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尼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81031发布日期:2019-05-03 20:56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阻尼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枢转地保持翼板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平的四连杆机构,该四连杆机构具有两个枢转式安装的枢转臂以及以相互平行的铰接方式紧固到该枢转臂上的两个张力臂,其中用于附接翼板的紧固元件附接到该张力臂上。该装置还包括用于对枢转运动进行阻尼的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作用于该四连杆机构上。



背景技术:

用于以可枢转方式安装家具物品的可移动元件(诸如例如正面元件、门或翼板)的紧固装置已久为人知。一些紧固装置支撑可移动元件,使得该可移动元件能够围绕水平轴线开合式枢转。为此,平的四连杆机构是已知的,其允许可移动元件围绕水平轴线被可靠地导引,或在枢转前以期望的方式允许可移动元件提升出框架。例如,ep073665981b1(usmholdingag)描述过具有这种四连杆机构的紧固装置。

此外,在打开期间和闭合期间都在端部位置区域内对可移动元件进行阻尼的阻尼器装置对于家居系统是已知的。阻尼器装置允许可移动元件的舒适操纵,并减少噪音的产生。

ep1818491a2(hetal-werkefranzhettichgmbh&co.kg)示出了这种用于家具板的阻尼器装置。阻尼器装置包括具有两个铰接杠杆的铰接杠杆设置,该铰接杠杆各自首先耦接到主体侧装配部上,且其次耦接到家具板上。在闭合家具板期间,设置于铰接杠杆上的枢转臂压抵油阻尼器并将其压缩,并且因此对家具板的运动进行阻尼。

de102008010770a1(holdinge.k.)公开了另一阻尼器装置。所描述的紧固装置包括四关节系统,其具有两个枢转臂、和附接到前板的紧固件,以及紧固到家具主体的紧固件。一个枢转臂的前端设计为曲形凸轮,其与可在纵向导引件中移位的开槽导引部相互作用,其中开槽导引部与阻尼器相互作用。在前板的枢转打开和枢转闭合运动期间,该开槽导引部经由曲形轨迹控制穿过死点位置,并且阻尼器既能在闭合前板期间也能在打开前板期间起作用。

这些已知的阻尼器装置的缺陷是它们需要大量的空间,并且还具有显眼的外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属于开头所述的技术领域的、用于枢转地保持翼板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阻尼器装置,并且能够被紧密的构造且是不显眼的。此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作为改装元件的阻尼器装置,其可安装在用于枢转地保持翼板的已经存在的装置上。

目的的实现方式是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来限定的。根据本发明,用于枢转地保持翼板的装置包括用于在两个端部位置的区域内对枢转运动进行阻尼的阻尼器装置,其具有线性压力阻尼器以及第一和第二传递元件。压力阻尼器在两个端部位置中的第一端部位置的区域内经由第一传递元件而在压力阻尼器的第一侧与两个枢转臂中的第一枢转臂相互作用,并且压力阻尼器在两个端部位置中的第二端部位置的区域内经由第二传递元件而在压力阻尼器的第二侧与两个枢转臂中的第二枢转臂相互作用。

翼板应被理解为意指单部式或多部式元件,其或打开或闭合通向中空空间的开口。该中空空间此处可通过箱、柜、主体、存储箱或者另一成件的家具或壳体形成。该翼板在此处可相对于成件的家具或壳体围绕大致水平的轴线向上或向下枢转。

线性压力阻尼器可设计为流体阻尼器、气动阻尼器或利用纯材料阻尼的压力阻尼器。优选采用流体阻尼器,其包括缸(气缸)壳体以及在该缸壳体中受导引的并且可相对于缸壳体运动的活塞杆。细节“压力阻尼器的第一侧”以及“压力阻尼器的第二侧”与阻尼轴线有关。这意味着压力阻尼器的第一侧或第二侧或是位于缸壳体的背离活塞杆的轴向端处,或是位于活塞杆的自由轴向端处。

翼板可沿调节路径借助于枢转运动而从闭合位置运动到打开位置并返回,其中两个端部位置限定该调节路径。在闭合位置中,翼板将成件的家具或壳体的开口遮盖。在打开位置中,翼板被枢转远离开口,并且因此可自外部接近成件的家具或壳体的内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用语“沿闭合方向”表示翼板从打开位置运动至闭合位置。对应地,“沿打开方向”表示翼板从闭合位置朝向打开位置运动。此外,“在端部位置的区域内”表示翼板或是定位于调节路径的在闭合位置上游的部分中,或是位于调节路径的在打开位置上游的部分中。调节路径的所述部分有多长是无关紧要的。该部分例如可占整个调节路径的三分之一,也或仅占整个调节路径的十分之一。

在本说明书中,细节“沿纵向方向”是指装置的纵向轴线,并且细节“沿横向方向”是指装置的定向成与该纵向轴线成直角的横向轴线。此处该横向轴线沿装置的最窄外尺寸的方向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具有阻尼器装置,该阻尼器装置是紧密的并且能够不显眼地装配在该装置上,用于枢转地保持翼板。借助于该阻尼器装置的紧密设计,与没有阻尼器装置的装置相比,该装置几乎不占用任何更多的空间。因此,附接有翼板的成件的家具或壳体的内容积实际上在大小方面未减小。借助于阻尼器装置的紧密且不显眼的设计,该阻尼器装置不认为是干扰的。此外,根据本发明的阻尼器装置允许在没有附加的保持臂的情况下实现对翼板的高效阻尼,该附加的保持臂占用大量的空间,正如现有技术中已知的阻尼器装置的情况那样。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阻尼器装置防止可枢转的翼板在端部位置区域内与成件的家具或壳体突然接触,或防止以过大的速度撞向端部位置。因此,能避免损坏,以及减小部件的磨损现象。与没有阻尼器装置的、用于枢转地保持翼板的装置相比,根据本发明的阻尼器装置由此能够延长部件的表面寿命。此外,借助于该阻尼器装置,能够大幅减小翼板闭合期间或打开期间的噪音。可在端部位置的区域内将翼板释放,并且无需小心地用手将其导引至端部位置。这增强了使用者的操作舒适性。

如ep073665981b1(usm)所描述的,在不作进一步调整的情况下,将根据本发明的阻尼器装置改装至用于枢转地保持翼板的现有装置。由此无需将用于保持翼板的整个装置替换。这允许对阻尼器装置进行成本有效的改装。

作用在四连杆机构上的用于对枢转运动进行阻尼的弹性构件可以在翼板的打开及闭合期间减小翼板的重量。这增强了操作舒适性。此处该弹性构件优选与该四连杆机构的两个张力臂相互作用。该弹性构件优选包括弹簧元件,该弹簧元件通过其可伸展部分围绕锚定元件可移位地导引。

有利地,在压力阻尼器与枢转臂之间的传递元件可相对彼此以平移方式运动。在使用线性压力阻尼器时,这允许该阻尼器装置的简单且紧密的构造。此外,该传递元件优选可在阻尼轴线上相对于彼此以平移方式运动。由此,无需将由传递元件传递的力偏转,且线性压力阻尼器可直接与传递元件相互作用。

作为对此的替代方案,该传递元件也可以以旋转方式运动。

该传递元件优选设置成使得在两个端部位置的区域内对枢转运动进行阻尼期间,所述传递元件抵抗压力阻尼器所产生的力而朝向彼此运动。与传递元件在阻尼期间中背离彼此运动的设置对比,传递元件的根据本发明的设置实现特别节省空间的构造。

作为对此的替代方案,该传递元件也可在两个端部位置的区域内抵抗压力阻尼器所产生的力而背离彼此运动。

压力阻尼器优选为流体阻尼器,其作用于一侧并且具有弹簧复位效应。这意味着,该压力阻尼器借助于压缩产生阻尼所需的力。该压力阻尼器优选包括缸壳体以及可线性运动的活塞杆,该活塞杆在压缩期间被推动到该缸壳体中。位于该缸壳体中的流体对活塞杆的运动进行阻尼。在从外部作用于活塞杆的力小于弹簧力时,活塞杆借助于机械弹簧再次延伸。这种压力阻尼器能够可靠地对撞击及冲击进行阻尼,不需要任何维护,并且具有长的使用寿命。

作为对此的替代方案,该压力阻尼器也可设计为气动阻尼器或利用纯材料阻尼的阻尼器。

用于枢转地保持翼板的装置优选包括联接框架,四连杆机构以可移动的方式安装在该联接框架上,并且可借助于卡夹式连接将阻尼器装置紧固在该联接框架上。该联接框架提供的优点是该四连杆机构被可靠且稳定地安装。

卡夹式连接应被理解为意味着一种可解除的卡合连接。该卡夹式连接包括具有伸出部或突出的凸耳的第一元件,以及具有缩入部或凹口的第二元件。当元件连接在一起时,第一元件的伸出部接合在第二元件的凹口中。这允许两个元件的简单且可靠的形状配合的连接。该凸耳或是可形成在联接框架上,或是可形成在阻尼器装置的元件上。该凹口形成在相对的元件上。能够以听觉及触觉方式感知该卡夹式连接的卡合就位。由此,在安装该阻尼器装置期间能够明确获知阻尼器装置何时可靠地紧固到联接壳体。此外,该卡夹式连接允许阻尼器装置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进行安装和移除。这使操纵简化,并允许阻尼器装置的快速且成本有效的的安装。

作为对此的替代方案,该阻尼器装置也可通过不同的连接,例如借助于螺接(螺式连接)、铆接(铆式连接)或夹紧连接而紧固到联接框架。

传递元件优选设计为臂。经由该传递元件,这允许传递元件或压力阻尼器简单且有效地与四连杆机构的枢转臂相互作用。该臂具有纵向轴线以及与该纵向轴线成直角的横向轴线。该臂的沿纵向轴线的长度优选为该臂的沿横向轴线的宽度的至少两倍。该臂优选设置成其纵向轴线大致与该阻尼轴线成直角。这允许经由臂而特别高效地致动压力阻尼器。

作为对此的替代方案,传递元件例如也可设计为圆形或正方形的元件。

臂优选各自具有包括凹部分的支撑表面,该凹部分与相应的枢转臂相互作用,使得在枢转臂在端部位置的区域内运动期间,能够将压力阻尼器所产生的力持续地传递至枢转臂。“凹部分”表示该臂具有向内朝向臂的纵向轴线的凹构型。该凹部分可形成在该臂的一个纵向侧或多个纵向侧上。

由于力能够持续地传递至枢转臂,这避免了阻尼突然地开始、改变或停止。由此,能避免端部位置区域内的所不希望的冲击或撞击。这保护了部件,并允许翼板的枢转运动的流畅运动顺序。该枢转臂的与臂的支撑表面的凹部分相互作用的区域优选具有圆形形状。由此便能进一步改善凹部分与枢转臂的相互作用,并且从而特别柔和地对枢转臂的运动进行阻尼。此外,实现在没有阻尼的情况下从运动区域至经阻尼的端部位置区域的流畅且柔和的过渡。

作为对此的替代方案,臂不具有任何凹部分也是可行的。在此情形下,臂例如可具有凸构型,或甚至可以没有特殊成形的部分。

阻尼器装置优选包括阻尼器壳体,其中以可相对于该阻尼器壳体运动的方式安装有压力阻尼器及传递元件。该阻尼器壳体保护压力阻尼器及传递元件免受外部作用,并由此确保其功能。此外,该阻尼器壳体允许压力阻尼器与传递元件一起能够作为结构单元整体安装。这使操纵及安装简化。此外,该阻尼器壳体能够以可相对于阻尼器壳体运动的方式安装压力阻尼器和传递元件。

可替代地,压力阻尼器及传递元件也可以在没有阻尼器壳体的情况下直接紧固到联接框架。

有利地,传递元件各自具有用于压力阻尼器的接纳空间,其中在所述接纳空间中形成有止动件。经由相应的止动件,第一传递元件与压力阻尼器的第一侧相互作用,并且第二传递元件与压力阻尼器的第二侧相互作用。此处该接纳空间可形成为传递元件中的凹部、腔、保持件或开口。

该接纳空间优选在每个情况下设计为在传递元件中的凹部,其中该凹部以形状配合的方式将压力阻尼器的缸壳体部分地包围。该凹部的轴向边界设计为止动件。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传递元件具有用于活塞杆的自由端的止动件,并且另一传递元件具有用于缸壳体的背离活塞杆的轴向端的止动件。由此,压力阻尼器被传递元件接纳,并且传递元件能够可靠地与压力阻尼器相互作用。

可替代地,传递元件也可不具有用于压力阻尼器的任何止动件空间。在此情形下,压力阻尼器例如可与传递元件的表面相互作用。

传递元件优选可借助于卡夹式连接而紧固至彼此。该卡合且易于解除的卡夹式连接允许传递元件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进行快速安装。由此,当需要时,位于传递元件的接纳空间中的压力阻尼器可以非常简单地更换。此外,该卡夹式连接可以以非常节省空间的方式设计。优选地,借助于该卡夹式连接,横向元件以沿横向方向彼此形状配合的方式保持,但可沿纵向方向相对于彼此移位。因此,该卡夹式连接允许沿横向方向的可靠紧固,并且同时允许在传递元件沿纵向方向运动期间对传递元件的导引。

作为对此的替代方案,传递元件例如也可经由夹紧连接或螺接而紧固至彼此。

阻尼器壳体优选具有导引件,传递元件借助于载动件在该导引件中被导引。该导引件例如可包括凹槽、开槽导引件或导轨。该传递元件的载动件可设计为销、螺柱或者作为伸出部。借助于该导引件,能够简单且可靠地使该传递元件沿某一调节路径相对于该阻尼器壳体运动。此外,该导引件确保传递元件关于枢转臂的优化定向,并且因此压力阻尼器能够优化地对枢转臂的枢转运动进行阻尼。优选涉及线性导引件。如果该传递元件可相对于彼此以平移的方式运动,该线性导引件确保传递元件能够可靠地沿预定的调节路径相对于彼此移位,并且不会歪斜或被阻挡。

作为对此的替代方案,阻尼器壳体也可不具有任何导引件。传递元件例如可在无导引件的情况下以悬浮方式安装在阻尼器壳体内。

优选地,压力阻尼器与传递元件能够在没有力的作用的情况下在两个端部位置区域之间相对于阻尼器壳体自由运动。

如果压力阻尼器与传递元件不定位于端部位置的区域内,传递元件与容置于其中的压力阻尼器能够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且没有预应力的情况下自由运动。由此,防止与压力阻尼器一起的传递元件被不合需要地夹紧在壳体中,或防止传递元件与压力阻尼器被阻挡在壳体中并由此阻碍枢转臂的枢转运动。

可替代地,压力阻尼器与传递元件也可在两个端部位置的端部区域之间被固定地夹紧,或例如借助于枢转臂而持续地被施加预应力,使得其不可以自由运动。

有利地,在具有可枢转的翼板的柜中采用各自具有阻尼器装置的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两个装置,用以保持及阻尼该可枢转的翼板。典型应用为具有门的柜,该门在打开期间从竖直位置枢转至水平位置。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应用在枢转地保持翼板的装置中的阻尼器装置。该阻尼器装置包括线性压力阻尼器以及第一和第二传递元件。该压力阻尼器能够经由该第一传递元件而沿第一方向在压力阻尼器的第一侧起作用,并且该压力阻尼器能够经由该第二传递元件而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在压力阻尼器的第二侧起作用。此处该传递元件可相对于彼此以平移方式运动。

例如可将阻尼器装置用作针对用于枢转地保持翼板的装置的改装元件。由此,以简单的方式为现有的具有可枢转板的成件的家具加装阻尼器装置。

该阻尼器装置优选包括阻尼器壳体,在该阻尼器壳体中,压力阻尼器与传递元件可相对于阻尼器壳体运动,并且该传递元件各自具有用于该压力阻尼器的接纳空间。

本发明的其他有利实施方式及特征组合通过下文的详细说明及整个专利权利要求而体现。

附图说明

在用于解释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附图中:

图1示出了平行于装置的对称面延伸穿过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枢转地保持翼板的具有阻尼器装置的装置的竖直定向的剖面的剖视图,其中该剖面延伸穿过两个传递元件中的第二传递元件,并且其中,四连杆机构处于闭合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的区域内;

图2示出了平行于对称面延伸穿过阻尼器装置的竖直定向的剖面的剖视图,其中如沿横向方向看到的,该剖面在第一和第二传递元件之间延伸,并且其中该四连杆机构处于打开位置中;

图3示出了平行于对称面延伸穿过阻尼器装置的竖直定向的剖面的剖视图,其中该剖面延伸穿过该第二传递元件,并且其中该四连杆机构处于闭合位置与闭合位置之间的区域内;

图4示出了平行于对称面延伸穿过具有根据本发明的阻尼器装置的装置的竖直定向的剖面的剖视图,其中如沿横向方向看到的,该剖面在第一和第二传递元件之间延伸,并且其中该四连杆机构处于闭合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的区域内;

图5示出了如图4的剖视图,其中该四连杆机构处于打开位置中;

图6示出了如图1的剖视图,其中该四连杆机构处于闭合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的区域内;

图7示出了如图6的剖视图,其中该四连杆机构处于闭合位置中。

原则上,图中的相同部分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枢转地保持成件的家具的翼板的、具有阻尼器装置的装置1的平行于该装置1的对称面延伸的竖直定向的剖面的剖视图。此处该剖面延伸穿过第二传递元件330。在图1所示的位置中,四连杆机构4位于闭合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的区域内,其中四连杆机构4在图示中从打开位置运动到闭合位置中,并且位于距该阻尼器装置的阻尼开始前不远的区域内。

装置1包括根据本发明的阻尼器装置30、联接框架2、四连杆机构4、形式为拉伸弹簧5的弹性构件,以及用于附接翼板的紧固元件3。四连杆机构4包括两个枢转式安装的相互平行设置的枢转臂6、7,以及两个相互平行地以铰接的方式紧固到该枢转臂6、7的张力臂8、9。

图中未示出翼板和成件的家具。装置1安装在成件的家具的开口的左侧及右侧。翼板附接到装置1的紧固元件3,通过围绕水平定向的轴线上翻或下翻,将该开口或闭合或打开。替代翼板,例如也可安装有柜门或覆盖物。该成件的家具例如可以是办公家具、小型柜、存储箱、存档柜或其他可选择性闭合的壳体。当然,翼板在两侧被具有阻尼器装置30的装置1保持。基于装置1的四连杆机构4的对称设计,可将具有根据本发明的阻尼器装置30的装置1安装在翼板的左侧或右侧。

在本说明书中,细节“后”是指远离成件的家具的开口的区域或元件。对应地,细节“前”是指面向成件的家具的开口,即面向翼板的区域或元件。细节“沿纵向方向”是指联接框架2的纵向轴线,以及细节“沿横向方向”是指联接框架2的与该纵向轴线成直角定向的横向轴线。

装置1的联接框架2包括两个金属片板,两个金属片板相互平行设置,并且将四连杆机构4包围。联接框架2具有矩形框架部分,以及位于联接框架2的后端处的环形框架部分。两个平行的金属片板在该矩形部分中通过三个铆接10.1、10.2、10.3以及在该环形框架部分中通过塑料环15彼此连接,并以所限定的距离保持平行。

联接框架2上的被设计为连贯轴的铆接10.1及10.2同时用作枢转臂6、7的紧固轴及旋转轴。每个枢转臂6、7通过两个腹板形成,该两个腹板沿横向方向相互平行、彼此间隔开,该两个腹板分别在铆接10.1和10.2的区域内彼此连接。因此,如沿纵向方向看到的,枢转臂6、7具有u形构造。张力臂8、9位于枢转臂6、7的腹板之间。第一张力臂9借助于螺栓12.1、12.2以铰接的方式紧固到枢转臂6、7的可枢转的端。相同的第二张力臂8借助于螺栓11.1、11.2连接到枢转臂6、7。螺栓11.1、11.2各自大致位于相应的铆接10.1和10.2与相应的螺栓12.1和12.2之间的中心处。枢转臂6、7与张力臂8、9形成铰连的平行四边形。在前端处,紧固元件3借助于螺栓13.1、13.2枢转地保持在张力臂8、9的成角度的部分上。在张力臂8、9的后端处形成有钩部14.1、14.2。使用所述钩部,拉伸弹簧5的两端可以钩入就位。拉伸弹簧5围绕塑料环8被导引。

该四连杆机构总体上是相对于该铰连的平行四边形的运动平面的对称构造。张力臂8、9和拉伸弹簧沿横向方向位于该对称面的中心处。

根据本发明的阻尼器装置30包括阻尼器壳体310、第一传递元件320、第二传递元件330以及压力阻尼器340。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阻尼器装置30的平行于对称面延伸的竖直定向的剖面的剖视图。如沿横向方向看到的,此处该剖面在第一和第二传递元件320、330之间延伸。如图2所示,四连杆机构4处于打开位置。

第一传递元件320与第一枢转臂6相互作用,并且第二传递元件330与第二枢转臂7相互作用。由于压力阻尼器340容置在传递元件320、330中,压力阻尼器340所产生的用于对枢转运动进行阻尼的力能够经由传递元件传递至四连杆机构4,或者枢转臂6、7能够经由传递元件320、330与压力阻尼器340相互作用。阻尼器壳体310经由卡夹式连接而紧固到联接框架2上,并以可移动方式支撑传递元件320、330和压力阻尼器340。

阻尼器壳体310具有矩形形状,并且具有u形设计的横截面。阻尼器壳体310位于联接框架2的矩形部分的前上区域内。此处联接框架2的两侧被阻尼器壳体310的两个边缘311包围,该边缘在该阻尼器壳体的上端处彼此相连且进而形成u形横截面。如图2所示,边缘311在其下自由端处具有卡合凸耳314,该卡合凸耳在阻尼器壳体310的安装状态下接合在联接框架2中的凹口中。此外,阻尼器壳体310包括沿横向方向延伸的钻孔313,该钻孔在其壳中具有轴向开槽。因此,阻尼器壳体310能够借助于钻孔313经由螺栓10.3推动,使得螺栓10.3被钻孔313的侧表面包围。阻尼器壳体310被边缘311的卡夹式连接以向上背离四连杆机构4的方向而紧固,并且借助于钻孔313沿纵向方向借助于形状配合连接而可靠地紧固到联接框架2上。在上区域内,两个边缘311分别具有沿纵向方向的伸长孔312。可相对彼此及相对阻尼器壳体310移位的传递元件320、330各自具有形式为螺柱的载动件(图中未示出),借此所述传递元件在伸长孔312中沿纵向方向在阻尼器壳体310中被导引。下文将对所述导引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和第二传递元件320、330各自具有上矩形区域,并且在每种情况下,臂325、335向下与纵向轴线大致成直角地伸出。在图3中示出,四连杆机构4如图1中那样处于闭合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的区域内,其中四连杆机构4在图示中从打开位置运动到闭合位置,并且处于距该阻尼器装置的阻尼开始前不远的区域内。在有两个传递元件320、330的情况中,在传递元件320、330的面向对称面的相应内侧上的矩形区域内在每种情况下都形成有用于压力阻尼器340的形式为凹部322、332的接纳空间。图3中特别容易看到凹部322、332,因为在此剖视图中,剖面延伸穿过第二传递元件330。凹部322、332具有半圆形状的横截面。如果传递元件320、330被保持成其内侧彼此相对,则通过两个凹部在横截面上形成圆形的腔,可将压力阻尼器340以配合的方式容置在该腔中。

压力阻尼器340包括压力阻尼器壳体341以及可在压力阻尼器壳体341中线性运动的活塞杆342。压力阻尼器340是流体阻尼器,其具有位于压力阻尼器壳体341中的流体,诸如例如油、水与油的乳液、聚乙二醇溶液、硅液体或其他合成液体。对应产品可商购获得。在活塞杆341缩回时,经由膜片压制流体,从而产生对该运动进行阻尼的阻力。在压力阻尼器壳体341中的机械弹簧对活塞杆342施加预应力,并因此在从外部起作用的力小于该弹簧的弹簧力时,活塞杆342从压力阻尼器壳体341推出。

第一传递元件320的凹部322沿轴向方向在后端处借助于形成轴向止动件的壁323界定。在前端处,凹部322沿轴向方向向外打开。第二传递元件330的凹部332在后端处沿轴向方向向外打开,并且在前端处通过形成轴向止动件的壁333界定。在安装状态下,压力阻尼器340的远离活塞杆342的后端现在放置成抵靠第一传递元件320的壁323。相比之下,活塞杆342的自由端则放置成抵靠第二传递元件330的壁333。

第一和第二传递元件320、330借助于卡夹式连接而紧固至彼此。为此,如图3所示,第一传递元件320在凹部322之上具有突出的凸耳321,其接合在位于第二传递元件330中的沿纵向方向伸长的凹口334中。第二传递元件330在凹部332之下同样具有突出的凸耳331,其接合在位于第一传递元件320中的沿纵向方向伸长的凹口(图中未示出)中。借助于该凸耳321、331及凹口,能够将传递元件320、330卡夹在一起,并且因此传递元件320、330沿横向方向借助于形状配合的连接而被保持在一起。但传递元件320、330可沿纵向方向借助于伸长设计的凹口而相对彼此以平移的方式移位。如果使第一传递元件320相对于第二传递元件330移位,则第一传递元件320的壁323沿第二传递元件330的壁333的方向运动。借助于该运动,使活塞杆推动到压力阻尼器壳体中,并且将压力阻尼器压缩。

在传递元件320、330在其内侧上具有所描述的凹部322、332的同时,传递元件320、330如上文所述各自在外侧具有向外突出的圆顶形螺柱(图中不可见)。相互连接的传递元件320、330位于阻尼器壳体的边缘311之间,并且各自借助于其螺柱在阻尼器壳体310的伸长孔312中被导引。由此,两个传递元件320、330与容置于其凹部322、332中的压力阻尼器340一起能够以相对于阻尼器壳体310以平移的方式沿纵向凹槽312而自由移位。此外,传递元件320、330能够相对彼此以平移的方式移位。此处,传递元件320、330借助于其相互接合在长形凹口中的凸耳321、331而被导引。

传递元件320、330的臂325、335在每种情况下沿横向方向略微偏离装置的对称面。由此,放置于该对称面的中心处的张力臂8、9放置于臂325、335之间。第一传递元件320可经由其臂325与第一枢转臂6相互作用,并且第二传递元件330可经由其臂335与第二枢转臂7相互作用。臂325、335各自在其面朝前及面朝后的侧上具有用于枢转臂6、7的经倒圆的上端的支撑表面。此处,所述支撑表面被成形为凹部分。

与第一枢转臂6相互作用的臂325的面朝后的支撑表面的凹部分具有倒圆326,该倒圆326的半径比第一枢转臂6的经倒圆的自由端的半径大很多。此处倒圆326定向成使得在枢转臂6与臂325发生接触时,枢转臂6的经倒圆的端持续地与传递元件320的臂325相互作用。

与第二枢转臂7相互作用的臂335的面朝前的支撑表面的凹部分包括圆形分部分336、上直线分部分338以及下直线分部分339。圆形分部分336具有的半径大致相当于第二枢转臂7的经倒圆的自由端的半径。直线分部分338、339从外朝内导向至圆形分部分336。如果枢转臂7的自由端与臂335发生接触,该自由端首先沿臂335的上直线分部分338运动,直至该自由端在越过突出部后到达圆形分部分336。直至越过该突出部为止,枢转臂7持续地与臂335相互作用。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阻尼器装置的装置的平行于对称面延伸的竖直定向的剖面的剖视图。如沿横向方向看到的,此处该剖面在第一和第二传递元件320、330之间延伸。在图4中示出,四连杆机构4处于闭合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的区域内,其中四连杆机构4在图示中从闭合位置运动到打开位置,并且处于距该阻尼器装置的阻尼开始前不远的区域内。

如果将翼板从闭合位置向下翻入打开方向,则抵抗拉伸弹簧5的力将紧固元件3向外拉动。此处四连杆机构4预定以运动轨迹将紧固元件3向外导引。如果将紧固元件3带入水平位置,张力臂8、9放置于彼此之上并阻挡进一步的运动。

在翼板下翻时,拉伸弹簧5根据在张力臂8、9的后端处的钩部14.1、14.2所覆盖的行进距离而伸展。由于拉伸弹簧5可相对于塑料环15移位,长度上的伸展能够容易地分布至拉伸弹簧5的整个长度。拉伸弹簧5优选为螺旋弹簧。众所周知地,因为螺旋弹簧的弹簧力相对于长度上的伸展成比例地增大,作用于紧固元件3的复位转矩增加得越多,用翼板将紧固元件3沿打开方向带入水平线的程度越高。

基于四连杆机构4的几何尺寸,紧固元件3在打开期间围绕几何枢转轴线枢转。所述枢转轴线是水平定向的,并且在成件的家具打开前位于下区域内。

在闭合位置中,枢转臂6、7与压力阻尼器340一起位于阻尼器壳体310的后区域中。如果利用紧固元件3将翼板沿打开方向向下枢转,第一枢转臂6的上端与第一传递元件320的臂325发生接触。因为在沿打开方向的枢转运动期间,第一枢转臂320向前并向下运动,所述枢转臂经由第一传递元件320的臂325使相互连接的传递元件320、330与容置于其中的压力阻尼器340一起沿阻尼器壳体340中的导引件向前直线地移位。在所述移位期间,压力阻尼器340没有被压缩,并且因此不产生任何作用于枢转臂6、7的力。若连同紧固元件3一起的翼板位于图4所示位置中,则向前推动的传递元件320、330对接抵靠阻尼器壳体310的前端。如果现在与紧固元件3一起的翼板沿打开方向进一步运动,则枢转臂6、7进一步向前倾斜。此处,第一枢转臂6的上端经由第一传递元件320的臂325向前压制该第一传递元件320,并且从而将压力阻尼器340压缩。也即,仅当传递元件320、330放置成抵靠承压壳体的导引件的前端,并且第一传递元件320被进一步向前推动时,将压力阻尼器340压缩,并使第一传递元件320相对于第二传递元件330移位。通过压缩该压力阻尼器340产生的力作用于第一枢转臂6,并由此对四连杆机构4的枢转运动进行阻尼,并因此阻尼翼板在闭合位置前的端部位置的区域内的运动。借助于臂325的支撑表面上的凹部分的倒圆326,持续地将所产生的力传递至第一枢转臂6。由此,避免突然产生的阻尼,并使翼板在端部位置的区域内受到持续的阻尼。

图5进而示出了该装置的对称面中的剖面的剖视图。如图5所示,四连杆机构4处于打开位置中。枢转臂6、7处于最前及最下的枢转位置中,并且第一枢转臂6的上端与臂325的支撑表面的倒圆326的下端接触。在打开位置中,第一传递元件320处于其最前的位置中,在该位置中,如沿横向方向看到的,第一和第二传递元件320、330几乎放置成一个在另一个之上。但如沿纵向方向看到的,第一传递元件320通过在打开期间与枢转臂6相互作用的臂325比第二传递元件330通过臂335保持靠后0.5mm,使得枢转臂6不对接抵靠臂335。

图6示出了平行于对称面延伸的竖直定向的剖面的剖视图,其中该剖面延伸穿过第二传递元件330。在所示视图中,四连杆机构4处于打开位置与闭合位置之间,其中四连杆机构4在图示中从打开位置运动到闭合位置,并且处于距该阻尼器装置的阻尼开始前不远的区域内。如果与紧固元件3一起的翼板向上枢转到闭合方向,则第二枢转臂7首先对接抵靠第二传递元件330的臂335的支撑表面的上直线分部分338,如图6所示。此处,第二枢转臂7的经倒圆的上端沿上直线分部分338沿圆形分部分336的方向运动。

如果与紧固元件3一起的翼板进一步沿闭合方向运动,则传递元件320、330沿阻尼器壳体310中的导引件向后推动,直至它们对接抵靠阻尼器壳体310的后端。从此位置起,第二枢转臂7经由臂335将第二传递元件330进一步向后压制,并且进而压缩压力阻尼器340。在该过程中,第二传递元件330相对于第一传递元件320运动。借助于具有直线分部分338的支撑表面的形状,将压力阻尼器340所产生的力持续地传递至枢转臂7。因此,可以在此区域内实现持续的阻尼。如所述的,臂335具有位于直线分部分338的下端处的突出部。在端部位置前不远处,枢转臂7的上端越过所述突出部,并落入圆形分部分336中。因此,在越过该突出部后,枢转臂7不再抵靠臂335放置,并且因此,为了完全闭合,在所述端区域内不再发生阻尼。这确保了四连杆机构4被拉伸弹簧5完全拉入闭合位置中。

图7示出了当四连杆机构4处于闭合位置中时该装置的剖视图。在所述位置中,第二枢转臂7的上端处于臂335的支撑表面的圆形分部分336中,其中第二枢转臂7还通过其面朝后的侧表面安置于下直线分部分339上。由此,第二枢转臂7处于稳定位置中。压力阻尼器340被压缩,并且第一和第二传递元件320、330沿横向方向几乎放置成一个在另一个之上。但如沿纵向方向看到的,第二传递元件330通过在闭合期间与枢转臂7相互作用的臂335比第一传递元件320通过臂325更靠前0.5mm,使得枢转臂7不对接抵靠臂325。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阻尼器装置30可用作针对装置1的改装元件。借助于该卡夹式连接,能够将阻尼器壳体310快速且简单地安装至已经存在的装置1上。

本发明可以以各种方式修改。因此,阻尼器装置30不是必须包括两个臂。取代臂,传递元件320、330也可设计为与枢转臂6、7相互作用的螺柱或钩部的形式。阻尼器装置30也不是绝对必须包括壳体。传递元件320、330和压力阻尼器340也可直接可移动地安装在联接框架2上。压力阻尼器340例如可设计为空气阻尼器,或者阻尼可以在没有流体的情况下通过纯材料阻尼来产生。此外,传递元件320、330不是绝对必须能够在没有力的作用的情况下在端部位置之间相对于阻尼器壳体自由运动。因此,传递元件320、330例如可在一点处可旋转地安装在该阻尼器壳体上。传递元件320、330也不是必须借助于卡夹式连接而紧固至彼此。例如,传递元件可经由螺接或夹紧连接而紧固至彼此。此外,传递元件不是绝对必须彼此接触。阻尼器壳体310也可以以其他方式,例如经由铆接或螺接而连接到联接框架2。

总之,可以确定,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用于枢转地保持翼板的装置的极其紧密且不显眼的阻尼器装置。此外,该阻尼器装置可用作针对用于枢转地保持翼板的现有装置的改装元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