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对胡须清理的翻转式剃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01968发布日期:2019-02-01 20:17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对胡须清理的翻转式剃须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剃须刀,具体涉及应用于对胡须清理的翻转式剃须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类小家电产品也走进了寻常百姓的生活中,中国作为新兴市场不断吸引生产企业推出符合中国消费者习惯的小家电,2010年是剃须刀在线渠道市场快速发展的一年,中国剃须刀市场在经历了2010年的市场复苏之后,2011年更是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各级家电销售渠道在中国进一步扩张、渗透,假日经济蓬勃增长,对带动剃须刀市场快速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大型超市渠道和家电连锁渠道零售量占整体剃须刀市场份额日益扩大,生产企业携手渠道商共同推出促销活动,使剃须刀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剃须刀可按结构分为安全刮脸刀、电动剃须刀、机械剃须刀,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明显不足,尤其是对剃须后的胡渣进行清洁收集问题较为凸出,胡渣长时间积存,易滋生细菌,给用户的健康埋下隐患,往往在清理的过程中,操作繁琐复杂,并且难以清理干净,为此,设计一种结构巧妙、原理简单、应用于对胡须清理的翻转式剃须方法显得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巧妙、原理简单、应用于对胡须清理的翻转式剃须方法。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应用于对胡须清理的翻转式剃须方法,其步骤在于:

(一)翻转阶段;

s1:用户手动按压翻转机构,翻转机构接受用户的下压力并且将该下压力转化成自身翻转的驱动力,翻转机构由初始状态切换至翻转状态;

所述的翻转机构包括呈柱状两端开口布置的外筒体,外筒体的下端面开口处设置有与其匹配并且可拆卸连接配合的底座,外筒体上端面开口处设置有竖直面一、竖直面一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外筒体的轴线方向对称布置,竖直面一的中部位置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的两限位槽之间设置有翻转筒体,翻转筒体呈柱状一端开口布置且初始状态下该开口朝向外筒体的内部布置,翻转筒体的外圆面与限位槽之间设置有滚套并且滚套沿水平方向活动布置,所述滚套内同轴转动设置有与其匹配的固定套,固定套朝向翻转筒体延伸并且与翻转筒体的外圆面固定连接,所述剃须构件设置于翻转筒体内,翻转筒体带动剃须构件绕固定套的轴线实现翻转,限位槽与滚套相互配合对翻转筒体的翻转进行限位;

所述外筒体上端开口处与翻转筒体之间设置有沿外筒体轴向活动布置的内筒体,内筒体与外筒体相匹配并且沿外筒体的轴线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内筒体内壁上设置有与竖直面一对应布置的竖直面二,竖直面二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内筒体的轴线方向对称布置,所述竖直面二上开设有贯穿至内筒体外部的引导槽,引导槽与滚套相匹配并且滚套穿设于引导槽内,所述引导槽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三段并且沿底座指向内筒体的方向依次为初始段a、翻转段b以及贴合段c,初始段a与贴合段c共线且平行内筒体的轴线方向、翻转段b呈圆弧形布置并且弧形凹面的开口方向水平布置;

所述翻转筒体的外圆面上设置有平行于其轴向布置的翻转块,翻转块设置有两个并且与滚套一一对应布置,翻转块与内筒体相互靠近一端面设置有用于推动翻转筒体进行倾覆的抵推构件,所述的抵推构件包括设置于翻转块靠近内筒体一端面的抵推滑槽以及设置于内筒体竖直面二上并且沿内筒体径向布置的圆形抵推滑块,所述的抵推滑槽沿平行于翻转筒体的轴线方向布置,所述的抵推滑块设置于引导槽的初始段a与贴合段c之间并且抵推滑块位于引导槽翻转段b凸起面的波峰位置,所述的抵推滑块与抵推滑槽转动连接配合并且沿抵推滑槽的布置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翻转机构在翻转过程中,内筒体沿着外筒体的内壁朝向外筒体的内部滑动,引导槽随着内筒体同步朝向外筒体内部运动,引导槽的运动促使滚套与引导槽的初始段a切换至翻转段b,与其同时,抵推滑块沿着抵推滑槽滑动至竖直向下的最大限度并且与抵推滑槽的侧壁抵触,此时,内筒体继续朝向外筒体的内部滑动,引导槽翻转段b将挤压迫使滚套朝向翻转段b的凸起方向移动,滚套将绕着抵推滑块的轴线方向逆时针转动,同时,抵推滑槽绕着抵推滑块的轴线方向逆时针转动,滚套与抵推滑槽将发生位置偏移,抵推滑块将推动抵推滑槽绕着滚套的轴线逆时针倾覆翻转一百八十度,引导槽的继续向下运动将促使滚套由引导槽的翻转段b切换至贴合段c,在此过程中,引导槽的贴合段c将挤压迫使滚套朝向背离翻转段b的凸起方向移动,抵推滑槽转动至平行于外筒体的轴线方向,此时,滚套与抵推滑槽共线,翻转块将带动翻转筒体同步翻转;当引导槽的贴合段c与滚套配合时,用户继续下压内筒体,直至滚套与引导槽贴合段c的顶部相抵触,翻转机构由初始状态切换至翻转状态并且带动剃须构件工作端朝向外筒体的外部布置;

(二)锁紧阶段;

s2:转动锁紧构件一将翻转机构锁紧固定在翻转转态,所述的锁紧构件一开设于其中一竖直面一上的锁紧孔并且锁紧孔的轴线方向平行于外筒体的径向,所述锁紧孔内同轴活动设置有锁紧销,锁紧销与锁紧孔相匹配并且沿锁紧孔的轴线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锁紧销一端延伸至外筒体的内部并且该端部位置设置有锁紧板,锁紧销背离锁紧板一端延伸至外筒体的外部并且该端部同轴设置有呈圆弧形外凸的锁紧触头,所述外筒体的外部转动设置有与锁紧触头对应布置的锁紧拨环,锁紧拨环的内圆面上开设有沿其周向布置的触发槽,触发槽的槽底设置成弧形面,触发槽槽底所在弧形面与锁紧拨环内圆面之间的距离沿顺时针方向逐渐减小;

锁紧构件一在工作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为,当翻转机构切换至翻转状态时,用户顺时针转动锁紧拨环,触发槽随锁紧拨环同步转动,触发槽的槽底对锁紧触头进行挤压,锁紧触头朝向锁紧孔内部运动,锁紧触头推动锁紧销沿锁紧孔朝向内筒体滑动,锁紧销将带动锁紧板与内筒体的外壁抵触并且锁紧板与内筒体的外壁之间将产生静摩擦力,该静摩擦力对内筒体进行锁紧固定,在此过程中,复位弹簧二逐渐压缩并且弹性势能增大,锁紧构件一将翻转机构锁紧与翻转状态;

(三)剃须阶段;

s3:翻转机构切换至翻转状态并且带动剃须构件同步翻转,将朝外布置的剃须构件的工作端与用户的胡须贴合,动力装置驱动剃须构件工作端正转并且以此对用户的胡须进行清理;

所述的剃须构件包括嵌设于翻转筒体内部的驱动电机并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朝向翻转筒体的外部布置,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同轴连接设置有输出轴,驱动电机的外圆面上设置有接电线,接电线的输入端与动力装置电连接、输出端与驱动电机电连接,所述输出轴的输出端同轴设置有圆盘形刀架,刀架沿翻转筒体开口方向一端面为刀架安装面并且刀架安装面设置成弧形凸起面,所述刀架安装面上设置有与弧形凸起面相匹配并且沿其径向布置的刀片,刀片靠近刀架安装面一端为连接端并且连接端与刀架安装面可拆卸连接配合、背离刀架安装面一端为尖锐切割端并且切割端自由悬置,刀片设置有六个并且沿刀架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所述的剃须构件还包括设置于内筒体背离外筒体一端开口处的刀网并且刀网设置成与刀架安装面相匹配的弧形网状结构,刀片与导向相匹配;

剃须构件在工作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为,当翻转机构由初始状态切换至翻转状态时,翻转机构带动剃须构件的工作端切换朝外布置,此时,转动锁紧构件一将翻转机构锁紧固定,用户手持外筒体将面部与刀网贴合,使胡须由刀网插入至内筒体的内部并且与刀片接触,驱动电机启动并且驱动输出轴绕自身轴线正向转动,输出轴将带动刀架绕自身轴线同步正向转动,刀架将带动刀片绕刀架的轴线同步正向转动,刀片的转动将对与其接触的胡须进行清理。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巧妙、原理简单,便于对剃须后形成的胡渣进行收集清理,剃须过程中,翻转机构带动剃须构件翻转朝外布置,剃须构件正转并且对用户的胡须进行清理,清理过程中,部分胡渣直接落入至清洁构件内、另一部分胡渣粘接于剃须构件上,清理完毕后,翻转机构带动剃须构件翻转朝内布置,剃须构件与清洁构件贴合,剃须构件反转并且清洁构件对粘接于剃须构件上的胡渣进行清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翻转剃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翻转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翻转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翻转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翻转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翻转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剃须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剃须构件的局部配合图。

图13为翻转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复位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16为翻转剃须装置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锁紧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8为锁紧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9为锁紧构件与翻转机构的配合图。

图20为锁紧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1为锁紧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清洁构件与剃须构件的配合图。

图23为清洁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动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动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图25中h处的放大图。

图27为动力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8为自动开关的剖视图。

图29为手动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30为动力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1为动力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2为动力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3为动力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为:

100、翻转剃须装置;101、活动盖;102、固定盖;110、翻转机构;111、外筒体;111a、竖直面一;111b、限位槽;112、底座;112a、圆台;112b、安装筒体;112c、卡槽;113a、滚套;113b、固定套;114、翻转筒体;114a、限位块;114b、布线槽;114c、布线孔;115、内筒体;115a、竖直面二;115b、避让口;116、引导槽;117、翻转块;118a、抵推滑槽;118b、抵推滑块;120、剃须构件;121、驱动电机;122、输出轴;123、接电线;124、刀架;125、刀片;126、刀网;127、封堵盖;130、复位构件;131、承托环;132、复位弹簧一;

200、锁紧构件一;201、锁紧孔;201a、内置凸台一;202、锁紧销;203、锁紧板;203a、锁紧纹;204、限位台一;205、锁紧触头;206、复位弹簧二;207、锁紧拨环;207a、防滑纹;208、触发槽;

300、清洁构件;301、清洁盘;302、清洁毛刷;

400、动力装置;410、动力源;411、安装板;412、电池;413、控制器;414、自动开关;415、自动开关本体;415a、滑槽;415b、触发滑块;415c、触发斜面;415d、安装柱;415e、复位弹簧三;416、手动开关;417a、手动开关本体;417b、触发转轴;417c、旋钮一;420、锁紧构件二;421、转台;422、连杆;423、引导孔一;424、锁紧柱;425、锁紧头;426、内置凸台二;427、锁紧弹簧;428a、锁紧孔一;428b、锁紧孔二;429、旋钮二;431、电极板;432、固定电极触头;433、引导孔二;434、电极柱;435、限位台三;436、内置凸台三;437、压紧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参见图1-33,一种翻转式自清洁电动剃须刀,其包括用于对用户胡须进行清理的翻转剃须装置100、用于对翻转剃须装置100进行锁紧固定的锁紧构件一200、用于对翻转剃须装置100清理胡须后粘接的胡渣进行清洁的清洁构件300以及用于对翻转剃须装置100进行提供动力的动力装置400,翻转剃须装置100包括翻转机构110、设置于翻转机构110上的剃须构件120以及设置于翻转机构110底部的复位构件130,翻转机构110用于接受用户的下压力并且将该下压力转化成驱动自身进行翻转的倾覆力、剃须构件120用于对用户的胡须进行清理,所述的翻转机构110设置成可相互切换的初始状态与翻转状态,初始状态为剃须构件120的工作端朝内布置,翻转状态为翻转机构110倾覆带动剃须构件120翻转并且使剃须构件120的工作端朝外布置,复位构件130用于驱动翻转机构110由翻转状态切换至初始状态。

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用户手动按压翻转机构110,翻转机构110接受用户的下压力并且将该下压力转化成自身翻转的驱动力,翻转机构110由初始状态切换至翻转状态并且带动剃须构件120同步翻转,剃须构件120的工作端由朝内布置切换至朝外布置,此时,转动锁紧构件一130将翻转机构110锁紧固定在翻转转态,将朝外布置的剃须构件120的工作端与用户的胡须贴合,动力装置400驱动剃须构件120工作端正转并且以此对用户的胡须进行清理,当用户的胡须清理完毕后,转动锁紧构件一130撤销对翻转机构110的锁紧固定,复位构件130驱动翻转机构110由翻转状态切换至初始状态,剃须构件120的工作端由朝外布置切换成朝内布置,朝内布置的剃须构件120的工作端与清洁构件300相互贴合,动力装置400驱动剃须构件120的工作端反转以此对剃须构件120工作端粘接的胡渣进行清洁。

参见图5-10,所述的翻转机构110包括呈柱状两端开口布置的外筒体111,外筒体111的下端面开口处设置有与其匹配并且可拆卸连接配合的底座112,外筒体111上端面开口处设置有竖直面一111a、竖直面一111a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外筒体111的轴线方向对称布置,竖直面一111a的中部位置设置有限位槽111b,所述的两限位槽111b之间设置有翻转筒体114,翻转筒体114呈柱状一端开口布置且初始状态下该开口朝向外筒体111的内部布置,翻转筒体114的外圆面与限位槽111b之间设置有滚套113a并且滚套113a沿水平方向活动布置,所述滚套113a内同轴转动设置有与其匹配的固定套113b,固定套113b朝向翻转筒体114延伸并且与翻转筒体114的外圆面固定连接,所述剃须构件120设置于翻转筒体114内,翻转筒体114带动剃须构件120绕固定套113b的轴线实现翻转,限位槽111b与滚套113a相互配合对翻转筒体114的翻转进行限位。

具体的,参见图6-10,为了能够驱动翻转筒体114,所述外筒体111上端开口处与翻转筒体114之间设置有沿外筒体111轴向活动布置的内筒体115,内筒体115与外筒体111相匹配并且沿外筒体111的轴线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内筒体115内壁上设置有与竖直面一111a对应布置的竖直面二115a,竖直面二115a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内筒体115的轴线方向对称布置,所述竖直面二115a上开设有贯穿至内筒体115外部的引导槽116,引导槽116与滚套113a相匹配并且滚套113a穿设于引导槽116内,所述引导槽116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三段并且沿底座112指向内筒体115的方向依次为初始段a、翻转段b以及贴合段c,初始段a与贴合段c共线且平行内筒体115的轴线方向、翻转段b呈圆弧形布置并且弧形凹面的开口方向水平布置,内筒体115朝向外筒体111内部滑动并且滚套113a依次与引导槽116的初始段a、翻转段b以及贴合段c相配合,在此过程中,实现翻转筒体114的翻转。

具体的,当用户手动按压内筒体115朝向外筒体111内部滑动过程中,内筒体115接受用户的下压力并且转化成驱动翻转筒体114进行翻转的驱动力,为此,所述翻转筒体114的外圆面上设置有平行于其轴向布置的翻转块117,翻转块117设置有两个并且与滚套113a一一对应布置,翻转块117与内筒体115相互靠近一端面设置有用于推动翻转筒体114进行倾覆的抵推构件,所述的抵推构件包括设置于翻转块117靠近内筒体115一端面的抵推滑槽118a以及设置于内筒体115竖直面二115a上并且沿内筒体115径向布置的圆形抵推滑块118b,所述的抵推滑槽118a沿平行于翻转筒体114的轴线方向布置,所述的抵推滑块118b设置于引导槽116的初始段a与贴合段c之间并且抵推滑块118b位于引导槽214翻转段b凸起面的波峰位置,所述的抵推滑块118b与抵推滑槽118a转动连接配合并且沿抵推滑槽118a的布置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更为具体的,参见图9、图10,为了对翻转筒体114翻转时提供避让,所述的内筒体115的外圆面上设置有与翻转筒体114相匹配的避让口115b,避让口115b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平行于内筒体115的轴线方向对称布置。

参见图14、图15,翻转架118翻转后,为了使翻转机构110由翻转状态切换至初始状态,所述的复位构件130设置于底座112与内筒体115之间,底座112朝向外筒体111内部一端面设置有与外筒体111相匹配的圆台112a,圆台112a朝向外筒体111内部一端面设置有与内筒体115相匹配的安装筒体112b,安装筒体112b的外圆面与内筒体115的内壁沿内筒体115的轴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复位构件130包括设置于内筒体115靠近底座112一端面并且与其匹配的承托环131,承托环131靠近底座112一端面设置有与其匹配的环形槽,所述安装筒体112b的外部套设有复位弹簧一132,复位弹簧一132的一端与圆台112a抵触、另一端与环形槽的槽底抵触并且复位弹簧一132的弹力始终由圆台112a指向环形槽的槽底。

翻转机构110在翻转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为,用户手动按压内筒体115并且克服复位弹簧一132的弹力作用将其下压,内筒体115沿着外筒体111的内壁朝向外筒体111的内部滑动,复位弹簧一132逐渐压缩并且弹性势能逐渐增大,引导槽116随着内筒体115同步朝向外筒体111内部运动,引导槽116的运动促使滚套113a与引导槽116的初始段a切换至翻转段b,与其同时,抵推滑块118b沿着抵推滑槽118a滑动至竖直向下的最大限度并且与抵推滑槽118a的侧壁抵触,此时,内筒体115继续朝向外筒体111的内部滑动,引导槽116翻转段b将挤压迫使滚套113a朝向翻转段b的凸起方向移动,滚套113a将绕着抵推滑块118b的轴线方向逆时针转动,同时,抵推滑槽118a绕着抵推滑块118b的轴线方向逆时针转动,滚套113a与抵推滑槽118a将发生位置偏移,抵推滑块118b将推动抵推滑槽118a绕着滚套113a的轴线逆时针倾覆翻转一百八十度,引导槽116的继续向下运动将促使滚套113a由引导槽116的翻转段b切换至贴合段c,在此过程中,引导槽116的贴合段c将挤压迫使滚套113a朝向背离翻转段b的凸起方向移动,抵推滑槽118a转动至平行于外筒体111的轴线方向,此时,滚套113a与抵推滑槽118a共线,翻转块117将带动翻转筒体114同步翻转;当引导槽116的贴合段c与滚套113a配合时,用户继续下压内筒体115,直至滚套113a与引导槽116贴合段c的顶部相抵触,翻转机构110由初始状态切换至翻转状态并且带动剃须构件120工作端朝向外筒体111的外部布置,此时,锁紧构件一300将翻转机构110锁紧固定于翻转状态并且将剃须构件120工作端与用户的胡须相贴合,剃须构件120对用户的胡须就行清理。

用户的胡须清理完成后,翻转机构110由翻转状态切换至初始状态,翻转机构110在复位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为,将锁紧构件一300对翻转机构110的锁紧固定解除,复位弹簧一132的弹性势能逐渐释放并且推动内筒体115朝向外筒体111的外部滑动,当引导槽116的向上运动时滚套113a由引导槽116的贴合段c切换至翻转段b,引导槽116的翻转段b将挤压迫使滚套113a朝向翻转段b的凸起方向移动,滚套113a将带动绕着抵推滑块118b的轴线方向顺时针转动,同时,抵推滑槽118a将绕着滚套113a的轴线方向同步逆时针转动,滚套113a与抵推滑槽118a将发生位置偏移,抵推滑块118b将推动抵推滑槽118a绕着滚套113a的轴线顺时针倾覆翻转一百八十度复位,翻转块117将带动翻转筒体114同步翻转复位,引导槽116的继续向上运动促使滚套113a由引导槽116的翻转段b切换至初始段a,脚踏翻转机110由翻转状态切换至初始状态并且带动剃须构件120工作端朝向外筒体111的内部布置。

参见图11-13,所述的剃须构件120包括嵌设于翻转筒体114内部的驱动电机121并且驱动电机121的输出端朝向翻转筒体114的外部布置,驱动电机121的输出端同轴连接设置有输出轴122,驱动电机121的外圆面上设置有接电线123,接电线123的输入端与动力装置400电连接、输出端与驱动电机121电连接,所述输出轴122的输出端同轴设置有圆盘形刀架124,刀架124沿翻转筒体114开口方向一端面为刀架124安装面并且刀架124安装面设置成弧形凸起面,所述刀架124安装面上设置有与弧形凸起面相匹配并且沿其径向布置的刀片125,刀片125靠近刀架124安装面一端为连接端并且连接端与刀架124安装面可拆卸连接配合、背离刀架124安装面一端为尖锐切割端并且切割端自由悬置,为了提升对用户胡须清理的效率,刀片125设置有六个并且沿刀架124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所述的剃须构件120还包括设置于内筒体115背离外筒体111一端开口处的刀网126并且刀网126设置成与刀架124安装面相匹配的弧形网状结构,刀片125与导向126相匹配。

具体的,参见图12,用户胡须由刀网126插入至内筒体115内部并且与刀片125的切割端抵触,刀架124带动刀片125绕刀架124的轴线转动从而达到对用户胡须进行清理,为了进一步提升刀片125对胡须进行清理的效率,所述刀片125的切割端倾斜布置,刀片125切割端与刀架124安装面之间的距离沿刀架124转动方向逐渐增大。

具体的,参见图11,为了避免刀片125切割后的胡渣落入至驱动电机121中,所述输出轴122的外部活动套设有封堵盖127并且封堵盖127与翻转筒体114的开口处密封连接。

更为具体的,参见图13,为了便于驱动电机121的安装以及接电线123的排布,所述翻转筒体114的底部同轴设置有限位口并且限位口用于确保驱动电机121与翻转筒体114之间的同轴度,所述翻转筒体114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块114a,限位块114a设置有四个并且沿翻转筒体114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其中两限位块1114a与翻转块117一一对应布置,其中一限位块114a开设有布线槽114b并且布线槽114b的槽底设置有与固定套113b接通的布线孔114c,接电线123输入端与动力装置400电连接、输出端依次穿过固定套113、布线孔114c、布线槽114b与驱动电机121电连接。

剃须构件120在工作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为,当翻转机构110由初始状态切换至翻转状态时,翻转机构110带动剃须构件120的工作端切换朝外布置,此时,转动锁紧构件一200将翻转机构110锁紧固定,用户手持外筒体100将面部与刀网126贴合,使胡须由刀网126插入至内筒体115的内部并且与刀片125接触,驱动电机121启动并且驱动输出轴122绕自身轴线正向转动,输出轴122将带动刀架124绕自身轴线同步正向转动,刀架124将带动刀片125绕刀架124的轴线同步正向转动,刀片125的转动将对与其接触的胡须进行清理,弧形网状结构的刀网126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便于胡须能够顺利插入至刀网126内。

参见图17-21,所述的锁紧构件一200开设于其中一竖直面一111a上的锁紧孔201并且锁紧孔201的轴线方向平行于外筒体111的径向,所述锁紧孔201内同轴活动设置有锁紧销202,锁紧销202与锁紧孔201相匹配并且沿锁紧孔201的轴线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锁紧销202一端延伸至外筒体111的内部并且该端部位置设置有锁紧板203,锁紧板203通过与内筒体115外壁之间的抵触产生的静摩擦力从而对内筒体115进行限位锁紧,为了增强锁紧板203对内筒体115的锁紧力,所述锁紧板203靠近内筒体115一端面设置有锁紧纹203a,锁紧销202背离锁紧板203一端延伸至外筒体111的外部并且该端部同轴设置有呈圆弧形外凸的锁紧触头205,通过挤压锁紧触头205使锁紧板203与内筒体115外壁抵触。

具有的,为了便于锁紧板203的复位,所述锁紧孔201内同轴设置有内置凸台一201a,所述锁紧销201与锁紧触头205连接处同轴设置有限位台一204,所述锁紧销201的外部套设有复位弹簧二206,复位弹簧二206的一端与内置凸台一201a抵触、另一端与限位台一204抵触并且复位弹簧二206的弹力始终由内置凸台一201a指向限位台一204。

更为具体的,为了便于对锁紧触头205进行挤压,所述外筒体111的外部转动设置有与锁紧触头205对应布置的锁紧拨环207,锁紧拨环207的内圆面上开设有沿其周向布置的触发槽208,触发槽208的槽底设置成弧形面,触发槽208槽底所在弧形面与锁紧拨环207内圆面之间的距离沿顺时针方向逐渐减小,为了避免用户转动锁紧拨环207时产生打滑,所述锁紧拨环207的外圆面上设置有防滑纹207a。

锁紧构件一200在工作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为,当翻转机构110切换至翻转状态时,用户顺时针转动锁紧拨环207,触发槽208随锁紧拨环207同步转动,触发槽208的槽底对锁紧触头205进行挤压,锁紧触头205朝向锁紧孔201内部运动,锁紧触头205推动锁紧销202沿锁紧孔201朝向内筒体115滑动,锁紧销202将带动锁紧板203与内筒体115的外壁抵触并且锁紧板203与内筒体115的外壁之间将产生静摩擦力,该静摩擦力对内筒体115进行锁紧固定,在此过程中,复位弹簧二206逐渐压缩并且弹性势能增大,锁紧构件一200将翻转机构110锁紧与翻转状态,刀片125朝向刀网126布置,用户开始清理胡须,清理完毕后,将锁紧构件一200对翻转机构110的锁紧解除,具体表现为,逆时针转动锁紧拨环207,触发槽208随锁紧拨环207同步转动,触发槽208槽底对锁紧触头205的挤压撤销,复位弹簧二206的弹性势能逐渐释放,复位弹簧二206的弹力推动限位台一204朝向锁紧孔201的外部运动,限位台一204将带动锁紧销202沿锁紧孔201背离内筒体115向外滑动复位,锁紧销202将带动锁紧板203背离内筒体115运动复位,锁紧板203撤销对内筒体115外壁的抵触,此时,翻转机构110在复位构件130的作用下由翻转转态切换至初始状态。

参见图1,作为本发明更为优化的方案,初始状态下的翻转机构110内筒体115滑动至外筒体111的外部,为了对外筒体111与内筒体115同时进行保护,所述外筒体111的外部套设有与其匹配固定盖102并且固定盖102位于底座112与锁紧拨环207之间,所述外筒体111背离底座112一端套设有与其匹配的活动盖101,活动盖101罩设于内筒体115的外部并且与外筒体111活动连接配合。

参见图22、图23,剃须构件120对用户的胡须进行清理的过程中,刀片125切割后的胡渣一分部将直接落入至外筒体111内部、另一部分将粘接于刀片125上,为了便于对胡渣进行收集处理,所述的清洁构件300包括清洁盘301,清洁盘301位于安装筒体112b靠近翻转筒体114一端开口处设置的卡槽112c内,清洁盘301与安装筒体112b相匹配并且开口朝向翻转筒体114布置,所述清洁盘301的盘底设置有朝向翻转筒体114布置的清洁毛刷302,清洁毛刷302与初始状态下的刀片125相接触。

清洁毛刷302与刀片125相接触,刀架124带动刀片125转动,清洁毛刷302对刀片125上粘接的胡渣进行清理,为了避免刀片125在转动过程中将清洁毛刷302切断,因此,刀架124需带动刀片125反向转动,清洁构件300在清洁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其一为剃须阶段:用户在剃须过程中,部分胡渣将直接坠落至外筒体111内部并且落至清洁盘301内,其二为清理阶段:用户在剃须过程中,部分胡渣将粘接于刀片125上无法直接落入至清洁盘301内,此时,翻转机构110复位切换至初始状态并且带动刀片125转动与清洁毛刷302相接触,启动驱动电机121反转,驱动电机121输出端将驱动输出轴122绕自身轴线反转,输出轴122将驱动刀架124绕自身轴线同步反向转动,刀架124将带动刀片125同步反向转动,清洁毛刷302对刀盘125上粘接的胡渣进行清理。

参见图24-33,剃须构件120在对用户胡须进行清理的过程中,需要使刀片125绕刀架124的轴线方向正向转动,清洁构件300对刀片125上粘接的胡渣进行清理的过程中,需要使刀片125绕刀架124的轴线方向反向转动,为此,所述的动力装置400设置于安装筒体112b的内部并且背离翻转筒体114延伸至外筒体111的底部,动力装置400包括用于对驱动电机121进行供电的动力源410并且动力源410控制驱动电机121的正/反转启动以及用于将底座112锁紧于外筒体111上的锁紧构件二420,锁紧构件二420便于底座112的拆装,底座112的快速拆装,一方面便于用户对动力源410的检修维护、另一方面便于用户对清洁盘301内部收集的胡渣进行倾倒清理。

参见图24-29,所述动力源410包括设置于安装筒体112b内部并且与其匹配的安装板411,安装板411上嵌设有可拆卸连接配合的电池412,电池412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外筒体111的轴线方向对称布置,安装板411上还设置有控制器413、自动开关414与手动开关416,电池412与自动开关414以及手动开关416均为电连接,控制器413与自动开关414以及手动开关416均为电连接,自动开关414用于自动控制驱动电机121进行正向转动、手动开关416用于手动控制驱动电机121进行反向转动。

具体的,所述的自动开关414包括设置于安装板411上的自动开关本体415,自动开关本体415呈矩形竖直布置并且自动开关本体415长度方向平行于外筒体111的轴线方向,自动开关本体415靠近安装筒体112b内壁一侧面设置有弧形滑槽415a,滑槽415a沿外筒体111的径向布置,滑槽415a的槽口处设置有触发滑块415b,触发滑块415b与滑槽415a相匹配并且外筒体111的径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触发滑块415b背离滑槽415a一端面设置有触发斜面415c并且触发斜面415c用于接受朝向外筒体111内部滑动的内筒体115的侧向挤压力,触发斜面415c与自动开关本体415之间的距离由底座112指向内筒体115逐渐增大,为了便于触发滑块415b的复位断开,所述触发滑块415b朝向滑槽415a槽底一端面设置有安装柱415d,所述安装柱415d的外部套设有复位弹簧三415e,复位弹簧三415e一端与触发滑块415b抵触、另一端与滑槽415a的槽底抵触并且复位弹簧三415e的弹力始终由滑槽415a的槽底直线触发滑块415b。

具体的,所述的手动开关416包括设置于安装板411上的手动开关本体417a并且手动开关本体417a位于两电池412之间,手动开关本体417呈圆形布置并且其轴线方向与外筒体111的轴线重合,手动开关本体417靠近底座112一端面同轴设置有触发转轴417b并且触发转轴417b延伸至底座112的外部,触发转轴417的延伸端端部位置同轴设置有旋钮一417c。

具体的,由于底座112与外筒体111可拆卸连接,为了保证接电线123与动力源410之间的电连接,所述自动开关414、手动开关416与接电线123之间设置有活动对接组件,所述活动对接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外筒体111内上的电极板431且电极板431与圆台112a对应布置,电极板431设置成与外筒体111相匹配的弧形板体结构,电极板431靠近圆台112a一端面设置有固定电极触头432,接电线123与固定电极触头432电连接,所述圆台112a上沿其径向开设有引导孔二433并且引导孔二433与固定电极触头对应布置,所述引导孔二433内部穿设有与其匹配的电极柱434,电极柱434输入端与自动开关414、手动开关416对应连接;输出端设置有圆形触头并且与固定电极触头432相抵触。

更为具体的,固定电极触头432包括正极输入触头与负极输入触头并且两者沿圆台112a的径向对称布置,引导孔二433包括正极引导孔二与负极引导孔二,正极引导孔二以及负极引导孔二与正极输入触头以及负极输入触头一一对应布置,电极柱434包括正极电极柱以及负极电极柱,正极电极柱以及负极电极柱与正极引导孔二以及负极引导孔二一一对应布置。

更为具体的,为了使电极柱434与固定电极触头432抵触的更加牢靠,所述引导孔二433内部同轴设置有内置凸台三436,所述电极柱434靠近圆形触头一端外圆面上设置有限位台三435,电极柱434的外部套设有压紧弹簧437,压紧弹簧473一端与内置凸台三436抵触、另一端与限位台三435抵触并且压紧弹簧437的弹力始终由内置凸台三436指向限位台三435。

动力源410在工作过程中,当用户需要利用剃须构件120对用户的胡须进行清理时,翻转机构110由初始状态切换至翻转状态并且锁紧构件一200将翻转机构110锁紧固定于翻转状态,在此过程中,内筒体115下压朝向外筒体111的内部滑动,内筒体115与触发斜面415c相抵触并且挤压触发斜面415c朝向滑槽415a内部滑动,触发斜面415c将带动触发滑块415b克服复位弹簧三415e弹力作用下朝向滑槽415a内部同步滑动,复位弹簧三415e逐渐压缩并且弹性势能增大,此时,自动开关本体41自动4打开,电池412与驱动电机121接通并且构成闭合循环回路,控制器413控制驱动电机121启动正向转动,驱动电机121驱动刀片125绕刀架124的轴线方向正向转动,并且对插入至刀网126内的用户胡须进行清理,当用户的胡须清理完毕后,锁紧构件一200对翻转机构110的锁紧固定撤销,复位构件130驱动翻转机构110由翻转状态切换至初始状态,在此过程中,内筒体115朝向外筒体111的外部滑动并且撤销对触发斜面415c的侧向挤压,复位弹簧三415e弹性势能逐渐释放,复位弹簧三415e推动触发滑块415b朝向滑槽415a的外部滑动复位,自动开关本体414自动关闭,电池412与驱动电机121断开,驱动电机121停止工作;当用户需要利用清洁构件300对剃须构件120进行清洁时,转动旋钮一417c,旋钮417c将带动触发转轴417b同步转动,触发转轴417b的转动将使手动开关本体417a打开,电池412与驱动电机121接通并且构成闭合循环回路,控制器413控制驱动电机121启动反向转动,动电机121驱动刀片125绕刀架124的轴线方向反向转动,并且清理毛刷302对粘接于刀片125上的胡渣进行清洁。

参见图3、图30-33,所述的锁紧构件二420包括活动套设于触发转轴415c外部的转台421并且转台421位于安装板411与底座112之间,所述转台421上端面铰接设置有连杆422并且该铰接轴的轴向平行于外筒体111的轴向,连杆422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外筒体111的轴向对称布置,所述的锁紧构件二420还包括设置于圆台112a上并且沿其径向布置的引导孔一423,引导孔一423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圆台112a的轴线方向对称布置,其中一引导孔一423位于两引导孔二433之间,所述连杆422背离转台421一端铰接设置有锁紧柱424并且该铰接轴的轴向平行于外筒体111的轴向,锁紧柱424与引导孔一423相匹配并且穿设于引导孔一423内部,锁紧柱424背离连杆422一端同轴连接设置有锁紧头425,所述的锁紧构件二420还包括与锁紧头425相匹配的锁紧孔,所述的锁紧孔包括设置于外筒体111上的锁紧孔一428a以及设置于电极板431上的锁紧孔二428b,锁紧孔二428b位于正极输入触头与负极输入触头之间,拆卸过程中,为了便于锁紧触头425与锁紧孔相互脱开分离,所述旋钮一417c与底座112之间同轴设置有活动套设于触发转轴417b外部的旋钮二429,旋钮二429延伸至外筒体111内部并且与转台421固定连接。

具体的,为了使锁紧头425与锁紧孔之间的锁紧更加的牢靠,所述锁紧孔内同轴设置有内置凸台二426,所述锁紧柱424靠近锁紧头425一端外圆面上设置有限位台二,锁紧柱424的外部套设有锁紧弹簧427,锁紧弹簧427一端与内置凸台二426抵触、另一端与限位台二抵触并且锁紧弹簧427的弹力始终由内置凸台二426指向限位台二。

锁紧构件二420在工作过程中,当需要跟换电池412或者需要倾倒清洁盘301内部的胡渣时,将底座112与外筒体111拆卸分离,具体表现为,用户逆时针转动旋钮二429,使两连杆422绕着对应铰接轴相互靠近转动,连杆422的转动将带动锁紧柱424沿着引导孔一423朝向圆台112a的内部滑动,锁紧柱424将带动锁紧头425同步运动并且与锁紧孔相互分离脱开,在此过程中,锁紧弹簧427逐渐压缩并且弹性势能增大,锁紧构件二420对圆台112a与外筒体111之间的锁解除,此时将底座112与外筒体111分离,对电池412进行更换/倾倒清洁盘301内部的胡渣,而后,将底座112与外筒体111组合锁紧,具体表现为,将底座112与外筒体111的底部合并,锁紧弹簧427的弹性势能释放并且推动锁紧柱424沿着引导孔一423朝向圆台112a的外部滑动,锁紧柱424将带动锁紧头425同步运动并且插入至锁紧孔的内部,锁紧构件二420复位并给将圆台112a与外筒体111之间牢牢锁紧。

一种翻转式自清洁电动剃须方法,其步骤在于:

(一)翻转剃须阶段;

s1:用户手动按压翻转机构110,翻转机构110接受用户的下压力并且将该下压力转化成自身翻转的驱动力,翻转机构110由初始状态切换至翻转状态;

所述的翻转机构110包括呈柱状两端开口布置的外筒体111,外筒体111的下端面开口处设置有与其匹配并且可拆卸连接配合的底座112,外筒体111上端面开口处设置有竖直面一111a、竖直面一111a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外筒体111的轴线方向对称布置,竖直面一111a的中部位置设置有限位槽111b,所述的两限位槽111b之间设置有翻转筒体114,翻转筒体114呈柱状一端开口布置且初始状态下该开口朝向外筒体111的内部布置,翻转筒体114的外圆面与限位槽111b之间设置有滚套113a并且滚套113a沿水平方向活动布置,所述滚套113a内同轴转动设置有与其匹配的固定套113b,固定套113b朝向翻转筒体114延伸并且与翻转筒体114的外圆面固定连接,所述剃须构件120设置于翻转筒体114内,翻转筒体114带动剃须构件120绕固定套113b的轴线实现翻转,限位槽111b与滚套113a相互配合对翻转筒体114的翻转进行限位;

所述外筒体111上端开口处与翻转筒体114之间设置有沿外筒体111轴向活动布置的内筒体115,内筒体115与外筒体111相匹配并且沿外筒体111的轴线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内筒体115内壁上设置有与竖直面一111a对应布置的竖直面二115a,竖直面二115a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内筒体115的轴线方向对称布置,所述竖直面二115a上开设有贯穿至内筒体115外部的引导槽116,引导槽116与滚套113a相匹配并且滚套113a穿设于引导槽116内,所述引导槽116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三段并且沿底座112指向内筒体115的方向依次为初始段a、翻转段b以及贴合段c,初始段a与贴合段c共线且平行内筒体115的轴线方向、翻转段b呈圆弧形布置并且弧形凹面的开口方向水平布置;

所述翻转筒体114的外圆面上设置有平行于其轴向布置的翻转块117,翻转块117设置有两个并且与滚套113a一一对应布置,翻转块117与内筒体115相互靠近一端面设置有用于推动翻转筒体114进行倾覆的抵推构件,所述的抵推构件包括设置于翻转块117靠近内筒体115一端面的抵推滑槽118a以及设置于内筒体115竖直面二115a上并且沿内筒体115径向布置的圆形抵推滑块118b,所述的抵推滑槽118a沿平行于翻转筒体114的轴线方向布置,所述的抵推滑块118b设置于引导槽116的初始段a与贴合段c之间并且抵推滑块118b位于引导槽214翻转段b凸起面的波峰位置,所述的抵推滑块118b与抵推滑槽118a转动连接配合并且沿抵推滑槽118a的布置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所述的复位构件130设置于底座112与内筒体115之间,底座112朝向外筒体111内部一端面设置有与外筒体111相匹配的圆台112a,圆台112a朝向外筒体111内部一端面设置有与内筒体115相匹配的安装筒体112b,安装筒体112b的外圆面与内筒体115的内壁沿内筒体115的轴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复位构件130包括设置于内筒体115靠近底座112一端面并且与其匹配的承托环131,承托环131靠近底座112一端面设置有与其匹配的环形槽,所述安装筒体112b的外部套设有复位弹簧一132,复位弹簧一132的一端与圆台112a抵触、另一端与环形槽的槽底抵触并且复位弹簧一132的弹力始终由圆台112a指向环形槽的槽底;

翻转机构110在翻转过程中,用户手动按压内筒体115并且克服复位弹簧一132的弹力作用将其下压,内筒体115沿着外筒体111的内壁朝向外筒体111的内部滑动,复位弹簧一132逐渐压缩并且弹性势能逐渐增大,引导槽116随着内筒体115同步朝向外筒体111内部运动,引导槽116的运动促使滚套113a与引导槽116的初始段a切换至翻转段b,与其同时,抵推滑块118b沿着抵推滑槽118a滑动至竖直向下的最大限度并且与抵推滑槽118a的侧壁抵触,此时,内筒体115继续朝向外筒体111的内部滑动,引导槽116翻转段b将挤压迫使滚套113a朝向翻转段b的凸起方向移动,滚套113a将绕着抵推滑块118b的轴线方向逆时针转动,同时,抵推滑槽118a绕着抵推滑块118b的轴线方向逆时针转动,滚套113a与抵推滑槽118a将发生位置偏移,抵推滑块118b将推动抵推滑槽118a绕着滚套113a的轴线逆时针倾覆翻转一百八十度,引导槽116的继续向下运动将促使滚套113a由引导槽116的翻转段b切换至贴合段c,在此过程中,引导槽116的贴合段c将挤压迫使滚套113a朝向背离翻转段b的凸起方向移动,抵推滑槽118a转动至平行于外筒体111的轴线方向,此时,滚套113a与抵推滑槽118a共线,翻转块117将带动翻转筒体114同步翻转;当引导槽116的贴合段c与滚套113a配合时,用户继续下压内筒体115,直至滚套113a与引导槽116贴合段c的顶部相抵触,翻转机构110由初始状态切换至翻转状态并且带动剃须构件120工作端朝向外筒体111的外部布置;

s2:转动锁紧构件一130将翻转机构110锁紧固定在翻转转态,所述的锁紧构件一200开设于其中一竖直面一111a上的锁紧孔201并且锁紧孔201的轴线方向平行于外筒体111的径向,所述锁紧孔201内同轴活动设置有锁紧销202,锁紧销202与锁紧孔201相匹配并且沿锁紧孔201的轴线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锁紧销202一端延伸至外筒体111的内部并且该端部位置设置有锁紧板203,锁紧销202背离锁紧板203一端延伸至外筒体111的外部并且该端部同轴设置有呈圆弧形外凸的锁紧触头205,所述外筒体111的外部转动设置有与锁紧触头205对应布置的锁紧拨环207,锁紧拨环207的内圆面上开设有沿其周向布置的触发槽208,触发槽208的槽底设置成弧形面,触发槽208槽底所在弧形面与锁紧拨环207内圆面之间的距离沿顺时针方向逐渐减小;

锁紧构件一200在工作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为,当翻转机构110切换至翻转状态时,用户顺时针转动锁紧拨环207,触发槽208随锁紧拨环207同步转动,触发槽208的槽底对锁紧触头205进行挤压,锁紧触头205朝向锁紧孔201内部运动,锁紧触头205推动锁紧销202沿锁紧孔201朝向内筒体115滑动,锁紧销202将带动锁紧板203与内筒体115的外壁抵触并且锁紧板203与内筒体115的外壁之间将产生静摩擦力,该静摩擦力对内筒体115进行锁紧固定,在此过程中,复位弹簧二206逐渐压缩并且弹性势能增大,锁紧构件一200将翻转机构110锁紧与翻转状态;

s3:翻转机构110切换至翻转状态并且带动剃须构件120同步翻转,将朝外布置的剃须构件120的工作端与用户的胡须贴合,动力装置400驱动剃须构件120工作端正转并且以此对用户的胡须进行清理;

所述的剃须构件120包括嵌设于翻转筒体114内部的驱动电机121并且驱动电机121的输出端朝向翻转筒体114的外部布置,驱动电机121的输出端同轴连接设置有输出轴122,驱动电机121的外圆面上设置有接电线123,接电线123的输入端与动力装置400电连接、输出端与驱动电机121电连接,所述输出轴122的输出端同轴设置有圆盘形刀架124,刀架124沿翻转筒体114开口方向一端面为刀架124安装面并且刀架124安装面设置成弧形凸起面,所述刀架124安装面上设置有与弧形凸起面相匹配并且沿其径向布置的刀片125,刀片125靠近刀架124安装面一端为连接端并且连接端与刀架124安装面可拆卸连接配合、背离刀架124安装面一端为尖锐切割端并且切割端自由悬置,刀片125设置有六个并且沿刀架124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所述的剃须构件120还包括设置于内筒体115背离外筒体111一端开口处的刀网126并且刀网126设置成与刀架124安装面相匹配的弧形网状结构,刀片125与导向126相匹配;

剃须构件120在工作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为,当翻转机构110由初始状态切换至翻转状态时,翻转机构110带动剃须构件120的工作端切换朝外布置,此时,转动锁紧构件一200将翻转机构110锁紧固定,用户手持外筒体100将面部与刀网126贴合,使胡须由刀网126插入至内筒体115的内部并且与刀片125接触,驱动电机121启动并且驱动输出轴122绕自身轴线正向转动,输出轴122将带动刀架124绕自身轴线同步正向转动,刀架124将带动刀片125绕刀架124的轴线同步正向转动,刀片125的转动将对与其接触的胡须进行清理;

(二)复位清理阶段;

s4:当用户的胡须清理完毕后,转动锁紧构件一130撤销对翻转机构110的锁紧固定,复位构件130驱动翻转机构110由翻转状态切换至初始状态,剃须构件120的工作端由朝外布置切换成朝内布置;

将锁紧构件一200对翻转机构110的锁紧解除,逆时针转动锁紧拨环207,触发槽208随锁紧拨环207同步转动,触发槽208槽底对锁紧触头205的挤压撤销,复位弹簧二206的弹性势能逐渐释放,复位弹簧二206的弹力推动限位台一204朝向锁紧孔201的外部运动,限位台一204将带动锁紧销202沿锁紧孔201背离内筒体115向外滑动复位,锁紧销202将带动锁紧板203背离内筒体115运动复位,锁紧板203撤销对内筒体115外壁的抵触,此时,翻转机构110在复位构件130的作用下由翻转转态切换至初始状态;

翻转机构110切换至初始状态,将锁紧构件一300对翻转机构110的锁紧固定解除后,复位弹簧一132的弹性势能逐渐释放并且推动内筒体115朝向外筒体111的外部滑动,当引导槽116的向上运动时滚套113a由引导槽116的贴合段c切换至翻转段b,引导槽116的翻转段b将挤压迫使滚套113a朝向翻转段b的凸起方向移动,滚套113a将带动绕着抵推滑块118b的轴线方向顺时针转动,同时,抵推滑槽118a将绕着滚套113a的轴线方向同步逆时针转动,滚套113a与抵推滑槽118a将发生位置偏移,抵推滑块118b将推动抵推滑槽118a绕着滚套113a的轴线顺时针倾覆翻转一百八十度复位,翻转块117将带动翻转筒体114同步翻转复位,引导槽116的继续向上运动促使滚套113a由引导槽116的翻转段b切换至初始段a,脚踏翻转机110由翻转状态切换至初始状态并且带动剃须构件120工作端朝向外筒体111的内部布置;

s5:朝内布置的剃须构件120的工作端与清洁构件300相互贴合,动力装置400驱动剃须构件120的工作端反转以此对剃须构件120工作端粘接的胡渣进行清洁,所述的清洁构件300包括清洁盘301,清洁盘301位于安装筒体112b靠近翻转筒体114一端开口处设置的卡槽112c内,清洁盘301与安装筒体112b相匹配并且开口朝向翻转筒体114布置,所述清洁盘301的盘底设置有朝向翻转筒体114布置的清洁毛刷302,清洁毛刷302与初始状态下的刀片125相接触;

清洁构件300在清洁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其一为剃须阶段:用户在剃须过程中,部分胡渣将直接坠落至外筒体111内部并且落至清洁盘301内,其二为清理阶段:用户在剃须过程中,部分胡渣将粘接于刀片125上无法直接落入至清洁盘301内,此时,翻转机构110复位切换至初始状态并且带动刀片125转动与清洁毛刷302相接触,启动驱动电机121反转,驱动电机121输出端将驱动输出轴122绕自身轴线反转,输出轴122将驱动刀架124绕自身轴线同步反向转动,刀架124将带动刀片125同步反向转动,清洁毛刷302对刀盘125上粘接的胡渣进行清理。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发明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定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