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锁的方舌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48095阅读:7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锁的方舌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具,具体涉及一种电子锁的方舌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电子锁包括斜舌机构、方舌机构以及电路控制组件,斜舌机构包括有斜舌、斜舌杆、斜舌转子座以及与斜舌转子座联动的斜舌拨片,斜舌拨片驱动斜舌杆运动实现斜舌的打开,方舌机构包括方舌、方舌板、驱动方舌板伸入及收入的方舌拨片,方舌拨片与斜舌拨片分别套接于斜舌转子座,斜舌拨片在斜舌转子座摆动时与其联动设置,方舌拨片活动套接于斜舌转子座设置,电路控制组件包括有电机,电机的驱动下实现方舌拨片与斜舌转子座的离合,在开锁时转动斜舌转子座的同时,方舌拨片驱动方舌板活动实现方舌的打开,电路控制部分可以通过密码输入来控制电路或是芯片工作(访问控制系统),完成开锁、闭锁任务的电子产品,此时可以通过一个驱动机构驱动实现对于方舌拨片的驱动,即通过电机驱动方舌以及斜舌的打开,现有的方舌机构在应用于电子锁中,要满足方舌的可靠性,同时现有技术中的锁芯在进行开锁的过程中同样能够驱动方舌板进行打开,故电机在驱动的过程中还要承担各个零部件的负载,对于电机的功率要求过大,电池也会出现不够耐用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锁的方舌机构,在电机的驱动下,能够提供较长的出舌行程,且使电机的负载较小。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子锁的方舌机构,包括方舌、方舌板、驱动方舌板伸出及收入于锁体的方舌拨片,连接于方舌板且被方舌拨片驱动的方舌驱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舌驱动板活动铰接于锁体上且包括相对于铰接处的两端分别形成有活动臂以及与方舌拨片对应的活动端,方舌拨片在其转动的行程上驱动活动端实现方舌驱动板的摆动,所述的活动臂上设置有导向销,所述的方舌板上设置有驱动槽,导向销位于驱动槽内且在活动臂摆动的过程中驱动方舌板实现伸出或收入,所述的方舌驱动板上还设置有在其摆动行程上与其联动的间歇联动部,还包括通过转动对方舌进行机械开锁的锁芯转子,所述的间歇联动部、锁芯转子的上分别设置有实现两者齿轮啮合的啮合齿,锁芯转子的圆周外缘部分的啮合齿呈一段设置且其在转动的行程上间歇的配合于间歇联动部上的配合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方舌拨片的圆周外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活动端的联动凹槽,活动端位于联动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方舌驱动板还包括有与活动臂呈一定夹角设置的连接臂,所述的连接臂上设置有连接有的扭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方舌板上在方舌的伸出及收入方向上设置有一导向槽,还包括有位于导向槽内的导向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方舌驱动板以及间歇联动部分别铰接于导向轴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驱动槽由靠近于方舌板外侧的底部向上向内倾斜延伸设置,所述的驱动槽的上端部设置有与导向销对应的限位凹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驱动槽与导向槽的夹角为55-75°。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当方舌拨片顺时针转动时,能够驱动方舌驱动板进行摆动,此时,活动臂相对于铰接处向下(逆时针)摆动,摆动的过程中,其上的导向销驱动方舌板向内运动,方舌收于锁体内,当从门外关门时,方舌拨片逆时针转动,联动凸起驱动方舌驱动板摆动,活动臂相对于铰接处向上摆动,摆动的过程中,其上的导向销驱动方舌板向内运动,方舌由锁体内伸出,锁芯转子的设置可以方便的其手动驱动间歇联动部,从而驱动方舌驱动板,实现对方舌的控制,在锁芯转子转动的行程中,能够驱动间歇联动部带动方舌驱动板实现对于方舌的开启,继续转动后,锁芯转子与间歇联动部产生分离,回位到初始位置。在进行电子开锁时,电机用于驱动方舌拨片,但是由于间歇联动部与锁芯转子产生分离,故无需承担该部分的负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电子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方舌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方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方舌拨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含义如下:1-方舌;2-方舌板;21-驱动槽;21a-限位凹槽;22-导向槽;3-方舌拨片;31-联动凹槽;4-方舌驱动板;41-活动臂;41a-导向销;42-连接臂;43-活动端;44-间歇联动部;44a-配合齿;5-锁芯;51-配合齿;6-扭簧;7-导向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结合图1至图4,一种电子锁的方舌1机构,包括方舌1、方舌板2、驱动方舌板2伸出及收入于锁体的方舌拨片3,方舌拨片3连接于斜舌转子座上且由电机、以及通过手动方式进行控制驱动其摆动,还包括连接于方舌板2且被方舌拨片3驱动的方舌驱动板4,方舌驱动板4活动铰接于锁体上且包括相对于铰接处的两侧分别形成有活动臂41以及与方舌拨片3对应的活动端43,方舌拨片3的圆周外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活动端43的联动凹槽31,活动端43位于联动凹槽31内,方舌拨片3在其转动的行程上驱动活动端43实现方舌驱动板4的摆动,所述的活动臂41上设置有导向销41a,所述的方舌板2上设置有驱动槽21,导向销41a位于驱动槽21内且在活动臂41摆动的过程中驱动方舌板2实现伸出或收入,还包括有与方舌驱动板4在摆动行程上联动的间歇联动部44、用于机械开锁的锁芯转子5,间歇联动部44、锁芯转子5的上分别设置有实现两者齿轮啮合的啮合齿,锁芯转子5的圆周外缘部分的啮合齿51呈一段设置且其在转动的行程上间歇的配合于间歇联动部44上的配合齿44a。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方舌驱动板4还包括有与活动臂41呈一定夹角设置的连接臂42,所述的连接臂42上设置有连接有的扭簧6,扭簧6用于方舌驱动板4在摆动时提供一定的弹性力。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方舌板2上在方舌1的伸出及收入方向上设置有一导向槽22,还包括有位于导向槽22内的导向轴7,方舌驱动板4铰接于导向轴7上,方舌1在伸出及收入的行程上沿着导向轴7进行活动,方舌板2设置为两层结构且两者之间形成有一定的间隙,间隙处设置有连接两者的铆钉,能够使方舌板2具有较小的重量,便于电机驱动。

驱动槽21由靠近于方舌板2外侧的底部向上向内倾斜延伸设置,所述的驱动槽21的上端部设置有与导向销41a对应的限位凹槽21a。驱动槽21与导向槽22的夹角为55-75°,方舌板2上与驱动槽21对应的内侧形成了与驱动槽21相对应的缺口结构,这样的设置可以使方舌板2的体积较小,重量更轻,材料较为节省,能够降低电机的工作负载。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当方舌拨片3顺时针转动时,能够驱动方舌驱动板4进行摆动,此时,活动臂41相对于铰接处向下(逆时针)摆动,摆动的过程中,其上的导向销41a驱动方舌板2向内运动,方舌1收于锁体内,当从门外关门时,方舌拨片3逆时针转动,联动凸起驱动方舌驱动板4摆动,活动臂41相对于铰接处向上摆动,摆动的过程中,其上的导向销41a驱动方舌板2向内运动,方舌1由锁体内伸出,锁芯5转子的设置可以方便的其手动驱动间歇联动部44,从而驱动方舌驱动板4,实现对方舌1的控制,在锁芯5转子转动的行程中,能够驱动间歇联动部44带动方舌驱动板4实现对于方舌1的开启,继续转动后,锁芯5转子与间歇联动部44产生分离,回位到初始位置。在进行电子开锁时,电机用于驱动方舌拨片3,但是由于间歇联动部44与锁芯5转子产生分离,故无需承担该部分的负载,能够便于电子锁的开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