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电子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53466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电子锁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锁领域。



背景技术:

市面通用的电子锁的电池供电都是使用外接普通纽扣形电池,常用规格有1-7号,因为纽扣形电池体积较大,导致电池占用空间也大。所以市面使用的电池盒结构都是采用外接电池盒,锁体与电池盒通过连接线连接;或者将安装腔做在锁体背部,安装使用于柜体后,在没有开锁的状态下无法直接取出电池,需要使用外部电池来配合开锁,而外部电池不易保存,且容易漏电遗失,造成更换电池时的不必要的麻烦。

为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人设计了内部安装纽扣电池的电子锁,但是现有很多纽扣电池安装不便。

因此如何对现有的电子锁进行改进,使其克服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能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巧,纽扣电池安装方便,且安全可靠的小型电子锁。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小型电子锁,包括锁体和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仓,所述电池仓内可安装纽扣电池,所述纽扣电池提供所述锁体电量;所述锁体具有圆弧形侧面,所述锁体上开设有安装腔,所述电池仓滑动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面板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锁体上,且位于所述安装腔上方;所述安装腔两侧设置有卡槽,所述安装腔下方开设有导向槽;所述电池仓包括侧板,设置于侧板两侧的卡扣,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侧板上的环形电池座;所述侧板为和所述锁体的圆弧形侧面相平整贴合的圆弧形结构,所述环形电池座上开设有形变缺口,所述环形电池座内侧设置有梯形卡扣,所述环形电池座下方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卡扣和所述卡槽配合,所述导向块和所述导向槽配合。

作为改进,所述安装腔两侧开设有让位槽,所述侧板两侧设置有拉块。方便用手指从让位槽进入,拉住拉开,进行电池仓的推拉操作。

作为优选,电子锁具有虚伪密码输入功能,可在正确的密码前、后输入乱码来掩盖真实密码,总共可输入16位密码,其中有一段连续密码与设定密码相同则密码验证通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由于电池仓安装在锁体内部,使锁体能保持一体化,而不需要另外的电池盒,整体体积能保持较小,同时锁体的形状结构也能使电子锁尽可能减小体积。2、电池仓通过滑动安装在安装腔内,只需要推拉就能完成电池的安装和更换,是一种方便更换电池的方式。3、导向槽和导向块的设置,能使电池仓更加方便、平稳的进出安装腔。4、卡槽和卡扣的设置能很好的限制电池仓在安装腔内。5、侧板和锁体平整贴合使电子锁整体更加美观,是一种合理的结构设置;形变缺口和梯形卡扣的设置可以方便纽扣电池进入环形电池座,同时安装在环形电池座内的纽扣电池不易掉出,在需要更换电池的时候,只需要将环形电池座在形变缺口处扩张开,使梯形卡扣不再卡住纽扣电池,即可取出电池进行更换。6、面板的可拆卸设置,能保证卡扣卡在卡槽内不易拉出时,可以打开面板,从上方向内拨动卡扣,使卡扣轻松的从卡槽脱离。7、虚伪密码的设置使电子锁更加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爆炸状态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电池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电池仓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如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包括锁体1、面板2和电池仓3。电池仓3内可安装纽扣电池,纽扣电池提供锁体1电量。锁体1具有圆弧形侧面,锁体1上开设有安装腔11,电池仓3滑动设置于安装腔11内,面板2可拆卸的设置于锁体1上,且位于安装腔11上方;安装腔11两侧设置有卡槽12,安装腔下11方开设有导向槽13;电池仓3包括侧板31,设置于侧板31两侧的卡扣32,以及固定连接于侧板31上的环形电池座33;侧板31为和锁体1的圆弧形侧面相平整贴合的圆弧形结构,环形电池座33上开设有形变缺口34,环形电池座34内侧设置有梯形卡扣35,环形电池座33下方设置有导向块36,卡扣32和卡槽12配合,导向块36和导向槽13配合。

另外,安装腔11两侧开设有让位槽14,侧板31两侧设置有拉块37。

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性,电子锁具有虚伪密码输入功能,可在正确的密码前、后输入乱码来掩盖真实密码,总共可输入16位密码,其中有一段连续密码与设定密码相同则密码验证通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