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防止垫片断裂的医用打孔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97783发布日期:2018-06-15 21:50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防止垫片断裂的医用打孔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防止垫片断裂的医用打孔钳。



背景技术:

血片采集是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简称新筛)重要的环节,血片质量直接影响实验室检测结果。新筛中心实验员收到各采血单位寄送来的滤纸干血片,在滤纸干血片上利用打孔方式取出若干个直径3mm的干血片样本,用于相关筛查项目的检测。按柳州市筛查中心一年的工作量计算,一年打血片使用30万次,目前的医用打孔钳在打孔时,主要受力点在垫片上,长时间使用容易造成垫片断裂,导致打孔钳的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延长打孔钳使用寿命的一种可防止垫片断裂的医用打孔钳。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防止垫片断裂的医用打孔钳,包括手柄、上钳头和下钳头,上钳头设置有打孔柱,下钳头上安装有垫片,与打孔柱对应的垫片上设有垫片通孔,与打孔柱对应的下钳头上设有下钳头通孔,所述打孔柱的上部套接有可分散垫片压力的受力块。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受力块为圆柱体,直径为7-10mm,厚度为2-3mm。在此直径范围内,不影响操作人员的打孔视线;在此厚度范围内,既不影响打孔的效果,还能成功转移垫片压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打孔柱的上部增加一个可以支撑的受力块,使受力点转移到受力块上,垫片不再受到打孔压力的作用,从而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防止垫片断裂的医用打孔钳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防止垫片断裂的医用打孔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的医用打孔钳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的医用打孔钳垫片断裂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上钳头,2-受力块,3-打孔柱,4-垫片,5-下钳头,6-手柄,7-垫片通孔,8-下钳头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实施例表示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可防止垫片断裂的医用打孔钳,包括手柄6、上钳头1和下钳头5,上钳头1 设置有打孔柱3,下钳头5上安装有垫片4,与打孔柱3对应的垫片4上设有垫片通孔7,与打孔柱3对应的下钳头5上设有下钳头通孔8,打孔柱,2的上部套接有可转移垫片4压力的受力块2。受力块2为圆柱体,直径为7-mm,厚度为2mm。

实施例2:

如图1-2所示,一种可防止垫片断裂的医用打孔钳,包括手柄6、上钳头1和下钳头5,上钳头1 设置有打孔柱3,下钳头5上安装有垫片4,与打孔柱3对应的垫片4上设有垫片通孔7,与打孔柱3对应的下钳头5上设有下钳头通孔8,打孔柱,2的上部套接有可转移垫片4压力的受力块2。受力块2为圆柱体,直径为8mm,厚度为3mm。

实施例3:

如图1-2所示,一种可防止垫片断裂的医用打孔钳,包括手柄6、上钳头1和下钳头5,上钳头1 设置有打孔柱3,下钳头5上安装有垫片4,与打孔柱3对应的垫片4上设有垫片通孔7,与打孔柱3对应的下钳头5上设有下钳头通孔8,打孔柱,2的上部套接有可转移垫片4压力的受力块2。受力块2为圆柱体,直径为10mm,厚度为3mm。

使用时,首先将滤纸干血片放置于下钳头5和垫片4之间,并将下钳头通孔8对准酶联反应板的反应孔,然后用力握持手柄6,打孔柱3冲下,受力块2将垫片4的力缓冲转移,干血片样本即可掉落于选定的酶联反应板的反应孔内。

上述实施例,仅为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一步详细说明的具体个例,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凡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范围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