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直下压式冲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80075阅读:733来源:国知局
竖直下压式冲裁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器件测试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竖直下压式冲裁机构。



背景技术:

在智能手机指纹芯片加工工序中,需要在加工完成的芯片产品背面进行打码,现有流程中,一般需要将每一个芯片产品自加工载板上取下,然后翻面放置于另一个打码载板上,再进行打码操作,耗费大量时间与人工;针对以上问题,现提供一种竖直下压式冲裁机构对加工载板进行冲孔,使得芯片产品需要打码的区域镂空,只需直接将加工载板翻面进行打码操作即可,大大节约了人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竖直下压式冲裁机构,该竖直下压式冲裁机构通过导柱与活动板的通孔之间导向轴套的设置,使得活动板相对导柱运动时更顺畅,从而保证压板与载板相对位置的精度和准确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竖直下压式冲裁机构,包括底座、基板、载板、具有冲压头的压板、活动板和固定板,所述基板安装于底座上表面,所述载板设置于基板上表面,所述基板与固定板之间通过至少两根导柱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上表面具有一气缸,此气缸的活塞杆穿过固定板并与位于固定板下方的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压板安装于活动板下表面,所述冲压头均匀设置于压板下表面;

所述冲压头由本体部和冲头部组成,所述本体部上表面与压板下表面连接,所述冲头部下表面开有一V形凹槽;

所述载板上表面与冲压头对应位置具有一凹槽,此凹槽四周分别设置有一条状支撑板,所述凹槽内均匀设置有若干与冲压头一一对应的落料孔,此落料孔由上部的矩形孔和下部的圆形孔贯通而成;

所述活动板上开有至少两个供导柱穿过的通孔,所述导柱分别穿过此通孔且导柱外侧表面与通孔内壁之间设置有一导向轴套,此导向轴套由安装部、外圈部、滚珠部和内圈部组成。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1. 上述方案中,所述冲压头的本体部为柱状。

2. 上述方案中,所述V形凹槽的斜面与本体部竖直面之间的夹角为23°~37°。

3. 上述方案中,所述凹槽两侧各开有一取放槽。

4. 上述方案中,所述导向轴套的外圈部和内圈部之间具有一防尘盖。

5. 上述方案中,所述气缸下部嵌入安装块中央通孔内,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竖直下压式冲裁机构,其冲压头由本体部和冲头部组成,所述本体部上表面与压板下表面连接,所述冲头部下表面开有一V形凹槽,冲压头本体部的设置,使得冲压头与压板之间连接稳固,以保证良好的冲压效果,冲头部的V形凹槽设置,使得冲压头末端两侧各形成一尖角部,使得与待冲压的载板薄膜的接触面积大大缩小,保证冲压的压力,从而达到良好的冲压效果且可有效防止冲孔出现毛边现象。

2、本实用新型竖直下压式冲裁机构,其载板上表面与冲压头对应位置具有一凹槽,此凹槽四周分别设置有一条状支撑板,所述凹槽内均匀设置有若干与冲压头一一对应的落料孔,此落料孔由上部的矩形孔和下部的圆形孔贯通而成,凹槽与支撑板的设置,对待冲压的载板起支撑作用,使得待冲压的载板与凹槽上表面之间有一定的间隔,方便冲压;落料孔上下部设置,既可以通过上部的矩形孔对冲孔的形状进行限制,冲出符合要求的通孔,又可以通过下方较大的圆孔快速落料,不会出现废料被卡住的情况。

3、本实用新型竖直下压式冲裁机构,其活动板上开有至少两个供导柱穿过的通孔,所述导柱分别穿过此通孔且导柱外侧表面与通孔内壁之间设置有一导向轴套,此导向轴套由安装部、外圈部、滚珠部和内圈部组成,导柱与活动板的通孔之间导向轴套的设置,使得活动板相对导柱运动时更顺畅,从而保证压板与载板相对位置的精度和准确性,此外,可以大大减小导柱和活动板的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竖直下压式冲裁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竖直下压式冲裁机构局部结构截面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竖直下压式冲裁机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竖直下压式冲裁机构局部结构仰视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竖直下压式冲裁机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竖直下压式冲裁机构的导向轴套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底座;2、基板;3、载板;301、凹槽;302、支撑板;303、落料孔;304、矩形孔;305、圆形孔;4、冲压头;401、本体部;402、冲头部;403、V形凹槽;5、压板;6、活动板;601、通孔;602、导向轴套;603、安装部;604、外圈部;605、滚珠部;606、内圈部;7、固定板;8、导柱;9、气缸;11、取放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竖直下压式冲裁机构,包括底座1、基板2、载板3、具有冲压头4的压板5、活动板6和固定板7,所述基板2安装于底座1上表面,所述载板3设置于基板2上表面,所述基板2与固定板7之间通过至少两根导柱8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7上表面具有一气缸9,此气缸9的活塞杆穿过固定板7并与位于固定板7下方的活动板6固定连接,所述压板5安装于活动板6下表面,所述冲压头4均匀设置于压板5下表面;

所述冲压头4由本体部401和冲头部402组成,所述本体部401上表面与压板5下表面连接,所述冲头部402下表面开有一V形凹槽403;

所述载板3上表面与冲压头4对应位置具有一凹槽301,此凹槽301四周分别设置有一条状支撑板302,所述凹槽301内均匀设置有若干与冲压头4一一对应的落料孔303,此落料孔303由上部的矩形孔304和下部的圆形孔305贯通而成;

所述活动板6上开有至少两个供导柱8穿过的通孔601,所述导柱8分别穿过此通孔601且导柱8外侧表面与通孔601内壁之间设置有一导向轴套602,此导向轴套602由安装部603、外圈部604、滚珠部605和内圈部606组成。

上述冲压头4的本体部401为柱状;上述V形凹槽403的斜面与本体部401竖直面之间的夹角为29°。

实施例2:一种竖直下压式冲裁机构,包括底座1、基板2、载板3、具有冲压头4的压板5、活动板6和固定板7,所述基板2安装于底座1上表面,所述载板3设置于基板2上表面,所述基板2与固定板7之间通过至少两根导柱8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7上表面具有一气缸9,此气缸9的活塞杆穿过固定板7并与位于固定板7下方的活动板6固定连接,所述压板5安装于活动板6下表面,所述冲压头4均匀设置于压板5下表面;

所述冲压头4由本体部401和冲头部402组成,所述本体部401上表面与压板5下表面连接,所述冲头部402下表面开有一V形凹槽403;

所述载板3上表面与冲压头4对应位置具有一凹槽301,此凹槽301四周分别设置有一条状支撑板302,所述凹槽301内均匀设置有若干与冲压头4一一对应的落料孔303,此落料孔303由上部的矩形孔304和下部的圆形孔305贯通而成;

所述活动板6上开有至少两个供导柱8穿过的通孔601,所述导柱8分别穿过此通孔601且导柱8外侧表面与通孔601内壁之间设置有一导向轴套602,此导向轴套602由安装部603、外圈部604、滚珠部605和内圈部606组成。

上述凹槽301两侧各开有一取放槽11;上述导向轴套602的外圈部604和内圈部606之间具有一防尘盖;上述气缸9下部嵌入安装块901中央通孔内,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竖直下压式冲裁机构时,其通过冲压头本体部的设置,使得冲压头与压板之间连接稳固,以保证良好的冲压效果,冲头部的V形凹槽设置,使得冲压头末端两侧各形成一尖角部,使得与待冲压的载板薄膜的接触面积大大缩小,保证冲压的压力,从而达到良好的冲压效果且可有效防止冲孔出现毛边现象;其次,凹槽与支撑板的设置,对待冲压的载板起支撑作用,使得待冲压的载板与凹槽上表面之间有一定的间隔,方便冲压;落料孔上下部设置,既可以通过上部的矩形孔对冲孔的形状进行限制,冲出符合要求的通孔,又可以通过下方较大的圆孔快速落料,不会出现废料被卡住的情况;再次,导柱与活动板的通孔之间导向轴套的设置,使得活动板相对导柱运动时更顺畅,从而保证压板与载板相对位置的精度和准确性,此外,可以大大减小导柱和活动板的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