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废膜回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9004发布日期:2018-10-16 18:22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废膜回收机。



背景技术:

目前模切行业除废料工艺,主要通过带有粘性的胶布将模切下来后的废料粘住再同步卷走,这样形成的成卷的膜,行业内称为排废膜,由于排废膜上粘附有很多废料,排废膜无法直接进行回收,因此,通常情况下排废膜只能当废品卖掉,这样浪费较大,而且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要想实现排废膜的回收利用,就必须尽可能清除排废膜粘性面上的废料,同时,保证回收的排废膜具有一定的粘性,但是现有的排废膜回收设备无法达到上述要求,另外现有的排废膜回收设备无法保证排废膜回收平整严实,这样回收后的整卷排废膜的抗污染和防潮能力较差,不能长期存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排废膜回收机。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排废膜回收机,包括竖直设置的基板,所述基板上依次设有上料辊、排废机构、切边机构和第一收料辊;

所述上料辊与所述基板垂直,所述上料辊上放置有整卷待回收排废膜;

所述排废机构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排废机构包括用于将排废膜上的废料顶起的剥刀以及用于将被所述剥刀顶起的废料刷落的电动刷,所述剥刀和电动刷均与所述基板垂直,所述剥刀和电动刷的长度均大于待回收排废膜的宽度,所述电动刷间隔设置在所述剥刀的刃口一侧;

所述切边机构用于对去除废料后的排废膜长度方向的两边缘切边,从而保留排废膜中间粘性较大的部分;

所述第一收料辊与所述基板垂直,所述第一收料辊用于对经切边处理后的排废膜的中间部分进行卷收。

进一步地,所述剥刀刃口向下设置,且所述剥刀的下端水平,所述剥刀下端的刃口与待回收排废膜的非粘性面抵接;所述电动刷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与其同轴设置的圆杆,所述圆杆垂直于所述基板,所述圆杆的外周壁上固设有若干呈环形排列的矩形刷片,所述矩形刷片远离所述圆杆的一端与所述剥刀的刃口之间的最小间距与排废膜的厚度相等。

进一步地,各所述排废机构的两侧均间隔设有两转动连接在所述基板上的第一导向辊,两所述第一导向辊与所述基板垂直设置,两所述第一导向辊间隔设置在所述剥刀的上方两侧,两所述第一导向辊均与排废膜的粘性面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排废机构还包括水平设置的废料收集盒,所述废料收集盒的上端开口、下端封闭,所述圆杆的两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废料收集盒的宽度方向的两相对侧壁上,所述第一电机的外壳通过电机安装支架固定在废料收集盒外侧,所述圆杆的一端贯穿所述废料收集盒的侧壁后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废料收集盒一侧璧沿竖直方向滑设于L型板上,所述剥刀和L型板均固定在所述基板上,所述废料收集盒与所述基板间隔设置,所述L 型板上固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废料收集盒上下移动的第一气缸。

进一步地,所述排废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排废机构之间间隔设有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立板、滑动座和固定座,所述立板和固定座分别固定在所述基板上,所述立板与所述基板垂直设置,所述滑动座上转动连接有两间隔设置的从动辊,所述固定座上转动连接有一主动辊,两所述从动辊的外周壁分别与所述主动辊的外周壁抵接,所述滑动座滑设于所述立板上,所述立板上固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滑动座远离或者朝向所述固定座移动的第二气缸,所述主动辊由第二电机驱动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切边机构包括与所述基板垂直设置的滑动臂,所述滑动臂上滑动有两滑块,两所述滑块上分别螺接有一用于使所述滑块与所述滑动臂之间锁紧固定的螺栓,两所述滑块上分别固设有一用于对废料去除后的排废膜长度方向两侧边缘进行切边的切刀,两所述切刀之间的间距小于待切边排废膜的宽度,两所述切刀均设置在待切边排废膜的正上方,所述基板上固设有位于两所述切刀下方的水平板,所述水平板的两侧间隔设有两转动连接在所述基板上的第二导向辊,两所述第二导向辊与所述基板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切边机构下方设有两用于回收排废膜的切边的第二收料辊,所述第一收料辊由第三电机驱动旋转,两所述第二收料辊由两第四电机驱动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收料辊外侧间隔设有与其卷收的排废膜抵压的压料棍,所述压料棍转动连接在安装板上,所述基板上固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压料棍朝向或者远离所述第一收料辊移动的第三气缸。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废膜回收装置,排废机构的数量至少为两个,这样就便于有效去除排废膜上的废料,从而便于排废膜再次使用;两相邻排废机构之间的压紧机构的主动辊能带动排废膜向前移动,同时压紧机构还能够保证经过排废机构的排废膜均有一定的张力,从而便于剥刀将排废膜上的废料顺利顶起,使电动刷能顺利将废料刷落,从而实现对排废膜的排废处理;切边机构对经至少两次排废处理后的排废膜进行切边处理后,能够剔除排废膜边缘粘性不大的部分,从而便于保留排废膜中间区域粘性较大的部分,这样经切边处理的排废膜粘性较强,能够直接再次使用;视觉纠偏模组能够对排废膜宽度方向的位置进行纠偏,保证排废膜能够平整地卷收在第一收料辊上;压料棍能将第一收料辊上卷收的排废膜压紧,这样一方面便于缩小卷收的排废膜的体积,另一方面便于减少卷收的排废膜内的气泡,保证卷收后的排废膜严实,从而能避免环境中的粉尘和水份能较为容易地进入卷收的排废膜内影响排废膜的粘性,这样就提高了卷收的排废膜的抗污染和防潮能力,便于延长卷收的排废膜的存放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排废膜回收机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排废膜回收机的排废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排废膜回收机的排废机构不包含切刀的立体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排废膜回收机的压紧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排废膜回收机的切边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排废膜回收机的视觉纠偏模组的立体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排废膜回收机的第一收料辊和压料棍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排废膜回收机,包括竖直设置的基板1,基板1上依次设有上料辊2、排废机构3、切边机构4和第一收料辊 5;

上料辊2与基板1垂直,上料辊2上放置有整卷待回收排废膜,上料辊2 用于将待回收排废膜输送给排废机构3;

排废机构3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排废机构3包括用于将排废膜上的废料顶起的剥刀31以及用于将被剥刀31顶起的废料刷落的电动刷32,剥刀31和电动刷32均与基板1垂直,剥刀31和电动刷32的长度均大于待回收排废膜的宽度,电动刷32间隔设置在剥刀31的刃口一侧;

切边机构4用于对去除废料后的排废膜长度方向的两边缘切边,从而保留排废膜中间粘性较大的部分;

第一收料辊5与基板1垂直,第一收料辊5用于对经切边处理后的排废膜的中间部分进行卷收。

如图2~4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剥刀31刃口向下设置,且剥刀31的下端水平,剥刀31下端的刃口与待回收排废膜的非粘性面抵接后将待回收排废膜的粘性面上的废料顶起;电动刷32包括第一电机321,第一电机321的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与其同轴设置的圆杆322,圆杆322垂直于基板1,圆杆322的外周壁上固设有若干呈环形排列的矩形刷片323,矩形刷片323远离圆杆322的一端与剥刀31的刃口之间的最小间距与排废膜的厚度相等,第一电机321驱动圆杆322 上的矩形刷片323高速转动,高速转动的矩形刷片323与被剥刀31顶起的废料接触后,能将废料从排废膜上刷落,从而实现对排废膜进行排废处理;本实施例中,剥刀31的刃口的横截面为圆弧形,这样就能防止由于剥刀31的刃口过于锋利而导致排废膜从剥刀31的刃口经过时被剥刀31切断;矩形刷片323为钢刷,钢刷稳定性强,而且不易磨损,使用寿命更长,矩形刷片323上开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过孔324,若干间隔设置的过孔324能够降低电动刷32转动过程中的风阻,这样有利于提高电动刷32转动时的稳定性,同时便于降低第一电机321的功率。

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各排废机构3的两侧均间隔设有两转动连接在基板1上的第一导向辊6,两第一导向辊6与基板1垂直设置,两第一导向辊6间隔设置在剥刀31的上方两侧,两第一导向辊6均与排废膜的粘性面抵接,这样就使得经过剥刀31的排废膜保持一定的张力,剥刀31的刃口能将排废膜上的废料顶起,从而便于电动刷32顺利将排废膜上的废料刷落。

如图2~4所示,进一步地,所述排废机构3还包括水平设置的废料收集盒 33,废料收集盒33的上端开口、下端封闭,圆杆322的两端转动连接在废料收集盒33的宽度方向的两相对侧壁上,第一电机321的外壳通过电机安装支架325 固定在废料收集盒33外侧,圆杆322的一端贯穿废料收集盒33的侧壁后与第一电机321的转轴固定,废料收集盒33一方面便于电动刷32固定,另一方面,便于对电动刷32刷落的废料进行回收,本实施例中,废料收集盒33内部与抽风机(未示出)连通,抽风机能够提高废料收集盒33对废料的收集效果,防止废料散落在周围的环境中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如图2~4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废料收集盒33一侧壁沿竖直方向滑设于L 型板34上,剥刀31和L型板34均固定在基板1上,废料收集盒33与基板1 间隔设置,L型板34上固设有用于驱动废料收集盒33上下移动的第一气缸35;本实施例中,废料收集盒33通过两竖直设置的滑轨36滑设于L型板34的左侧面,第一气缸35固定在L型板34的右侧面下端,第一气缸35的气缸杆351上固设有一固定块37,L型板34上开设有允许固定块37自由通过的方孔341,固定块37透过方孔341与废料收集盒33固定连接,固定块37可在方孔341内上下滑动,第一气缸35通过驱动固定块37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废料收集盒33上下移动,通过控制第一气缸35向下驱动废料收集盒33能够使废料收集盒33远离剥刀31,从而加大剥刀31与电动刷32之间的间距,这样就便于使排废膜自由穿过剥刀31与电动刷32之间的空间;排废膜通过剥刀31与电动刷32之间的空间后,通过控制第一气缸35向上驱动排废膜使剥刀31的刃口与电动刷32之间的最小间距仅允许排废膜通过,这样就便于电动刷32将剥刀31刃口顶起的废料刷落。

如图1、2、5所示,进一步地,所述排废机构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排废机构3之间间隔设有压紧机构7,压紧机构7能将排废膜压紧,这样就便于保证经过两排废机构3的排废膜保持一定的张力,从而便于两排废机构3的剥刀31 分别将对应位置的排废膜顶起,从而便于电动刷32将排废膜上的废料刷落;压紧机构7包括立板71、滑动座72和固定座73,立板71和固定座73分别固定在基板1上,立板71与基板1垂直设置,滑动座72上转动连接有两间隔设置的从动辊74,固定座73上转动连接有一主动辊75,两从动辊74的外周壁分别与主动辊75的外周壁抵接,滑动座72滑设于立板71上,立板71上固设有用于驱动滑动座72远离或朝向固定座73移动的第二气缸76,主动辊75由第二电机77驱动转动,通过第二气缸76驱动滑动座72远离固定座73移动使两从动辊74与主动辊75分离,这样就便于使排废膜穿过主动辊75与两从动辊74之间的空间,接着通过第二气缸76驱动滑动座72朝向固定座73移动使主动辊75 和两从动辊74将排废膜压紧,这样主动辊75运转时,排废膜便能跟随主动辊 75向前移动。

如图6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切边机构4包括与基板1垂直设置的滑动臂 41,滑动臂41上滑动有两滑块43,两滑块43上分别螺接有一用于使滑块43与滑动臂41之间锁紧固定的螺栓(未示出),两滑块43上分别固设有一用于对废料去除后的排废膜长度方向两侧边缘进行切边的切刀42,通过调节两滑块43能够调节两切刀42在排废膜上的位置,这样就便于调节排废膜两侧切边的宽度,从而便于保留排废膜中间区域粘性较大的部分,两切刀42之间的间距小于待切边排废膜的宽度,两切刀42均设置在待切边排废膜正上方,基板1上固设有位于两切刀42下方的水平板44,水平板44的两侧间隔设有两转动连接在基板1 上的第二导向辊45,两第二导向辊45与基板1垂直设置,排废膜的粘性面与两第二导向辊45贴合,这样就能保证两第二导向辊45之间的排废膜保持一定的张力,从而便于两切刀42顺利将待切边排废膜的边缘区域沿排废膜长度方向切开。

如图1和8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切边机构4下方设有两用于回收排废膜的切边的第二收料辊8,第一收料辊5由第三电机51驱动旋转,两第二收料辊 8由两第四电机(未示出)驱动旋转。

如图7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切边机构4与第一收料辊5之间间隔设有用于对排废膜的位置进行纠偏的视觉纠偏模组9。

如图8所示,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收料辊5外侧间隔设有与其卷收的排废膜抵压的压料棍52,压料棍52转动连接在安装板53上,基板1上固设有用于驱动压料棍52朝向或者远离第一收料辊5移动的第三气缸54,通过第三气缸 54能够驱动压料棍52将第一收料辊5上卷收的排废膜压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废膜回收装置,排废机构3的数量至少为两个,这样就便于有效去除排废膜上的废料,从而便于排废膜再次使用;两相邻排废机构3 之间的压紧机构7的主动辊75能带动排废膜向前移动,同时压紧机构7还能够保证经过排废机构3的排废膜均有一定的张力,从而便于剥刀31将排废膜上的废料顺利顶起,使电动刷32能顺利将废料刷落,从而实现对排废膜的排废处理;切边机构4对经至少两次排废处理后的排废膜进行切边处理后,能够剔除排废膜边缘粘性不大的部分,从而便于保留排废膜中间区域粘性较大的部分,这样经切边处理的排废膜粘性较强,能够直接再次使用;视觉纠偏模组9能够对排废膜宽度方向的位置进行纠偏,保证排废膜能够平整地卷收在第一收料辊5上;压料棍52能将第一收料辊5上卷收的排废膜压紧,这样一方面便于缩小卷收的排废膜的体积,另一方面便于减少卷收的排废膜内的气泡,保证卷收后的排废膜严实,从而能避免环境中的粉尘和水份能较为容易地进入卷收的排废膜内影响排废膜的粘性,这样就提高了卷收的排废膜的抗污染和防潮能力,便于延长卷收的排废膜的存放时间。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