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卸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2169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拆卸工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拆卸工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悬臂式卡接结构的拆卸工具。



背景技术:

悬臂式卡接结构常用于将两个部件相互连接。通常情况下,悬臂式卡接结构包括设置于其中一个部件上的卡槽和设置于另一个部件上的悬臂,所述悬臂可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并可在外力被去除时恢复至其无变形状态。所述悬臂上设置有突起,所述突起至少可部分地卡入所述卡槽中。从而,通过对悬臂施加作用力而使其突起卡入所述卡槽内,可以将分别设置有卡槽的一个部件和设置有悬臂的另一个部件相互连接起来。之后,可以对所述悬臂施加作用力而使卡爪脱离所述卡槽,并移动所述悬臂,从而解除所述悬臂与卡槽之间的连接。

此外,所述卡接结构上还可以设置锁定结构,以防止连接的两个部件意外地发生脱离。所述锁定结构比如可以是所述突起和卡槽之间的棘爪结构。

悬臂式卡接结构因为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而被广泛使用。但是,对于连接强度较大或者设置有锁定结构的悬臂式卡接结构,往往需要专用的工具才能解除其连接。而且,在现有技术中,往往由于拆卸工具向悬臂施加过大的变形作用力而彻底损毁悬臂。

为此,需要一种可以方便地拆卸悬臂式卡接结构的工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拆卸工具,尤其是一种用于悬臂式卡接结构的拆卸工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拆卸工具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限定出旋转轴线和垂直所述旋转轴线的本体平面,并且,所述本体内设置有沿所述本体平面延伸的多条导槽;及

多个作用杆,每个所述作用杆安装于相应的一条所述导槽内并可沿导槽移动;

其中,所述导槽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相比第二端同时存在关于所述旋转轴线的径向距离和周向距离。

优选地,所述导槽在所述本体平面上呈渐开线延伸。

优选地,所述本体上设置有三条所述导槽。

优选地,所述多条导槽关于以所述旋转轴线为中心的圆周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作用杆包括滑块和杆体,所述滑块安装于所述导槽内,所述杆体从所述滑块延伸至所述导槽外。

优选地,所述本体上还设置有用于转动所述本体绕所述旋转轴线旋转的把手。

优选地,所述本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所述拆卸工具和待拆卸物件之间相互定位的定位槽。

优选地,所述本体上还设置有贯穿通孔,所述贯穿通孔的中心线与所述旋转轴线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拆卸工具可以方便地拆卸悬臂式卡接结构,尤其能有效防止在拆卸过程中对悬臂造成损毁。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细节及优点将通过下文提供的详细描述而变得显而易见。下文将参照附图来进行详细描述,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的拆卸工具的立体示意图,所述拆卸工具正使用于将转向传感器从导向柱上拆下,所述转向传感器与导向柱通过悬臂式卡接结构相互连接;

图2示出了图1中的转向传感器的示意图,尤其示出了设置于所述转向传感器上的悬臂(卡爪);

图3A和3B示出了图1中的导向柱的示意图,尤其示出了设置于所述导向柱上的卡槽。

上述附图所示出的内容仅为举例和示意,而并不严格按照比例予以绘制,也并未完整地绘制出具体使用环境下相关的全部部件或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构思之后,将能想到在特定的使用环境下为具体实施本实用新型而需要加入的本领域公知的相关技术内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在转向传感器和导向柱的应用场景下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拆卸工具。应当明白,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拆卸工具还可用于对众多其他使用悬臂式卡接结构进行连接的产品实施拆卸操作。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拆卸工具在转向传感器上的使用后,能够想到该拆卸工具在其他产品上的具体运用。

此外,在以下描述中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并不意欲限制其序位,其目的仅仅在于区分各个独立的部件、零件、结构、元件等,并且这些独立的部件、零件、结构、元件可以相同、类似或者不同。同时,在以下描述中所使用的关于方位的说明,比如“上”、“下”、“内”、“外”、“左”、“右”、“径向”、“轴向”等,除非具有明确说明,仅为了方便描述,而无欲对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形成任何限定。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的拆卸工具5的立体示意图。所述拆卸工具5正使用于将转向传感器1从导向柱6上拆下,所述转向传感器1与导向柱6通过悬臂式卡接结构相互连接。

图2和图3分别示出了图1中的转向传感器1和导向柱6的示意图,其中,所述转向传感器1固定安装在所述导向柱6上。在工作过程中,所述导向柱6将发生转动,而所述转向传感器1将检测出所述导向柱6的旋转角度,并将该旋转角度信息作为比如电信号输出至例如处理器。

具体地,参见图2,所述转向传感器1设有贯穿的通孔2,并通过该通孔2套装在导向柱6上。所述通孔2内设置有位于同一个径向平面上的三个悬臂3,每个悬臂3上设置有卡爪。其中,所述悬臂3可在外力作用下背离通孔发生弹性变形。此外,所述通孔2内还设置有沿通孔的轴向延伸的突部4,所述突部4同样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

图3A和3B示出了图1中的导向柱6的示意图,其中图3A为该导向柱6的俯视图,图3B为该导向柱6的局部剖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所述导向柱6的表面上设置有一条沿圆周延伸的卡槽8。当转向传感器1套装于所述导向柱6上时,转向传感器1的三个悬臂3上的卡爪卡入所述卡槽8内,从而阻止转向传感器1在导向柱6上沿轴向移动。此外,所述导向柱6上还设置有一条沿轴向延伸的凹槽7,所述凹槽7与所述转向传感器1上的突部4配合。当定向传感器1套装至所述导向柱6上时,定向传感器1上的突部4伸入所述凹槽7内,从而阻止转向传感器1绕导向柱6转动。

继续参见图1,拆卸工具5包括本体10。所述本体10大致呈扁平的圆筒形状,其中设置有贯穿通孔15,拆卸工具3通过该贯穿通孔15套装在导向柱6上。所述圆筒形状的本体10限定出旋转轴线和垂直所述旋转轴线的本体平面,其中,所述贯穿通孔15的中心线与所述旋转轴线重合。此外,所述本体10内设置有沿所述本体平面延伸的三条导槽11,并且所述三条导槽11关于以所述旋转轴线为中心的圆周均匀分布。可以明白,所述导槽11的数量取决于待拆卸的导向传感器1上的悬臂3或者说卡爪的数量,从而导槽11也可以为其他不同的数量,比如二条、四条等。并且,所述多个导槽11之间也可以非均匀地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拆卸工具5还包括三个作用杆20,每个所述作用杆20安装于相应的一条所述导槽11内并可沿导槽11移动。有益的是,所述作用杆20包括滑块和杆体,所述滑块安装于所述导槽11内,所述杆体从所述滑块延伸至导槽外11。通过滑块在导槽11内滑动,可以带动所述杆体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导槽11包括第一端12和第二端13,所述第一端12相比第二端13同时存在关于所述旋转轴线的径向距离和周向距离。也就是说,所述导槽11在本体平面上同时沿相对所述旋转轴线的径向和周向延伸。优选的是,所述导槽11在所述本体平面上沿渐开线延伸。由此,当作用杆20在本体中沿导槽11移动时,所述作用杆20将同时沿相对所述旋转轴线的径向和周向移动。

以下将详细说明使用上述拆卸工具5从导向柱6上拆下转向传感器1的过程。

如上文所述,所述转向传感器1套装于所述导向柱6上,并且转向传感器1上的三个悬臂3上的卡爪同时卡入导向柱上的卡槽8内,从而阻止转向传感器1在导向柱6上沿轴向移动。为了将所述转向传感器1从所述导向柱6上拆卸下来,需要对所述三个悬臂3同时施加径向朝外的作用力,以使其发生弹性变形,进而带动悬臂3上的卡爪沿径向离开所述卡槽8。

在拆卸时,首先需要将所述拆卸工具5安装至所述转向传感器1。具体步骤包括:将拆卸工具5通过贯穿通孔15套装在导向柱6上,同时将本体上的定位槽14对准导向柱6上的所述凹槽7而准确定位所述拆卸工具5,此时,拆卸工具5上的每个作用杆20对准定向传感器1上相应的卡爪;使所述拆卸工具5进一步沿导向柱6朝定向传感器1移动,以使每个作用杆20的杆体插入相应的卡爪上的凹口内。

在安装并定位好所述拆卸工具5后,转动本体10上的把手30至合适的角度,然后沿导向柱6移动所述拆卸工具5,定向传感器1即可安全地从导向柱6分离。

在通过所述把手30转动所述本体10的过程中,每个作用杆20上的滑块相对导槽11移动。由于所述导槽11在本体平面上同时沿相对所述旋转轴线的径向和周向延伸,所述滑块将在导槽11的作用下发生远离旋转轴线的位移,从而带动杆体也发生远离旋转轴线的位移。同时,由于杆体插入相应的卡爪上的凹口内,杆体将进一步带动卡爪在径向上远离导向柱6,进而脱离导向柱6上的卡槽8。至此,定向传感器1与导向柱6之间的轴向限位已被解除,从而可以轻松地沿着导向柱6轴向把定向传感器1取下。

可以明白,在拆卸的过程中,导槽11的第一端12至第二端13的径向距离以及滑块在导槽11中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卡爪在卡槽8中的接合深度。也就是说,导槽11的第一端12至第二端13的径向距离越大,当滑块从导槽11的第一端12移动至第二端13时,悬臂3的变形越大。从而,可以通过设置所述导槽11的形状和长度来确定所述悬臂3的最大变形,防止在拆卸的过程中悬臂3过度变形而发生损毁。同时,在转动把手30时,滑块越靠近导槽11的第二端13,悬臂3的变形越大,悬臂3上的卡爪从卡槽8中松脱的程度也越大。为此,操作者可以通过观察作用杆20或者其滑块在导槽11中的位置来确定定向传感器1是否已经与导向柱6脱离锁定。并且,所述导槽11上甚至可以设置刻度或标记,以指示操作者卡爪在卡槽中的分离程度。有益的是,所述导槽11在所述本体平面上呈渐开线延伸,因为渐开线的形状具有渐变的周向和径向位移。

上文描述的仅仅是有关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明白,在不背离所述精神和原理的前提下,可以对所描述的示例做出各种变化,这些变化及其各种等同方式均被本发明人所预想到,并落入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