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汽车用儿童安全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98840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汽车用儿童安全锁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汽车用儿童安全锁机构。



背景技术:

儿童安全锁是为保证乘车儿童安全的一种主动安全装置,防止车辆行驶过程中儿童从车内误开门而产生的危险,在儿童安全锁锁止情况下,即使通过中控锁电动解锁,儿童安全装置仍处在锁止状态,车门只能从外部打开,车内门拉手暂时失去开门作用,目前汽车内的儿童安全锁大多采用拨柄在拨动槽左右拨动实现锁和与解锁的两种状态,这两种状态转换较为简单,儿童也极有可能在无意中将拨柄回拨至解锁状态,此时的车门的锁体机构也就失去了作用,因此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一种新型汽车用儿童安全锁机构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汽车用儿童安全锁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汽车用儿童安全锁机构,包括锁体机构与拨柄,所述拨柄与锁体机构相连接,且该拨柄位于后车门上的拨动槽内,所述拨柄尾端上转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铁块;靠近所述拨动槽的拨柄锁和侧内镶嵌有吸附铁芯,所述吸附铁芯上缠绕有绕组线圈,所述绕组线圈通过控制开关电连接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控制开关位于前车门上;所述吸附铁芯的前端延伸至后车门侧壁外壁,所述铁块与吸附铁芯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通过拨柄在拨动槽内进行来回拨柄实现锁和与解锁的功能,当拨柄拨动至锁和侧时,然后转到固定杆,将固定杆上的铁块与吸附铁芯相匹配,然后通过将前车门上的控制开关关闭,蓄电池为绕组线圈进行通电,通电之后的绕组线圈会使吸附铁芯产生磁性,能够将铁块紧紧的吸附,吸附之后拨柄会被限位固定,能够孩子将其回拨,起到很好的防护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对立于所述拨动槽的拨柄锁和侧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与固定杆相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铁块具有磁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开关上设置有荧光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杆的长度为2-4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整体设计能够将安全锁机构的拨柄进行限位固定,能够防止儿童在无意中将拨柄回拨至解锁状态造成潜在危险,整体设计结构简洁实用,操作简单,具有很好的防护作用,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后车门结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前车门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车门与卡槽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锁体机构;2-拨柄;3-后车门;4-拨动槽;5-固定杆;6-铁块;7-吸附铁芯;8-绕组线圈;9-控制开关;10-蓄电池;11-前车门;12- 卡槽;13-荧光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2与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汽车用儿童安全锁机构,包括锁体机构1与拨柄2,所述拨柄2与锁体机构1 相连接,且该拨柄2位于后车门3上的拨动槽4内,所述拨柄2尾端上转动连接有固定杆5,所述固定杆5上设置有铁块6;靠近所述拨动槽4的拨柄锁和侧内镶嵌有吸附铁芯7,所述吸附铁芯7上缠绕有绕组线圈8,所述绕组线圈8通过控制开关9电连接有蓄电池10,所述蓄电池10与控制开关 9位于前车门11上;所述吸附铁芯7的前端延伸至后车门3侧壁外壁,所述铁块6与吸附铁芯7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通过拨柄2在拨动槽4内进行来回拨柄实现锁和与解锁的功能,当拨柄2拨动至锁和侧时,然后转到固定杆5,将固定杆5上的铁块6与吸附铁芯7相匹配,然后通过将前车门11上的控制开关9关闭,蓄电池10为绕组线圈8进行通电,通电之后的绕组线圈8 会使吸附铁芯7产生磁性,能够将铁块6紧紧的吸附,吸附之后拨柄2会被限位固定,通过将控制开关9设置有前车门11能够防止儿童触及到,避免孩子将拨柄2回拨至解锁状态,起到很好的防护效果。

具体的,对立于所述拨动槽4的拨柄锁和侧上设置有卡槽12,所述卡槽12与固定杆5相匹配,用于支撑限位拨柄2在解锁状态下的固定杆5。

具体的,所述铁块6具有磁性,便于初步吸附定位。

具体的,所述控制开关9上设置有荧光层13,便于在夜间迅速找到控制开关9的位置。

具体的,所述固定杆5的长度为2-4cm。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整体设计能够将安全锁机构的拨柄进行限位固定,能够防止儿童在无意中将拨柄回拨至解锁状态造成潜在危险,整体设计结构简洁实用,操作简单,具有很好的防护作用,便于推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