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矩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7704阅读:703来源:国知局
力矩扳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使用工具,特别涉及一种力矩扳手。



背景技术:

扳手是一种常用的安装与拆卸工具。利用杠杆原理拧转螺栓、螺钉、螺母和其他螺纹紧持螺栓或螺母的开口或套孔固件的手工工具。扳手通常在柄部的一端或两端制有夹持螺栓或螺母的开口或套孔,使用时沿螺纹旋转方向在柄部施加外力,就能拧转螺栓或螺母。

公开号为CN101380729A的中国专 利公开了一种带磁性的套筒扳手,包括扭杆和套头,在套头的顶部设置磁铁,主要解决套筒扳手旋拧时,可以将螺母进行吸住,从而不会掉落的问题,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不同型号的螺母需要不同的套头,而且在拆卸或安装的过程中,螺栓的型号大多型号不相同,因此,在拆卸的过程中需要多种型号的套头,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力矩扳手,这种力矩扳手能够适应多种型号的螺栓,从而解决了套头更换的麻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力矩扳手,包括依次连接的扳手头、连接杆以及扳手柄,所述扳手头上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转动头,所述转动头与扳手头之间设置有棘轮棘爪机构,所述转动头内排布有若干弹性伸缩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扳手柄与连接杆将扳手头连接,提供转动的力臂。空腔安放转动头,通过转动头与螺母或者螺栓进行套接,棘轮棘爪机构能够让扳手进行单向旋拧,采用弹性伸缩杆能够让螺母对其进行抵触,能够抵触的部分进行压缩,而没有抵触的部分不会进行形变,进而在旋拧的过程中,没有进行形变的弹性伸缩杆提供转动的挤压力,进而将螺母进行旋松。这种设置使得螺母或螺栓的型号不会受到限制,在拆卸同一机械的时候,不需要多次更换扳手,拆卸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头包括空心端以及用于安装弹性伸缩杆的安装头,所述安装头靠近空心端位置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上开设干安装孔,所述弹性伸缩杆置于安装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心端能够用于与螺栓或者螺母进行配合,安装孔的设置能够对弹性伸缩杆进行限制,从而让其只能够进行轴向伸缩而不会进行径向移动,在旋拧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形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伸缩杆包括杆体以及与杆体抵触的弹簧,所述杆体穿设在安装孔上,所述安装头上设置有抵触板,所述弹簧与抵触板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和杆体组成了弹性伸缩杆,通过弹簧与抵触板的抵触,能够让杆体在安装孔上进行滑动,进而实现伸缩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杆体包括滑动段以及弹性段,所述弹性段与滑动段之间设置有凸环,所述滑动段置于安装孔上,所述弹簧套设在弹性段上且与凸环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环的设置一方面能够让弹簧进行固定,另外,也能够将杆体初始位置进行限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触板上设置有限制孔,所述弹性段穿设在限制孔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制孔的设置,可以让弹性段伸入,进而杆体不会出现倾斜的状况,对其进行限制,另外,弹簧通过弹性段的套接,从而不会有部分孔于,进而弹簧不会发生弯折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棘轮棘爪机构包括棘轮以及安装在扳手头上的棘齿,所述棘轮为转动头外缘设置有齿而构成,所述棘齿与棘轮相匹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棘轮棘齿相匹配,从而让转动轮单向旋转,进而能够让螺母或者螺栓单向旋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棘齿包括第一棘齿、第二棘齿以及连接第一棘齿和第二棘齿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扳手头铰接,所述第一棘齿与第二棘齿方向相反设置,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换向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棘齿和第二棘齿的设置让棘轮的转动方向可以进行更换,进而让扳手在进行旋拧时,可以将单向旋拧的方向进行调节,进而能够让扳手既能够旋松也能够旋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换向结构包括换向杆以及安装在换向杆上的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分别与连接板相抵触,所述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分别设置在靠近第一棘齿和第二棘齿的位置,所述换向杆与扳手头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两个弹簧在进行转动的过程中,能够使其中一个弹簧进行压缩,一个弹簧进行拉伸,进而让第一棘齿和第二棘齿受到单方向的倾斜,进而实现棘轮的单向旋转,而在转动换向杆后,第一棘齿和第二棘齿跟随转动,从而单向旋拧方向转化。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弹性伸缩杆排布在转动头上,能够让部分进行收缩和部分保持,进而与螺母和螺栓的型号进行匹配,不同的伸缩的结构能够适应于不同尺寸的螺母,另外,采用棘轮棘爪机构能够实现单向旋拧,采用第一棘齿和第二棘齿以及换向结构,让单向旋拧的方向可以根据换向结构进行转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转动头结构图;

图3是杆体结构图;

图4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5是板头的剖视图。

图中:1、扳手头;11、空腔;2、连接杆;3、扳手柄;4、转动头;41、空心端;42、安装头;43、隔板;44、安装孔;45、抵触板;46、限制孔;47、台阶;48、连接套;5、弹性伸缩杆;51、杆体;511、作用段;512、滑动段;513、弹性段;514、凸环;52、弹簧;6、棘轮棘爪机构;61、棘轮;62、第一棘齿;63、第二棘齿;64、连接板;65、换向杆;66、换向板;67、第一弹簧;68、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力矩扳手,如图1所示,包括扳手头1、与扳手头1连接的连接杆2以及与连接杆2连接的扳手柄3,连接杆2与扳手柄3铰接,通过扳手头1与需要旋拧的螺栓进行配合,通过扳手柄3将扳手头1扳动进而将螺栓进行旋拧。其中,在扳手头1上设置空腔11,在空腔11内安装有转动头4,转动头4内排布有若干弹性伸缩杆5,通过弹性伸缩杆5的部分伸缩,让转动头4能够时候不同尺寸的螺母或者螺栓,进而在使用时比较方便。另外,在转动头4与扳手头1之间设置有棘轮棘爪机构6,采用棘轮棘爪机构6能够让转动头4进行单向旋拧,进而旋拧更加方便。

其中,如图2所示,转动头4包括空心端41以及用于安装弹性伸缩杆5的安装头42,安装头42靠近空心端41的一端设置有隔板43,在隔板43上开设有若干安装孔44,弹性伸缩杆5置于安装孔44内,让弹性伸缩杆5能够在安装孔44内进行伸缩。如图2和图3所示,弹性伸缩杆5包括杆体51以及与杆体51抵触的弹簧52,杆体51置于安装孔44内。在安装头42上设置有抵触板45,抵触板45上开设有限制孔46。杆体51包括作用段511、滑动段512以及弹性段513,在弹性段513与滑动段512之间设置有凸环514。将作用段511置于空心端41,滑动段512安装在隔板43上并且穿设在安装孔44上,弹簧52套设在弹性段513上,弹性段513与限制孔46相匹配,从而让弹簧52与抵触板45抵触。

如图2所示,在安装头42背离隔板43的一端设置连接套48,连接套48外缘上设置螺纹,在安装头42的内壁同样设置螺纹,连接套48与安装头42内壁螺纹连接。抵触板45为单独活动的板,这样的设置方便弹簧52和杆体51的安装。在安装头42内设置台阶47,抵触板45置于台阶47上,且抵触板45通过连接套48进行紧固。

棘轮棘爪机构6包括棘轮61以及安装在扳手头1上的棘齿,如图4和图5所示,棘轮61为转动头4外缘设置有齿而构成,棘齿与棘轮61相匹配。棘齿包括第一棘齿62、第二棘齿63以及连接第一棘齿62和第二棘齿63的连接板64,将连接板64与扳手头1铰接。将第一棘齿62与第二棘齿63方向相反设置,连接板64上设置有换向结构,通过换向结构对第一棘齿62和第二棘齿63进行换向,使第一棘齿62和第二棘齿63可以进行换位,从而转动头4转动的方向可以调节。

如图4和图5所示,换向结构包括换向杆65以及安装在换向杆65上的第一弹簧67与第二弹簧68,第一弹簧67与第二弹簧68分别与连接板64相抵触。一般为了让第一弹簧67,并且将第一弹簧67与第二弹簧68分别设置在靠近第一棘齿62和第二棘齿63的位置,换向杆65与扳手头1铰接。为了让第一弹簧67与第二弹簧68能够对连接板64的抵触更加明显,在换向杆65上设置换向板66,将第一弹簧67与第二弹簧68分别安装在换向板66上。为了让第一弹簧67与第二弹簧68能够进行固定,一般可以将第一弹簧67与第二弹簧68分别与换向板66以及连接板64固定,可以直接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