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引擎盖的双拉式锁扣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43232发布日期:2018-11-14 03:34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锁扣机构,尤指一种仅在驾驶舱内操作就可开启引擎盖的用于引擎盖的双拉式锁扣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用于车辆引擎盖或类似装置的锁扣通常以两个阶段进行致动以开启引擎盖。在第一阶段中,在车辆内部致动手柄,使锁扣从完全锁定的位置移动至半锁定的位置。为了完全释放锁扣,还有第二阶段,即车辆驾驶者通常必须从车辆出来并且将手放入引擎盖内来扳动安全锁钩,以便将引擎盖完全从锁扣完全释放而开启。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上述两阶段手动释放操作繁琐而且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驾驶者在驾驶舱内操作即可完全释放引擎盖,而不需将手放入引擎室内开启的用于引擎盖的双拉式锁扣机构。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更简便,驾驶者不须走出车辆外扳动安全锁钩的用于引擎盖的双拉式锁扣机构。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引擎盖的双拉式锁扣机构,所述引擎盖具有一机罩撞钩,该双拉式锁扣机构包括:

一基座,设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和一第二表面、相互间隔设置的一第一枢轴线和一第二枢轴线及设置于该第二枢轴线一侧的一导引槽;

一扣板,安装在该第一表面上且绕该第一枢轴线枢转,该扣板具有一扣部、一第一止挡部及远离该第一止挡部设置的一第二止挡部;

一锁板,邻近该扣板设置且绕该第二枢轴线枢转,该锁板具有抵接该第一止挡部或该第二止挡部的一止动部及凸设于该导引槽的一栓销;及

一摆动件,安装于该第二表面上且绕该第二枢轴线转动,该摆动件具有相对该栓销转动的一枢转推动件,

其中该摆动件驱动该栓销转动,该止动部从该第一止挡部移动的抵接该第二止挡部,该摆动件再次被拉动的转动,该枢转推动件推动该栓销,该第二止挡部脱离该止动部的限制,所述机罩撞钩从锁定的一第一位置移动到解锁的一第二位置。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该摆动件还包含一本体、安装该枢转推动件的一轴孔、凸设于该本体一侧的一第一限位部及驱动该摆动件转动的一拉线部。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该枢转推动件还设有枢接该轴孔的一支点、相对该支点另一端设置的一凸销、设置于该凸销一侧的一第二限位部及套设于该凸销的一第一弹性件,该第一弹性件提供该枢转推动件朝该栓锁转动的弹性力。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该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触于该第一限位部及该第二限位部,该第一限位部或该第二限位部为一板体、一孔洞或一杆体。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罩撞钩从该第二位置会经该第一位置到达完全锁定的一初始位置,该止动部则回复的抵接该第一止挡部。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该基座还设有供所述机罩撞钩移动的一锁扣槽,该扣板则设有相对该锁扣槽转动的一扣槽,该扣槽形成于该扣部与该第一止挡部之间。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该基座的该第二表面还具有一第一挡板、一第二挡板及一勾板,该第二挡板位于该第一挡板与该勾板之间,该摆动件可枢转的挡止于该第一挡板与该第二挡板之间。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的用于引擎盖的双拉式锁扣机构,还包含能够提供该摆动件复位的一第二弹性件,该第二弹性件两端分别设置于该勾板及该摆动件的一端。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该基座还具有对应设置的一第一侧板及一第二侧板,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二侧板从该第一表面凸出并围设该扣板及该锁板。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的用于引擎盖的双拉式锁扣机构,还包含能够提供该扣板复位的一第三弹性件,该第三弹性件两端分别设置于该扣板一端及该第一侧板。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的用于引擎盖的双拉式锁扣机构,还包含能够提供该锁板复位的一第四弹性件,该第四弹性件两端分别设置于该锁板一端及该第二侧板。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的用于引擎盖的双拉式锁扣机构,还包含沿着该第一枢轴线穿接于该基座的一第一插销及沿着该第二枢轴线穿接于该基座的一第二插销,其中该第二插销分别枢接该摆动件及该锁板。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的用于引擎盖的双拉式锁扣机构,还包含限制该扣板及该锁板的一盖板,该盖板的二端分别固定于该第一枢轴线及该第二枢轴线。

本发明还具有以下的优点,本发明的枢转推动件套设有例如扭簧的一第一弹性件,使枢转推动件保持有朝栓锁转动的弹性力,因此当栓锁远离的释放枢转推动件后,枢转推动件受第一弹性件的作用枢转,以转动的对应栓锁设置。当驾驶者再次驱动摆动件时,枢转推动件即可对应的推动栓锁,使第二止挡部脱离止动部的抵接(限制),进而使所述机罩撞钩从锁定的第一位置移动到释放的第二位置。

本发明在优化结构的基础下,锁扣机构的各零组件合理的分配并安装于基座的相对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扣板(复位扣板的第三弹性件)、锁板(复位锁板的第四弹性件)分别安装于基座的第一表面,摆动件及复位摆动件的第二弹性件则分别安装于第二表面,使本发明整体机构有效达到紧凑、缩小体积而毋须占用发动机内过多空间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绘示本发明结合于车辆的透视图。

图2为绘示本发明用于引擎盖的双拉式锁扣机构的分解图。

图3为绘示本发明用于引擎盖的双拉式锁扣机构的另一角度分解图。

图4为绘示本发明用于引擎盖的双拉式锁扣机构的立体图。

图5为绘示本发明用于引擎盖的双拉式锁扣机构的另一角度立体图。

图6为绘示图4的侧视图。

图7为绘示图5的侧视图。

图8为绘示本发明用于引擎盖的双拉式锁扣机构位驱动的移动到第一位置的侧视图。

图9为绘示本发明用于引擎盖的双拉式锁扣机构再次操作的侧视图。

图10为绘示本发明用于引擎盖的双拉式锁扣机构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的侧视图。

【符号说明】

10车辆;20引擎盖;30机罩撞钩;40拉索;100引擎盖锁扣机构;102第一插销;104第二插销;110基座;111锁扣槽;112第一表面;114第二表面;116第一枢轴线;117第一开口;118第二枢轴线;119第二开口;120导引槽;122第一挡板;124第二挡板;125勾板;126第一侧板;127、129折弯板;128第二侧板;130扣板;132扣部;134第一止挡部;136扣槽;137、148、157枢接孔;138第二止挡部;139、159勾杆端;140锁板;142止动部;144栓销;146延伸臂;150摆动件;152本体;154轴孔;156第一限位部;158拉线部;160枢转推动件;162支点;164凸销;166第二限位部;168第一弹性件;170第二弹性件;180第三弹性件;190第四弹性件;200盖板;s第一位置;r第二位置;t初始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引擎盖的双拉式锁扣机构100,所述引擎盖具有一机罩撞钩30。在如图1所示的示意图中,本发明的双拉式锁扣机构100安装在车辆10的引擎盖20内,利用双拉式锁扣机构100锁定或释放与引擎盖20一体成型制成的机罩撞钩30,如此闩锁或开启引擎盖20。通过例如以钢索制成的一拉索40从车辆10的驾驶舱中操作以驱动锁扣机构100,进而释放机罩撞钩30。

用于引擎盖的双拉式锁扣机构100包括一基座110、一扣板130、一锁板140及一摆动件150。基座110设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112和一第二表面114、相互间隔设置的一第一枢轴线116和一第二枢轴线118及设置于第二枢轴线118一侧的一导引槽120。扣板130安装在第一表面112上且绕第一枢轴线116枢转。扣板130具有一扣部132、一第一止挡部134及远离第一止挡部134设置的一第二止挡部138,其中第二止挡部138的旋转半径大于第一止挡部134的旋转半径。

在如图2及图3的实施例中,基座110还设有供所述机罩撞钩30收纳移动的一锁扣槽111。扣板130则设有相对锁扣槽111转动的一扣槽136,扣槽136形成于扣部132与第一止挡部134之间,用以锁定所述机罩撞钩30,避免其脱离锁扣机构100。

锁板140邻近扣板130设置且绕第二枢轴线118枢转。锁板140具有抵接第一止挡部134或第二止挡部138的一止动部142及凸设于导引槽120的一栓销144。摆动件150安装于第二表面114上且绕第二枢轴线118转动。摆动件150具有相对栓销144转动的一枢转推动件160。如图3所示的导引槽120形状较佳为椭圆形且开设于第二枢轴线118下方,以导引的限制栓锁144的移动。

在如图3及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摆动件150还包含一本体152、安装枢转推动件160的一轴孔154、凸设于本体152一侧的一第一限位部156及驱动摆动件150转动的一拉线部158。拉线部158例如为一勾板125以便所述拉锁40绑扎或穿固,且较佳设置于远离第二枢轴线118的方向设置,驾驶者能够通过拉动所述拉索40即可轻易驱动的转动摆动件150。

枢转推动件160还设有枢接于轴孔154的一支点162、相对支点162另一端设置的一凸销164、设置于凸销164一侧的一第二限位部166及套设于凸销164的一第一弹性件168。第一弹性件168的两端分别抵触于第一限位部156及第二限位部166。在如图3及4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156较佳为一板体,第二限位部166则为一孔洞。然而在其他不同的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156或第二限位部166亦可选自杆体、销、键或其他适合的组件,并不限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168较佳为扭簧或其他适合的弹簧,以提供枢转推动件160保持朝向栓锁144转动的弹性力。

如图4所示,由于栓销144凸出于导引槽120的高度较佳大于或等于枢转推动件160设置于摆动件150的高度,因此枢转推动件160在转动的过程中,均能够抵接栓锁144。当枢转推动件160完全脱离栓锁144的限制时,枢转推动件160能够朝栓锁144的方向转动;当驾驶者再次驱动摆动件150时,枢转推动件160即能够抵触的推动栓锁144,使锁板140朝远离扣板130的方向转动(如图9及图10)。

此外,基座110的第二表面114还具有一第一挡板122、一第二挡板124及一勾板125。第二挡板124位于第一挡板122与勾板125之间,摆动件150可枢转的挡止于第一挡板122与第二挡板124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能够提供摆动件150复位的一第二弹性件170,第二弹性件170两端分别设置于勾板125及摆动件150的勾杆端159,且第二弹性件170较佳为一压缩弹簧。

在如图2至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基座110还具有对应设置的一第一侧板126及一第二侧板128,第一侧板126及第二侧板128从第一表面112凸出并围设扣板130及锁板140。第一侧板126及第二侧板128除能够保护容置其中的扣板130、锁板140等组件外,从第一侧板126及第二侧板128向外弯折延伸的折弯板127、129还能贴附的锁固于所述引擎盖20的某机构上,使锁扣机构100紧固于所述引擎盖20内。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能够提供扣板130复位的一第三弹性件180及提供锁板140复位的一第四弹性件190。如图5所示,第三弹性件180两端分别设置于扣板130的勾杆端139及第一侧板126。第四弹性件190两端则分别设置于锁板140的延伸臂146及第二侧板128。请一并参考图7所示,第三弹性件180与第四弹性件190为分别提供扣板130与锁板140相互抵接的弹性力,使所述机罩撞钩30能够受二弹性件180、190的弹性力锁定。如图所示的第三弹性件180与第四弹性件190较佳分别为压缩弹簧。

为了确保扣板130与锁板140相互抵接致动的过程更加可靠而不会脱离第一枢轴线116及第二枢轴线118,在第一表面112上更包含限制扣板130及锁板140的一盖板200,如图5所示。盖板200的二端分别固定于第一枢轴线116及第二枢轴线118,以分别盖设的定位扣板130及锁板140。须说明的是,如图2及图3所示,第一枢轴线116穿过扣板130的枢接孔137而定位在基座110上并以第一枢轴线116为轴心转动;第二枢轴线118分别穿过锁板140的枢接孔148及摆动件150的枢接孔157,并枢接于基座110上,进而使锁板140与摆动件150同样绕第二枢轴线118转动。

请一并参考图6及图7所示,更包含沿着第一枢轴线116穿接于基座110的第一开口117的一第一插销102及沿着第二枢轴线118穿接于基座110的第二开口119的一第二插销104,其中第二插销104分别定位的枢接摆动件150及锁板140,第一插销102则定位的枢接扣板13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罩撞钩30位于锁扣槽111最底部的初始位置t,也就是引擎盖20完全锁定于锁扣机构100的全锁状态。

请同时参考图8所示,当驾驶者第一次通过所述拉索40拉动摆动件150以驱动锁板140的栓销144转动时,摆动件150的本体152(即侧缘)推动栓销144直到移动至第二表面114的第一挡板122而止挡。此时,锁板140的止动部142受驱动的远离扣板130的第一止挡部134,并使止动部142从第一止挡部134移动的抵接至第二止挡部138。如图8所示的机罩撞钩30会从初始位置t移动到第一位置s,即从锁扣槽111的底部上移一段距离而呈现半锁状态。在此须说明的是,第一次操作的驱动摆动件150的过程中,设置于摆动件150上的枢转推动件160受栓销144的抵靠仍限制其相对栓销144枢转。

即使锁板140被推动的与扣板130短暂分离,但由于摆动件150受第二弹性件170的拉动复位、扣板130受第二弹性件170的拉动复位以及锁板140受第三弹性件180的拉动复位,锁板140的止动部142又会移动的抵接扣板130的第二止挡部138。请一并参考图9所示,摆动件150受第二弹性件170的拉动而限位的止挡于第二挡板124。此时,枢转推动件160脱离栓销144的限制而相对地朝栓销144转动。

当驾驶者再次(第二次)通过所述拉索40拉动摆动件150并以第二枢轴线118转动时,枢转推动件160推动栓销144,使锁板140的止动部142脱离扣板130的第二止挡部138限制。此时,所述机罩撞钩30会从锁定的一第一位置s移动到完全解锁的一第二位置r,如图10所示。如此所述机罩撞钩30会完全脱离扣板130的扣部132及锁扣槽111之锁定而呈现全开状态。

当引擎盖20翻转的再与本实施例的锁扣机构100形成锁定关系时,所述机罩撞钩30会从完全解锁的第二位置r重新的移动到初始位置t(即全锁状态),如图6及图7所示。由于扣板130的第二止挡部138的旋转半径大于第一止挡部134的旋转半径,因此必须通过摆动件150上的枢转推动件160将栓销144推动更远的行程,以脱离锁板140的止动部142的限制,如此达到二段式的安全解锁操作。

当操作的驱动本实施例的双拉式锁扣机构100时,驾驶者不须走出车辆10外扳动所述引擎盖20的安全锁钩(图略),即可使所述引擎盖20的所述机罩撞钩30完全脱离锁扣机构100的锁定关系。也就是说,二段式的操作锁扣机构100完全在所述车辆10内达成,操作更简便、容易。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发明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