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材处理系统、分切机及其切刀排列配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92388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材处理系统、分切机及其切刀排列配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包材处理系统、分切机及其切刀排列配合结构。



背景技术:

在包材处理的过程中,通常要用到分切机,其为一种将宽幅纸张分切成多条窄幅材料的机械设备。之后将得到窄幅材料加工成型,用于后续工艺。以液体饮料包材为例,把单个窄幅材料卷制成为枕形或者砖状的包装。

现有分切机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圆刀01、底刀02和底刀轴03;其分切方式以纸幅的中心幅向两侧分切:其中3幅为一个方向,其他3幅另一个方向。

当包装材料为纸质产品时,在分切时会在刀与刀(叠刀处)产生纸粉尘。

目前经过生产实践发现,包材在灌装内容物时会将纸粉尘带入包材内部,造成内容物污染和变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切刀排列配合结构,减少纸粉尘进入包材内部,降低污染内容物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切刀排列配合结构的分切机。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分切机的包材处理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切刀排列配合结构,包括圆刀、底刀和底刀轴,所述圆刀和所述底刀构成多个刀组;一个位于边缘的所述刀组沿第一方向设置,其余所述刀组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设置。

优选的,所述边缘刀组中所述底刀的方向与所述其余刀组中所述底刀的方向相背离。

优选的,所述底刀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底刀轴。

一种分切机,包括切刀,所述切刀采用上述的排列配合结构。

一种包材处理系统,包括分切机和灌装机,所述分切机为上述的分切机。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切刀排列配合结构,通过对圆刀和底刀方向的更改,使切纸(叠刀处)位置尽量统一在同侧,可以是都在包材非灌装标处,这样在灌装时切纸位置一直在包材外面,从而降低纸灰尘进入包材内造成污染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切刀排布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刀排布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切刀排布配合结构示意图。

其中,在图1的现有技术中,01为圆刀,02为底刀,03为底刀轴;

在图2的本方案一种实施例中,11为圆刀,12为底刀,13为底刀轴;

在图3的本方案另一种实施例中,21为圆刀,22为底刀,23为底刀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包材处理系统、分切机及其切刀排列配合结构,通过更改分切机底刀轴排列方式,使产品在分切过程中减少纸粉的产生,在灌装机上降低污染内容物的风险。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经过对现有技术设备和工艺的分析,发现了问题所在:

如图1所示,圆刀01边缘的平面一侧为其刃部,另一侧为锥面;底刀02和圆刀01的刃部配合。由于圆刀01的上述结构特点及其与底刀02的配合方式,分切得到的窄幅材料位于圆刀01刃部锥面的单侧会产生纸粉尘,即前述叠刀处。分切方式是以纸幅的中心幅向两侧分切,即3幅为一个方向,其他3幅另一方向;而在灌装机处是以相同的方式进料,这样势必会造成会有3幅产品在灌装时会将纸灰尘带入包材内部,造成内容物污染,变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切刀排列配合结构,包括圆刀、底刀和底刀轴,圆刀和底刀构成一一对应的多个刀组;其核心改进点在于,一个位于边缘的刀组沿第一方向设置,其余刀组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设置,其结构可以参照图2和图3所示。多个刀组朝向相同,使尽量多的窄幅材料切边方式一致;单个边缘刀组方向相反,是基于分切机的工艺要求。可以理解的是,这里所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为沿底刀轴的轴向。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切刀排列配合结构,通过对刀组方向的调整,使切纸(叠刀处)位置统一在同侧,可以是都在包材非灌装标处,这样在灌装时切纸位置一直在包材外面(将相对干净的另一侧卷在里面),从而降低纸灰尘进入包材内造成污染风险。本方案适用于包材宽幅纸张中每个窄幅材料的布置方向相同的情况。

包材在灌装机上运行至挤压辊轮处时,纸粉尘会掉落在挤压辊轮位置,需要经常性清理。本方案将切纸(叠刀处)位置统一在同侧,便于在这一侧设计相应装置或工艺集中处理,可以大大降低客户灌装机停机时间。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左侧位于边缘的刀组沿第一方向设置,其圆刀11的平面朝左,底刀12朝右;其余刀组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设置,其圆刀11的平面朝右,底刀12朝左。此时,对于右侧五个刀组之间分切得到的四个纸幅,其左侧均为由圆刀11平面刃部和底刀12配合得到,相对来说粉尘较少,在卷制时位于包装的内部;而右侧粉尘较多,在卷制时位于包装的外部,从而降低纸灰尘进入包材内造成污染风险。当然,此时左侧两个刀组之间的纸幅,其两侧均为叠刀处(两个底刀12相向),会产生粉尘。可以理解的是,在此是以六个刀组分切得到五张纸幅为例进行说明的,其数量并不仅仅局限于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相应调整。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的技术方案,边缘刀组中底刀的方向与其余刀组中底刀的方向相背离。其结构可以参照图3本方案提供的另一种实施例所示,与图2中实施例相比,两者本质区别在于,右侧位于边缘的刀组中底刀22方向为朝右,其余刀组中底刀22的方向为朝左,即相背离。此时,右侧两个刀组之间的纸幅,其两侧均为不是叠刀处,从而进一步避免产生粉尘,降低纸灰尘进入包材内造成污染风险。

作为优选,底刀可拆卸安装于底刀轴,便于维护和根据需要调整方向。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分切机,包括切刀,其核心改进点在于,切刀采用上述的排列配合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材处理系统,包括分切机和灌装机,其核心改进点在于,分切机为上述的分切机。包材宽幅纸张经过分切机后,窄幅材料以相同方式(包括朝向)进入后续设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切刀排列配合结构,通过对分切机底刀方向的更改,更新后的排布在分切过程中刀刃方向为纸幅内容物方向,切边平整,有效减少此处纸边缘纸粉。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切刀排列配合结构的分切机和包材处理系统,使切纸(叠刀处)位置都在包材非灌装标处,这样我们在灌装时切纸位置一直在包材外面,可以大大降低客户灌装机停机时间,降低纸灰尘进入包材内造成污染风险。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