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线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77101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布线平台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具体是指一种能够将如铁线这类细长杆件放置入布线平台以便后续加工的设备。



背景技术:

在金属置物架(线网钢丝货架、鞋架等)、金属网篮等产品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将铁线这类细长杆件一根根的放置于模具的线槽中,以利于后续加工,业内称之为“摆料”或“布线”。现有技术中,摆料这个步骤主要靠人工完成,加工的产量有赖于员工操作的熟练程度,只能依赖老员工操作,一年以下的新进员工摆料的速度只有老员工速度的1/3,再加上员工的离职率等原因,熟练的员工要长期陪养,也不一定能留得住,而且老员工的薪资相对较高,导致在加工产量和加工成本上很难取舍。再者,人工操作也容易出现因为人员操作疏失导致的产品报废现象,例如摆料时未放准在模具内或超出模具等。

上述现有技术的缺失正是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有业者发明了一类利用机械手和自动化控制系统来完成摆料的设备,这类设备虽然解放了人力,也能够排除人为报废因素,但是这类设备制造、购置、运行和维护的成本过高,对于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的要求也高,对于一般加工厂而言是无法承受的,而且即使采用了此类设备进行摆料,也会导致产品加工成本的上升,并没有在本质上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对于加工厂而言并没有实际意义。因此,铁线这类细长杆件的摆料问题目前仍没有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人积极创新研究,以期创设出一种新型的摆料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手动布线平台及自动布线平台,该手动布线平台可以实现操作人员徒手或借助专用工具将摆料平台上的料杆一推,即可使料杆逐一自动落入摆料平台的线槽内,只需一人沿摆料平台的一端向另一端走动即可完成操作,或两人同时分别从两端操作;该自动布线平台是在手动布线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其自动化,通过动力装置驱动推料机构在摆料平台上自动完成摆料过程,可实现一人多机操作;本发明的手动布线平台及自动布线平台都不仅减少摆料对人工以及人工熟练程度的依赖,而且摆料效率高、报废率几乎为零,再者其制造、购置和维护的成本较低,操作简便,能够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有利于市场占有率的提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布线平台,包括摆料平台和宽度调节条,所述摆料平台的上表面具有若干用于放置料杆的线槽,每一所述线槽皆是沿所述摆料平台的宽度方向设置,所有所述线槽相互之间是沿摆料平台的长度方向间隔且平行排布,每一所述线槽仅能容纳一根所述料杆,所述宽度调节条沿所述摆料平台的长度方向设置且能够沿所述摆料平台的宽度方向移动并定位,落入所述线槽后的料杆的一端伸出所述摆料平台外。

进一步地说,所述宽度调节条是底面设有与所述摆料平台的线槽相匹配的凸棱的宽度调节卡槽,所述凸棱能够卡于所述线槽内,且所述宽度调节卡槽能够沿着所述线槽的长度方向滑动并通过所述凸棱卡于所述线槽内实现定位。

进一步地说,所述摆料平台的下方设有用于支撑所述摆料平台的支架平台。

进一步地说,所述摆料平台的下方设有用于存储待布线料杆的料架。

进一步地说,所述摆料平台的一侧向下弯折并贴合于所述支架平台的外侧。

进一步地说,所述摆料平台安装于所述支架平台之后,所述摆料平台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架平台两端的上表面平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自动布线平台,具有所述的布线平台,还设有一推料机构,所述推料机构连接有动力装置,所述推料机构具有一位于所述摆料平台上方且贴近所述摆料平台上表面的推料件,所述动力装置能够驱动所述推料件沿所述摆料平台的长度方向且贴近所述摆料平台的上表面移动。

进一步地说,所述推料机构还包括滑槽移动支架和导轨,所述导轨沿所述摆料平台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位于所述摆料平台的两侧,所述滑槽移动支架的两侧皆向下弯折形成弯折边,所述滑槽移动支架的弯折边的内侧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导轨相匹配,所述滑槽移动支架通过其滑槽与导轨的配合沿导轨移动,所述推料件固定于所述滑槽移动支架,所述动力装置连接所述滑槽移动支架。

进一步地说,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齿轮皮带和齿轮,所述齿轮皮带沿所述布线平台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齿轮皮带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所述齿轮皮带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齿轮,所述齿轮固定于所述布线平台,所述滑槽移动支架的一侧与所述齿轮皮带连接。

进一步地说,所述推料件为L型板,所述L型板的底面与所述摆料平台的上表面平行,所述L型板的上端固定于所述滑槽移动支架。

进一步地说,实现所述滑槽移动支架的一侧与所述齿轮皮带连接的结构是:所述滑槽移动支架的一侧的弯折边的外侧设有齿轮皮带卡槽,所述齿轮皮带卡于所述齿轮皮带卡槽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优点至少具有以下几点:

一、本发明的布线平台包括用于放置料杆的摆料平台和用于调节料杆长度的宽度调节条,摆料平台上间隔且平行排布有若干用于放置料杆的线槽,操作人员只需通过专用工具将布线平台上的料杆一推,即可自动落入摆料平台的线槽内,由于线槽仅能容纳一根料杆,完全能够保证料杆一一逐根落入线槽内,只需一人沿摆料平台的一端向另一端走动即可完成操作,或两人同时分别从两端操作,大大提高效率;

二、本发明的用于调节料杆长度的宽度调节条,可根据所需料杆的长度自由调整宽度调节条相对于摆料平台的位置,实现对不同长度的料杆的摆料,适用性强;

三、本发明的自动布线平台还包括推料机构和与推料机构连接的动力装置,推料机构具有一位于摆料平台上方且贴近摆料平台上表面的推料件,动力装置包括电机、齿轮皮带和齿轮,运行时,电机能够驱动齿轮皮带带动齿轮转动,即实现自动布线平台的向前行进,进而驱动滑槽移动支架在摆料平台的表面滑动并通过推料件将料杆推入摆料平台的线槽内,由于线槽仅能容纳一根料杆,完全能够保证料杆一一逐根落入线槽内,摆料结束后,滑槽移动支架可在电机的作用下自动复位,且可根据需要适当调节滑槽移动支架的滑动速度,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一人多机,节约人力,进而节约人工成本;

四、本发明的料杆落入线槽后,料杆的一端伸出摆料平台之外,便于操作人员通过专用夹具将料杆整体移到硬焊机内,进行下一步操作,即便于后续加工;

五、本发明的摆料平台安装于支架平台之上,且摆料平台的上表面与支架平台两端的上表面平齐,能够使布线平台的自动化布线过程更顺畅,不易卡顿。

本发明的手动布线平台和自动布线平台都不仅减少摆料对人工以及人工熟练程度的依赖,而且摆料效率高、报废率几乎为零,再者其制造、购置和维护的成本较低,操作简便,能够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有利于市场占有率的提升。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安装于料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安装于料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2的A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2的B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分标记如下:

摆料平台1、线槽11、宽度调节条2、凸棱21、料杆3、支架平台4、、料架5、推料件6、滑槽移动支架7、弯折边71、导轨8、滑槽9、电机10、齿轮皮带14、齿轮12和齿轮皮带卡槽1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优点及功效。本发明也可以其它不同的方式予以实施,即,在不背离本发明所揭示的范畴下,能予不同的修饰与改变。

实施例1:一种布线平台,可独立实现人工手动摆料功能,如图1-3和图7-8所示,包括摆料平台1和宽度调节条2,所述摆料平台1的上表面具有若干用于放置料杆3的线槽11,每一所述线槽11皆是沿所述摆料平台1的宽度方向设置,所有所述线槽11相互之间是沿摆料平台1的长度方向间隔且平行排布,每一所述线槽11仅能容纳一根所述料杆3,所述宽度调节条2沿所述摆料平台1的长度方向设置且能够沿所述摆料平台1的宽度方向移动并定位,落入所述线槽11后的料杆3的一端伸出所述摆料平台1外。

所述宽度调节条2是底面设有与所述摆料平台1的线槽11相匹配的凸棱21的宽度调节卡槽,所述凸棱21能够卡于所述线槽11内,且所述宽度调节卡槽能够沿着所述线槽11的长度方向滑动并通过所述凸棱21卡于所述线槽11内实现定位。

所述摆料平台1的下方设有用于支撑所述摆料平台的支架平台4。

所述摆料平台1的下方设有用于存储待布线料杆的料架5。本实施例中,所述料架位5于所述支架平台4的下方。

所述摆料平台1的一侧向下弯折并贴合于所述支架平台4的外侧。

所述摆料平台1安装于所述支架平台4之后,所述摆料平台1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架平台4两端的上表面平齐。

如下,表1是现有技术采用人工摆料和本实施例的布线平台的效果对比:表1

实施例2:一种自动布线平台,如图4-6所示,可自动实现摆料功能,具有实施例1所述的布线平台,还设有一推料机构,所述推料机构连接有动力装置,所述推料机构具有一位于所述摆料平台1上方且贴近所述摆料平台1上表面的推料件6,所述动力装置能够驱动所述推料件6沿所述摆料平台1的长度方向且贴近所述摆料平台1的上表面移动。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推料件6的底端与所述摆料平台1的上表面的距离小于所述料杆3的直径。

所述推料机构还包括滑槽移动支架7和导轨8,所述导轨8沿所述摆料平台1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位于所述摆料平台1的两侧,所述滑槽移动支架7的两侧皆向下弯折形成弯折边71,所述滑槽移动支架7的弯折边71的内侧设有滑槽9,所述滑槽9与所述导轨8相匹配,所述滑槽移动支架7通过其滑槽9与导轨8的配合沿导轨移动,所述推料件6固定于所述滑槽移动支架7,所述动力装置连接所述滑槽移动支架7。

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10、齿轮皮带12和齿轮13,所述齿轮皮带12沿所述布线平台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齿轮皮带1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机10的输出轴,所述齿轮皮带1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齿轮13,所述齿轮13固定于所述布线平台,所述滑槽移动支架7的一侧与所述齿轮皮带12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机通过齿轮皮带驱动所述滑槽移动支架在所述摆料平台的表面滑动并通过推料件将料杆推入所述摆料平台的线槽内。

所述推料件6为L型板,所述L型板的底面与所述摆料平台1的上表面平行,所述L型板的上端固定于所述滑槽移动支架7。

实现所述滑槽移动支架7的一侧与所述齿轮皮带14连接的结构是:所述滑槽移动支架7的一侧的弯折边71的外侧设有齿轮皮带卡槽13,所述齿轮皮带14卡于所述齿轮皮带卡槽13内。

如下,表2是现有技术采用人工摆料和本实施例的自动布线平台的效果对比:

表2

实施例1的布线平台为手动布线平台,可以实现操作人员徒手或借助专用工具将摆料平台上的料杆一推,即可使料杆逐一自动落入摆料平台的线槽内,只需一人沿摆料平台的一端向另一端走动即可完成操作,或两人同时分别从两端操作;实施例2的自动布线平台是在手动布线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其自动化,通过动力装置驱动推料机构在摆料平台上自动完成摆料过程,可实现一人多机操作;本发明的手动布线平台及自动布线平台都不仅减少摆料对人工以及人工熟练程度的依赖,而且摆料效率高、报废率几乎为零,再者其制造、购置和维护的成本较低,操作简便,能够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有利于市场占有率的提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