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推拉把手锁的锁止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5877发布日期:2018-08-31 20:59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推拉把手锁的锁止机构。



背景技术:

推拉把手锁的推拉机构用于将使用者的动力传递至方杆转轴上,方杆转轴带动锁舌伸缩,以实现推拉把手锁的开锁动作,为了门锁的安全性,通常会在门锁上还会设置一个锁止机构,通过锁止机构将方杆转轴进行固定不能转动,但现有锁止机构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推拉把手锁的锁止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推拉把手锁的锁止机构,包括锁扣板和转动轴,所述锁扣板开设有供方杆转轴穿设的锁止孔,在锁止孔上设有可插入方杆转轴的锁止片;

所述转动轴置于锁扣板的下方,并且转动轴的外侧壁设置有凸起部,当旋转转动轴,所述凸起部推动锁扣板向上移动,此时锁止片插入方杆转轴的锁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锁止机构还包括锁扣复位扭簧,当凸起部与锁扣板不抵触时,所述锁扣复位扭簧会推动锁扣板复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锁止机构还包括应急开锁装置,所述应急开锁装置包括开启齿轮、大伞齿轮和小伞齿轮,所述开启齿轮的一端与方杆转轴相连接,另一端与大伞齿轮相啮合,当应急钥匙带动小伞齿轮转动时,小伞齿轮通过大伞齿轮带动开启齿轮转动,从而带动转动轴转动。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当需要锁定方杆转轴时,只需旋转转动轴,此时凸起部会朝向锁扣板方向移动,此时所述凸起部推动锁扣板向上移动,此时锁止片插入方杆转轴的锁槽,当需要解除锁定状态时,只需再次旋转转动轴,使得凸起部不再抵触锁扣板,锁扣板会向下移动,使得锁止片与锁槽相分离,使得方杆转轴处于解锁状态,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推拉把手锁的锁止机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推拉把手锁的锁止机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应急开锁装置与转动轴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锁扣板;2、转动轴;21、凸起部;3、锁止孔;31、锁止片;4、方杆转轴;41、锁槽;5、锁扣复位扭簧;6、应急开锁装置;61、开启齿轮;62、大伞齿轮;63、小伞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推拉把手锁的锁止机构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推拉把手锁的锁止机构,包括锁扣板1和转动轴2,所述锁扣板1开设有供方杆转轴4穿设的锁止孔3,在锁止孔3上设有可插入方杆转轴4的锁止片31;所述转动轴2置于锁扣板1的下方,并且转动轴2的外侧壁设置有凸起部21,当需要锁定方杆转轴4时,只需旋转转动轴2,此时凸起部21会朝向锁扣板1方向移动,此时所述凸起部21推动锁扣板1向上移动,此时锁止片31插入方杆转轴4的锁槽41,当需要解除锁定状态时,只需再次旋转转动轴2,使得凸起部21不再抵触锁扣板1,锁扣板1会向下移动,使得锁止片31与锁槽41相分离,使得方杆转轴4处于解锁状态,结构简单。

所述锁止机构还包括锁扣复位扭簧5,当凸起部21与锁扣板1不抵触时,所述锁扣复位扭簧5会推动锁扣板1复位,使得需要解除锁定状态时,锁止片31能快速与锁槽41相分离。

所述锁止机构还包括应急开锁装置6,使得在紧急状态下,可以快速解除方杆转轴4的锁定状态,其中所述应急开锁装置6包括开启齿轮61、大伞齿轮62和小伞齿轮63,所述开启齿轮61的一端与方杆转轴4相连接,另一端与大伞齿轮62相啮合,当应急钥匙带动小伞齿轮63转动时,小伞齿轮63通过大伞齿轮62带动开启齿轮61转动,从而带动转动轴2转动,使得凸起部21不再抵触锁扣板1,锁扣板1会向下移动,使得锁止片31与锁槽41相分离,使得方杆转轴4处于解锁状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