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脸识别房车开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88333发布日期:2018-06-15 09:45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脸识别房车开启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常用的锁开启方式有手动开锁、电子开锁、指纹开锁、人脸识别开锁等等,与其他开锁方式相比,人脸识别方式具有直观性强、不接触、采集方便、安全性高、且设备易操作等特点,使用人脸识别开锁的同时通常会配备手动开锁,使锁的可靠性更好,现有的自动开锁与手动开锁的切换通常是通过电子元件进行控制离合器来实现,如果电子元件损坏无法对离合器进行控制会造成锁无法打开,给使用者造成不便,如果锁应用在房车上,出现损坏后要么造成房车无法使用,要么降低了房车了使用安全。

因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进行改进,提供一种自动开锁与手动开锁切换便捷可靠、使用方便、与人脸识别方式结合的人脸识别房车开启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脸识别房车开启装置,用于车门的开启,包括:

自动开锁机构,所述自动开锁机构包括分离驱动机构、驱动块、第二复位弹簧和电机,所述驱动块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所述分离驱动机构可使所述驱动块抵挡在位于所述车门上的锁舌的第一凸块上实现自动开锁,当所述分离驱动机构受到外力变形时,所述驱动块在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与所述第一凸块分离;

手动开锁机构,所述手动开锁机构包括锁芯、凸轮、扭簧和凸台,所述凸轮和所述凸台依次设置在所述锁芯上,所述锁芯转动后,首先所述凸台会使所述分离驱动机构变形使该开启装置切换到手动开锁模式,所述锁芯继续转动,所述凸轮会抵挡在所述锁舌的第二凸块上实现开锁,所述扭簧套设在所述锁芯上用于所述锁芯的复位;

内把手,所述内把手与所述锁芯连接在一起;

人脸识别装置,所述人脸识别装置包括人脸采集模块、人脸识别模块、数据服务器和控制终端,所述人脸采集模块包括注册机和登记计算机,所述人脸识别模块与所述注册机连接,所述注册机与所述登记计算机连接,所述登记计算机与所述数据服务器连接,所述数据服务器与所述控制终端连接,所述控制终端与所述电机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驱动机构包括拨杆、滑套和第一复位弹簧,所述拨杆的中部枢接在所述自动开锁机构的罩壳上,所述拨杆的一端活动连接在所述滑套上,所述拨杆的另一端可抵挡在所述凸台上,所述滑套滑动连接在所述自动开锁机构的旋转轴上,所述滑套在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抵挡在所述驱动块上,其中,所述旋转轴活动连接在所述罩壳上,且所述驱动块通过所述旋转轴连接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滑套的一端上设有一压板,所述压板抵挡在所述驱动块上,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罩壳上,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另一端抵挡在所述压板的端面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轴旋转、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罩壳上,所述电机滑动设置在所述车门的导向槽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轴上固定设有一挡圈,所述挡圈位于所述滑套与所述电机之间,所述第二复位弹簧套设在旋转轴上,且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套和所述挡圈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拨杆的一端上设有一拔叉头,所述拔叉头与位于所述滑套的外周上的环形槽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车门的安装腔的侧壁上设有一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可抵挡在所述凸轮的外周上,所述限位柱用于限制所述锁芯的复位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人脸采集模块还包括人脸获取模块,所述人脸获取模块与所述登记计算机相连,其中,所述登记计算机内设有人脸数据库,对采集到的人脸数据进行储存。

进一步地,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包括信息预处理模块,用于从原始图像中提取出面部特征信息。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优点是:自动开锁与手动开锁切换便捷可靠、使用方便、与人脸识别方式结合,使用安全性高。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自动开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人脸识别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车门1、安装腔11、锁舌滑道12、第一导槽13、第二导槽14、导向槽15、锁舌2、第一凸块21、第二凸块22、锁定弹簧23、自动开锁机构3、罩壳31、分离驱动机构32、拨杆321、滑套322、压板324、第一复位弹簧325、驱动块33、凸柱331、旋转轴34、第二复位弹簧35、挡圈36、电机37、手动开锁机构4、锁芯41、凸轮42、扭簧43、限位柱44、凸台45、外把手5、内把手6、人脸识别装置7。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没有明确限定或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参考图1至图5,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人脸识别房车开启装置,用于车门1的开启,所述车门1上设有锁舌2,所述锁舌2沿所述车门1的锁舌滑道12滑动,所述开启装置设置在所述车门1的安装腔11内,所述安装腔11的一侧壁上设有一第一导槽13和一第二导槽14,所述第一导槽13与所述第二导槽14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导槽13与所述第二导槽14均与所述锁舌滑道12连通,所述安装腔11的另一侧壁上设有一导向槽15,其中,位于所述锁舌2上的第一凸块21沿所述第一导槽13滑行,位于所述锁舌2上的第二凸块22沿所述第二导槽14滑行,所述锁舌2的后端面与所述锁舌滑道12的底面之间设有一锁定弹簧23,当所述锁舌2不受外力时所述锁舌2始终处于外伸状态,所述车门1的外侧还固定设有一外把手5,当车门1打开时,通过所述外把手5将车门1拉开,使用方便。

如图4所示,该开启装置的自动开锁机构3包括罩壳31、分离驱动机构32、驱动块33、旋转轴34、第二复位弹簧35和电机37,所述驱动块33通过所述旋转轴34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机37的输出轴上,所述旋转轴34旋转、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罩壳31上,所述电机37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槽15内,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所述分离驱动机构32可推动所述驱动块33向所述锁舌2靠近使所述驱动块33抵挡在位于所述锁舌2的第一凸块21上,所述电机37通过所述旋转轴34带动所述驱动块33摆动进而推动所述锁舌2移动实现自动开锁,当所述分离驱动机构32受到外力变形时,所述驱动块33在所述第二复位弹簧35的作用下远离所述锁舌2使所述驱动块33与所述第一凸块21分离,自动开锁功能失效,其中,所述驱动块33上设有一凸柱331,所述凸柱331可作用在所述第一凸块21上,自动开锁过程完成后,间隔几秒后,所述电机37使所述驱动块33复位,使所述锁舌2处于外伸状态。

所述分离驱动机构32包括拨杆321、滑套322和第一复位弹簧325,所述拨杆321的中部枢接在所述罩壳31的侧壁上,所述滑套322滑动套设在所述旋转轴34上,所述拨杆321的一端上设有一拔叉头,所述拔叉头与位于所述滑套322的一端的外周上的环形槽配合连接,所述环形槽的宽度大于所述拔叉头的宽度,所述拨杆321的另一端悬空设置,所述滑套322的另一端上设有一压板324,所述第一复位弹簧325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罩壳31上,所述第一复位弹簧325的另一端抵挡在所述压板324的端面上,所述压板324在所述第一复位弹簧325的作用下抵挡在所述驱动块33上使所述驱动块33向所述锁舌2靠近,其中,所述旋转轴34上固定设有一挡圈36,所述挡圈36位于所述滑套322与所述电机37之间,所述第二复位弹簧35套设在旋转轴34上,且所述第二复位弹簧3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套322和所述挡圈36连接,当对所述拨杆321的的悬空端施加外力时,利用杠杆原理使所述压板324向所述罩壳31靠近,所述第二复位弹簧35通过推动所述挡圈36使所述旋转轴34移动,进而带动所述驱动块33远离所述锁舌2,自动开锁功能失效。

如图2和图3所示,该开启装置的手动开锁机构4包括锁芯41、凸轮42、扭簧43和凸台45,所述凸轮42和所述凸台45依次设置在所述锁芯41上,且所述凸台45呈弧形,并且位于所述锁芯41的一端面上,所述锁芯41转动后,首先所述凸台45会接触在所述所述拨杆321的悬空端上使所述分离驱动机构32变形使该开启装置切换到手动开锁模式,所述锁芯41继续转动,所述凸轮42会抵挡在所述锁舌2的第二凸块22使所述锁舌2移动实现手动开锁,手动开锁过程中所述拨杆321的悬空端会持续受力,避免所述自动开锁机构3与所述手动开锁机构4发生干涉,影响使用功能,所述扭簧43套设在所述锁芯41上用于所述锁芯41的复位,所述安装腔11的侧壁上设有一限位柱44,所述限位柱44可抵挡在所述凸轮42的外周上,所述限位柱44用于限制所述锁芯41的复位位置。采用这种结构,在任何时候所述自动开锁机构3都不会与所述手动开锁机构4发生干涉,只能使用一种开锁模式,两种开锁方式都失效后该开启装置才会丧失功能,使用更方便,且提高了使用可靠性,由于自动开锁与手动开锁切换自由,且通过机械结构进行切换,使用更方便、可靠。

该开启装置的内把手6内把手6与所述锁芯41连接在一起,当人位于房车内时,开门或锁门过程均需通过转动所述内把手6进行实现,当人位于房车外需要锁门时,需要再次输入信号或使用钥匙,不然车门无法闭合,减少了车门不上锁的概率,安全性更好。

如图该开启装置还包括人脸识别装置7,所述人脸识别装置7包括人脸采集模块、人脸识别模块、数据服务器和控制终端,所述人脸采集模块包括注册机和登记计算机,所述人脸识别模块与所述注册机连接,所述注册机与所述登记计算机连接,所述登记计算机与所述数据服务器连接,所述数据服务器与所述控制终端连接,所述控制终端与所述自动开锁机构3的电机37相连,其中,所述人脸采集模块还包括人脸获取模块,所述人脸获取模块与所述登记计算机连接,所述登记计算机内设有人脸数据库,对采集到的人脸数据进行储存,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包括人脸获取模块和信息预处理模块,通过所述人脸获取模块采集到的图像首先上传到所述信息预处理模块,用于从原始图像中提取出面部特征信息进行数据话处理。

所述人脸获取模块包括图像采集模块,将采集到的图像传送到所述登记计算机内进行数据处理,处理后的数据预存在所述人脸数据库中。

人脸识别的工作过程:首先,通过人脸识别模块将人脸的信息进行预处理,然后传输到人脸采集模块内的注册机上进行数据提取并储存,注册机将这一信息传输到登记计算机上与人脸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对比并做记录,标记为可识别的人脸信号时,登记计算机上将信号传输至数据服务器上,数据服务器向所述控制终端输出信号,所述控制终端控制所述电机37的工作实现自动开锁。使开锁过程更便捷、安全性更好。

该人脸识别房车开启装置还包括指令接收模块和指令发送模块,所述指令接收模块和指令发送模块均与所述登记计算机电连接,所述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约车服务器的约车信息发出模块发出的信息,所述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向约车服务器的接单成功指令接收模块发送是否接单成功的指令。

用户可通过手机上安装的预约软件输入约车需求发送至约车服务器的约车信息接收模块,并通过约车信息发出模块向人脸识别房车开启装置的指令接收模块发送指令,指令接收模块将接收到的信息送入所述登记计算机内进行预判和保存,如果预约成功,人脸识别房车开启装置的指令发送模块将该指定发送到约车服务器的接单成功指令接收模块,接单成功指令接收模块向用户反馈约车成功的指令,进而会自动驱动手机自身的前置摄像头打开,客户可通过前置摄像头进行拍照将头像信息上传,上传的人脸数据会储存在登记计算机的人脸数据库中,预约工作完成,还可通过预约软件添加多个人脸数据,方便多人同时使用一辆房车。当用户到达指定房车处时,可通过人脸识别控制房车的开启装置直接使用,给用户提供了很大了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