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宝共享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1547发布日期:2018-09-18 20:17阅读:14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共享充电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共享充电宝的共享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加理念的指引,共享的概念以及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如自动打车,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等等。市场上现有一种可租借的充电宝装置,应用于商场、酒店、餐厅等。但是现有的共享充电设备,外形体积庞大,占用空间较大,此外,作为充电宝的共享终端设备的锁止机构,一般都是采用电机驱动插柱伸缩或电机驱动开合弹扣来实现对充电宝的锁止,这种结构,需要对充电宝开孔,并且电机驱动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宝共享终端设备,其解决了现有的充电宝共享终端设备体积庞大,结构复杂、使用寿命短、结构稳定性差、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充电宝共享终端设备,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顶部设有若干用于插放移动电源的插槽,所述插槽底部设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与所述插槽对应的导电触头,所述导电触头用于读取移动电源信息和充电,同时还可以通过导电触点监控移动电源是否被破坏,以及设于外壳的腔体内的锁止机构;其中,所述外壳上还设有一触摸屏,当移动电源插放于插槽时,锁止机构受控一控制主板动作对移动电源完成开锁和闭锁。

其中,所述的外壳包括:主壳体,设于所述主壳体顶部的顶盖和底部的底座,其中,所述顶盖上设有所述的插槽。

其中,所述的主壳体包括:侧面支撑部,以及设于所述侧面支撑部前侧壁上的前框,所述触摸屏连接于所述前框上。

其中,所述的锁止机构包括:一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设有表面设导电触头的电路板,沿导电触头的两端的安装板上设有成对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外侧各设有可向内侧旋转的扣爪组件,所述扣爪组件受控于一驱动机构而转动开合;其中,所述弹性件的下端部抵顶扣爪组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扣爪组件旋转以致扣爪组件向内扣合或向外张开以锁止和解锁移动电源。

其中,所述的安装板的底部与扣爪组件之间还设有一鱼骨形弹片,所述鱼骨形弹片分别弹性抵顶所述扣爪组件。

其中,所述的扣爪组件包括:相对分布的左爪和右爪,所述左爪共同连接于一连接杆,所述右爪共同连接于另一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板上。

其中,所述的弹性件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套装有一端帽,弹簧的中部套装于一连接件,弹簧的下端抵顶扣爪组件。

其中,所述的左爪和右爪结构相同,均包括:L型爪本体,所述L型爪本体的上端部向内延伸出一卡凸,L型爪本体的拐角处设有用于穿射连接杆的通孔。

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磁铁,以及由所述电磁铁驱动伸缩的伸缩杆。

其中,所述的顶盖内还设有与所述插槽对应的指示灯的导光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充电宝共享终端设备,其采用电磁铁驱动方式的锁止机构,由电磁铁驱动扣爪组件实现对移动电源开锁,其运行更加稳定,结构简单,该充电宝共享终端设备结构紧凑,体积较小,占用空间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充电宝共享终端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充电宝共享终端设备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充电宝共享终端设备的锁止机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充电宝共享终端设备的锁止机构部分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

请参阅附图1至附图4,在本实施例中,该充电宝共享终端设备,其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顶部设有若干用于插放移动电源的插槽151,所述插槽151底部设有电路板23,所述电路板23上设有与所述插槽151对应的导电触24头,所述导电触头24用于读取移动电源信息和充电,以及设于外壳 1的腔体内的锁止机构2。其中,所述外壳1上还设有一触摸屏11,该触摸屏11用于人机交互,当移动电源(也称充电宝)10插放于插槽151时,锁止机构2受控于一控制主板4动作对移动电源10完成开锁和闭锁。

请再次参阅附图1和附图2,所述的外壳1包括:主壳体13,设于所述主壳体13顶部的顶盖15和底部的底座16,其中,所述顶盖15上设有所述的插槽151。

其中,所述的主壳体13包括:侧面支撑部,该侧面支撑部为包括后面,左右侧面一体成型的外壳壁,以及设于所述侧面支撑部前侧壁上的前框14,所述触摸屏11连接于所述前框14上。进一步的,主壳体13上还设有一天线 12,用于无线通信。主壳体13,前框14,顶盖15以及底座16共同围合成一立方体外壳,内部设有容纳腔。侧面支撑部内设有用于固定顶盖的安装位 131,底座16上还设有电源161,该电源161为锁止机构2,以及电路板23,控制主板4等供电。其中,控制主板4内存储有软件程序,用于全局控制该充电宝共享终端设备的工作,包括:控制锁止机构2开锁和闭锁,对移动电源10的信息读取、充电,以及与手机端进行通信,与后台服务系统进行数据传输以及指令执行等。

请再次参阅附图3和附图4,所述的锁止机构2包括:一安装板26,所述安装板26的顶部设有表面设导电触头24的控制电路23板,沿导电触头 24的两端的安装板上设有成对的弹性件25,成对设置的弹性件25分别位于导电触头24的两侧,所述弹性件25外侧各设有可向内侧旋转的扣爪组件29,所述扣爪组件29受控于一驱动机构21开合;其中,所述弹性件25的下端部抵顶扣爪组件29,所述驱动机构21驱动扣爪组件29旋转以致扣爪组件向内扣合或向外张开以锁止和解锁移动电源10,移动电源10上设有与扣爪组件对应的卡槽。扣爪锁止依靠鱼骨形弹片27的弹性恢复力驱动,开锁依靠电磁铁211驱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安装板26的底部与扣爪组件29之间还设有一鱼骨形弹片27,所述鱼骨形弹片27分别弹性抵顶所述扣爪组件29,以致在自然状态下,扣爪组件29受压向内扣合。

其中,所述的扣爪组件29包括:相对分布的左爪291和右爪292,所述左爪291共同连接于一连接杆28,所述右爪292共同连接于另一连接杆28,所述连接杆28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板26上,左爪291与右爪292共同形成若干组相向分布的扣爪组。

其中,所述的弹性件25包括:弹簧252,所述弹簧252的顶部套装有一端帽253,弹簧252的中部套装于一连接件251,当扣爪组件29打开时,将移动电源10向上弹出。

更具体的,所述的左爪291和右爪292结构相同,均包括:L型爪本体 2910,所述L型爪本体2910的上端部向内延伸出一卡凸2911,L型爪本体 2910的拐角处设有用于穿射连接杆的通孔2912。其中,所述连接件251将弹性连接于安装板26上,端帽253连接于弹簧252的上端部,且端帽253位于卡凸2911内侧,当移动电源10从插槽151放入时,移动电源10的端部分别挤压弹性件25,直至卡凸2911卡进移动电源10上的卡槽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21包括:电磁铁211,以及由所述电磁铁 211驱动伸缩的伸缩杆212。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顶盖15上的插槽151设有多个,且相互平行纵向分布,因此与插槽151对应的导电触头24设有多组,与导电触头24对应的弹性件25以及成对设置的左爪和右爪的扣爪组件29也设有多个,扣爪组件29 分别各自受控位于L型扣爪本体2911底部的电磁铁211驱动的伸缩杆212 驱动沿着连接杆28旋转,从而实现各自的左爪和右爪的张开与闭合。

其中,上述的多个电磁铁211共同固定安装于一驱动支架22上,通过驱动支架22将全部电磁铁211连接固定于外壳1内。

其中,所述的顶盖15内还设有与所述插槽151对应的导光柱32,该导光柱32共同连接于一指示灯板31上,指示灯板31上设有指示灯,用于指示当前插槽151工作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的充电宝共享终端设备,其采用电磁铁驱动方式的锁止机构,由电磁铁驱动卡扣组件实现对移动电源的闭锁,其运行更加稳定,结构简单,该充电宝共享终端设备结构紧凑,体积较小,占用空间小,充电宝共享,减少电子垃圾,保护环境。此外,通过对电路板存入软件系统,还可以实现除了租借以外,诸如寄存,更换或售卖功能,其均通过触摸屏进行人机交互完成。

上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构思和精神,可以十分方便地进行相应的变通或修改,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