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通道电动升降传递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0597发布日期:2019-01-29 17:41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通道电动升降传递窗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双通道电动升降传递窗。



背景技术:

传递窗作为洁净室的一种辅助设备,主要用于洁净区与洁净区、非洁净区与洁净区之间的小件物品的传递,以减少洁净室的开门次数,最大限度的降低洁净区的污染。传递窗广泛应用于微细科技、生物实验室、制药厂、医院、食品加工业、lcd、电子厂等等一切需要空气净化的场所。

现阶段,传统的单门电动升降传递窗传递物品,单门操作,无法对污物和净物进行区分,污染区域的带有病菌的空气会进入洁净区域,造成空气质量不合格,影响消毒物品的质量,容易造成物品的二次污染;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2017441u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医用电动升降传递窗,包括:框体、设于框体内上端部的固定窗、以及设于框体内的适于上下位移的活动窗;所述框体的一侧设有用于经同步带与所述活动窗传动连接的由触摸开关控制的同步电机组件,以驱动所述活动窗上下位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隔离的双通道电动升降传递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双通道电动升降传递窗,包括:立式柜体,该立式柜体自上而下依次设置隔离室、检修室,所述隔离室的前端面设置固定的第一玻璃视窗、可升降的第二玻璃视窗,该隔离室的后端面设置固定的第三玻璃视窗、可升降的第四玻璃视窗,所述第一玻璃视窗置于所述隔离室前端面的上半部,以使所述第二玻璃视窗下降至所述隔离室的下半部时,由第一玻璃视窗和第二玻璃视窗对隔离室的前端面进行隔离;所述第三玻璃视窗置于所述隔离室前端面的上半部,以使所述第四玻璃视窗下降至所述隔离室的下半部时,由第三玻璃视窗和第四玻璃视窗对隔离室的后端面进行隔离;所述隔离室的底端和所述检修室贯穿设置,立式柜体内并排设置可升降的第一传送箱和第二传送箱,所述第一传送箱/第二传送箱的前、后端分别设置前密封门、后密封门,使用时所述第一传送箱移动至隔离室的下半部、第二传送箱移动至隔离室的上半部,同时打开第一传送箱的前密封门和第二玻璃视窗时,可由隔离室的前端面对第一传送箱内进行操作,同时打开第一传送箱的后密封门和第四玻璃视窗时,可由隔离室的后端面对第一传送箱内进行操作;所述第二传送箱移动至隔离室的下半部、第一传送箱移动至隔离室的上半部,同时打开第二传送箱的前密封门和第二玻璃视窗时,可由隔离室的前端面对第二传送箱内进行操作,同时打开第二传送箱的后密封门和第四玻璃视窗时,可由隔离室的后端面对第二传送箱内进行操作;在使用过程中第一传送箱用于传送污物,第二传送箱用于传送净物,实现污物和净物的分开传送,避免交叉感染。

进一步,所述第一传送箱/第二传送箱内设置用于消毒的紫外线灯,对置于第一传送箱/第二传送箱内的物品进行紫外线消毒。

进一步,所述第一传送箱/第二传送箱的内壁表面涂覆聚四氟乙烯涂层,使得第一传送箱/第二传送箱易于清洗,不易粘附。

进一步,所述检修室的中部设置隔板,以使所述检修室分为第一检修室和第二检修室,所述第一传送箱可下降至所述第一检修室内,所述第二传送箱可下降至第二检修室内;所述检修室的前、后端分别设置检修门,分别用于打开第一检修室和第二检修室,使得第一传送箱、第二传送箱可分别在第一检修室、第二检修室内进行清洁、维护、修复和更换。

进一步,所述隔离室的底端设置不锈钢支撑杆,该支撑杆置于所述隔板的上方,且该支撑杆的两端与隔离室的两侧壁固定相连,用于对隔离室的底端进行支撑。

进一步,所述支撑杆的截面呈c型设置,确保其强度的同时质量较轻。

进一步,所述立式柜体的底端设置底座,避免立式柜体的检修室直接与地面接触。

进一步,所述第二玻璃视窗与所述第四玻璃视窗为互锁式设置,以使隔离室的前端面打开时后端面封闭,隔离室的后端面打开时前端面封闭。

发明的技术效果:(1)本发明的双通道电动升降传递窗,相对于现有技术,通过第一传送箱和第二传送箱实现对污物和净物的隔离传送,避免出现交叉感染;(2)第二玻璃视窗与第四玻璃视窗互锁设置,以使隔离室的前端面打开时后端面封闭,隔离室的后端面打开时前端面封闭,避免相互感染;(3)第一传送箱/第二传送箱的内壁表面涂覆聚四氟乙烯涂层,使得第一传送箱/第二传送箱易于清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双通道电动升降传递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向剖视图;

图3是图1中的b-b向剖视图。

图中:立式柜体1,第一玻璃视窗21,第二玻璃视窗22,第三玻璃视窗23,第四玻璃视窗24,支撑杆25,第一传送箱31,第二传送箱32,前端左门板41,前端右门板42,把手43,后端左门板44,后端右门板45,底座5,检修室6,第一检修室61,第二检修室62,滑轮63,铰链64,隔板65。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双通道电动升降传递窗,包括立式柜体1,该立式柜体1自上而下依次设置隔离室、检修室6和底座5,隔离室的前端面设置固定的第一玻璃视窗21、可升降的第二玻璃视窗22,该隔离室的后端面设置固定的第三玻璃视窗23、可升降的第四玻璃视窗24,立式柜体1的侧壁上设置传动配合的同步带(图中未示出)和同步电机(图中未示出),同步带的两侧分别与第二玻璃视窗22、第四玻璃视窗24传动配合,使得第二玻璃视窗22上升时第四玻璃视窗24下降,第二玻璃视窗22下降时第四玻璃视窗24上升,实现第二玻璃视窗22与第四玻璃视窗24的互锁式设置。

第一玻璃视窗21置于隔离室前端面的上半部,以使第二玻璃视窗22下降至隔离室的下半部时,由第一玻璃视窗21和第二玻璃视窗22对隔离室的前端面进行隔离;第三玻璃视窗23置于隔离室前端面的上半部,以使第四玻璃视窗24下降至隔离室的下半部时,由第三玻璃视窗23和第四玻璃视窗24对隔离室的后端面进行隔离。

隔离室的底端和检修室6贯穿设置,立式柜体1内并排设置可升降的第一传送箱31和第二传送箱32,立式柜体1的侧壁上设置传动配合的传送箱同步带(图中未示出)和传送箱同步电机(图中未示出),隔离室和检修室6的内侧壁上还设置可转动的滑轮63,传送箱同步带与滑轮63相配合使得传送箱同步带易于滑动,传送箱同步带的两侧分别与第一传送箱31和第二传送箱32传动配合,使得第一传送箱31上升时第二传送箱32下降,第二传送箱32上升时第一传送箱31下降,第一传送箱31/第二传送箱32内设置用于消毒的紫外线灯,对置于第一传送箱31/第二传送箱32内的物品进行紫外线消毒;第一传送箱31/第二传送箱32的内壁表面涂覆聚四氟乙烯涂层,使得第一传送箱31/第二传送箱32易于清洗。

检修室6的中部设置隔板65,以使检修室6分为第一检修室61和第二检修室62,第一传送箱31可下降至第一检修室61内,第二传送箱32可下降至第二检修室62内;检修室6的前、后端分别设置检修门,分别用于打开第一检修室61和第二检修室62,前端检修门由对称设置的前端左门板41、前端右门板42构成,后端检修门由对称设置的后端左门板44、后端右门板45构成,前端左门板41、前端右门板42、后端左门板44、后端右门板45分别经铰链64与检修室6的边框铰接配合,前端左门板41、前端右门板42、后端左门板44、后端右门板45分别设置把手43,使得第一传送箱31、第二传送箱32可分别在第一检修室61、第二检修室62内进行清洁、维护、修复和更换;隔离室的底端设置不锈钢支撑杆25,该支撑杆25置于隔板65的上方,支撑杆25的截面呈c型设置,且该支撑杆25的两端与隔离室的两侧壁固定相连,用于对隔离室的底端进行支撑。

第一传送箱31/第二传送箱32的前、后端分别设置前密封门、后密封门,使用时第一传送箱31移动至隔离室的下半部、第二传送箱32移动至隔离室的上半部,同时打开第一传送箱31的前密封门和第二玻璃视窗22时,可由隔离室的前端面对第一传送箱31内进行操作,此时第一传送箱31的后密封门闭合,第三玻璃视窗23和第四玻璃视窗24对隔离室的后端面进行封闭,第二传送箱32的前、后密封门均保持封闭状态;同时打开第一传送箱31的后密封门和第四玻璃视窗24时,可由隔离室的后端面对第一传送箱31内进行操作,此时第一传送箱31的前密封门闭合,第一玻璃视窗21和第二玻璃视窗22对隔离室的前端面进行封闭,第二传送箱32的前、后密封门均保持封闭状态;第二传送箱32移动至隔离室的下半部、第一传送箱31移动至隔离室的上半部,同时打开第二传送箱32的前密封门和第二玻璃视窗22时,可由隔离室的前端面对第二传送箱32内进行操作,此时第二传送箱32的后密封门闭合,第三玻璃视窗23和第四玻璃视窗24对隔离室的后端面进行封闭,第一传送箱31的前、后密封门均保持封闭状态;同时打开第二传送箱32的后密封门和第四玻璃视窗24时,可由隔离室的后端面对第二传送箱32内进行操作,此时第二传送箱32的前密封门闭合,第一玻璃视窗21和第二玻璃视窗22对隔离室的前端面进行封闭,第一传送箱31的前、后密封门均保持封闭状态;在使用过程中第一传送箱31用于传送污物,第二传送箱32用于传送净物,实现污物和净物的分开传送,避免交叉感染。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发明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