回至原位;

刀片2从完全折合状态展开时,将第三端部摆向靠近刀柄1的方向,带动第一端部将第一曲臂31往回拉动,第一曲臂31便会提供一个力将刀片2绕主轴13向远离容纳槽14的方向转动,刀片2便可重新展开。

优选的,刀柄1远离所述主轴13的一端还安装有骶骨4,该骶骨4夹设在第一侧片11和第二侧片12之间,骶骨4尾端外露于刀柄1,第二端部铰接于该骶骨4尾端。骶骨4可用于支撑第一侧片11和第二侧片12,当手握持刀柄1的时候,会有一个使两侧片靠拢的力,而骶骨4可以抵消这个力矩,从而不让刀柄1变形,让折刀更耐用,使用寿命更长。

优选的,该机械折刀还包括第二曲臂51、第二压板52;第二曲臂51与第一曲臂31分别铰接于第二孔212,位于刀片2两侧;第二压板52的第二端部与第一压板32的第二端部分别铰接于骶骨4尾端两侧,第二压板52的第三端部与第一压板32的第三端部固定连接。采用这种结构,可以使折刀使用寿命更长;当手握紧刀柄时,会给第一曲臂31带来压力,第一曲臂31会把这个握持的压力传给主轴13和第一压板32,主轴13和第一压板32再将力传递到刀柄1。我们知道当手握住刀柄1时,手掌会从各个方向向刀柄1传递握持力,对于侧向的握持力力矩,单一的第一曲臂31和第一压板32的结构容易挤压变形,而采用双曲臂和双压板的结构,可以更好的来承受握持力,让折刀的使用寿命更长。

优选的,第一压板32与第二压板52间设有止位轴6,骶骨4设有第一卡位部41,第一卡位部41设于骶骨4尾端,第一卡位部41用于在刀片2相对于刀柄1收折时与止位轴6卡接,以阻止第三端部继续向靠近骶骨4方向运动;第一侧片11和第二侧片12具有抵顶部15,抵顶部15用于与第一端部相抵顶,以阻止第三端部继续向远离骶骨4方向运动。收折时第三端部往靠近骶骨4方向运动,第一曲臂31和第二曲臂51拉着刀片2往靠近容纳槽14方向运动。如果始终将第三端部往靠近骶骨4方向摆动,刀片2只能转动一定的角度,而不能与刀柄1完全折合,此时,需要反过来,将第三端部往远离骶骨4的方向摆动,因为第一曲臂31和第二曲臂51与刀片2为铰接,所以此时第一曲臂31和第二曲臂51会带给刀片2一个推力,推动刀片2继续与刀柄1折合。设置止位轴7与第一卡位部41配合,便可以很好的告知使用者,第三端部已经摆动到相应位置,不需要再继续往这个方向运动了。同理,当刀片2完全折合时,设置抵顶部15与第一端部配合,抵住第一端部,可以很好的告知使用者,刀片2已经和刀柄1完全折合,不需要再使劲了。

优选的,骶骨4尾端具有空腔,空腔内有用于固定骶骨4与刀柄1的止位钉,止位钉上枢接有弹簧7,该弹簧7的一端抵触于空腔的底面,另一端套设在止位轴6上,该弹簧7用于向两压板提供第三端部始终向远离骶骨4方向运动的弹性力。除更加方便的实现刀片2的展开与收折外,还实现了刀片2的锁定,只有在足够的外部压力作于第三端部时、才能进行解锁。当刀片2完全折合时,第一端部刚好抵触在抵顶部15处,而弹簧7提供的弹力始终是使第三端部远离骶骨4,这就使得在没有外力的作用时,第一端部始终是抵顶于抵顶部15的,刀片2也始终在完全折合的位置不变。当有外部压力抵消弹力时,第三端部才能往靠近骶骨4方向移动,此时,折合状态解锁,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带动第一曲臂和第二曲臂,第一曲臂和第二曲臂再带动刀片2往远离容纳槽14的方向转动,当止位轴7运动至第一卡位部41处时,移除施加的压力,弹力就会自动把第三端部往远离骶骨4的方向运动,直至第一端部抵顶于抵顶部15,而此时刀片完全展开了,刀片2上的止位部213也正好与刀柄1上的第二卡位部16相抵顶。此时,刀片2完全展开状态,如果没有外力来抵消弹力,刀片2便始终处于此状态,折刀展开状态锁定。

优选的,该刀片2上还固设有止位部213,所述刀柄1的一端与止位部213相对应的还设有第二卡位部16。第二卡位部16用于在刀片2相对于刀柄1展开时与止位部213卡接,以阻止刀片2继续展开。本实施例中,止位部213包括母扳钉和子扳钉,子扳钉的一端穿过刀片2并与母扳钉固定。这样可以更方便快捷的安装止位部213。

优选的,所述刀片2还设有鳍端214,第二孔212设于鳍端214根部;折合时,鳍端214端部外露于刀柄1。拨动鳍端214,亦可快速打开刀片2。

优选的,第一压板32和/或第二压板52设有通孔352。该通孔352方便摆动第三端部远离或者靠近刀柄1。本实施例通孔352为圆形通孔352。方便手指拉动第一压板32和/或第二压板52。

优选的,第三端部设有第一牙位8;第一曲臂31、第二曲臂51设有第二牙位81;刀柄1的尾端设有第三牙位82,刀柄1上靠近刀头21位置设有第四牙位83;骶骨4上与第三牙位82重合处延伸至骶骨4尾部设有第五牙位84;刀头21上设有第六牙位85,折合时,第六牙位85外露于刀柄1。牙位的作用主要是在这些位置增加摩擦力,方便持刀或者方便施加相应的力矩。

优选的,所述机械折刀还包括第一滚珠底座、第一滚珠保持器、第二滚珠保持器91、第二滚珠底座9;其中,第一滚珠保持器安装在第一滚珠底座上,第一滚珠底座安装在第一侧片11上;第二滚珠保持器91安装在第二滚珠底座9上,第二滚珠底座9安装在第二侧片12上;第一侧片11、第一滚珠底座、第一滚珠保持器、刀片2、第二滚珠保持器91、第二滚珠底座9、第二侧片12,依次环套在主轴13上;第一滚珠保持器和第二滚珠保持器91上均设有多个滚珠,多个滚珠用于与刀片2的侧面滚动配合。利用滚珠保持器上的滚珠与刀片2的侧面滚动配合,这样,可以减少刀片2在转动时受到的摩擦力,这样的结构使刀片2展开和收折更灵活。

优选的,主轴13包括主轴母钉和主轴子钉,主轴母钉为二台阶母扳钉,主轴子钉为二台阶子扳钉。方便安装。

优选的,刀片2、刀柄1、第一曲臂31、第一压板32、第二曲臂51、第二压板52均为钛合金制作。轻便,耐用,寿命长。

优选的,第二孔212穿接有一螺纹止位钉,第一曲臂31与第二曲臂51套接于该螺纹止位钉,再从两侧分别用梅花圆头钉固定。方便安装。

优选的,骶骨4与刀柄1尾部重合部份,具有两个适配的孔,用多个螺纹止位钉和多个梅花圆头钉通过这两个孔将骶骨4固定在刀柄1尾部;骶骨4尾部,外露于刀柄1,骶骨4尾部处还有一孔,用于穿接止位钉和梅花圆头钉,从两侧铰接第一压板32和第二压板52。方便安装。

优选的,压板与曲臂用梅花圆头钉铰接,压板相应位置设有用于与梅花圆头钉固定的固定部。方便安装。

优选的,第一压板32、第二压板52上相对设有用于穿接止位轴6的孔。方便安装。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