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多重加密功能的电子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19400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多重加密功能的电子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多重加密功能的电子锁。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锁具也进入电子智能化时代,为了提高电子锁的安全性和便捷性,目前电子锁主要包括密码识别式电子锁、卡片识别式电子锁和生物识别式电子锁等类型,目前的生物识别式电子锁主要采用指纹识别式电子锁。

现有技术中,电子锁上一般集成设置有具有显示及触控功能的触控屏,该触控屏设置在盖板上。指纹识别技术应用在电子锁上时,其工作原理为:先由指纹采集单元采集指纹,然后将采集的指纹生成指纹图像,后续经过对指纹图像进行处理,提取指纹特征点,最后将指纹特征点与存储在主板中的指纹认证信息进行比对,比对结果一致时,该主板则控制电子锁解锁。

但是,目前的指纹识别通常是将指纹识别装置设置在触控屏的显示区域之外的特定位置上,如电子锁前面板靠近门把手的位置,所以手指指纹只能电子锁上的该特定区域进行触控,这虽然对驱动芯片的功能和处理速度要求较低,但使得通过指纹对电子锁进行解锁时受到了空间和方向上的限制。另一方面,单一地采用指纹识别技术来对电子锁进行解锁,安全性不是太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重加密的电子锁,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锁解锁模式单一且通过指纹对电子锁进行解锁时受到限制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多重加密功能的电子锁,包括前板组件和后板组件,电子锁包括位于前板组件和后板组件之间的电子控制板,电子控制板包括触控板、指纹感应板和主板,触控板包括基板、位于基板上的触控电极和连接至触控电极的触控芯片,指纹感应板包括指纹检测电极和连接至指纹检测电极的指纹检测芯片,触控芯片和指纹检测芯片均连接至软硬结合电路板。

进一步地,软硬结合电路板包括软性电路板和与软性电路板一体设置的硬性电路板。

进一步地,触控芯片连接至软性电路板,指纹检测芯片连接至硬性电路板。

进一步地,指纹检测芯片连接至软性电路板,触控芯片芯片连接至硬性电路板。

进一步地,基板为玻璃基板材。

进一步地,触控电极为掺锡氧化铟电极或金属电极。

进一步地于,触控电极包括彼此绝缘且横纵交错的发射电极和接收电极。

进一步地,触控板包括用于触控显示的触控区域,指纹检测电极在触控板上的投影位于触控区域内。

进一步地,触控区域包括多个子区域,位于每个子区域内的指纹检测电极对子区域内的指纹或指纹局部单独进行识别。

进一步地,每个子区域的大小为容纳一个手指指纹的大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锁,在电子锁的前板组件与后板组件之间设置一个集成了图形触控解锁和指纹解锁功能的电子控制板,该电子控制板包括重叠设置的触控板、指纹感应板和主板,该指纹感应板分布在整个触控区域内,只有在触控板上绘制特定图形的同时使得指纹与主板内储存的指纹相匹配,并提供单指或者多指的同时多重认证,电子锁才能解锁,既能使指纹触控该触摸板时更加方便和自由,又能增加电子锁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子锁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电子控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触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电子控制板的局部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式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子锁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电子控制板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锁具有多重加密功能,该电子锁包括前板组件、后板组件和位于该前板组件和后板组件之间的电子控制板100和锁体70,该电子控制板100包括层叠设置的触控板10、指纹感应板20和主板30。该主板30内预先存储有通过该触控板10绘制的解锁图形和通过该指纹感应板20收录的指纹,当手指接触到该触控板10时,该触控板10对指纹的位置信息进行识别,该指纹感应板20对指纹进行识别,只有当绘制的图形解锁码与主板30内预存的图形解锁码一致且指纹感应板20检测到的指纹与主板30内预存的指纹信息一致时,主板30才能控制该电子锁解锁。本实施例中,该指纹识别可以为单指的识别,也可以为多指的同时识别。

具体地,请结合图1,前板组件包括前门把手51、前面板52、前面板结构中框53和前门挡垫片54,后面板组件包括后门把手61、后面板结构中框62和后门挡垫片63,电子控制板100位于前门挡垫片54与前面板结构中框53之间。

图3为图2中触控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电子控制板的局部透视图。请结合图3和图4,触控板10包括基板11、位于该基板11上的触控电极12和连接至该触控电极12的触控芯片13,指纹感应板20包括指纹检测电极21和连接至该指纹检测电极21的指纹检测芯片22,该触控芯片13和该指纹检测芯片22均连接至软硬结合电路板40,该软硬结合电路板40包括软性电路板41和与该软性电路板41一体设置的硬性电路板42。本实施例中,该触控芯片13连接至该软性电路板41,该指纹检测芯片22连接至该硬性电路板42。

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触控芯片13可以连接至该硬性电路板42,该指纹检测芯片22可以连接至该软性电路板41。具体的连接方式根据电子锁的结构不同可以做出相应改变。

请结合图3,触控电极12位于基板11的下方,该基板11例如为玻璃基材。本实施例中,该触控板10例如为互容式的电容屏,触控电极12包括发射电极121和接收电极122,该发射电极121和该接收电极122位于不同层且相互绝缘,该发射电极121和该接收电极122均连接至触控芯片13,该触控电极12根据电子控制板100的结构需求,可以为掺锡氧化铟电极或金属电极。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触控板10例如为自容式的电容屏。

请结合图3和图4,触控板10包括用于触控显示的触控区域111,该触控区域111可以是该触控板10的整个触控面。指纹感应板20上的指纹检测电极21在触控板10上的投影均位于该触控区域111内。通过将指纹感应板20设置在触控区域111内,能使指纹触摸该触控板10时更加灵活自由。

指纹检测芯片22与指纹检测电极21通过金属线(图中未示)连接,每个指纹检测电极21形成电容感应节点,当手指触摸到触控板10时,由于手指纹路位置所携带的电容量不同,指纹检测电极21识别的电容信号量不同,通过信号量的大小差异可以构成指纹的二维图样,从而实现指纹识别。

在本实施例中,指纹检测电极21的分辨率可以在500dpi以上,指纹检测电极21的分辨率反映了指纹检测电极21的分布密度。如此设置,能够保证指纹检测电极21对指纹的识别精度更高,从而使触控区域111对指纹的识别更加精确和清楚。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指纹检测电极21的分辨率范围不做限定,只要能够完成指纹识别即可。

可替换的,触控区域111也可以是触控板10的触控面的局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4所示,该触控区域111包括多个子区域111a,位于每个子区域111a内的指纹检测电极21对子区域111a内的指纹或局部指纹单独进行检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各个子区域111a的大小和形状相同,子区域111a的大小可以为容纳一个手指指纹的大小(例如,1.5cm×1.5cm)。如此设置,不仅使整个触控区域111内都能够进行指纹触控,而且能够提高指纹触控在空间和方向上的自由度,即,每个子区域111a可以相互独立工作,从而可以提高整个触控区域111的触控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每个子区域111a可以设置有第一控制单元(图中未示),用于在子区域111a的各个指纹检测电极21中选择N个指纹检测电极21进行指纹检测。当所选择的N个指纹检测电极21中至少有一个指纹检测电极21检测到有指纹时,第一控制单元控制子区域111a内的所有指纹检测电极21进行指纹检测,当所选择的N个指纹检测电极21中没有任何指纹检测电极21检测到有指纹时,第一控制单元控制子区域111a内的其他指纹检测电极21不再进行指纹检测。也就是说各个子区域111a的第一控制单元可以独立地控制各个子区域111a是否进行指纹检测。

通过将整个触控区域111划分为多个子区域111a,在进行指纹检测时,指纹通常只落在一个或少数几个子区域111a内。通过子区域111a内所选择的N个指纹检测电极21进行初步的指纹检测,当N个指纹检测电极21中没有任何一个检测到有指纹时,可以判定该子区域111a内未落入指纹。在第一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对于未落入指纹的子区域111a不再进行指纹检测,而仅对落入有指纹的子区域111a进行指纹检测,从而可以提高检测效率并节省检测指纹所需要的时间。

考虑到子区域111a的大小为容纳一个手指指纹的大小,N的取值范围可以为9≤N≤12,既可以确保落入每个子区域111a的指纹或指纹局部不被漏检,又可以确保检测效率的提高和功耗的节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整个触控区域111可以设置有与主板30连接的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提取各个子区域111a提供的指纹检测信息,以获得最终的指纹识别信息。

当指纹位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区域111a时,第二控制单元提取具有指纹的各个子区域111a的指纹检测信息并汇总,以获得最终的指纹识别信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多重加密功能的电子锁,在电子锁的前板组件与后板组件之间设置一个集成了图形触控解锁和指纹解锁功能的电子控制板100,该电子控制板100包括重叠设置的触控板10、指纹感应板20和主板30,该指纹感应板10分布在整个触控区域111内,只有在触控板10上绘制特定图形的同时使得指纹与主板内储存的指纹相匹配,并提供单指或者多指的同时多重认证,电子锁才能解锁,既能使指纹触控该触控板10时更加方便和自由,又能增加电子锁的安全性。

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