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连杆机器人的连接法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02552阅读:14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连杆机器人的连接法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法兰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机器人的连接法兰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机器人应用越来越广泛,机器人的关节之间常常用到连接件,目前人们采用的常用连接方式是通过传统法兰进行连接,谐波减速器的广泛使用使得传统法兰对其进行连接常常导致其受力不均匀,减少谐波减速器的使用寿命,针对这样的问题,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连接法兰来解决这样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双连杆机器人的连接法兰,能够使谐波齿轮连接可靠,受力均匀,延长其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双连杆机器人的连接法兰,包括固定法兰、转动法兰、内挡圈、外挡圈和轴承,所述固定法兰的固定板上设置有电机定位孔,电机定位孔底面上设置有若干电机固定孔,所述固定板上还设置有固定板固定孔;所述固定板上的上圆柱内设置有圆孔,上圆柱外侧设置有内挡圈槽;所述转动法兰内设置的内孔下端设置有挡环,内孔内侧设置有外挡圈槽,转动法兰一侧端面上设置有若干连接固定孔;所述上圆柱外侧套设有转动法兰,外挡圈槽内设置有外挡圈,内挡圈槽内设置有内挡圈,上圆柱外侧与内孔内侧之间设置有轴承,轴承的外圈一侧与挡环一侧相接触,轴承的外圈另一侧与外挡圈的一侧相接触;轴承的内圈一侧与内挡圈的一侧相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电机固定孔绕着电机定位孔的中心轴线均匀分布在上圆柱的四周;所述连接固定孔绕着内孔的中心轴线均匀分布在转动法兰的端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挡环的一侧与固定板一侧之间留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固定法兰与转动法兰之间设置有轴承,这样可以将驱动电机输出轴与波发生器的传动孔相连接,转动法兰与刚轮相连接,改善谐波减速器的受力情况,保证其良好运行效果,延长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体积小,可以进行广泛推广和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连杆机器人的连接法兰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连杆机器人的连接法兰的主视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连杆机器人的连接法兰的固定法兰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连杆机器人的连接法兰的固定法兰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连杆机器人的连接法兰的转动法兰立体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连杆机器人的连接法兰安装示意图。

图中:1-固定法兰、11-固定板、12-电机定位孔、13-电机固定孔、14-固定板固定孔、15-上圆柱、16-圆孔、17-内挡圈槽、2-转动法兰、21-内孔、22-挡环、23-连接固定孔、24-外挡圈槽、3-内挡圈、4-外挡圈、5-轴承、6-驱动电机、7-谐波减速器、71-波发生器、72-柔轮、73-刚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6,本实用新型一种双连杆机器人的连接法兰,包括固定法兰1、转动法兰2、内挡圈3、外挡圈4和轴承5,所述固定法兰1的固定板11上设置有电机定位孔12,电机定位孔12底面上设置有若干电机固定孔13,所述固定板11上还设置有固定板固定孔14;所述固定板11上的上圆柱15内设置有圆孔16,上圆柱15外侧设置有内挡圈槽17;所述转动法兰2内设置的内孔21下端设置有挡环22,内孔21内侧设置有外挡圈槽24,转动法兰2一侧端面上设置有若干连接固定孔23;所述上圆柱15外侧套设有转动法兰2,外挡圈槽24内设置有外挡圈4,内挡圈槽17内设置有内挡圈3,上圆柱15外侧与内孔21内侧之间设置有轴承5,轴承5的外圈一侧与挡环22一侧相接触,轴承5的外圈另一侧与外挡圈4的一侧相接触;轴承5的内圈一侧与内挡圈3的一侧相接触;所述电机固定孔13绕着电机定位孔12的中心轴线均匀分布在上圆柱15的四周;所述连接固定孔23绕着内孔21的中心轴线均匀分布在转动法兰2的端面上;所述挡环22的一侧与固定板11一侧之间留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一种双连杆机器人的连接法兰在工作过程中,将驱动电机6固定在固定板11的电机定位孔12内,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穿过圆孔16与谐波减速器7的波发生器71上的连接孔相连接;转动法兰2通过连接固定孔23与刚轮73相连接;驱动电机6通过输出轴驱动波发生器71转动,柔轮72在波发生器71的转动下带动刚轮73和转动法兰2转动,刚轮73再连接相关驱动部件就可以进行动力传递了。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固定法兰1与转动法兰2之间设置有轴承5,这样可以将驱动电机6输出轴与波发生器71的连接孔相连接,转动法兰2与刚轮73相连接,改善谐波减速器7的受力情况,保证其良好运行效果,延长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体积小,可以进行广泛推广和应用。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