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转舌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19366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智能转舌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舌锁,特别是一种智能转舌锁。



背景技术:

目前信报箱/文件柜大部分安装使用常规的转舌锁,用户只能使用传统机械钥匙开启,由于钥匙携带管理的不便,导致用户更不喜欢使用,随着移动互联及物联网的日益普及,对传统信报箱/文件柜的智能化升级日益紧迫。

现有针对信报箱/文件柜的智能化升级一般都采用电磁锁,通常采用方型或抽舌式电磁锁,一般都用暗装的方式,需要在每个柜子门边上设置一个专门的安装槽,不但占据位置,加工及装配工艺也都较复杂,尤其在装配后对每个柜门还需要单独调整位置,才能确保柜门的顺利开关。

现有智能箱柜上使用的电磁锁,为了确保维护方便,一般需要专门设立检修槽,为了实现真正的便利检修,检修槽的空间占据了柜子空间的30%以上,浪费了大量的空间

现有智能柜电磁锁的原理及结构做法仅适用于新制作的箱柜上使用,在原有箱柜上不可能使用,造成原有已经安装或使用了的信报箱/文件柜等箱柜无法升级改造,带来巨大的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在原来传统转舌锁的使用环境下,顺利实现互换安装,让传统安装了转舌锁的地方都能轻松实现智能化,实现移动互联开锁和传统开锁均可结合使用,满足大部分人的使用的智能转舌锁。

一种智能转舌锁,其为一种门把手锁,所述的把手带有座体,锁芯设置于把手及座体内腔,座体外套设有套筒,在套筒的下部设置有锁舌,所述的锁舌与座体相连接并跟随座体运动,在套筒的侧面设置有通孔,继电器通过回位弹簧设置于定位杆上,在座体与套筒的通孔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带长槽的孔,长槽沿着孔的径向向两侧延伸,还包括有拨块,所述的拨块位于座体内腔的长槽位置处并套于锁芯上跟随锁芯转动,在处于锁紧状态时,所述的定位杆穿过套筒上的通孔伸入到座体上的带长槽的孔中并抵在拨块上,拨块陷于座体内,当锁芯处于开启状态时,拨块凸出或与座体表面持平。

这种结构的智能转舌锁,利用继电器控制定位杆做伸缩运动,当继电器通电时,与定位杆吸合,定位杆从座体的长槽孔中脱离,座体与套筒分开,此时转动把手,把手将带动座体转动,座体再带动其上的锁舌转动,从而实现钥匙开启,当需要关门时,使继电器失电,定位杆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插入座体的长槽孔中,将座体与套筒连接在一起,对座体起到定位的作用,此时把手无法带动座体转动。在应急使用钥匙的情况下,将钥匙插入锁芯,转动钥匙,锁芯发生转动,转动的锁芯带动其上的拨块发生转动,转动的拨块推动抵在其上的定位杆向外做脱离座体长槽孔的运动,从而使其脱离座体的长槽孔,使得座体与套筒分开,此时转动把手,使把手带动锁舌运动。钥匙转回锁闭位置,锁芯带动其上的拨块退回到座内腔,定位杆在弹簧作用下自动滑入座体的长槽孔内,用户抽出钥匙,座体与套筒联接为整体,把手无法转动,柜门关闭。

所述的锁芯端部设置有偏心轴,所述的拨块为长方形带圆弧过渡的拨块,在拨块上设置有凸形的孔,拨块利用其上的凸形孔套在偏心轴上,偏心轴在凸形孔中运动。

采用这种结构的拨块与偏心轴设置,使得锁芯转动时,拨块跟随偏心轴运动时相对长槽孔的位置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对定位杆的顶出座体的长槽孔或回到座体的长槽孔中。

所述的拨块或为凸轮,凸轮安装在锁芯端部跟随锁芯运动。

利用凸轮转动时与定位杆所处位置的不同实现定位杆的顶出或回位。

在座体的外周设置有定位块,在套筒内腔的相应位置处设置有定位槽,所述的定位槽沿着套筒内腔布置,且位于套筒的同一截面处,所述的定位槽为四分之一座体内腔的长度。

在座体上设置定位块可以使定位块在套筒上定位槽内旋转运动,使开启或关闭处90度范围内,避免锁具的随意旋转,实现锁具的开或关的位置精度。

在座体的外周面设置有定位孔,在定位孔上设置有弹簧,在弹簧上设置有滚珠,在套筒的内周面设置有定位孔,套筒上定位孔与座体上的定位孔在同一高度且错开90度。

当旋转把手开箱的时候,滚珠在套筒内壁卡位转动,同时发出“卡塔”转动声音,旋转到90度位置后,钢珠卡到套筒内壁定位孔处,这时把手位置固定,用户可以操作取信件、包裹等动作,不受电磁铁是否通电的影响,稍微用力拨动把手,卡位孔内钢珠即可脱离套筒内壁定位孔处。关箱门旋转把手时候,动作同上。

座体上的定位块设置于座体的上部。

座体上的定位孔设置于座体的下部。

在套筒的外周设置有螺纹。套筒的外径安装尺寸与原有转舌锁的安装开孔一致,实现互换。

在套筒的外周设置螺纹,方便套筒的安装。

在套筒外部设置用于提示用户旋转开门的指示灯。

在套筒外部设置用于提示用户旋转开门的蜂鸣器。

综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转舌锁在满足市面上箱柜电磁锁基本功能的同时还要能在原来传统转舌锁的使用环境下,顺利实现互换安装,让传统安装了转舌锁的地方都能轻松实现智能化,实现移动互联开锁和传统手工开锁均可结合使用,满足大部分人的使用!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转舌锁占用空间小,节约了使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转舌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套筒结构示意图。

图3是座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拨块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智能转舌锁的安装图。

标号说明1把手2座体3锁芯4定位杆5带长槽的孔6拨块7定位块8弹簧9凸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智能转舌锁,其为一种门把手锁,把手1带有座体2,锁芯3设置于把手及座体内腔,座体外套设有套筒,在套筒的下部设置有锁舌,所述的锁舌与座体跟随座体运动,在套筒的侧面设置有通孔,继电器通过回位弹簧设置于定位杆4上,在座体与套筒的通孔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带长槽的孔5,长槽沿着孔的径向向两侧延伸,还包括有拨块6,所述的拨块位于座体内腔的长槽位置处并套于锁芯上跟随锁芯转动,在处于锁紧状态时,所述的定位杆穿过套筒上的通孔伸入到座体上的带长槽的孔中并抵在拨块上,拨块陷于座体内,当锁芯处于开启状态时,拨块凸出或与座体表面持平。所述的锁芯端部设置有偏心轴,所述的拨块为长方形带圆弧过渡的拨块,在拨块上设置有凸形的孔,拨块利用其上的凸形孔套在拨块上。在座体的外周设置有定位块7,在套筒内腔的相应位置处设置有定位槽,所述的定位槽沿着套筒内腔布置,位于套筒的同一截面处,所述的定位槽为四分之一座体内腔的长度。在座体的外周面设置有定位孔,在定位孔上设置有弹簧8,在弹簧上设置有滚珠,在套筒的内周面设置有定位孔,套筒上定位孔与座体上的定位孔错开90度。

座体上的定位块设置于座体的上部。

座体上的定位孔设置于座体的下部。

在套筒外部设置用于提示用户旋转开门的指示灯。

在套筒外部设置用于提示用户旋转开门的蜂鸣器。

本实施例未述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