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可移动拔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06722发布日期:2018-07-24 21:26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煤矿综采设备修理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功能可移动拔销装置。



背景技术:

矿用设备修理过程中,设备解体是主要环节,现阶段,设备解体主要利用自制的揪子等工具,通过中心杆与被拔销轴连接,操作人员拉动揪子,带动中心杆振动,从而使销轴被慢慢拔出。该工艺拆解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需要三名操作人员同时作业,并且自制的工具质量较差,经常出现损坏等问题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可移动拔销装置,提高拔销稳定性和拔销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功能可移动拔销装置,该装置包括拔销机构、升降机构和移动机构,所述拔销机构包括撑管、顶盘、尾座、筋板、第一耳板、第一千斤顶、连接耳座、底筋板和撑板,所述尾座焊接在撑板上表面上,所述撑管焊接在尾座上,撑管与尾座连接处焊接有筋板,撑管远离尾座一端设置有顶板,尾座面向撑管一侧中间焊接有第一耳板,所述撑板上表面上还焊接有底筋板,所述撑管底部与底筋板焊接连接,所述第一千斤顶置于撑管内与第一耳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千斤顶活塞杆与连接耳座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下撑管、上撑管、阀组、第二耳板、第二千斤顶、底板和第三耳板,所述上撑管焊接在撑板下表面,所述下撑管焊接在底板上表面,所述阀组焊接在下撑管外表面,所述撑板下表面中间焊接有第二耳板,所述底板上表面焊接有第三耳板,所述第二千斤顶底部与第三耳板固定连接,第二千斤顶活塞杆与第二耳板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底轮,所述底轮固定连接在底板下表面,所述底轮为万向轮。

所述第一耳板长度小于撑管直径,且第一耳板位于撑管管内。

所述第一千斤顶与第二千斤顶均为液压千斤顶。

所述连接耳座拔销销轴连接。

所述上撑管和下撑管均设置为四个。

所述下撑管设置为中空结构,且下撑管内径大于上撑管外径,上撑管设置在下撑管内部,所述下撑管与上撑管滑动联接。

所述筋板设置为三个。

所述底轮设置为四个。

所述阀组外接泵站。

所述阀组通过油管分别与第一千斤顶与第二千斤顶连接,第一千斤顶与第二千斤顶异步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可移动拔销装置,该装置通过底轮实现装置的移动;通过垂直方向的千斤顶实现装置高度的自由调整;通过上撑管与下撑管实现装置的稳定性;通过阀组操作实现无极升降;通过水平方向的千斤顶实现岁锁轴的操作;通过撑管使拔销更快更便捷,使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更稳定。使用本拔销装置,两名操作人员便可进行作业,正常情况下,几分钟之内可将一条销轴拔出,效率提高了5-6倍,人员投入减少50%,同时也使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大降低。该装置结构简单,通用性强,可靠性好,稳定性高,使用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可移动拔销装置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可移动拔销装置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可移动拔销装置阀组示意图。

图1中:1为撑管、2为顶盘、3为尾座、4为筋板、5为第一耳板、6为第一千斤顶、7为连接耳座、8为底筋板、9为撑板、10为下撑管、11为上撑管、12为阀组、13为第二耳板、14为第二千斤顶、15为底板、16为第三耳板、17为底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一种多功能可移动拔销装置,该装置包括拔销机构、升降机构和移动机构,所述拔销机构包括撑管1、顶盘2、尾座3、筋板4、第一耳板5、第一千斤顶6、连接耳座7、底筋板8和撑板9,所述尾座3焊接在撑板9上表面上,所述撑管1焊接在尾座3上,撑管1与尾座3连接处焊接有筋板4,所述筋板4设置为三个,撑管1远离尾座3一端设置有顶板2,尾座3面向撑管1一侧中间焊接有第一耳板5,所述第一耳板5长度小于撑管1直径,且第一耳板5位于撑管1管内,所述撑板9上表面上还焊接有底筋板8,所述撑管1底部与底筋板8焊接连接,所述第一千斤顶6置于撑管1内与第一耳板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千斤顶6活塞杆与连接耳座7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下撑管10、上撑管11、阀组12、第二耳板13、第二千斤顶14、底板15和第三耳板16,所述上撑管10焊接在撑板9下表面,所述下撑管11焊接在底板15上表面,下撑管11外表面焊接有阀接板,阀接板预留连接孔,通过螺栓与阀组12连接,所述撑板9下表面中间焊接有第二耳板13,所述底板15上表面焊接有第三耳板16,所述第二千斤顶14底部与第三耳板16固定连接,第二千斤顶14活塞杆与第二耳板13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底轮17,所述底轮17固定连接在底板15下表面,所述底轮17为万向轮,所述底轮17设置为四个。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千斤顶6与第二千斤顶14均为液压千斤顶,千斤顶拉力为17kn,行程为900mm。

所述连接耳座7与拔销销轴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撑管11设置为中空结构,且下撑管11内径大于上撑管10外径,上撑管10设置在下撑管11内部,所述下撑管11与上撑管10滑动联接。所述上撑管10和下撑管11均设置为四个,一个上撑管与一个下撑管嵌套为一组,四个上撑管与四个下撑管分别对应设置在撑板和底板。

所述阀组12外接泵站,由泵站提供高压液体,操作阀组对第一千斤顶6和第二千斤顶14进行控制。

可移动拔销装置在使用时,通过底轮17将拔销装置移动到销轴,操作阀组12,控制第二千斤顶14升降,将撑管1与销轴对准,操作阀组12,所述阀组12通过油管分别与第一千斤顶6与第二千斤顶14连接,第一千斤顶6与第二千斤顶14异步工作。将第一千斤顶6的活塞杆伸出到合适的位置,在第一千斤顶6的活塞杆上安装可拆卸的连接耳板7,连接耳板7连接拔销锁销,操作阀组12将第一千斤顶6活塞杆收回,千斤顶所嵌套的撑管1上顶盘2顶到被拆设备的表面,锁销在第一千斤顶6的拉力作用下被拔出,该装置可拔直径150mm以下,长度900mm以下的销轴。

上面仅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各种变化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煤矿综采设备修理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功能可移动拔销装置,该装置通过底轮实现装置的移动;通过垂直方向的千斤顶实现装置高度的自由调整;通过上撑管与下撑管实现装置的稳定性;通过阀组操作实现无极升降;通过水平方向的千斤顶实现岁锁轴的操作;通过撑管使拔销更快更便捷,使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更稳定。使用本拔销装置,两名操作人员便可进行作业,正常情况下,几分钟之内可将一条销轴拔出,效率提高了5‑6倍,人员投入减少50%,同时也使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大降低。该装置结构简单,通用性强,可靠性好,稳定性高,使用灵活。

技术研发人员:宋红伟;田荟;张黄龙;王攀;荀鹏;甄香莲;刘晋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霍州煤电集团鑫钜煤机装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白龙设备修配分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4.23
技术公布日:2018.07.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