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托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9095阅读:1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托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托架。



背景技术:

在船舶制造过程中,钢板下料是关键一步,在现有技术中,钢板下料完成后,直接将材料或装斗的零件运至指定堆放场,堆放到地面上。这样放置的不足之处在于:首先,堆放场面积不能合理运用,造成堆放场不够用的弊端;其次,给翻找零件、材料转运(叉车进出)带来困难,导致工作效率低;最后,因材料堆放场为露天,船厂靠近海边湿度较大,如果材料与地面离空高度不够,会出现材料返锈,如长时间放置会导致钢材出现麻点,CSQS船舶建造国标中有明确规定钢板麻点如达到一定面积需打磨甚至更换处理,故而造成船舶建造成本升高,给公司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存放材料的托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堆放场面积不能合理运用、材料转运困难以及材料会出现返锈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托架,包括底座、支撑部和承重部,其中,所述支撑部垂直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支撑部的至少一侧设置有沿所述支撑部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所述承重部,所述承重部用于叠放物料。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呈“工”字形,由两根第一梁和一根第二梁焊接而成;所述第一梁与所述第二梁的连接处焊接有加强角钢。

作为优选,两根所述第一梁之间且沿所述第一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根第一加强梁。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部包括两根立柱,两根所述立柱分别垂直固定在两根所述第一梁上且正对所述第二梁;所述立柱与所述第一梁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板。

作为优选,两根所述立柱之间且沿所述立柱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根第二加强梁。

作为优选,所述承重部包括两根悬臂梁,两根所述悬臂梁分别垂直固定于两根所述立柱上,两根所述悬臂梁位于所述立柱的同一侧,且两根所述悬臂梁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立柱与所述悬臂梁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加强三角板。

作为优选,两根所述悬臂梁之间且沿所述悬臂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根第三加强梁。

作为优选,邻近所述支撑部的顶部的所述承重部上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承重部远离所述支撑部的一端,且所述限位结构朝向所述支撑部的顶部凸设。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部上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承重部上设置有与所述滑槽相匹配的滑块,所述承重部可沿所述滑槽滑动,所述承重部滑动到位后由锁紧机构锁定在所述支撑部上。

作为优选,所述承重部分布于所述支撑部的一侧;或者,所述承重部分布于所述支撑部相对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将物料摆放于托架的承重部上,避免了由于物料堆放地面而造成物料底部返锈出现麻点的情况,省去了打磨或更换的处理,大大降低了成本;

2)当支撑部的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承重部时,托架为双背式托架,当支撑部只有一侧设置承重部时,托架为单背式托架,双背式托架和单背式托架可根据场地需求,合理搭配使用,使场地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3)托架上可以设置标签,对所放物料实现标识化管理,便于人员对物料查找,提高了物料查找和转运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托架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托架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托架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托架的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1-第一梁;12-第二梁;13-第一加强梁;

21-立柱;22-第二加强梁;

31-悬臂梁;32-第三加强梁;33-限位结构;

41-加强板;

51-第一加强三角板;

61-第二加强三角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托架,包括底座、支撑部和承重部,其中,支撑部垂直固定在底座上,支撑部的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沿支撑部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承重部,承重部用于叠放物料。

底座位于托架的最底部,底座直接与地面接触,为确保底座的稳定性,底座设计呈“工”字形,由两根第一梁11和一根第二梁12焊接而成,第一梁11和第二梁12均为工字梁,第一梁11与第二梁12的连接处焊接有加强角钢。另外,为进一步加强底座的稳性,在两根第一梁11之间且沿第一梁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根第一加强梁13,优选的,第一加强梁13采用角钢。

支撑部用于支撑承重部,是托架的承重主体,支撑部包括两根立柱21,立柱21采用工字梁,两根立柱21分别垂直固定在两根第一梁11上且正对第二梁12,立柱21与第一梁11采用深熔焊连接。为增加立柱21与第一梁11的连接强度,在立柱21与第一梁11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板41,在本实施例中,加强板41呈T形,加强板41的水平部固定在第一梁11上,加强板41的竖直部固定在立柱21上。另外,为进一步加强立柱21的承重能力,在两根立柱21之间且沿立柱21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根第二加强梁22,优选的,第二加强梁22采用槽钢。

承重部用于叠放物料,承重部包括两根悬臂梁31,悬臂梁31的横截面呈“口”形,两根悬臂梁31分别垂直固定于两根立柱21上,悬臂梁31与立柱21之间采用深熔焊连接,两根悬臂梁31位于立柱21的同一侧,且两根悬臂梁31位于同一平面,两根悬臂梁31的上表面构成叠放物料的平台。为增加悬臂梁31与立柱21之间的连接强度,在立柱21与悬臂梁31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加强三角板51。另外,为进一步加强承重部的强度,在两根悬臂梁31之间且沿悬臂梁3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根第三加强梁32,优选的,第三加强梁32采用角钢。

此外,邻近支撑部的顶部的承重部上设置有限位结构33,限位结构33设置在承重部远离支撑部的一端,且限位结构33朝向支撑部的顶部凸设,限位结构33可以确保顶层物料放置到位,防止物料边缘超出承重部前沿,由物料悬空摆放不稳而存在的安全隐患。

在本实施例中,承重部分布于支撑部的两侧,属于双背式托架,托架可摆放于场地中部,托架两侧均可以叠放物料,承载能力强。

实施例二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托架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承重部分布于支撑部的一侧,相应的,加强板41呈L形,加强板41的水平部固定在第一梁11上,加强板41的竖直部固定在立柱21上;另外,因为支撑部只有一侧设置承重部,所以为保证托架的稳定性,在于承重部相对的另一侧且在立柱21与第一梁11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加强三角板61。

在本实施例中,托架属于单背式托架,托架可摆放于场地路基周边,托架只有一侧可以叠放物料,该单背式托架与实施例一提供的双背式托架可根据场地需求,合理搭配使用,使场地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而且,物料摆放于托架上,避免了由于物料堆放地面而造成材料底部返锈出现麻点的情况,省去了打磨或更换的处理,大大降低了成本。

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托架上可以设置标签,对所放物料实现标识化管理,便于人员对物料查找,提高了物料查找和转运的效率。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的托架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将承重部设置为可沿支撑部的高度方向移动,具体的,在支撑部上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承重部上设置有与滑槽相匹配的滑块,承重部可沿滑槽滑动,在承重部滑动到位后由锁紧机构锁定在支撑部上。由此可以调节承重部与支撑部之间的相对高度,使托架使用更加灵活。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