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刀裁剪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8251发布日期:2018-09-07 23:42阅读:23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裁剪机,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直刀裁剪机。



背景技术:

直刀裁剪机适用于棉,毛,麻,丝绸,化纤,皮革等物料裁剪。

目前,现有的裁剪机直刀裁剪机包括底板10,底板10上通过固定杆15固定连接有主机11,主机11上安装有刀片12,主机11上还滑动连接有升降杆13,升降杆13上固定连接有压脚14,工人通过升降杆13将压脚14压紧在物料上,刀片12在主机11的带动下上下移动对物料进行裁剪。这种裁剪机虽然能够对物料进行压紧,但在裁剪化纤类的物料时,由于物料的表面较为柔软,物料表面无法一直保持水平状态,工人在进行裁剪时需要经常对升降杆进行调节,使压脚抵紧在物料表面,这种操作方式导致工人的工作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直刀裁剪机,具有提高工人工作效率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直刀裁剪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有主机,所述主机上安装有刀片,其特征是:所述主机上铰接有压紧杆,所述压紧杆远离所述主机的一端铰接有压脚,所述压紧杆与所述主机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对所述压紧杆持续施加朝向物料的力。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件对压紧杆持续施加朝向物料的力,使得压脚对物料进行抵紧,在物料运行的过程中,压脚可以全程适应物料的表面并对物料进行抵紧,工人不必反复的对压脚的位置进行调节,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脚远离所述压紧杆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滚动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动轮设置使得压脚与物料之间的摩擦力由滑动摩擦力变为滚动摩擦力,压脚与物料之间的摩擦力减小,使得工人能够较为方便的推动物料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件通过铰接件与所述主机铰接,所述铰接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主机上的铰接杆、转动连接在所述铰接杆上的铰接板,所述弹性件与所述铰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的轴心延长线与所述铰接杆的轴心垂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铰接件使得弹性件在压紧杆转动时可随着压紧杆转动,弹性件不易在压紧杆的转动下发生弯曲,使得弹性件施加的力不易衰减,压紧杆能够带动压脚持续的抵紧物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铰接板与所述弹性件之间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铰接板上的调节套、螺纹连接在所述调节套内的调节块,所述调节块与所述弹性件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压紧杆的转动角度大于弹性件的长度时,工人可以转动调节块,使得调节块远离调节套,此时弹性件靠近压紧杆,弹性件又可对压紧杆施加力的作用,当压紧杆转动至无法压缩弹性件时,工人可以转动调节块,使得调节块靠近调节套,此时压紧杆可继续转动,使得压紧杆持续受到力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块远离所述调节套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穿设在所述弹性件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杆在弹性件弯曲时可对弹性件进行一定的支撑,使得弹性件施加的力不易衰减,弹性件能够对压紧杆持续施加力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脚上开设有配重槽,所述配重槽内固定连接有配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重块的设置增加了压脚的重量,使得压脚能够对物料施加较大的力,使得压脚持续抵紧在物料表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紧杆与所述主机之间设置有辅助件,所述辅助件包括铰接在所述压紧杆朝向所述弹性件一侧的辅助杆、固定连接在所述主机上的阻尼条,所述辅助杆远离所述压紧杆的一端与所述阻尼条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辅助杆的设置使得压紧杆不易朝上移动,但压紧杆能朝下方移动,使得压脚与物料持续抵紧,使得物料在移动过程中较为平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辅助杆朝向所述阻尼条的一端上开设有抵触弧面,所述抵触弧面上设置有防滑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条和防滑弧面的设置使得辅助杆在较为顺滑的沿阻尼条表面移动的同时又与阻尼条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使辅助杆可随着压紧杆的转动二移动,同时限制压紧杆朝上移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压紧杆和弹性件,使得压脚持续的抵紧在物料的表面,并且随着物料的平面进行升降,使得工人不必反复调节压脚的位置,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

2、通过设置调节组件,使得弹性件的位置能够随着压紧杆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得弹性件施加的力不产生衰减,使得压脚持续的抵紧在物料表面。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处放大图,体现固定杆与滑动槽的连接结构;

图4为体现压紧杆与压脚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B处放大图,体现压脚与滚动轮的连接结构;

图6为体现主机与铰接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C处放大图,体现调节套与调节块的连接结构;

图8为体现压紧杆与辅助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D处放大图,体现防滑条与阻尼条的连接结构。

附图标记:1、底板;2、固定杆;21、滑动槽;3、主机;31、铰接槽;4、刀片;5、压紧杆;51、压脚;52、滚动轮;53、配重槽;54、配重块;6、弹性件;7、铰接件;71、铰接杆;72、铰接板;8、调节组件;81、调节套;82、调节块;83、容纳槽;84、限位杆;9、辅助件;91、辅助杆;911、抵触弧面;912、防滑条;92、阻尼条;10、底板;11、主机;12、刀片;13、升降杆;14、压脚;15、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直刀裁剪机,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固定杆2,固定杆2远离底板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机3,主机3上安装有竖直设置的刀片4,固定杆2的一侧开设有滑动槽21,滑动槽21的长度方向与固定杆2的长度方向平行,刀片4在主机3的驱动下沿滑动槽21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

如图4和图5所示,主机3的一侧铰接有压紧杆5,压紧杆5远离主机3的一端铰接有压脚51,压脚51远离压紧杆5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滚动轮52,压脚51的两侧开设有配重槽53,配重槽53内嵌合有配重块54。

如图6和图7所示,主机3朝向压紧杆5的一侧通过铰接件7铰接有弹性件6,弹性件6为弹簧,弹性件6远离主机3的一端与压紧杆5固定连接。铰接件7包括铰接杆71和铰接板72,主机3上开设有铰接槽31,水平设置的铰接杆71固定连接在铰接槽31的两侧内壁之间,呈长方体状的铰接板72转动连接在铰接杆71上。弹性件6通过调节组件8与铰接板72固定连接,调节组件8包括调节套81和调节块82,呈圆管状的调节套81固定连接在铰接板72远离铰接槽31的一侧调节套81的轴心延长线与铰接杆71的轴心垂直,呈圆柱状的调节块82与调节套81的内壁螺纹连接,调节块82远离调节套81的一端开设有容纳槽83,弹性件6位于容纳槽83内且沿容纳槽83转动,弹性件6、调节块82和调节套81同轴设置。调节块82远离调节套81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呈圆柱状的限位杆84,限位杆84穿设在弹性件6内,限位杆84的直径小于调节块82的直径。

如图8和图9所示,压紧杆5与主机3之间设置有辅助件9,辅助件9包括辅助杆91和阻尼条92,辅助杆91铰接在压紧杆5的上表面,阻尼条92固定连接在主机3朝向压紧杆5的一侧,辅助杆91远离压紧杆5的一端上开设有抵触弧面911,抵触弧面911上固定连接有防滑条912,防滑条912与阻尼条92抵触。

综上所述,工人在对物料进行裁剪时,先将压紧杆5抬起,使压脚51与物料抵触,弹性件6发生形变,对压紧杆5产生较大的力,防滑条912与阻尼条92抵触产生较大的摩擦力限制压紧杆5朝上移动,使得压脚51抵紧在物料上,然后工人启动主机3,主机3带动刀片4往复移动,工人推动物料移动,由于滚动轮52的存在,压脚51与物料之间的摩擦力较小,工人较为方便的推动物料移动,使刀片4对物料进行裁剪。当物料较厚或较薄时,工人可以转动调节块82,调节块82在螺纹的作用下沿调节套81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对弹性件6的位置进行调节,同时限位杆84限制弹性件6的弯曲程度,使弹性件6在形变后产生较大的力,使弹性件6可持续的对压紧杆5进行抵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