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孔隐藏式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94480阅读:1968来源:国知局
锁孔隐藏式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设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锁孔隐藏式锁。



背景技术:

目前,锁被广泛使用在日常生活中,如门、窗等,但是,锁也并不是万能的,由于锁被破坏而发生的盗窃等情况屡见不鲜,而锁最容易被破坏的地方莫过于锁孔,但是,市场上常见的锁的锁孔通常是外露的,这方便了人们对其破坏,安全性低,另一方面,锁孔外露容易导致锁孔进灰受潮,影响锁的正常使用,降低锁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孔隐藏式锁,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或者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锁孔隐藏式锁,包括锁体、挡板和开关机构,其中锁体设有锁孔和第一凹槽,挡板与锁体铰接,挡板设有自由端,自由端上设有凸起,凸起可以伸入第一凹槽内,当凸起伸入第一凹槽内时,则挡板遮挡住锁孔,开关机构可将凸起固定于第一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挡板与锁体铰接,使得挡板在锁体上能作一定的摆动,且挡板自由端上的凸起能在需要时伸入到锁体的第一凹槽内,并且开关机构能将凸起在需要时固定在第一凹槽内,以使得挡板能遮挡住锁孔,实现锁孔隐藏的效果,减少锁孔被发现的可能性,提高锁的安全性,同时对锁孔进行一定的保护,提高其使用可靠性和寿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开关机构包括电机和压板,其中电机与压板连接,压板能伸入第一凹槽内,并压住凸起于第一凹槽内。压板的设置能方便将凸起压在第一凹槽内,以实现对凸起的固定,而电机的设置则方便对压板位置的调整和对压板进行施力,提高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程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开关机构包括感应器,其中感应器与电机电性连接。感应器的设置能方便对电机工作的控制,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化程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锁体设有第二凹槽,其中挡板设有按入端,按入端与第二凹槽相匹配。按入端的设置能方便用户对挡板实现转动,而第二凹槽的设置能减少锁体对挡板转动的阻碍,保证其工作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挡板与锁体相匹配。由此,挡板在遮挡锁孔时,能和锁体呈一体,进一步提高锁孔隐藏的效果,同时,能增加本实用新型的美观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轴,其中轴安装在锁体上,挡板通过轴与锁体铰接。由此,能保证挡板在锁体上转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锁孔隐藏式锁的挡板未遮挡锁孔时的正视图。

图2为图1的锁孔隐藏式锁的挡板遮挡锁孔时的正视图。

图3为图1的锁孔隐藏式锁的挡板未遮挡锁孔时的俯视图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1—图3,本实用新型的锁孔隐藏式锁,包括锁体1、挡板2、开关机构3和轴4。

开关机构3包括电机31、压板32和感应器33,电机31与压板32通过螺栓连接,电机31可以带动压板32进行垂直方向的移动,感应器33可以选择深圳智恩德测控技术有限公司供应的T5577芯片,其可以通过感应到与其配套芯片卡触发,且其与电机31通过导线电性连接,由此感应器33可以控制电机31的运行。

轴4固定安装在锁体1上,而挡板2活动安装在轴4上,由此挡板2通过轴4与锁体1铰接,使得挡板2能在锁体1上作一定的转动。而挡板2设有自由端21和按入端22,且自由端21上设有凸起211,锁体1设有锁孔11、第一凹槽12和第二凹槽13,按入端22的大小与第二凹槽13的大小相匹配,而第一凹槽12的大小比凸起211的大小稍大。

当挡板2转动到一定位置时,凸起211能伸入到第一凹槽12内,按入端22则能伸入到第二凹槽13内,同时,挡板2能将锁孔11遮挡住。另一方面,在凸起211伸入到第一凹槽12内时,开关机构3的压板32可以根据需要将凸起211压住,以将凸起211固定于第一凹槽12内。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锁体1和开关机构3均可以安装在门、抽屉等地方。

当无需打开锁体1,即不需要使用锁孔11时,用户可以转动挡板2的自由端21,使得凸起211伸入到第一凹槽12内,然后利用与感应器33配套的芯片卡触动感应器33,感应器33启动电机31,电机31带动压板32往上移动,使得压板32能压住凸起211,即凸起211固定于第一凹槽12内,此时,挡板2无法移动,并将锁孔11遮挡住。

当需要打开锁体1,即需要使用锁孔11时,用户可以使用感应器33配套的芯片卡触动感应器33,感应器33启动电机31,电机31带动压板32往下移动,使得压板32不再压住凸起211,用户再通过压下按入端22进第二凹槽13内,使得凸起211脱离第一凹槽12,此时,挡板2不再遮挡住锁孔11,用户即可通过锁孔11打开锁。

本实用新型中挡板2的大小能和锁体1的大小相匹配,并将挡板2的外观配合锁体1所需要安装的门或者抽屉等设置,这样,当挡板2遮挡住锁孔11时,挡板2还能将锁体1的表面遮住,并且配合门门或者抽屉等的外观进一步加强其隐蔽性。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