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隐藏式合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41078发布日期:2018-12-28 21:09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隐藏式合页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合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隐藏式合页。

背景技术

门扇开闭功能的实现,都需要使用合页。目前使用的合页,有的结构很简单,就是将正页和副页分别安装在门扇上和门框上,用一根转轴将其串接即可。也有的较为复杂,采用两根支架,其中一个支架设有滑杆,另一个支架上开有槽,滑杆在槽内滑动,达到合拢目的。

这些机构的合页,安装在门框或者门扇上,就是裸露在外部的,至少,其转轴是裸露在外的,安装好后,对于整扇门来说,外表的美观程度就受到打折,而且,遭到窃贼时,容易破坏合页,而进行入室盗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可调隐藏式合页,具有合页隐藏以使门扇与门框的安装结构紧凑并保护合页,合页位置可调以便于门扇与门框安装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隐藏式合页,包括用于安装在门扇顶部的上合页板、用于安装在门扇底部的下合页板及用于与门框固定的门框合页板,所述上合页板及下合页板均连接有调节板,所述上合页板嵌设在门框顶部的预设槽位内,所述上合页板及下合页板的调节板均插接在门框中,所述门框中还设有与调节板连接的固定板,所述调节板位于门框合页板与固定板之间,所述上合页板及下合页板设有与门扇转动连接的门轴,所述门轴插设于门扇中,所述调节板上设有用于调节门扇与门框相对位置的调节组件。

通过上述方案,门扇通过上合页板、下合页板及门轴与门框连接,并且上合页板与下合页板位于门框中,以实现合页的隐藏,结构简单,并且上合页板嵌设在门框中,调节板均位于门框中,则合页隐藏,使得门框与门扇的连接结构紧凑,提高实用性,保留了合页的功能,还剔除了合页外露对门整体外观的影响,避免合页露于门框与门扇外部所导致的安装不便,节省空间,同时还可起到保护合页的作用,提高合页的使用寿命;通过调节组件可调节调节板的位置,以调节合页板的位置,进而达到调节门扇与门框相对位置的目的,从而方便门扇与门框的安装。

进一步设置: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用于调节门扇顶部与门框之间间距的纵向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包括贯穿下合页板且与下合页板螺纹连接的调节轴,所述调节轴靠近门扇的一侧设有与轴套转动连接的转动轴。

通过上述方案,通过纵向调节件可调节门扇顶部与门框的间距,

进一步设置:所述调节轴远离转动轴的一端开设有具有内螺纹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螺纹连接有与地面相抵的支撑轴。

通过上述方案,由于下合页板作为门扇的承重部件,通过与调节轴连接的支撑调节轴与地面相抵,以增加下合页板的承重力度,提高下合页板承载门扇的稳定性,增加了合页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设置:所述转动轴上套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下轴套,所述转动轴与下轴套构成下合页板上的所述门轴,所述上合页板上的门轴包括与转动轴同轴设置的固定轴及套设在固定轴上转动连接的上轴套,所述上轴套与下周套均与门扇卡接。

通过上述方案,门扇通过门轴与上、下合页板连接,实现门扇可绕门轴的轴线转动的目的。

进一步设置:所述上轴套及下轴套的表面均设有若干沿轴套周向均布的卡齿。

通过上述方案,通过将门扇套接在轴套外,并且与卡齿进行卡接,同时轴套与上合页板及下合页板之间均为转动连接,使得门扇可绕着上合页板的固定轴及下合页板的转动轴以转动。

进一步设置:所述固定轴及转动轴上套设有分别与其对应的上轴套或下轴套相抵的垫圈。

通过上述方案,通过垫圈可实现门扇转动过程中静音的目的,并且可减少轴套与上合页板及调节轴断面的刚性摩擦,以提高合页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设置: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开设有固定孔,所述门框合页板对应固定孔的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孔内螺纹连接有穿过通孔的固定螺栓,所述调节板对应固定孔及通孔的位置开设有供固定螺栓穿过并沿其滑动的让位槽。

通过上述方案,通过固定螺栓穿过门框合页板及调节板与固定板连接,以实现调节板的支撑固定,并且调节板上设置的让位槽可适于调节板位置的调整。

进一步设置: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用于调节门扇与门框左右间距的偏心调节件,所述偏心调节件包括设于调节板的偏心轮,所述调节板对应偏心轮开设有纵向通槽,所述偏心轮靠近门框合页板的侧面且位于其轴线处设有贯穿门框合页板的偏心块。

通过上述方案,通过转动偏心块以使偏心轮转动,由于偏心轮位于纵向通槽中,则偏心轮在转动的过程中会推动纵向通槽移动,以使调节板横向移动,从而调节板与门框合页板的左右间距,进而达到调节门扇与门框左右间隙的目的。

进一步设置: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用于调节门扇与门框前后间距的前后调节件,所述前后调节件包括贯穿门框合页板及调节板且与调节板螺纹连接的门缝调节螺母,所述门框合页板上开设有供门缝调节螺母穿过的横向滑槽。

通过上述方案,通过旋拧门缝调节螺母,使得门缝调节螺母相对于调节板沿其轴线前后移动,同时由于门缝调节螺母的端部位于横向滑槽中移动,则使得调节板可相对于门框合页板前后移动,以调整调节板与门框合页板之间的前后间隙,进而达到调节门框与门扇的前后间隙的目的。

进一步设置:所述固定螺栓、偏心块及门缝调节螺母远离固定板的端部均设有操作孔。

通过上述方案,操作人员可利用扳手插入到操作孔中以转动对应的固定螺栓、偏心块或者门缝调节螺母,操作方便。

一种三维可调门,包括门框和与所述门框铰接的门扇,还包括权利要求可调隐藏式合页,所述可调隐藏式合页包括上合页板与下合页板,所述上合页板位于门框顶部的预设槽位内,所述上合页板及下合页板上均设有插设在门扇中的门轴,所述上合页板及下合页板均连接有插接在门框中的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上设有用于调节门扇与门框相对位置的调节组件。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合页板隐藏设置,结构简单,使得门框与门扇的连接结构紧凑,提高实用性,保留了合页的功能,还剔除了合页外露对门整体外观的影响,避免合页露于门框与门扇外部所导致的安装不便,节省空间,同时还可起到保护合页的作用,提高合页的使用寿命;

2.通过调节组件可调节调节板的位置,并且调节组件可对相对门框的高度、前后间隙、左右间隙以进行调整,从而方便门扇与门框的安装,提高门扇安装的适用性。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门框与门扇配合关系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上合页板及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下合页板及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门扇;2、门框;21、门框合页板;211、通孔;212、调节孔;213、横向滑槽;3、上合页板;31、固定轴;4、下合页板;41、枢孔;51、纵向调节件;511、调节轴;512、转动轴;513、转动板;514、支撑轴;515、支撑板;52、偏心调节件;521、偏心轮;522、偏心块;53、前后调节件;531、门缝调节螺母;532、移动块;61、上轴套;62、下轴套;63、卡齿;7、垫圈;8、调节板;81、让位槽;82、纵向通槽;83、螺纹孔;9、固定板;91、固定孔;92、固定螺栓;10、操作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照图1至图4,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调隐藏式合页,包括用于安装在门扇1顶部的上合页板3、用于安装在门扇1底部的下合页板4及门框合页板21,所述门框合页板21与门框2固定连接,具体地,门框合页板21为门框2主套的靠近门扇1的内侧板,所述上合页板3与所述下合页板4还连接有位于门框2主套中的调节板8,门框2主套中还设有与所述调节板8连接的固定板9,所述调节板8位于门框合页板21与固定板9之间,所述调节板8上还设有用于调节门扇1与门框2的间距的调节组件。

所述调节板8和与其连接的上合页板3或下合页板4垂直,且一体成型;所述固定板9与门框2主套通过螺丝连接固定;门框2顶部的框条内侧开设有与所述上合页板3外轮廓一样的凹槽(图中未示意),所述上合页板3位于凹槽中。

所述上合页板3及下合页板4均设置有与门扇1转动连接的门轴(图中未标示),门轴位于门扇1中,以实现合页板的隐藏。

所述门轴包括固定于上合页板3靠近门扇1一侧的固定轴31,所述固定轴31上套接有与其转动连接的上轴套61,上轴套61插入门扇1中并与门扇1卡接。

所述门轴还包括设于下合页板4处的转动轴512,所述转动轴512与所述固定轴31同轴线,所述转动轴512上套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下轴套62,下轴套62插入门扇1中且与门扇1卡接。

上轴套61与下轴套62的表面均设有沿轴套的周向均布的卡齿63,上轴套61与下轴套62通过卡齿63与门扇1卡接,且上轴套61与下轴套62均位于门扇1中,以使门扇1绕固定轴31与转动轴512所在轴线转动。

所述下合页板4远离与调节板8连接的端部开设有具有内螺纹的枢孔41,所述下合页板4上还设有调节门扇1顶部与门框2之间间距的纵向调节件51,所述纵向调节件51包括螺纹连接在枢孔41中的调节轴511,转动轴512设于调节轴511靠近门扇1的端部,并且转动轴512与调节轴511同轴固定。

此外,固定轴31及转动轴512上均套设有与其连接的轴套相抵的垫圈7,套在固定轴31的垫圈7另一侧与上合页板3相抵,套在转动轴512上的垫圈7的另一侧与调节轴511相抵。

所述调节轴511远离转动轴512的一侧还开设有安装孔(图中未示意),安装孔内设有内螺纹并螺纹连接有支撑轴514,所述支撑轴514与调节轴511同轴线,此外,在支撑轴514远离调节轴511的端部设有与支撑轴514垂直的支撑板515,所述调节轴511远离转动轴512的侧面的外周面向外延伸有转动板513,所述支撑板515及转动板513均呈正六角形设置。

所述固定板9螺纹连接有穿过调节板8及门框合页板21的固定螺栓92,每块固定板9的两端设有两个固定孔91,固定孔91的孔壁设有内螺纹,门框合页板21对应固定孔91的位置设置有通孔211,调节板8对应固定孔91与通孔211的位置设置有让位槽81,所述固定螺栓92的螺头位于通孔211中转动,且螺头的外侧壁与通孔211的内壁相配合。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于调节板8上用于调节门扇1与门框2左右间隙的偏心调节件52,所述偏心调节件52包括设置在所述调节板8上的偏心轮521,所述调节板8对应偏心轮521的位置设置有纵向通槽82,偏心轮521为圆形轮,并且偏心轮521的旋转轴线不在其圆心线上,此外,所述偏心轮521靠近门框合页板21的一侧且位于其轴线处设有偏心块522,门框合页板21对应偏心块522的位置设有供偏心块522穿过的调节孔212,偏心块522呈圆形块设置,并且偏心块522的侧边与调节孔212的侧面相配合。

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调节门扇1与门框2前后间隙的前后调节件53,前后调节件53包括与所述调节板8螺纹连接的门缝调节螺母531,所述调节板8位于所述纵向通槽82的两端各设一个与所述门缝调节螺母531配合的螺纹孔83,同时在门框合页板21上开设有供所述门缝调节螺母531穿过的横向滑槽213,所述门缝调节螺母531靠近门框合页板21的侧面设有位于横向滑槽213中移动的移动块532。

另外,在固定螺栓92的螺头、偏心块522以及门缝调节螺母531的移动块532远离所述调节板8的侧面设有操作孔10,本实施例中的操作孔10为内六角孔。

本实施例中的合页板均采用304不锈钢精铸而成,强度高、寿命长、不易变形。

本发明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门扇1通过上合页板3及下合页板4以实现与门框2的转动连接,同时所述上合页板3及下合页板4位于门框2中,且所述上合页板3位于门框2顶部横头的凹槽中,所述下合页板4对称所述上合页板3设置,使得上合页板3及下合页板4隐藏于门扇1与门框2之间,结构简单,节省空间,使门扇1及门框2的连接结构紧凑,提高实用性,同时合页板隐藏,保留了合页的功能,还剔除了合页外露对门整体外观的影响。

需要调节门扇1与门框2的相对位置时,可通过调节组件以调整调节板8在门框2主套中的位置实现。

首先将所述固定螺栓92从门框合页板21的通孔211穿过所述调节板8的让位槽81,并与所述固定板9的固定孔91螺纹连接但不拧紧,以对调节板8起到初步支撑的作用。

当需要调节门扇1顶部与门框2的间隙时,可通过内六边形扳手与调节轴511的转动板513卡接,以使所述转动板513转动,从而带动所述调节轴511的转动,由于所述调节轴511与枢孔41螺纹连接,下合页板4不转动,则调节轴511转动可沿其轴线方向上下移动,从而调节轴511套的高度位置,进而达到从高度方向调节门扇1位置的目的。

随后,可通过将内六边形扳手与支撑轴514的支撑板515,通过转动支撑板515以使支撑轴514转动,并且支撑轴514与调节轴511螺纹连接,则支撑轴514转动使得支撑轴514沿其轴线方向移动,从而可使支撑板515与地面抵紧,下合页板4作为门扇1的承重部件,通过支撑轴514及支撑板515抵住地面,使下合页板4的承重力度加大,进而增加了合页板的使用寿命。

此外,在支撑轴514的端部设置支撑板515与地面抵紧,增加了支撑轴514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支撑轴514支撑的稳定性。

当需要调整门扇1与门框2的左右缝隙时,可通过外六边形扳手插入偏心块522的操作孔10中,转动扳手以使偏心块522转动,以带动偏心轮521的转动,由于偏心轮521的偏心作用,并且偏心块522位于门框合页板21的调节孔212中不发生位移,则使得偏心轮521横向推动调节板8的纵向通槽82,使得调节板8相对门框合页板21及固定板9左右移动,进而达到调节门扇1与门框2左右缝隙的目的。

当需要调节门扇1与门框2的前后缝隙时,可通过将外六边形扳手插入到移动块532的操作孔10中,转动扳手以使移动块532转动,由于移动块532与门缝调节螺母531固定连接,转动移动块532时可带动门缝调节螺母531转动,同时门缝调节螺母531与调节板8螺纹连接,则移动块532沿其轴线方向并相对于调节板8移动,由于移动块532位于门框合页板21中不移动,则调节板8可调节相对门框合页板21的距离,进而达到调节门框2与门扇1的前后间距的目的。

最后,当调节完毕后,可将固定螺栓92拧紧以固定调节板8的位置。

本发明中调节板8设置的让位槽81、纵向通槽82及门框合页板21上设置的横向滑槽213,可适应于调节板8前后、左右维度的调节,提高合页板调节的便捷性。

上述具体工作过程描述的是下合页板4的调节过程,由于上合页板3与下合页板4对称设置,所连接的调节板8相同,则对于上合页板3连接的调节板8的左右缝隙及前后缝隙的调节方式与下合页板4的调节方式相同。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三维可调门,如图1所示,包括门框2与门扇1,同时门框2上还设置有上述可调隐藏式合页,所述可调隐藏式合页包括上合页板3与下合页板4,所述上合页板3位于门框2顶部的预设槽位内,所述上合页板3及下合页板4上均设有插设在门扇1中的门轴,所述上合页板3及下合页板4均连接有插接在门框2中的调节板8,所述调节板8上设有用于调节门扇1与门框2相对位置的调节组件。

通过调节组件以调整调节板8位于门框2中的位置,从而实现调节门框2与门扇1相对位置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