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旋转动力工具的引导附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89826发布日期:2019-05-03 21:40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用于旋转动力工具的引导附接件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大体涉及动力工具,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旋转动力工具的引导附接件。



背景技术:

通常,旋转动力工具是轻质的手持式动力工具,其能够装备有各种附属工具和附接件,诸如切割刀片、砂磨盘、研磨工具等。这些类型的工具通常包括用作电动马达的外壳的大致圆筒形的主体以及用于工具的手柄。电动马达驱动输出轴以使其以高速旋转。输出轴装备有能够使附属工具可释放地固定到动力工具的附属附接件系统。在一些旋转工具中,切割轮或切割盘用作附属工具以切割或机加工工件,该工件可包括杆、螺钉、材料片材、管等。

传统的旋转工具的一个问题是旋转工具束缚或卡在工件中的可能性。当工具束缚时,刀片停止,同时马达继续操作。马达的继续操作引起工具沿工具旋转的相对方向快速旋转,从而可能远离正被切割的工件猛拉。这能够导致危险情况,其中用户失去对工具的控制,从而可能使不期望的物体与切割盘接触。因此,将期望提供一种当工具束缚在工件中时限制旋转工具的旋转的机构。

使用切割盘的旋转工具的另一种常见用途是在螺钉头部中形成槽。然而,由于工具具有在切割开始之前沿螺钉头部的表面滑动的趋势,因此难以精确地形成在螺钉头部中居中的槽。因此,将期望提供一种促进旋转工具的精确对准以便对螺钉头部开槽的机构。

另外,当使用具有切割盘的旋转工具时,从工件移除的材料从切割盘弹出,从而可能引起火花和碎屑落在用户身上或其他不期望的位置中。因此,将期望提供一种减少从切割盘的紧邻区域弹出的碎屑的量的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在一个实施例中,用于旋转动力工具的引导附接件包括本体和外防护件。本体限定中央开口,其被构造为接收旋转动力工具的柄部,并且中央开口限定中央轴线。外防护件围绕本体的至少一部分周向延伸。外防护件和本体限定盘接收凹部,其适于接收旋转动力工具的切割盘的至少一部分。外防护件还限定第一孔,其沿大体正交于中央轴线的第一方向延伸穿过外防护件。

在另一实施例中,引导附接件包括附接件端部部分,其连接到本体并且被构造成附接到旋转动力工具。在一些实施例中,中央开口延伸穿过附接件端部部分,并且附接件端部部分包括开口中的被构造成附接到旋转动力工具的螺纹区域。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引导附接件还包括介于附接件端部部分和本体部分之间的中间部分,并且中央开口延伸穿过中间部分到达附接件端部部分。此外,中间部分限定轴向槽,并且引导附接件还包括滑动构件,该滑动构件从中央开口延伸穿过槽并且被构造成接合柄部上的释放机构。

在引导附接件的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孔具有在约0.279英寸和约0.507英寸之间的范围内的直径。

在引导附接件的又一实施例中,本体包括从中央开口向外延伸到外防护件的基部部分,并且基部部分和外防护件限定盘接收凹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体限定围绕本体周向延伸的引导槽,并且所述引导槽包括处于距中央轴线第一距离处的开放端部和处于距中央轴线第二距离处的封闭端部,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在引导槽的开放端部处在外防护件中限定开口,使得引导槽的开放端部通向外防护件的外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部部分包括在槽的开放端部处的邻接部。邻接部定位成偏离外防护件中的开口的远离引导槽的封闭端部的周向侧。

在引导附接件的另一实施例中,外防护件包括从邻接部周向延伸至外防护件中的开口的突出部。

在又一实施例中,外防护件包括邻近引导槽从外防护件径向向外延伸的支撑肋。

在引导附接件的一些实施例中,外防护件的围绕第一孔的外表面是平坦的。

在引导附接件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外防护件限定第二孔,该第二孔沿大体正交于中央轴线的第二方向延伸穿过外防护件。第一孔具有第一直径,且第二孔具有第二直径,第一直径不同于第二直径。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外防护件限定第三孔,该第三孔沿大体正交于中央轴线的第三方向延伸穿过外防护件,并且外防护件限定第四孔,该第四孔沿大体正交于中央轴线的第四方向延伸穿过外防护件。第三孔具有第三直径,且第四孔具有第四直径,第一直径、第二直径、第三直径和第四直径各自彼此不同。

在引导附接件的另一实施例中,外防护件和本体共同限定被构造为待支撑在工件上的平坦表面。

引导附接件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大体垂直于平坦表面延伸的突出部,突出部包括弓形表面。

此外,引导附接件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支撑构件,该支撑构件附接于外防护件并且在平坦表面的远离中央轴线的一侧上与平坦表面间隔开,支撑构件大体平行于平坦平面延伸。

在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旋转动力工具系统包括被构造为使输出轴旋转的马达和附属工具,所述附属工具包括操作性地连接并旋转地固定于输出轴的柄部以及操作性地连接并旋转地固定于柄部的切割盘,切割盘限定切割盘平面。旋转动力工具系统还包括引导件,该引导件包括限定围绕柄部的第一部分的中央开口的本体和围绕本体的至少第二部分周向延伸的外防护件。外防护件和本体限定盘接收凹部,切割盘的至少第三部分被接收在盘接收凹部中。外防护件还限定第一孔,该第一孔沿大体正交于中央轴线的第一方向延伸穿过外防护件并且在切割盘平面中居中。

在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旋转动力工具的引导附接件包括:限定中央开口的本体,该中央开口被构造为接收旋转动力工具的柄部,中央开口限定中央轴线;以及限定引导槽的基部部分,该引导槽围绕本体周向延伸并且包括处于距中央轴线第一距离处的开放端部和处于距中央轴线第二距离处的封闭端部,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手持式旋转工具的侧视透视图。

图2是附接到图1的旋转工具的根据本公开的引导附接件的侧视横截面视图。

图3是图2的引导附接件的侧视透视图。

图4是图2的引导附接件的后视透视图。

图5是图2的引导附接件的前视图。

图6是图2的引导附接件的侧视图。

图7是用于切割紧固件的轴的图2的引导附接件的侧视透视图。

图8是用于对紧固件开槽的图2的引导附接件的前视透视图。

图9是具有多个用于开槽的圆孔的根据本公开的引导附接件的另一实施例的前视透视图。

图10是具有稳定突出部的根据本公开的引导附接件的又一实施例的前视透视图。

图11是具有下引导部分的根据本公开的引导附接件的另一实施例的前视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出于促进对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的原理的理解的目的,现在参考附图和以下书面说明书中的描述。引用不旨在限制本主题的范围。本公开也包括对所示出实施例的任何改变和修改,并且包括如本文献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将想到的所描述的实施例的原理的另外的应用。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约”被限定为指代小于或大于给定值的百分之五内的值,或者对于角度,指代给定角度的十度内的角度。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大体平行”被限定为意指给定物体位于与平行于参考平面偏离至多10度内的平面中。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大体垂直”被限定为意指给定物体位于与垂直于参考平面偏离至多10度的平面中。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大体正交”被限定为意指给定物体沿与参考轴线正交偏离至多10度内的方向延伸并且在距参考轴线至多5毫米内通过。

现在参考图1,传统的旋转工具10包括大体圆筒形的壳体14,其由诸如塑料、金属或诸如纤维增强聚合物的复合材料的刚性材料构成。壳体14包括鼻部部分18和主体部分20。主体部分20用作用于工具10的手柄并包围马达24。在一个实施例中,马达24包括电动马达,其被构造成经由电源线28从ac输出插座(未示出)接收电源电力。替代性地,可以从连接在主体部分20的基部处的可充电电池(未示出)接收用于马达24的电力。作为电力的替代,旋转工具10可以被气动或液压地供能。通向马达的动力由设置在壳体14的手柄部分20上的动力开关30控制。

马达24具有输出轴34,该输出轴34被构造成由马达24使其围绕马达轴线旋转。工具保持件36或者直接地或者经由传动齿轮组件(未示出)联接到输出轴34,以便与输出轴34一起旋转。工具保持件被构造成将多个不同附属工具或工具头中的任一个(例如附属工具12,其包括主轴38和工作部分)可释放地保持于旋转工具10的输出轴34。主轴38是大体圆柱形的并且在附接到工具保持件36的端部处具有预定直径,诸如例如,四分之一(1/4)英寸、十六分之三(3/16)英寸、八分之一(1/8)英寸、四至六(4-6)毫米等。工作部分具有适于执行特定类型的一种或多种任务(诸如例如铣削、钻、切削、磨削等)的构造。在所示实施例中,工作部分是切割盘40。

如图2中所示的,在一些实施例中,主轴38被构造为具有快速释放机构44的心轴42。快速释放机构44被构造成当使快速释放机构44沿朝向旋转工具10的鼻部部分18的方向(例如,在图2的视图中向右)运动时释放切割盘40。因此,快速释放机构44使得能够在不从工具保持件36移除心轴42的情况下更换附属工具12的工作部分。

现在参考图2-6,示出用于与旋转工具(例如图1中所示的旋转工具10)一起使用的引导附接件100。引导附接件100包括附接件端部部分104、中间部分106、引导本体108和沿引导附接件100的中央轴线112限定的中央开口110。附接件端部部分104包括多个螺纹114,其被构造成与旋转工具10的鼻部部分18的螺纹部分(未示出)匹配。然而,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附接件端部104被构造成夹持于旋转工具10的鼻部部分18,包括与鼻部部分18的螺纹匹配的单独的螺母,或者被构造成以另一合适的方式附接到旋转工具10的鼻部部分18。

中间部分106将附接件端部部分104连接到引导本体部分108。中间部分106包括滑动构件116,其突出通过限定在中间部分106中的轴向槽118并且接合心轴42的快速释放机构44。滑动构件116使得用户能够通过使滑动构件116并由此使快速释放机构44向图2的视图中的右方滑动来致动快速释放机构44,以在不从旋转工具10移除引导附件100的情况下释放切割盘40。

现在特别参考图3和图4,并继续参考图2、5和6,引导本体108包括从中央开口116径向向外延伸到外防护件126的基部部分124,外防部件126从基部部分124的外边缘围绕基部部分124的周边的一部分远离旋转工具10的方向轴向向外延伸。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外防护件126围绕中央轴线112形成约135度的弧,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外防护件126形成大于或小于135度的弧。如图2中所示,基部部分124和外防护件126限定被构造成接收附属工具12的切割盘40的切割盘接收凹部128。

现在参考图3-5,基部部分124包括围绕基部部分124的径向外部区域周向延伸的引导槽132。引导槽132被构造成使得从引导槽132到中央轴线112的距离从引导槽132的开放端部134朝向封闭端部136近似均匀地减小。在引导槽132的开放端部134处,外防护件126限定开口138,引导槽132通过该开口138通向外防护件126的外部。

在引导槽132的开放端部134处,邻接部140形成在基部部分124上,邻近外防护件126上的周向延伸的突出部142。如下面详细讨论的那样,邻接部140和突出部142使得用户即使在切割盘40在引导槽132中切割杆时束缚的情况下也能够维持对旋转工具10的控制。

外防护件126还包括支撑肋146,其围绕外防护件126的外周边的邻近引导槽132的部分径向向外延伸。由于引导槽132防止基部部分124在引导槽132的区域中直接附接到外防护件126,因此支撑肋146在结构上支撑外防护件126的部分。

在所示实施例中,引导槽132围绕基部部分124的周边延伸约90度。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引导槽围绕基部部分124的周边在约80度和约100度之间延伸,同时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引导槽围绕基部部分124的周边在约60度和约120度之间延伸。引导槽132具有沿径向方向测量的宽度,该宽度适于期望在引导槽132中被切割的杆或轴的最大尺寸。在一个实施例中,引导槽132沿径向方向的宽度为约四分之一英寸。

继续参考图2-6,并且特别参考图3-5,外防护件126的外表面包括平化部分152,在平化部分152中,引导孔154被限定为穿过外防护件126。引导孔154是圆形的或大体圆形的,并且其尺寸适于以最小间隙接收螺钉的头部,以便当切割盘40在螺钉头部中形成槽时将螺钉头部保持在适当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引导孔154具有在约0.171英寸至约0.762英寸之间的直径。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通孔160具有在约0.279英寸和约0.507英寸之间的直径。

如具体地在图3、5和6中所示,在引导本体部分108的底部处,基部部分124和外防护件126两者形成平坦底表面162。平坦底表面162形成在单个平面中,使得引导附接件100能够在工件被机加工时安置在工件的表面上。平坦底表面的平面大体平行于引导附接件100的中央轴线112。

图2-6的实施例的引导附接件100提供三个有益功能。引导槽132使得杆(例如螺钉、钉子、铆钉、六角扳手等)能够沿切割盘40被引导以便杆的受控切割。引导孔152使得当切割盘40被用于在螺钉的头部中形成槽时螺钉头部能够被保持在适当位置。平坦底表面162形成引导表面,引导附接件100的引导本体部分108在较长材料(例如片材材料)的切割期间邻抵该引导表面。

现在参考图7,并且继续参考图2-6,为了使用引导槽132,用户定位旋转工具10,使得外防护件126中的开口138与待切割的杆对齐,该杆在图7的图示中为螺钉180的轴182。然后,用户激活动力开关30,将马达24连接到动力源并激活马达24,马达24使附属工具12的输出轴34和切割盘40沿方向200旋转。用户引导旋转工具10,使得轴182运动到槽132的开放端部134内,此时切割盘40开始机加工螺钉180的轴182。然后用户使旋转工具10围绕中央轴线120旋转。当用户使旋转工具10旋转时,引导槽132的封闭端部136朝向螺钉180的轴182运动,并且引导槽132引导引导附接件100,使得切割盘40以受控方式前进通过螺钉180的轴182。一旦引导槽132的封闭端部136到达螺钉轴182,切割盘40就已完全通过螺钉轴182。

由于切割盘40随着旋转工具10的用户旋转而前进通过螺钉轴182,切割盘40大体以受控速率前进。因此,在任何给定时间被机加工的螺钉的量得以受控,因此切割盘40更不可能束缚在轴182中。因此,引导槽132有利地减小了切割盘40在螺钉轴182中束缚或停止的趋势。

另外,引导槽132也在切割盘40在切割轴时束缚的情况下防止旋转工具10被推离螺钉,由此帮助用户维持对旋转工具10的控制。如果切割盘40被困在螺钉180的轴182上,则由于马达24在切割盘40停止时继续操作,旋转工具10和引导附接件100沿方向204旋转。当引导附接件100沿方向204旋转时,引导槽132旋转直到邻接部表面140(图5)接触螺钉180的轴182,从而吸收旋转工具10的惯性并使旋转工具10的旋转运动停止。以此方式,引导槽132限制当切割盘40束缚在轴182中时由反作用力产生的旋转,由此帮助用户维持对旋转工具10的控制。

图8示出用于在螺钉180的头部184中形成槽的引导附接件100。用户首先将螺钉180的头部184在引导孔154中对齐。然后,用户使用动力开关30激活马达以开始使切割盘40沿方向200旋转。然后,用户使旋转工具10运动,使得切割盘40运动成与螺钉头部184接触,以开始在螺钉头部184中机加工槽。由于引导孔154使螺钉头部184相对于切割盘40居中并且将螺钉头部184保持在适当位置,因此在螺钉头部184中形成受控且精确定位的槽。

为了切割具有相比于切割盘40的尺寸相对低厚度的片材或条带工件,用户将平坦底表面162放抵工件的上表面并且致动动力开关30以激活马达24。然后用户引导旋转工具10,使得引导附接件100的平坦底表面162保持抵靠工件的表面。切割盘40机加工工件,从而由于引导附接件100抵靠工件的引导而形成穿过工件的精确且被引导的切口。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引导附接件100被示出为与其中马达与切割盘40的旋转轴线和引导附接件100的中央轴线112平行并且同轴的旋转工具10一起使用。然而,读者应当理解的是,引导附接件100可以与其中马达垂直于切割盘的旋转轴线的旋转工具一起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引导附接件100的特征部,例如引导槽132、引导孔154和/或平坦底表面162中的一个或多个被整合于平行马达或垂直马达旋转工具中的固定防护件中。

在所示实施例中,引导附接件100包括引导槽132、引导孔154和平坦底表面162中的所有三个。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引导附接件可仅包括上述特征部中的一个或两个。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引导附接件仅包括引导孔154。在另一实施例中,引导附接件仅包括引导槽132。在又一实施例中,引导附接件包括引导孔154和引导槽132,但不包括平坦底表面特征部。

在各种实施例中,引导附接件可包括多于一个引导孔,以使得引导附接件能够被用于在不同尺寸的螺钉头部中形成槽。例如,图9示出引导附接件300的另一实施例,其中引导本体部分302具有外防护件304,其包括四个平坦区域306、308、310、312,每个平坦区域均包括相应的引导孔314、316、318、320。引导孔314、316、318、320中的每个的尺寸均与其他引导孔314、316、318、320的尺寸不同。例如,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引导孔314小于第二引导孔316,第二引导孔316小于第三引导孔318,第三引导孔318相应地小于第四引导孔320。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引导孔314具有约0.279英寸的直径,第二引导孔具有约0.332英寸的直径,第三引导孔具有约0.385英寸的直径,第四引导孔320具有约0.507英寸的直径。

此外,图9的实施例示出引导孔314、316、318、320中的每个邻近被限定为凹入引导主体302的基部部分332内的凹陷部324、326、328、330。凹陷部324、326、328、330具有与对应的引导孔314、316、318、320相同的直径,并且使得螺钉头部184能够定位在其中能够在螺钉头部184中形成期望深度的槽的位置处。读者应当理解的是,尽管未在图2-6的实施例中示出,但引导附接件100也可包括类似于图9中所示的那些凹陷部那样被限定为凹入基部部分内的凹陷部。

以与上面讨论的图2-6的实施例类似的方式使用图9的实施例的引导附接件300。用户选择尺寸适于待开槽的螺钉头部的合适的引导孔314、316、318、320并定位旋转工具10,使得所选择的引导孔314、316、318、320以最小间隙围绕螺钉头部184。然后,用户通过致动动力开关30来激活马达24,从而使切割盘40旋转。用户使旋转工具10运动,使得切割盘40在螺钉头部184中形成槽,并且其中所选择的引导孔314、316、318、320引导引导附接件300和切割盘40以在螺钉头部184中形成受控槽。

图10示出用于诸如图1的旋转工具10的旋转工具的引导附接件400的另一实施例。引导附接件400类似于图2-6的实施例的引导附接件100,除了引导本体404包括沿大体远离中央轴线112和引导附接件400的平坦底表面162的方向延伸的突出部406之外。突出部406具有大体平坦并且大体垂直于平坦底表面162取向的一侧408、以及并入平坦底表面162中的相对的弓形侧410。弓形侧410具有近似等于期望被切割的管414、导管、杆或轴的直径。在一个实施例中,弓形侧410具有约1.5英寸的直径,不过在其他实施例中,弓形侧具有另一合适的直径。

为了使用引导附接件400来切割管414,用户将旋转工具10与引导附接件400定位成邻近管414并且致动动力开关30以激活马达24并使切割盘40转动。然后用户开始使切割盘40朝向管414运动并运动到管414接触突出部406的弓形侧410的位置。一旦管414邻接突出部406的弓形侧410,用户就使旋转工具10围绕管414运动,或者使管414相对于弓形侧410旋转,同时保持弓形侧410与管414彼此接触。以这种方式,切割盘40以被引导和受控的方式机加工通过管414,直到管414的整个周边被切割。

图11示出用于诸如图1的旋转工具10的旋转工具的引导附接件的又一实施例。引导附接件500类似于图2-6的实施例的引导附接件100,除了引导本体504包括从外防护件508沿大体平行于平坦底表面162的方向突出的支撑构件506之外。支撑构件506为切割柔性、易弯、薄或非刚性基底提供结构支撑。通过使平坦底表面162邻接工件并致动动力开关以使切割盘40转动,以与图2-6的实施例类似的方式使用引导附接件500。然后用户使旋转工具10运动,使得平坦底表面162沿工件的表面运动,从而切割通过工件。当切割盘40运动通过工件时,工件的已切割部分可能从未切割部分下垂。支撑构件506保持工件的已切割部分邻近未切割部分,从而避免工件的已切割部分的过度下垂,过度下垂能够降低切割的品质。

将理解的是,以上描述的变型和其它特征和功能、或其替代物可以期望地组合成许多其它不同系统、应用或方法。可随后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做出各种目前未预见或未预期的替代物、改型、变型或改进,这些也旨在由前述公开内容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