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链条传动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24256发布日期:2018-08-21 17:55阅读:17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链条传动扳手。



背景技术:

水轮发电机由定子、转子组成,转子在定子内高速旋转,为保证定子线棒充分切割转子旋转磁场线,转子与定子间的间隙一般仅设为30mm。发电机转子由多组磁极组成,为防止转子高速运转中磁极间发生碰撞,在磁极间安装有磁极挡块,磁极挡块通过长杆细牙螺栓固定在转子上。在机组检修中,需先将磁极挡块拆卸后,才能拆卸转子磁极进行细致检查。由于磁极挡块安装在磁极中间部位,距离上下两端均在1000mm左右,普通扳手无法抵达磁极挡块的连接螺栓处,且转子与定子间隙仅有30mm,其他工具无法进入,只能将普通扳手焊接加长。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扳手焊接加长,扳手总长度超过1000mm,在拆卸螺栓过程中扳手容易发生晃动,扳手卡口与螺帽极易脱开,不断晃动拆卸中容易造成细牙螺纹的咬死,最终导致螺栓无法拆卸下来。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壳体、主动轴、主动链轮、从动轴、从动链轮及链条;所述壳体呈扁平状,沿链条传动面剖分为左右两部分,左右两部分对合围成容纳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及链条的空腔;壳体的一端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对应设有第一通孔,壳体的另一端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对应设有第二通孔;所述主动链轮套设固定在主动轴上,主动轴通过轴承转动设于第一通孔内;主动轴的一端从一侧壳体伸出,伸出端设有正六边形凸台;所述从动链轮套设固定在从动轴上,从动轴通过轴承转动设于第二通孔内;从动轴的一端从另一侧壳体伸出,伸出端设有正方形凸台;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通过链条啮合连接。

链条扳手使用时,根据待拆卸的螺栓规格选择合适的扳手套筒,将扳手套筒的一端套接在从动轴的方形凸台上,扳手套筒的另一端套接在待拆卸的螺栓上。在主动轴的正六边形凸台上安装棘轮扳手,旋转棘轮扳手,带动主动链轮转动,力矩通过链条传递到套筒上从而拧动待拆卸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的内圈衬有内孔为正方形的衬套,主动轴及从动轴的两端均设有与所述衬套内孔相适配的正方形凸台,主动轴及从动轴均通过正方形凸台与轴承连接。方形内孔与凸台配合的设计,结构精简、使用可靠。

进一步地,所述衬套与主动轴及从动轴为间隙配合。间隙配合方便轴的拆装。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的分度圆直径及齿数相等。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在力矩传递过程中保持两侧力矩相等。当拆卸螺栓有力矩要求时,在主动链轮侧施加规定的力矩,被动链轮侧即可输出规定的力矩。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轴与主动链轮为过渡配合,主动轴与主动链轮通过键连接;所述从动轴与从动链轮为过渡配合,从动轴与从动链轮通过键连接。过渡配合方便链轮的拆装,键连接牢固,不会发生相对转动和位移。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左右两部分通过凹槽及凸台卡合连接。卡合连接方便拆装,设计简便、使用可靠。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的外圈与壳体的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的孔壁焊接。采用这样的设计使结构简便、使用可靠。

为了使链条传动更加可靠,也可在壳体内增加链条张紧机构,例如在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之间增加张紧轮,张紧轮位于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的连接线的外侧,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的连接线到张紧轮的间距A可调。链条同时与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及张紧轮啮合。调节张紧轮的安装位置,间距A增大即可张紧链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方案的链条扳手因外形扁平狭长,适用于狭小空间内螺栓的紧固或拆除。

2、本方案中采用链条传动,传动效率高。

3、本方案可配合棘轮扳手使用,提高检修效率。

4、由于一定规格的扳手套筒的方形接口相同,根据待拆卸螺栓的不同规格,可以自由选择合适的扳手套筒,配合扳手套筒使用扩大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去除右侧壳体)。

图2是图1的俯视图(去除链条)。

图3(a)是图1中主动轴的结构示意图;(b)是(a)的A-A剖面图;(c)是(a)的 B-B剖面图;(d)是(a)的C-C剖面图。

图4(a)是图1中从动轴的结构示意图;(b)是(a)的D-D剖面图;(c)是(a)7 的E-E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内、外”的含义指的是相对于设备本身而言,指向设备内部的方向为内,反之为外。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径向”的含义指的是物体的半径方向,“轴向”指与径向垂直相交的方向。

参阅图1及图2,一种链条传动扳手,包括:壳体1、主动轴2、主动链轮3、从动轴4、从动链轮5及链条6。

壳体1呈扁平矩形,沿链条传动面剖分为左右两部分11、12,左侧壳体11的剖分面上设有环形凸台1111,环形凸台1111由剖分面向外突出形成。右侧壳体12的剖分面上设有环形凹槽1211,环形凹槽1211由剖分面向内塌陷而形成,环形凹槽1211与环形凸起1111卡合连接。左侧壳体11与右侧壳体12对合围成空腔13,主动链轮3、从动链轮5及链条6容纳在空腔13内。壳体1的一端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对应设有第一通孔111,壳体1的另一端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对应设有第二通孔112。轴承113的外圈点焊连接在第一通孔111及第二通孔112内,轴承113的内圈衬有正方形内孔的衬套(图中未示出)。本实施例中,轴承113 的宽度大于壳体1的宽度,轴承113位于壳体1内的一侧与壳体1的内侧面平齐,轴承113 的另一侧面伸出壳体1,这样设计可使链条扳手的厚度减小同时又保证具有一定宽度的内腔用于容纳链轮。

参阅图3(a)、(b)、(c)、(d),主动轴2呈变截面的圆柱状,圆柱两端的外周面径向向内收缩形成正方形凸台21,圆柱与正方形凸台之间形成有轴肩211。其中一侧的正方形凸台21的端部的外周面径向向内收缩形成正六边形凸台22,正六边形凸台22用于套接棘轮扳手。轴肩的设计防止轴的串动,保证链条扳手使用性能可靠。

参阅图4(a)、(b)、(c),从动轴4呈变截面的圆柱状,圆柱两端的外周面径向向内收缩形成正方形凸台41,圆柱与正方形凸台41之间形成有轴肩411。其中一侧的正方形凸台41稍长,用于套接扳手套筒。轴肩的设计防止轴的串动,保证链条扳手使用性能可靠。

参阅图2,主动链轮3通过键(图中未示出)套装在主动轴2的圆柱面上,主动轴2的两端的正方形凸台21插入第一通孔112的轴承113的内圈与轴承113间隙配合连接,轴承 113的一个侧面卡在轴肩211上。主动轴2伸出右侧壳体12的一端的正六边形凸台22用于套接棘轮扳手。在本实施例中,主动轴的两端均从壳体中伸出,在其它的实施例中也可只有连接棘轮扳手的一端从壳体中伸出。

参阅图2,从动链轮5通过键(图中未示出)套装在从动轴4的圆柱面上,从动轴4的两端的正方形凸台41插入第二通孔112的轴承113的衬套的内孔与轴承113间隙配合连接,轴承113的一个侧面卡在轴肩411上。从动轴4伸出左侧壳体11的一端的正方形凸台41用于套接扳手套筒。在本实施例中,从动轴的两端均从壳体中伸出,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只有连接扳手套筒的一端从壳体中伸出。

参阅图1及图2,主动链轮3与从动链轮5的直径及齿数相等,主动链轮3与从动链轮5 通过链条6啮合连接。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新型的工作原理:

使用时,根据待拆卸的螺栓规格选择合适的扳手套筒。将扳手套筒的一端套接在从动轴 4的方形凸台41上,扳手套筒的另一端套接在待拆卸的螺栓上。在主动轴2的正六边形凸台22上安装棘轮扳手。旋转棘轮扳手,主动链轮3转动,链条6带动从动链轮5转动,力矩通过链条6、从动链轮5、从动轴4传递到套筒上从而拧动待拆卸螺栓。

以上说明书中未做特别说明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或者通过现有技术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