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芯、锁具和解锁钥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44947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锁芯、锁具和解锁钥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锁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锁芯、锁具和解锁钥匙。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电力、能源企业采用的锁芯大多是机械弹子加弹簧锁芯,授权通过锁定钥匙来实现,这类锁芯往往钥匙齿形正确之后就能开锁,防盗性能低,容易被技术开锁;另外,通过锁定钥匙来授权,会导致强拧破坏锁芯和钥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芯、锁具和解锁钥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锁芯容易被技术开锁和暴力开锁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锁芯,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锁胆,锁胆包括依次嵌套设置的上锁胆、中锁胆和下锁胆,上锁胆和中锁胆之间设置有授权组件,用于上锁胆和中锁胆的锁定限位;锁芯闭锁时,授权组件限位上锁胆和中锁胆的轴向转动,使得上锁胆和中锁胆保持锁定联动;锁芯解锁时,解锁钥匙提供授权作用力,驱动授权组件动作,解除上锁胆和中锁胆之间的锁定联动;中锁胆与下锁胆之间设置有离合机构,用于上锁胆和下锁胆的离合连接;锁芯闭锁时,受到外部作用力,上锁胆轴向转动,驱动中锁胆转动,中锁胆驱动离合机构动作,使上锁胆与下锁胆处于分离状态,实现锁芯空转;锁芯解锁时,解锁钥匙的授权作用力,解除上锁胆与中锁胆的锁定联动,转动解锁钥匙,带动上锁胆轴向转动,中锁胆处于静止状态,离合机构使得上锁胆和下锁胆处于联动状态,上锁胆驱动下锁胆轴向转动,实现锁芯解锁。

进一步地,授权组件包括:授权件,可活动地设置在上锁胆上;锁芯闭锁时,授权件具有非授权位置;锁芯解锁时,受到授权作用力,授权件具有授权位置;限位件,可活动地设置在上锁胆上;在授权件位于非授权位置时,限位件与授权件相抵接,并对中锁胆轴向限位,使得中锁胆与上锁胆锁定联动;在授权件位于授权位置时,限位件向授权件运动,解除对中锁胆的轴向限位。

进一步地,授权件为磁性件,授权作用力为磁性作用力;锁芯解锁时,受到磁性作用力,磁性件运动至授权位置,并吸引限位件向磁性件运动,解除对中锁胆的轴向限位。

进一步地,限位件为钢球,上锁胆设置有钢球的安装孔;磁性件设置有钢球的容纳槽;在磁性件位于非授权位置时,容纳槽与安装孔错开布置,钢球一侧抵接在磁性件的外表面上,另一侧嵌入在中锁胆的限位槽中;在磁性件位于授权位置时,容纳槽与安装孔相对布置,磁性件吸引钢球从安装孔向容纳槽运动,钢球脱离中锁胆的限位槽。

进一步地,授权组件还设置有第一复位件,在解锁钥匙解除授权作用力时,第一复位件驱动授权件由授权位置向非授权位置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将限位件抵压回中锁胆的限位槽,使得上锁胆与中锁胆锁定联动。

进一步地,离合机构包括分离块和离合块,分离块和离合块相抵接;上锁胆通过离合块可分离地与下锁胆连接。

进一步地,中锁胆与分离块之间设置旋转顶推结构,中锁胆轴向转动时,中锁胆能够通过旋转顶推结构推动分离块轴向移动,进而推动离合块轴向移动并与上锁胆分离,解除上锁胆与下锁胆的联动。

进一步地,旋转顶推结构包括v型凸起和v型容纳槽;v型凸起设置在分离块与中锁胆相对的一端,v型容纳槽设置在中锁胆上,v型凸起与v型容纳槽相适配;分离块上还设置有限位凸起,插入壳体内侧轴向设置的限位容纳槽,用于限制分离块的轴向转动。

进一步地,上锁胆轴向设置有联接轴,联接轴的下端设置有连接部,离合块的上端设置有连接配合部,联接轴的连接部依次穿过中锁胆与分离块,与离合块的连接配合部相连接,连接部和连接配合部用于限制联接轴与离合块的相对转动,使离合块仅沿联接轴轴向移动;离合块的下端具有限位部,限位部能够沿其轴向滑动地设置在下锁胆内,并限制离合块与下锁胆的相对转动;锁芯闭锁时,离合块的下端与下锁胆轴向滑动连接,离合块上端的连接配合部与联接轴的连接部轴向滑动连接;上锁胆轴向转动带动中锁胆转动,中锁胆通过旋转顶推结构推动分离块轴向向下移动,进而推动离合块轴向向下移动,离合块的连接配合部与上锁胆联接轴上的连接部脱离,使上锁胆与下锁胆处于分离状态,上锁胆与中锁胆能够在外壳内空转;锁芯解锁时,解锁钥匙插入上锁胆,提供授权作用力,与授权组件相匹配,授权组件解除上锁胆与中锁胆的锁定联动;转动解锁钥匙,上锁胆随其轴向转动,上锁胆带动离合块轴向转动,进而驱动下锁胆轴向转动实现解锁。

进一步地,上锁胆上联接轴的连接部为腰型凸起,离合块的连接配合部为第一腰型孔,腰型凸起内嵌于第一腰型孔内,能够在沿第一腰型孔轴向移动。

进一步地,离合块的限位部为腰型块结构,下锁胆上设置有与离合块的腰型块结构相配合的第二腰型孔,离合块的限位部内嵌于第二腰型孔内,能够沿第二腰型孔内轴向移动。

进一步地,离合块上还设置有第二复位件,用于分离块和离合块的复位。

进一步地,第二复位件为复位弹簧,离合块与下锁胆相对的一端开设置有用于容纳复位弹簧的容置槽,复位弹簧一端与容置槽的底部抵接,另一端伸出容置槽与下锁胆抵接。

进一步地,上锁胆和中锁胆之间还设置有弹子组件,用于锁定限位上锁胆和中锁胆的轴向转动;弹子组件包括至少一组机械弹子,一组机械弹子包括相对接的上弹子和下弹子,上弹子容置于上锁胆的弹子孔中,下弹子容置于中锁胆的弹子孔中;锁芯闭锁时,上弹子完全容置于上锁胆的弹子孔中,下弹子的一部分位于上锁胆的弹子孔内,另一部分位于中锁胆的弹子孔内;弹子组件和授权组件,对上锁胆和中锁胆进行双重锁定限位;锁芯解锁时,解锁钥匙插入上锁胆,与上弹子适配,使下弹子恰好完全缩回至中锁胆的弹子孔内,解除弹子组件对中锁胆的锁定限位;在解锁钥匙的授权作用力下,授权组件动作,解除对中锁胆的锁定限位。

进一步地,中锁胆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用于限制中锁胆的轴向移动,下锁胆上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用于限制下锁胆的轴向移动。

进一步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中锁胆周侧的环形凹槽以及设置在外壳上的定位销,定位销插入环形凹槽,限制中锁胆的轴向移动;第二限位结构包括下锁胆与外壳内壁之间的环形腔和设置在环形腔内的挡圈,挡圈限制下锁胆的轴向移动。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锁具,包括锁壳,以及设置于锁壳内的锁芯和编码片,锁芯为上述方案任一项中的锁芯,编码片具有编码值,为锁具的id身份标识信息;解锁钥匙插入锁孔并识别编码片,读取编码片的编码值后,匹配解锁钥匙的存储数据,用于锁芯的授权组件的授权,以解除上锁胆与中锁胆的锁定限位;若匹配不正确,解锁钥匙不发出授权指令,没有授权作用力,锁芯的上锁胆通过授权组件与中锁胆锁定联动;解锁钥匙转动时,锁芯的上锁胆轴向转动,带动中锁胆轴向转动;中锁胆在轴向转动过程中驱动离合机构动作,使上锁胆与下锁胆处于分离状态,上锁胆与中锁胆能够在外壳内进行空转;若匹配正确,解锁钥匙发出授权指令,提供授权作用力,驱动锁芯的授权组件动作,解除上锁胆与中锁胆的锁定联动;解锁钥匙转动时,锁芯的上锁胆轴向转动,上锁胆通过离合机构带动下锁胆转动实现解锁。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解锁钥匙,解锁钥匙与上述方案中的锁具相适配,识别锁具的编码片,读取编码片的编码值,匹配解锁钥匙的存储数据,用于锁芯的授权组件的授权,以解除上锁胆与中锁胆的锁定限位。

进一步地,解锁钥匙包括电磁组件,在解锁钥匙与锁具相适配时,解锁钥匙发出授权指令,电磁组件获得授权电能,向锁芯的授权组件提供用于授权的磁性作用力。

进一步地,解锁钥匙的解锁轴设置有与锁芯的弹子组件相适配的解锁齿。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锁芯,通过授权组件将上锁胆和中锁胆锁定联动,通过离合机构将上锁胆与下锁胆离合连接。锁芯闭锁时,受到外部作用力,上锁胆轴向转动,驱动中锁胆转动,中锁胆驱动离合机构动作,使上锁胆与下锁胆处于分离状态,实现锁芯空转。锁芯解锁时,解锁钥匙的授权作用力,解除上锁胆与中锁胆的锁定联动,转动解锁钥匙,带动上锁胆轴向转动,中锁胆处于静止状态,离合机构使得上锁胆和下锁胆处于联动状态,上锁胆驱动下锁胆轴向转动,实现锁芯解锁锁芯闭锁。本发明的锁芯、锁具和解锁钥匙,解锁钥匙不正确锁芯空转,解锁钥匙正确且有授权锁芯解锁,防止解锁钥匙不正确和/或未授权破坏钥匙和锁芯;空转锁芯的锁胆不固定,电钻无着力点,暴力破坏较困难,提高锁芯防钻性能。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锁芯与解锁钥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锁芯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锁芯的另一方向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锁芯的上锁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锁芯的中锁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锁芯的下锁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锁芯的分离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锁芯的离合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锁芯的离合块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锁芯与解锁钥匙的解锁剖面图;

图11为本发明锁芯与解锁钥匙的另一方向的解锁剖面图;

图12为本发明解锁钥匙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锁芯;11、外壳;12、锁胆;

20、解锁钥匙;21、解锁轴;22、解锁齿;23、电磁组件;

100、上锁胆;110、联接轴;111、腰型凸起;

200、中锁胆;210、v型容纳槽;220、环形凹槽;230、定位销;

300、下锁胆;310、第二腰型孔;320、挡圈;330、环形腔;

400、弹子组件;410、上弹子;420、下弹子;430、回复弹簧;

500、离合机构;510、分离块;511、v型凸起;512、限位凸起;520、离合块;521、第一腰型孔;530、复位弹簧;

600、授权组件;610、磁性件;620、容纳槽;630、钢球;

700、第一复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锁芯10,包括外壳11和设置在外壳11内的锁胆12。锁胆12包括依次嵌套设置的上锁胆100、中锁胆200和下锁胆300。上锁胆100和中锁胆200之间设置有授权组件600,用于上锁胆100和中锁胆200的锁定限位;锁芯闭锁时,授权组件600限位上锁胆100和中锁胆200的轴向转动,使得上锁胆100和中锁胆200保持锁定联动;锁芯解锁时,解锁钥匙20提供授权作用力,驱动授权组件600动作,解除上锁胆100和中锁胆200之间的锁定联动。

中锁胆200与下锁胆300之间设置有离合机构500,用于上锁胆100和下锁胆300的离合连接。锁芯闭锁时,受外部作用力,如不匹配的解锁钥匙转动力、电钻等工具的转动力等,上锁胆100轴向转动,驱动中锁胆200转动,中锁胆200驱动离合机构500动作,使上锁胆100与下锁胆300处于分离状态,实现锁芯空转。锁芯解锁时,解锁钥匙20的授权作用力,解除上锁胆100与中锁胆200的锁定联动,转动解锁钥匙20,带动上锁胆100轴向转动,中锁胆200处于静止状态,离合机构500使得上锁胆100和下锁胆300处于联动状态,上锁胆100驱动下锁胆300轴向转动,实现锁芯解锁。

在解锁钥匙20正确且授权时,本发明锁芯10通过授权组件600,解除上锁胆100与中锁胆200之间锁定限位。中锁胆200无法随上锁胆100转动而联动,中锁胆200在锁芯10的外壳11内处于静止状态,无法驱动离合机构500动作,也无法使上锁胆100与下锁胆300保持分离状态。此时,在离合机构连接下,上锁胆100与下锁胆300处于联动状态,转动上锁胆100,下锁胆300随之联动,实现锁芯解锁。

在解锁钥匙20不正确、未授权或电钻等拆卸工具暴拆时,本发明锁芯10通过授权组件600,使上锁胆100与中锁胆200能够保持联动。通过中锁胆200的转动,能够驱动离合机构500动作,使上锁胆100与下锁胆300处于分离状态,无法进入联动状态。此时,上锁胆100与中锁胆200在外壳11内进行空转,无法将转动作用力施加于下锁胆300上,无法实现技术开锁或暴力开锁。如此设计,本发明锁芯10实现了解锁钥匙不正确或未授权时空转,解锁钥匙正确且授权时解锁,防止解锁钥匙不正确或未授权时破坏钥匙和锁芯。与此同时,本发明空转锁芯的锁胆不固定,电钻无着力点,暴力破坏较困难,提高锁芯防钻性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授权组件600包括:授权件,可活动地设置在上锁胆100的内部;锁芯闭锁时,授权件具有非授权位置;锁芯解锁时,受到授权作用力,授权件具有授权位置。限位件,可活动地设置在上锁胆100的侧壁中;在授权件位于非授权位置时,限位件与授权件相抵接,并对中锁胆200轴向限位,使得中锁胆200与上锁胆100锁定联动;在授权件位于授权位置时,限位件向授权件运动,解除对中锁胆200的轴向限位。

优选地,授权件为磁性件610,授权作用力为磁性作用力;锁芯解锁时,受到磁性作用力,磁性件610运动至授权位置,并吸引限位件向磁性件610运动,解除对中锁胆200的轴向限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限位件为钢球630,上锁胆100设置有钢球630的安装孔;磁性件610设置有钢球630的容纳槽620;在磁性件610位于非授权位置时,容纳槽620与安装孔错开布置,钢球630一侧抵接在磁性件610的外表面上,另一侧嵌入在中锁胆200的限位槽中;在磁性件610位于授权位置时,容纳槽620与安装孔相对布置,磁性件610吸引钢球630从安装孔向容纳槽620运动,钢球630脱离中锁胆200的限位槽。

优选地,授权组件600还设置有第一复位件700,在解锁钥匙20解除授权作用力时,第一复位件700驱动授权件由授权位置向非授权位置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并将限位件抵压回中锁胆200的限位槽,使得上锁胆100与中锁胆200锁定联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离合机构500包括分离块510和离合块520,分离块510和离合块520相抵接。上锁胆100通过离合块520可分离地与下锁胆300连接。中锁胆200与分离块510之间设置旋转顶推结构。中锁胆200轴向转动时,中锁胆200能够通过旋转顶推结构推动分离块510轴向移动,进而推动离合块520轴向移动并与上锁胆100分离,解除上锁胆100与下锁胆300的联动。

解锁状态时,解锁钥匙20插入与所述弹子组件400相匹配,解除上锁胆100与中锁胆200的联动。上锁胆100轴向转动,中锁胆200不再跟随上锁胆100转动,分离块510也不轴向移动,上锁胆100联接轴110上的连接部因与离合块520上的连接配合部相连接,因此上锁胆100转动时能够带动离合块520轴向转动,离合块520的限位部进而带动下锁胆300轴向转动实现解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上锁胆100为圆柱状,上锁胆100的下端轴向设置有联接轴110,联接轴110与上锁胆100同轴。联接轴110的下端设置有连接部,对应地,如图8和图9所示,离合块520的上端设置有连接配合部。

如图5和图7所示,中锁胆200和分离块510均为圆环状,联接轴110的连接部依次穿过中锁胆200与分离块510的中心孔,与离合块520的连接配合部相连接。连接部和连接配合部用于限制联接轴110与离合块520的相对转动,使离合块520仅沿联接轴110轴向移动。离合块520的下端具有限位部,限位部能够轴向滑动设置在下锁胆300内,并限制离合块520与下锁胆300相对转动。

如图5和图7所示,旋转顶推结构包括v型凸起511和v型容纳槽210;v型凸起511设置在分离块510与中锁胆200相对的一端,v型容纳槽210设置在中锁胆200上,v型凸起511与v型容纳槽210相适配。分离块510上还设置有限位凸起512,插入壳体内侧轴向设置的限位凹槽,用于限制分离块510的轴向转动。在其他等同或替代手段中,中锁胆200与分离块510之间的旋转顶推结构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凸起和凹槽,其他可实现旋转运动变直线运动,均可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如图4、图8和图9所示,上锁胆100与离合块520之间的联动连接结构,具体地,上锁胆100联接轴110的连接部为腰型凸起111,离合块520的连接配合部为第一腰型孔521,腰型凸起111内嵌于第一腰型孔521内,能够在沿第一腰型孔521轴向移动,并限制上锁胆100与离合块520的轴向转动,实现上锁胆100与离合块520的联动。在其他等同或替代手段中,连接部和连接配合部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腰型凸起和腰型孔,能够限制轴向转动的凸起形状均可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如图6和图8所示,离合块520与下锁胆300之间的联动连接结构,具体地,离合块520为腰型块结构,离合块520的下端的限位部为离合块520的腰型结构下端,下锁胆300上设置有与离合块520的腰型块结构相配合的第二腰型孔310,离合块520内嵌于第二腰型孔310内,能够沿第二腰型孔310内轴向移动。在其他等同或替代手段中,离合块520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整体的腰型块结构,离合块520下端的限位部可以为其他可以限制轴向转动的形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离合块520上还设置有第二复位件,用于拔出解锁钥匙20时,分离块510和离合块520的复位回到初始位置。具体地,第二复位件优选为复位弹簧530,离合块520与下锁胆300相对的一端开设有用于容纳复位弹簧530的容纳槽,复位弹簧530一端与容纳槽的底部抵接,另一端伸出容纳槽与下锁胆300抵接。

锁芯闭锁时,离合块520下端的限位部与下锁胆300轴向滑动连接,离合块520上端的连接配合部与联接轴110的连接部轴向滑动连接。解锁钥匙20不正确或未授权时,上锁胆100轴向转动带动中锁胆200一起转动,中锁胆200通过旋转顶推结构推动分离块510轴向向下移动,进而推动离合块520轴向向下移动,离合块520的连接配合部与上锁胆100联接轴110上的连接部脱离,使上锁胆100与下锁胆300处于分离状态,上锁胆100与中锁胆200能够在外壳11内空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上锁胆100和中锁胆200之间还设置有弹子组件400,用于锁定限位上锁胆100和中锁胆200的轴向转动;弹子组件400包括至少一组机械弹子,一组机械弹子包括相对接的上弹子410和下弹子420,上弹子410容置于上锁胆100的弹子孔中,下弹子420容置于中锁胆200的弹子孔中;锁芯闭锁时,上弹子410完全容置于上锁胆100的弹子孔中,下弹子420的一部分位于上锁胆100的弹子孔内,另一部分位于中锁胆200的弹子孔内;弹子组件400和授权组件600,对上锁胆100和中锁胆200进行双重锁定限位;锁芯解锁时,解锁钥匙20插入上锁胆100,与上弹子410适配,使下弹子420恰好完全缩回至中锁胆200的弹子孔内,解除弹子组件400对中锁胆200的锁定限位;在解锁钥匙20的授权作用力下,授权组件600动作,解除对中锁胆200的锁定限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图6、图10和图11所示,中锁胆200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用于限制中锁胆200的轴向移动,下锁胆300上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用于限制下锁胆300的轴向移动。优选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中锁胆200周侧的环形凹槽220以及设置在外壳上的定位销230,定位销230插入环形凹槽220,限制中锁胆200的轴向移动;第二限位结构包括下锁胆300与外壳内壁之间的环形腔330和设置在环形腔330内的挡圈320,挡圈320限制下锁胆300的轴向移动。

本发明锁具,包括锁壳,以及设置于锁壳内的锁芯和编码片,编码片具有编码值,为锁具的id身份标识信息;解锁钥匙20插入锁孔并识别编码片,读取编码片的编码值后,匹配解锁钥匙20的存储数据,用于锁芯的授权组件600的授权,以解除上锁胆100与中锁胆200的锁定限位。

若匹配不正确,解锁钥匙20不发出授权指令,没有授权作用力,锁芯的上锁胆100通过授权组件600与中锁胆200锁定联动;解锁钥匙20转动时,锁芯的上锁胆100轴向转动,带动中锁胆200轴向转动;中锁胆200在轴向转动过程中驱动离合机构动作,使上锁胆100与下锁胆300处于分离状态,上锁胆100与中锁胆200能够在外壳内进行空转。

若匹配正确,解锁钥匙20发出授权指令,提供授权作用力,驱动锁芯的授权组件600动作,解除上锁胆100与中锁胆200的锁定联动;解锁钥匙20转动时,锁芯的上锁胆100轴向转动,上锁胆100通过离合机构带动下锁胆300转动实现解锁。

如图12所示,本发明解锁钥匙,与本发明锁具相适配,识别锁具的编码片,读取编码片的编码值,匹配解锁钥匙20的存储数据,用于锁芯10的授权组件600的授权,以解除上锁胆100与中锁胆200的锁定限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解锁钥匙20包括电磁组件23,在解锁钥匙20与锁具相适配时,解锁钥匙20发出授权指令,电磁组件23获得授权电能,向锁芯10的授权组件600提供用于授权的磁性作用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解锁钥匙20的解锁轴21设置有与锁芯的弹子组件400相适配的解锁齿22。

如图10和图11所示,本发明锁芯和解锁钥匙相配合的工作原理,具体内容如下:

(1)空转原理:在解锁钥匙20不正确或未授权的情况下,上锁胆100通过机械弹子和限位件锁定并带动中锁胆200一起转动,中锁胆200通过下端的v型容纳槽210推动分离块510轴向移动,分离块510进而推动离合块520轴向向下移动,脱离与上锁胆100联接轴110下端的腰型凸起111的连接,从而导致上锁胆100转动无法带动下锁胆300转动,实现空转。拔出解锁钥匙20后,离合块520和分离块510在复位弹簧530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

(2)解锁原理:当解锁钥匙20正确且授权的情况下,解锁钥匙20上的解锁齿22与机械弹子相对应,将下弹子420压入中锁胆200内,解除了中锁胆200对上锁胆100的限制,另外电磁组件23吸引授权件实现限位件嵌在容纳槽620内并与中锁胆的限位槽相分离,使得上锁胆100与中锁胆200脱离锁定,而离合块520与上锁胆100一直啮合,转动上锁胆100带动离合块520转动,进而带动下锁胆300转动,实现解锁。

(3)闭锁原理:当解锁钥匙20回转到闭锁位置并拔出后,机械弹子在回复弹簧430的作用下回到原位,第一复位件700驱动授权件复位,使限位件从容纳槽620内脱出,并沿安装孔向所述中锁胆的限位槽运动,待安装孔与容纳槽620相互错开,限位件抵接于授权件外表面上,限位件嵌入中锁胆200的限位槽,重新使上锁胆100与中锁胆200联动连接,闭锁完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