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制品废边的集中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92378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印刷制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印刷制品废边的集中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包装印刷制品生产过程中,肯定存在富余,该富余部分最后构成了包装印刷纸的废边,而为了满足成品的尺寸要求,需要将废边切除。

然而,裁切后的废边若不收集处理,其容易缠绕切刀,造成裁切精度的下降,同时也容易崩刀。而为了对废边的收集,目前,常用的方案如下:1、采用卷绕的收取方式;2、采用风机形成负压倒吸的方式。

针对,方式一:其缠绕到一定的体积后,必须停机,更换缠绕辊,无法连续收集;方式二:其形成的负压完全由风机控制,只有更换风机或调整风机的运转频率才能实现负压力大小的调节,因此,需要能耗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印刷制品废边的集中处理系统,其一方面能够将多条流水线裁切的废边集中起来;另一方面在风机运行频率不变的前提下,随时调整负压力的大小,满足生产需求,从而将集中后的废边吸附至收集仓,再由粉碎机将废边粉碎,完成废边集中处理,操作简单,节约能耗,成本低。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印刷制品废边的集中处理系统,其包括风机和排废管道,排废管道包括管体、设置在于管体的出废端部的排废头,集中处理系统还包括能够伸入或抽出管体内的导废管、用于将每条流水线所产生的废边汇入一根管道内的收集管、废边收集仓、及设置在废边收集仓内且与排废头排出的废边对接的粉碎机,其中导废管的外壁与管体内壁形成自管体的进废端部密封设置的环腔,且导废管的排废端部与排废头内壁之间的空隙形成环腔的出口,风机的排风管与环腔连通,当出口的空隙越小,自空隙排出的风量越小,在导废管内形成的负压力越小;当出口的空隙越大,自空隙排出的风量越大,在导废管内形成的负压力越大。

优选地,导废管的进废端部与收集管通过接头密封连接,且导废管的进废端部能够随着导废管的伸入或抽出管体而活动设置在接头处。

优选地,排废头包括自管体的出废端部向外内径逐渐变小的锥台管、自锥台管外端部水平向外延伸的出废管,导废管的排废端部位于锥台管内。

优选地,出废管的内径为导废管内径的1/4~1/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在管体的进废端部还设有封头,导废管能够伸入或抽出的设置在封头上。

优选地,封头、导废管、及管体三者中心线共线设置。

进一步的,在封头的中部设螺纹接口,在导废管外周设置与螺纹接口相匹配的螺纹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封头能够拆卸地设置在管体的进废端部,集中处理系统还包括设置在管体内用于将封头与管体、及封头与导废管密封连接的密封件。

优选地,密封件包括绕着封头外周设置且处于管体内壁与封头外周之间的第一部件、贴合在封头内端部且与导废管外周密封的第二部件,当导废管的排废端部将出口的空隙闭合时,螺纹段位于第二部件的外侧或抵触在第二部件的外侧。在本申请中,通过螺纹段与第二密封件的抵触来证明出口的空隙确实完全闭合。

此外,管体的内径为导废管内径的1.5~2.5倍。本例中为1.8倍。

优选地,风机的排风管靠近排废头设置。

优选地,集中处理系统还包括废料收集仓、与排废头对接的粉碎机,其中排废头的出废端部伸入废边收集仓内,且位于粉碎机的侧上方。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能够将多条流水线裁切的废边集中起来;另一方面在风机运行频率不变的前提下,随时调整负压力的大小,满足生产需求,从而将集中后的废边吸附至收集仓,再由粉碎机将废边粉碎,完成废边集中处理,操作简单,节约能耗,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集中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局部剖视);

其中:1、风机;10、排风管;2、排废管道;20、管体;21、排废头;210、锥台管;211、出废管;3、导废管;3a、环腔;3b、出口;3c、螺纹段;4、封头;40、螺纹接口;5、密封件;51、第一部件;52、第二部件;6、废料收集仓;7、粉碎机;8、收集管;9、接头;X、废边;L、流水线。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所示,按照本实施例的印刷制品废边的集中处理系统,其包括风机1和排废管道2,排废管道2包括管体20、设置在于管体20的出废端部的排废头21,集中处理系统还包括能够伸入或抽出管体20内的导废管3、用于将每条流水线L所产生的废边汇入一根管道内的收集管8、废边收集仓6、及设置在废边收集仓6内且与排废头21排出的废边对接的粉碎机7,其中导废管3的外壁与管体20内壁形成自管体20的进废端部密封设置的环腔3a,且导废管3的排废端部与排废头21内壁之间的空隙形成环腔的出口3b,风机1的排风管10与环腔3a连通,当出口3b的空隙越小,自空隙排出的风量越小,在导废管3内形成的负压力越小;当出口3b的空隙越大,自空隙排出的风量越大,在导废管3内形成的负压力越大。因此,可直接调节导废管3伸入的长短,来调节负压力的大小,满足不同废边的收集。

导废管3的进废端部与收集管8通过接头9密封连接。本例中,接头为弯头,且导废管3的进废端部能够随着导废管3的伸入或抽出管体20而活动设置在接头9处。

具体的,排废头21包括自管体20的出废端部向外内径逐渐变小的锥台管210、自锥台管210外端部水平向外延伸的出废管211,导废管3的排废端部位于锥台管210内。

出废管211的内径为导废管3内径的1/4~1/2。

在管体20的进废端部还设有封头4,导废管3能够伸入或抽出的设置在封头4上。

封头4、导废管3、及管体20三者中心线共线设置。

在封头4的中部设螺纹接口40,在导废管3外周设置与螺纹接口相匹配的螺纹段3c。通过螺旋的方式实现导废管3的伸入或抽出调节。

本例中,封头4能够拆卸地设置在管体20的进废端部,集中处理系统还包括设置在管体内用于将封头4与管体20、及封头4与导废管3密封连接的密封件5。

密封件5包括绕着封头4外周设置且处于管体20内壁与封头4外周之间的第一部件51、贴合在封头4内端部且与导废管3外周密封的第二部件52,当导废管3的排废端部将出口3b的空隙闭合时,螺纹段3c位于第二部件52的外侧或抵触在第二部件52的外侧。在本申请中,通过螺纹段3c与第二密封件52的抵触来证明出口3b的空隙确实完全闭合。

此外,管体20的内径为导废管3内径的1.5~2.5倍。本例中为1.8倍。

风机1的排风管10靠近排废头21设置。

与此同时,上述的集中处理系统还包括废料收集仓6、与排废头21对接的粉碎机7。废边X自排废头21排出后,进入粉碎机7粉碎并落入废料收集仓6的底部。

综上所述,本实施具有以下优势:

1)、一方面能够将多条流水线裁切的废边集中起来;另一方面在风机运行频率不变的前提下,随时调整负压力的大小,满足生产需求,从而将集中后的废边吸附至收集仓,再由粉碎机将废边粉碎,完成废边集中处理,操作简单,节约能耗,成本低;

2)、通过螺纹段与第二密封件的抵触来证明出口的空隙确实完全闭合;

3)、废边自排废头排出后,进入粉碎机粉碎并落入废料收集仓的底部,从而更方便废边的收集。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