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机构及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58547发布日期:2019-02-12 23:41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离合机构及门锁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门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合机构及门锁。



背景技术:

离合机构可以用于众多产品。以门锁为例,门锁的开闭是通过离合机构的转动离合来控制实现的。现有技术中的电子离合锁体的离合机构,一般采用小圆棒的浮动性连接。

以公开号为cn20327128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为例,公开了一种门锁离合装置:该离合装置包括内离合件、外离合件、下方钢柱和上方钢柱,内离合件可旋转设置在外离合件内,方钢柱与离合件联动。这种结构的离合机构存在以下不足,一方面,由于增加了方钢柱部件,增加了离合机构结构的复杂程度;另一方面,方钢柱有歪斜的风险,一但歪斜,将引起内离合件和外离合件的错位,使离合机构失去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转动效果稳定的转动式离合机构,该离合机构可被应用于门锁等离合驱动产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离合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转动驱动单元和第二转动驱动单元;第一转动驱动单元包括离合座,离合座上设置有第一转动驱动单元驱动体;所述第二转动驱动单元包括与驱动体配合的第一转动驱动单元驱动部,以及负载驱动部;第二转动驱动单元转动过程中,所述驱动体与第一转动驱动单元驱动部接触,以带动第一转动驱动单元转动,所述负载驱动部与负载接触,以驱动负载。

作为优选,第一转动驱动单元进一步包括与离合座同轴设置的底座,所述离合座上设置有弹簧槽,弹簧槽内设置有弹簧;沿底座端面设置有弹簧柱,所述弹簧柱插入弹簧槽内,并可沿弹簧槽运动,以压缩弹簧。

作为优选,第一驱动单元进一步包括与离合座同轴设置的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设置在离合座上方,所述下盖设置在离合座和底座之间。

作为优选,离合座上进一步设置有转动驱动部,可与上盖边缘接触配合,所述离合机构进一步包括转动驱动结构,与上盖连接。

作为优选,转动驱动结构包括可绕轴转动的升降杆,升降杆的可升降端经转接杆与上盖连接,以驱动第一转动驱动单元转动。

作为优选,第二转动驱动单元包括同轴设置的顶座和齿轮座,所述顶座设置在齿轮座顶部,所述第一转动驱动单元驱动部为沿顶座侧周间隔设置的顶部插件卡板;所述齿轮座上向外侧设置有齿轮段,与齿轮段间隔设置有齿轮凸起,所述负载驱动部包括齿轮座上的齿轮段。

作为优选,第二转动驱动单元进一步包括与齿轮座同轴设置的底座和移动插件座;底座上向底座侧壁的外侧设置有底部插件凸起,沿移动插件座侧周壁向移动插件座外侧设置的凸起台及设置在凸起台上的齿轮驱动凸起,所述齿轮驱动凸起可与齿轮凸起接触,移动插件座凸起台朝向底座的一侧插装设置有固定插件,所述固定插件插装后可与底部插件凸起侧边缘接触。

作为优选,第二转动驱动单元进一步包括与齿轮座、底座同轴设置的驱动插件座,所述驱动插件座设置在齿轮座和移动插件座之间;驱动插件凸起上设置有一插接孔,底座朝向驱动插件座的方向进一步设置有插装柱;齿轮座上的齿轮段朝向驱动插件座一侧凸出,驱动插件凸起可与齿轮端接触,带动齿轮座转动。

作为优选,负载驱动部进一步包括沿移动插件座侧壁设置的移动插件凸起。

一种门锁,包括上述的离合机构。

作为优选,门锁包括柱舌和柱舌驱动机构,柱舌设置在柱舌柄上,所述柱舌柄驱动机构包括一与柱舌柄的固定轴接点和活动轴接点,固定轴接点处设置有与第二转动驱动单元齿轮段啮合的齿轮,活动轴接点设置在柱舌柄的弧形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门锁进一步包括斜舌和斜舌驱动机构,所述斜舌驱动机构包括移动插件和与斜舌柄连接的转动插件,所述移动插件可与第二转动驱动单元移动插件座上的移动插件凸起接触并被驱动移动,所述移动插件进一步与转动插件接触,并在移动过程中驱动其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离合机构,节省了方钢柱部件,简化了离合机构的结构。该离合机构的工作原理为通过两个转动驱动单元的联动转动实现齿轮部件对其他功能部件的离合驱动,两个转动驱动单元采用外部交错设置,结构稳定更利于转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转动驱动单元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转动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转动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转动驱动单元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转动驱动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转动驱动单元和第二转动驱动单元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门锁上锁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门锁接收到开锁信号时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门锁打开离合装置到底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门锁打开后离合装置复位状态结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第一转动驱动单元,101-离合座,1011-离合柱,1012-弹簧槽,1013-弹簧,1014-转动离合柱,102-底座,1021-弹簧柱,103-下盖,1031-弹簧柱孔,104-上盖,1041-轴接孔,1021-弹簧柱,2-第二转动驱动单元,201-移动插件座,2011-凸起台,2012-齿轮驱动凸起,2013-移动插件凸起,2014-固定插件,202-齿轮座,2021-齿轮段,2022-齿轮凸起,203-底座,2031-底部插件凸起,2032-圆柱状凸台,2033-插装柱,204-顶座,2041-顶部插件凸起,2042-顶部插件卡板,205-驱动插件座,2051-驱动插件凸起,2052-插接孔,3-升降杆,301-转动中心,4-连接杆,5-锁壳,6-柱舌,601-柱舌柄,602-弧形槽,7-柱舌驱动机构,701-固定轴接点,702-活动轴接点,703-齿轮,8-斜舌,801-斜舌柱,901-移动插件,902-转动插件,9021-第一柱段,9022-第二柱段,9023-转动轴,10-电离合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前”、“后”、“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离合机构,可用于门锁等产品,通过离合机构的离合实现对产品的控制。

一种离合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转动驱动单元1和第二转动驱动单元2;第一转动驱动单元1可转动并带动第二转动驱动单元2转动。

第一转动驱动单元1包括离合座101,离合座101上设置有第一转动驱动单元驱动体,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动驱动单元驱动体为设置在离合座101端面上的离合柱1011,其作用是用于在于第二转动单元2接触时,获取转动驱动力,以驱动第一转动驱动单元2转动;第二转动驱动单元2包括与驱动体配合的第一转动驱动单元驱动部,以及负载驱动部,其中,第一转动单元驱动部用以驱动第一转动单元转动,负载驱动部用以驱动负载执行动作,例如门锁开闭。本实施例中,第二转动驱动单元2包括同轴设置的顶座204和齿轮座202,顶座设置在齿轮座202顶部,第一转动驱动单元驱动部为沿顶座侧周间隔设置的顶部插件卡板2042;负载驱动部包括齿轮座202上向外侧设置的齿轮段2021,与齿轮段2021间隔设置有齿轮凸起2022;负载驱动部的作用是用于其他部件的离合驱动,例如驱动门锁的锁舌。第一转动驱动单元1和第二转动驱动单元2配合安装使用时,第一转动驱动单元的离合柱1011可与凸起台2011的边缘接触,齿轮驱动凸起2012可与齿轮凸起2022接触。

以下将具体阐述第一转动驱动单元1的结构。具体参考图1至图3。

参考图1,第一转动驱动单元1的爆炸图,除离合座101外,第一转动驱动单元1进一步包括与离合座101同轴设置的底座102,二者可相对连接轴转动。离合座101上设置有弹簧槽1012,弹簧槽1012内设置有弹簧1013;沿底座端面设置有弹簧柱1021,弹簧柱1021插入弹簧槽1012内,并可沿弹簧槽1012运动,以压缩弹簧1013。弹簧槽1012为弧形槽,在离合座101和底座102相对转动过程中,弹簧柱1021恰好可沿弧形槽来运动,压缩弹簧1013,而这一过程中,离合座101上的离合柱1011与第二转动驱动单元2的顶部插件卡板2042接触,进而离合座101转动。当离合动作结束后,弹簧1013复位,第一转动驱动单元1进行复位转动。

更进一步的,为了实现稳定的转动和复位,避免弹簧1013脱落,第一驱动单元进一步包括与离合座101和底座102同轴设置的上盖104和下盖103,上盖104设置在离合座101上方,下盖103设置在离合座101和底座102之间。下盖103上设置有弹簧柱孔1031,弹簧柱1021穿过弹簧柱孔,实现下盖103与底座102之间的同步转动。

为了能够为第一转动驱动单元提供转动动力,所述离合座上进一步设置有转动驱动部,本实施例中,为与离合柱1011间隔设置的转动离合柱1014,可与上盖104边缘接触配合,离合机构进一步包括转动驱动结构,与上盖104连接。上盖104上设置轴接孔1041,轴接孔1041与转动驱动结构连接。

本实施例中,转动驱动结构包括可绕轴转动的升降杆3,升降杆3的升降端经转接杆4与上盖104连接,以驱动第一转动驱动单元1转动。具体的说,升降杆3为一个双侧升降杆,升降杆3具有一个转动中心301,绕转动中心301转动过程中,升降杆3的两侧交错升降。当与第一转动驱动单元1连接的一侧升降端升起时,向转动离合柱1014的方向推动上盖104,当上盖104边缘与转动离合柱1014接触,将力传递至上盖离合座101,进而第以转动驱动单元开始转动。

以下将详述第二转动驱动单元2的结构,参考图4至图5。

第二转动驱动单元2包括同轴设置的移动插件座201和齿轮座202,沿移动插件座201侧周壁向移动插件座201外侧设置的凸起台2011及设置在凸起台2011上的齿轮驱动凸起2012,凸起台2011的端面与移动插件座201的端面齐平;齿轮座202侧壁向外设置有齿轮段2021,与齿轮段2021间隔设置有齿轮凸起2022,负载驱动部包括齿轮座202上向外侧设置有齿轮段2021,齿轮凸起2022可与齿轮驱动凸起2012接触,实现移动插件座201和齿轮座202的联动。移动插件座201侧壁设置有移动插件凸起2013,负载驱动部进一步包括该移动插件凸起2013,与齿轮段2021分别用于驱动不同的部件。

第二转动驱动单元2进一步包括与移动插件座201和齿轮座202同轴设置的底座203;底座203设置在移动插件座201的下方,底座203上向底座203侧壁的外侧设置有底部插件凸起2031,移动插件座凸起台2011朝向底座203的一侧插装设置有固定插件2014,固定插件2014插装后可与底部插件凸起2031侧边缘接触,实现底座203和移动插件座201的联动。

第二转动驱动单元2进一步包括与齿轮座202、底座203和移动插件座201同轴设置的顶座204和驱动插件座205,顶座204设置在齿轮座202顶部,驱动插件座205设置在齿轮座202和移动插件座201之间;沿顶座204侧周间隔设置有顶部插件凸起2041和顶部插件卡板2042,顶部插件凸起2041和齿轮凸起2022分别位于齿轮驱动凸起2012的两侧。沿驱动插件座205侧周壁向外设置有驱动插件凸起2051,驱动插件凸起2051上设置有一插接孔2052,底座203朝向驱动插件座205的方向进一步设置有插装柱2033;装配后,驱动插件凸起2051与移动插件座的凸起台2011之间形成一个间隙,这个间隙可以容置第一转动驱动单元的离合柱1011,插装柱2033插入插接孔2052内,以实现驱动插件座205和底座203之间的联动;同时,齿轮座202上的齿轮段2021朝向驱动插件座205一侧凸出,以使驱动插件座205转动过程中,驱动插件凸起2051可与齿轮端2021接触,带动齿轮座202转动。

本实施例中,底座203、移动插件座201、驱动插件座205、齿轮座202和顶座204的同轴连接是通过如下结构实现的:底座203位于最下方,底座203端面上设置有一个圆柱状的凸台2032,相应的,移动插件座201、驱动插件座205和齿轮座202的端面上,设置有与该圆柱状凸台2032结构相匹配轴孔,通过轴孔插装在凸台2032上,实现逐级安装,其中底座203和驱动插件座205之间连接,二者可同步转动,用于门锁的内部反锁,形成一种可联动转动的结构。而顶座204的下端面也设置有一个圆柱状凸台,可插装在齿轮座202的轴孔内,并实现与底座凸台2032的连接。

第一转动驱动单元1和第二转动驱动单元2的配合结构图参考图6。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采用了上述离合机构的门锁。

门锁包括锁壳5,锁壳5上设置有锁舌,锁舌包括柱舌6和斜舌8,其中柱舌6可以为方柱或圆柱,离合机构设置在锁壳5内。柱舌6和柱舌驱动机构7,柱舌6设置在柱舌柄601上,柱舌柄驱动机构包括一与柱舌柄601的固定轴接点701和活动轴接点702,固定轴接点701处设置有与第二转动驱动单元齿轮段2021啮合的齿轮703,活动轴接点702设置在柱舌柄601的弧形槽602内。

斜舌连接有斜舌驱动机构,斜舌驱动机构包括移动插件901和与斜舌柄连接的转动插件902。移动插件901为设置在所壳5内的纵向柱体,转动插件902包括固定在锁壳5上的转动轴9023,转动插件902的第一柱段9021与斜舌柱801连接,转动插件的第二柱段9022可与移动插件901的顶端接触,第一柱段9021与第二柱段9022的相交处为转动轴9023。移动插件901与第二转动驱动单元2移动插件座上的移动插件凸起2013接触并被驱动移动,移动插件901进一步与转动插件302接触,并在移动过程中驱动其转动。

作为智能门锁,可进一步包括电离合柱10,电离合柱10设置在升降杆3的另一个升降端,可接收电信号并在接收到开锁信号时向升降杆3的升降端运动,并驱动升降杆3绕轴转动。

以下将论述离合机构的工作原理及其对门锁的开闭的控制原理。

参考图8,为上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此时,柱舌6和斜舌8均伸出到锁壳5的外侧,升降杆3与第一转动驱动单元顶座204连接的升降端位于低位,靠近电驱动柱10一侧的升降端位于高位。此时第一转动驱动单元的离合柱1011并不与第二转动驱动单元的凸起台2011接触,第二转动驱动单元的齿轮座的之论断2021与柱舌驱动机构的齿轮703之间不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参考图9,为接收到开锁信号时的状态示意图。此时,离合装置开始作用。开锁信号被电驱动单元10接收后,电驱动单元10作用到升降杆3上,使升降缸3靠近电驱动单元一侧的升降端位于低位,与连接杆4接触的一侧升降端位于高位。连接杆将带动第一转动驱动单元的上盖104转动,由于上盖104的侧壁便于与离合座101上的转动驱动柱1014接触,进而带动离合座101转动,离合柱1011转动到与第二转动驱动单元的凸起台2011接触的位置,此时,第一转动驱动单元处于无力的状态,门锁打开的外力施加在顶座204上,顶座204转动(图示顺时针),转动到顶部插件卡板2042与离合柱1011接触的位置时,对离合柱1011施加力的作用,由于离合柱与移动插件座201接触,进而带动移动插件座201转动,由于移动插件座201的齿轮驱动凸起2012与齿轮座202上的齿轮凸起2022接触,将带动齿轮座202转动。齿轮座转动过程中,齿轮段2021与柱舌驱动机构的齿轮703啮合转动,柱舌驱动机构绕固定轴接点701转动,其活动轴接点702将沿着柱舌柄601上的弧形槽602向下运动,对柱舌柄601施加相对向锁壳5内的力,促使柱舌6缩进锁壳5。同时,第二转动驱动单元转动过程中,与齿轮段2021同作为驱动部件的是移动插件凸起2013,移动插件凸起2013在转动过程中,将驱动斜舌驱动结构的移动插件901向转动插件902的方向运动,与转动插件902接触。

参考图10,为门锁打开,离合到底的状态示意图。在第一转动驱动单元和第二转动驱动单元的持续转动过程中,门锁将被打开,柱舌6和斜舌8将都缩回到锁壳5内。在这个过程中,离合座101上的离合柱1011将转动到第二转动驱动单元的凸起台2011和驱动插件凸起2051的间隙内,且被卡在这个间隙内。此时,离合座101上的转动驱动柱1014将与底座102上的弹簧柱1021接触,并压缩弹簧1013。此时,柱舌驱动机构的活动轴接点702运动到弧形槽602的底部,柱舌6全部缩回至锁壳5内部;移动插件901运动到最上方,与转动插件的第二柱段9022接触,并驱使转动插件902转动,带动斜舌8全部缩回至锁壳5内部。

参考图10,为门锁打开,离合装置复位的状态示意图。在门锁打开过程中,弹簧1013将被压缩。开锁完成后,电驱动柱10复位,弹簧1013的回复力带动第一转动驱动单元1相对开锁时逆向转动,第一转动驱动单元复位,第二转动驱动单元2的齿轮座202保持在与柱舌驱动机构的齿轮703啮合的位置,斜舌8会进一步伸出锁壳5外,用以驱动斜舌8的移动插件901复位,第一转动驱动单元的移动插件座2013将复位。

当门锁从内部反锁时,底座203逆时针转动,带动驱动插件座205逆时针转动,驱动插件凸起2051与齿轮段2021接触,带动齿轮座202逆时针转动,柱舌驱动机构驱动柱舌6伸出锁壳5,从而完成从内部反锁。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离合装置的门锁,可简化现有技术中门锁离合装置的结构,并可保证门锁稳定开闭。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