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的门锁机构和具有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98844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的门锁机构和具有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的门锁机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车辆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军事方面的装甲车作为一种车辆,其各项性能的要求越来高,因其使用环境的特殊性,当在不平坦路面行驶时,车辆振动明显,严重考验着车门锁系统。而车门锁稳定、可靠,是装甲车车门锁系统的重要性能。

因此,机构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的机械式锁体是亟待需要开发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的门锁机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车辆的门锁机构的车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的门锁机构,包括固定在车门上的门锁总成和固定在车身上的锁栓,所述门锁总成与所述锁栓相结合,所述门锁总成包括:

锁体底座,所述锁体底座固定在所述车门上;

锁体卡板,所述锁体卡板与所述锁体底座滑动连接,所述锁体卡板的外端在外力作用下向着所述锁体底座的外侧滑动直至与所述锁栓相结合;

驱动臂,所述驱动臂与所述锁体卡板活动连接;

把手,所述把手包括相对设置在所述锁体卡板两侧的内把手和外把手,所述把手偏心设置在所述驱动臂上,通过所述把手带动所述驱动臂在所述锁体卡板上的偏心旋转实现所述锁体卡板在所述底座上水平滑动。

优选地,所述锁体卡板上设有长形孔,所述驱动臂设置在所述长形孔内,所述驱动臂在偏心转动的同时沿着所述长形孔滑动。

优选地,所述锁栓上形成有卡槽,所述锁体卡板的外端能够卡合在所述卡槽内。

优选地,所述锁体底座上设有滑槽,所述锁体卡板安装在所述滑槽内且能够沿着所述滑槽滑动。

优选地,所述把手通过销轴偏心设置在所述驱动臂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锁体安装板,所述锁体安装板固定在所述锁体底座上,所述内把手通过所述销轴穿过所述锁体安装板与所述锁体底座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锁体安装板上设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销轴上设有限位销,当所述销轴转动至所述限位销、所述第一限位槽相配合时,所述门锁结构处于开启状态,当所述销轴转动至所述限位销所述第二限位槽相配合时,所述门锁结构处于关闭状态。

更进一步地,所述销轴上设有限位臂,所述限位销通过所述限位臂连接在所述销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锁体安装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锁体底座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车辆的门锁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门锁机构,通过设置锁体底座、锁体卡板、驱动臂和把手,以及各部件的连接关系,使车门锁锁定时更加稳定可靠,能够更好的适应恶劣的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门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门锁机构中的门锁总成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门锁机构处于关闭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门锁机构处于开启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门锁机构在锁体卡板与锁栓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7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门锁机构中的锁体卡板中的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7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门锁机构在限位销与第二限位槽相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车辆的门锁机构100;

锁体底座10;滑槽11;

锁体卡板20;长形孔21;

驱动臂30;

把手40;内把手41;外把手42;销轴43;限位销431;限位臂432;

锁体安装板50;第一限位槽51;第二限位槽52;

锁栓60;卡槽61;

螺栓7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首先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门锁机构100。

如图1至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门锁机构100包括固定在车门上的门锁总成和固定在车身上的锁栓60,门锁总成与锁栓60相结合,门锁总成包括锁体底座10、锁体卡板20、驱动臂30和把手40。

具体而言,锁体底座10固定在车门上,锁体卡板20与锁体底座10滑动连接,锁体卡板20的外端在外力作用下向着锁体底座10的外侧滑动直至与锁栓60相结合,驱动臂30与锁体卡板20活动连接,把手40包括相对设置在锁体卡板20两侧的内把手41和外把手42把手40偏心设置在驱动臂30上,通过把手40带动驱动臂30在锁体卡板20上的偏心旋转实现锁体卡板20在底座上水平滑动。

换言之,门锁总成通过锁体底座10固定在车门上,锁栓60固定在车身上用于与门锁总成卡合并将车门锁定在车身上,具体地,锁体卡板20滑动连接在锁体底座10上,驱动臂30与锁体卡板20活动连接,把手40偏心设置在驱动臂30上,且把手40包括内把手41和外把手42,当使用人员在车的内侧或外侧旋转内把手41或外把手42时,驱动臂30随把手40旋转,同时驱动臂30在锁体卡板20上偏心的旋转,从而带动锁体卡板20在锁体底座10上水平滑动,当锁体卡板20的外端滑动至锁栓60内并与锁栓60卡合,从而方便快捷的将车门锁定在车身上,使车身与车门稳定的连接。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门锁机构100,通过设置固定在车门上的锁体底座10,与锁体底座10滑动连接的锁体卡板20,与锁体卡板20活动连接的驱动臂30和与驱动臂30连接的把手40,且把手40偏心的设置在驱动臂30上,旋转把手40时,将把手40带动驱动臂30的圆周旋转转化成驱动臂30带动锁体卡板20在锁体底座10上的水平滑动,从而使锁体卡板20的一端移向锁栓60并与锁栓60卡合,进而实现了车门与车身的稳定连接,不仅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可靠性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锁体卡板20上设有长形孔21,驱动臂30设置在长形孔21内,驱动臂30在偏心转动的同时沿着长形孔21滑动。通过驱动臂30在长形孔21内的偏心旋转带动锁体卡板20在锁体底板上水平滑动。

优选地,如图5和图6所示,锁栓60上形成有卡槽61,锁体卡板20的外端能够卡合在卡槽61内。也就是说卡槽61与锁体卡板20的外端相匹配,两者相互卡合使得门锁总成与锁栓60稳定的结合,提高车门与车身的稳定锁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锁体底座10上设有滑槽11,锁体卡板20安装在滑槽11内且能够沿着滑槽11滑动。

换句话说,锁体卡板20通过滑槽11实现在锁体底座10上的水平滑动,不仅能够使锁体卡板20顺利滑动,同时限定了锁体卡板20的滑动方向,使其按照需要的方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把手40通过销轴43偏心设置在驱动臂30上。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门锁机构100还包括锁体安装板50,锁体安装板50固定在锁体底座10上,内把手41通过销轴43穿过锁体安装板50与锁体底座10连接。

也就是说,锁体安装板50将锁体卡板20封装,能够更好的保护锁体卡板20。

进一步地,如图3至图7b所示,锁体安装板50上设有第一限位槽51和第二限位槽52,销轴43上设有限位销431,当销轴43转动至限位销431与第一限位槽51配合时,门锁机构处于开启状态,当销轴43转动至限位销431与第二限位槽52配合时,门锁机构处于关闭状态。

换言之,如图1、图7a和图7b所示,在锁体卡板20上设有第一限位槽51和第二限位槽52,销轴43上设有限位销431,限位销431的一端可以与第一限位槽51和第二限位槽52相匹配。当销轴43旋转至当限位销431与第一限位槽51相配合,也就是说随着销轴43的旋转限位销431也以销轴43为中心而旋转,当限位销431旋转至第一限位槽51时与第一限位槽51相配合,此时门锁机构处于开启状态。当销轴43旋转至当限位销431与第二限位槽52相配合,也就是说当限位销431旋转至第二限位槽52时与第二限位槽52相配合,此时门锁机构处于关闭状态。由此,能够更好的保持门锁机构开启和关闭的状态,不会发生销轴43的过度旋转给门锁机构带来的损伤等。

优选地,如图2所示,销轴43上设有限位臂432,限位销431通过限位臂432连接在销轴43上。更加方便限位销431与第一限位槽51和第二限位槽52的配合。

优选地,锁体安装板50通过螺栓70固定在锁体底座10上,这样安装更加方便快捷。

总而言之,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门锁机构100,通过设置锁体底座10、锁体卡板20、驱动臂30和把手40,以及各部件的连接关系,能够在旋转把手40时,把手40带动驱动臂30的圆周旋转转化成驱动臂30带动锁体卡板20在锁体底座10上的水平滑动,从而使锁体卡板20的一端移向锁栓60并与锁栓60卡合,进而实现了车门与车身的稳定连接,不仅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可靠性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的车辆的门锁机构100,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车辆的门锁机构100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即简化自身结构,安装方面,使得门锁机构可靠性更高,提高了车门与车身连接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其他构成和操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可以理解并且容易实现的,因此不再详细描述。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