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链布带划线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9073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拉链布带划线笔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标记划线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拉链布带划线笔。



背景技术:

拉链由布带、链牙、上下止(前码和后码)或锁紧件等组成,现大量用于鞋类、服装、包袋、帐篷等,其中链牙直接决定拉链的侧拉强度,一般拉链有两片链带,每片链带上各自有一列链牙,两列链牙相互交错排列。拉头夹持两侧链牙,借助拉襻滑行,即可使两侧的链牙相互啮合或脱开。拉头有拉头主体和拉攀构造而成,其中上壳和下壳与连接柱连接并整体固定,上壳包括顶板和竖立于顶板顶部上的拉攀附接部分,拉攀附接部分具有用于附接拉攀的空间,下壳由底板构成。布带的一侧与衣服前缝连接,布带的另一侧通过链牙和拉头闭合。

在生产拉链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在连续的拉链布带上进行标记划线,方便在标记点进行识别,有利于进行折叠、切割或固定其它部件。

目前,往往采用人工方法使用笔芯进行拉链布带两侧分别进行标记,不但误差大,精度低,而且效率也低。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拉链布带划线笔,效率高,划线的间隔距离误差小,标记的精度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拉链布带划线笔,其包括上面板、下面板及笔芯,所述上面板与下面板对接设置,所述笔芯卡置在上面板与下面板之间,所述上面板及下面板下端部出凹设有隔槽,所述笔芯设置在隔槽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面板上下两端部分别开设有第一孔槽,所述下面板的上下两端部分别开设有第二孔槽,所述第一孔槽与第二孔槽对接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孔槽及第二孔槽内贯穿设置有螺丝件,所述螺丝件一端卡持有螺帽件,所述上面板及下面板通过螺丝件及螺帽件对接在一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面板两侧开设有容置槽,所述笔芯卡持在容置槽内,所述容置槽设置在隔槽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槽用于夹持链牙,所述隔槽的槽宽与链牙的宽度匹配设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拉链布带划线笔通过在下面板两侧开设容置槽,配合将笔芯卡持在容置槽内,利用上面板及下面板下端部处开设的隔槽沿链牙方向进行划线标记,划线效率高,划线的间隔距离误差小,避免了人眼操作的失误,有效提升了标记精度,从而可预防因为拉链不顺畅而造成的客诉和退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拉链布带划线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拉链布带划线笔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拉链布带划线笔包括上面板10、下面板20及笔芯30,所述上面板10与下面板20对接设置,所述笔芯30卡置在上面板10与下面板20之间。

所述上面板10上下两端部分别开设有第一孔槽11,所述下面板20的上下两端部分别开设有第二孔槽21,所述第一孔槽11与第二孔槽21对接设置,所述第一孔槽11及第二孔槽21内贯穿设置有螺丝件40,所述螺丝件40一端卡持有螺帽件50,所述上面板10及下面板20通过螺丝件40及螺帽件50对接在一起。

所述下面板20两侧开设有容置槽22,所述笔芯30卡持在容置槽22内,所述上面板10及下面板20下端部出凹设有隔槽60,所述笔芯30设置在隔槽60两侧,具体地,所述容置槽22设置在隔槽60两侧,所述隔槽60用以夹持链牙,将上面板10及下面板20与链牙对接时,笔芯30置于链牙两侧,并对链牙两侧的布带进行划线操作,可以通过划线标记将布带缝合在产品上,有效提升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槽60的槽宽与链牙的宽度匹配设置,使得在对链牙两侧的布带进行划线时,上面板10及下面板20能通过隔槽60沿链牙移动,无需通过肉眼观察即能有效对布带进行标记,大大提升了划线的效率,从而可预防因为拉链不顺畅而造成的客诉和退货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拉链布带划线笔通过在下面板20两侧开设容置槽22,配合将笔芯30卡持在容置槽22内,利用上面板10及下面板20下端部处开设的隔槽60沿链牙方向进行划线标记,划线效率高,划线的间隔距离误差小,避免了人眼操作的失误,有效提升了标记精度,从而可预防因为拉链不顺畅而造成的客诉和退货的问题。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