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9025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紧固或拆卸的工具,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折叠式扳手。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扳手的握柄和前半段工作部都是在一条直线方向固定连接的关系。操作人员在实际使用该类型扳手时,在身体和紧固件要固定的设备不动的情况下,常用的工作流程为:用手将扳手头部套在需要固定或松开的紧固件上,往一个方向转动一定角度,将扳手从紧固件上松开并调整回最开始的角度。操作人员重复上述的步骤,直到紧固件完全松开或固定。该流程的问题在于持续重复不必要的冗余步骤,当一个紧固件需要多次转动以及实际作业需要对多个紧固件进行操作时,浪费的时间和多余步骤就会更加明显。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折叠式扳手,以解决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强制作业人员持续将穿屏蔽服的身体与带电体接触的问题,提供一种折叠式扳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折叠式扳手,包括:头部、工作部、固定器、折叠装置、卡扣装置、握柄和中心轴;所述头部固定在所述工作部的一端,所述折叠装置设置在所述工作部的另一端,所述折叠装置还与所述中心轴铰接,所述卡扣装置与所述中心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器设置在工作部上,在锁合状态下与所述折叠装置固定连接;所述握柄是一空心装置,套在所述中心轴上,并与所述卡扣装置连接。

通过所述折叠装置,可调整所述握柄与所述工作部之间形成的角度,使人身体在不动的情况下,能用单手握住所述握柄并完成整圈的旋转,明显地简化了操作流程。

为了最优化杠杆原理的效果和优化单手操作的过程,所述握柄折叠后与所述工作部形成的平面,和所述头部与所述工作部形成的平面一致。相对所述工作部的位置而言,所述握柄能折叠至与所述头部相反的一面,并与所述工作部形成垂直角度。以上所述握柄与所述头部的相关位置,是单手操作所述握柄完成整圈旋转的最基本结构。

为了方便在实际操作中可能要躲避障碍物,所述固定器在所述握柄可折叠的角度范围内的任意角度松开或锁合所述折叠装置,操作人员可根据需要将所述握柄调至需要的角度并固定。

所述握柄相对于所述中心轴旋转,使用摩擦力驱动所述中心轴,当紧固件松动时,手指在所述握柄上保持一个姿势并快速摇动,能明显增加转动的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在现有的一体式扳手的基础上,设计出分为两段的折叠式扳手,简化了使用扳手的操作流程,大幅度地提高了操作效率;操作人员遇到特殊情况时,譬如有障碍物阻挡了与工作部完全垂直的握柄的操作轨迹,操作人员可调整握柄的操作角度,并用固定器将握柄固定在该角度上;折叠式扳手提供了中心轴,握柄围绕着中心轴转动,使手能在转动扳手时手指完全握住握柄不动,当紧固件在松动时,该功能可显著地提高转动的速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折叠式扳手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折叠式扳手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折叠式扳手仰视图;

1代表头部,2代表工作部,3代表固定器,4代表折叠装置,5代表卡扣装置,6代表握柄,7代表中心轴。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折叠式扳手,包括:头部1、工作部2、固定器3、折叠装置4、卡扣装置5、握柄6和中心轴7;头部1固定在所述工作部2的一端,头部1的方向与工作部2为常见的垂直关系。折叠装置4设置在工作部2的另一端的尾部,折叠装置4还与中心轴7铰接,中心轴7为扳手中主要的传力部件,握柄为6对中心轴7产生辅助传力的作用。固定器3设置在工作部2上,在锁合状态下与折叠装置4固定连接。卡扣装置5与中心轴7固定连接。如图3所示,空心的握柄6套在中心轴7上,但不是紧密贴住的关系,握柄6可在一定程度上绕着中心轴7旋转。握柄6有特殊机构既可卡在卡扣装置5上,还能保持卡住后的握柄6能够旋转;即卡扣装置5只保证中心轴在朝着任何方向时,握柄6都不会自动滑落,同时不横向锁住握柄6,使握柄6仍可相对于中心轴7旋转。

为了最优化杠杆原理的效果以及方便单手完成整圈旋转的方式,握柄6折叠后与工作部2形成的平面,和头部1与工作部2形成的平面一致。相对工作部2的位置而言,握柄6能折叠至与头部1相反的一面,并与工作部2形成垂直角度。以上描述的握柄6与头部1的相关位置,是单手操作握柄6完成整圈旋转的最基本也是使用时最省力的结构。

为了方便在实际操作中可能要躲避障碍物,固定器3在握柄6可折叠的角度范围内的任意角度松开或锁合折叠装置4,操作人员可根据需要将握柄6调至需要的角度并固定。

握柄6围绕中心轴7旋转,并用摩擦力通过中心轴7,带动扳手转动。当紧固件松动时,紧固件对扳手产生的阻力较小,即传力到中心轴7时,中心轴7对握柄6产生的阻力较小。此时,握柄6只需少量的力就能通过中心轴7带动扳手转动。

本实施例中折叠式扳手的操作流程如下:

操作人员预测使用扳手的方式,松开固定器3,如无阻碍,即将握柄6调整至与头部1相反、与工作部2垂直的位置并固定;如有阻碍,则根据需求调整握柄6的位置。将头部1套在紧固件上,一手握住握柄6,根据操作拧紧或松开的需求,往一个方向转动,操作人员的手的操作为同时反复横移及反复推拉,达到单手操作扳手转动一整圈的目的。操作完毕后,将扳手挪移紧固件,松开固定器3,根据作业或保存的需求重新调整握柄6的位置并固定,至此本折叠式扳手的操作流程结束。

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折叠式扳手,包括头部、工作部、固定器、折叠装置和握柄。头部固定在工作部的一端,固定器和折叠装置设置在工作部的另一端,折叠装置还与握柄连接。本发明提供的优点在于,利用握柄可折叠至与工作部形成垂直角度的特性,操作人员可大幅提高使用扳手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温振宇;范伟波;张博;谭永安;黄章娉;叶露;苏欢欢;黎嘉达;韦颖康;郑泽飞;林晓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清远供电局
技术研发日:2017.11.15
技术公布日:2018.03.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