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黄深加工用的切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22383发布日期:2019-04-05 21:36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黄深加工用的切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大黄深加工用的切片装置。



背景技术:

大黄是多种蓼科大黄属的多年生植物的合称,也是中药材的名称。在中国地区的文献里,“大黄”指的往往是马蹄大黄。在中国,大黄主要作药用,但在欧洲及中东,他们的大黄往往指另外几个作食用的大黄属品种,茎红色。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中药大黄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大黄能增加肠蠕动,抑制肠内水分吸收,促进排便;大黄有抗感染作用,对多种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最敏感的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其次为白喉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等;对流感病毒也有抑制作用;由于鞣质所致,故泻后又有便秘现象;有利胆和健胃作用;此外,还有止血、保肝、降压、降低血清胆固醇等作用。大黄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切片。

目前的切片设备对大黄进行切片时,容易产生碎屑,碎屑与切片后的大黄混在一起包装,会影响大黄的质量,所以需要对碎屑进行分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黄深加工用的切片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黄深加工用的切片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底端均匀固定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机体的右侧上方设置有进料口,所述机体内与进料口连接处水平设置有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的上方左侧设置有切片装置,所述传输装置的下方设置有振动筛盘,所述振动筛盘上方放置有放置筛盘,所述电机箱下方的机体底部抽拉式设置有碎屑收集盒。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输装置包括机体内右侧径向设置的第一导辊、左侧径向设置的第二导辊以及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之间的传输带,所述第一导辊靠近机体的右侧内壁,所述第二导辊靠近机体的左侧内壁。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切片装置包括传输带上方左侧的机体内设置的切刀导辊,所述切刀导辊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切刀,所述传输带上均匀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长度与切刀的长度一致。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体的下方左右两侧均向内倾斜,所述机体内下方设置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的上方两侧向内倾斜,所述电机箱内固定安装有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的输出端穿过电机箱与振动筛盘连接,所述振动筛盘的两侧均通过弹簧与机体的内壁连接,所述电机箱位于振动筛盘下方中央处。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振动筛盘和放置筛盘的两侧上方均向外倾斜,且与机体的内壁匹配,所述振动筛盘的底壁均匀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放置筛盘的底壁均匀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与第二通孔的内径一致。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料口下方与机体连接处向左下方倾斜连接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的下方位于传输带的上方。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导辊固定安装在第一旋转轴上,所述第一旋转轴的一端向后伸出机体,且与固定安装在机体上的电机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另一端向前伸出机体,且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导辊固定安装在第二旋转轴上,所述第二旋转轴的一端向前伸出机体,且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连接有第一皮带。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齿轮的上方啮合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通过第三旋转轴与机体连接,所述切刀导辊固定安装在第四旋转轴上,所述第四旋转轴的一端向前伸出机体,且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之间连接有第二皮带。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体正面位于放置筛盘位置铰接安装有出料箱门,所述出料箱门的左侧向外连接有第一把手,所述机体正面位于电机箱位置铰接安装有电机箱门,所述电机箱门的左侧向外连接有第二把手,所述碎屑收集盒的外侧上方连接有第三把手。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输装置上方设置有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包括切片装置右侧的机体内顶壁上固定安装的加热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在传输装置和切片装置的设置振动的放置筛盘,放置筛盘下方设置碎屑收集盒,振动电机驱动振动筛盘振动,带动放置筛盘振动,切片后的大黄内掺杂的碎屑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被筛下,并落入碎屑收集盒内。

2.本发明通过将碎屑收集盒可抽拉式设置在机体的底部,便于对其进行清理。

3.本发明通过在传输装置的上方设置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中的加热棒产热,可对传送带上的大黄进行烘干,便于切片。

4.本发明通过在机体正面位于电机箱位置铰接安装有电机箱门,便于对振动电机的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大黄深加工用的切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一种大黄深加工用的切片装置的主视图。

图中:1机体、2支撑柱、3进料口、4第一导辊、5第二导辊、6传输带、7切刀导辊、8切刀、9凹槽、10加热棒、11电机箱、12振动电机、13振动筛盘、14弹簧、15第一通孔、16放置筛盘、17第二通孔、18碎屑收集盒、19第一旋转轴、20第一齿轮、21第二旋转轴、22第二齿轮、23第三旋转轴、24第三齿轮、25第四旋转轴、26第四齿轮、27第一皮带、28第二皮带、29出料箱门、30第一把手、31电机箱门、32第二把手、33第三把手、34导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3,一种大黄深加工用的切片装置,包括机体1,机体1的底端均匀固定设置有支撑柱2,支撑柱2设置为四个,对机体1起支撑作用,其特征在于,机体1的右侧上方设置有进料口3,机体1内与进料口3连接处水平设置有传输装置,通过传输装置将待切片的大黄向前输送,传输装置的上方左侧设置有切片装置,对大黄传输装置行的大黄进行切片,传输装置的下方设置有振动筛盘13,振动筛盘13上方放置有放置筛盘16,电机箱11下方的机体1底部抽拉式设置有碎屑收集盒18。

传输装置包括机体1内右侧径向设置的第一导辊4、左侧径向设置的第二导辊5以及第一导辊4和第二导辊5之间的传输带6,第一导辊4靠近机体1的右侧内壁,第一导辊4与机体1右侧内壁距离为2-3cm,第二导辊5靠近机体1的左侧内壁,第二导辊5与机体1左侧内壁距离为8-10cm。

切片装置包括传输带6上方左侧的机体1内设置的切刀导辊7,切刀导辊7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切刀8,切刀8的尖端向顺时针方向倾斜,传输带6上均匀开设有凹槽9,凹槽9的长度与切刀8的长度一致。当后端凹槽9到达前端凹槽9位置时,后端的切刀8恰好位于该凹槽9内,通过设置凹槽9,使得切刀8将大黄彻底切断。

机体1的下方左右两侧均向内倾斜,机体1内下方设置有电机箱11,电机箱11的上方两侧向内倾斜,防止碎屑堆积在电机箱11上方,电机箱11内固定安装有振动电机12,振动电机12的输出端穿过电机箱11与振动筛盘13连接,振动筛盘13的两侧均通过弹簧14与机体1的内壁连接,电机箱11位于振动筛盘13下方中央处。

振动筛盘13和放置筛盘16的两侧上方均向外倾斜,且与机体1的内壁匹配,放置筛盘16与机体1内壁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圈,振动筛盘13的底壁均匀开设有第一通孔15,放置筛盘16的底壁均匀开设有第二通孔17,第一通孔15的内径与第二通孔17的内径一致。振动电机12驱动振动筛盘13振动,带动放置筛盘16振动,切片后的大黄内掺杂的碎屑通过第一通孔15和第二通孔17被筛下,并落入碎屑收集盒18内。

进料口3下方与机体1连接处向左下方倾斜连接有导料板34,导料板34的下方位于传输带6的上方,便于物料进入传输带6上被向前输送。

第一导辊4固定安装在第一旋转轴19上,第一旋转轴19的一端向后伸出机体1,且与固定安装在机体1上的电机(图中未示出)输出端连接,第一旋转轴19的另一端向前伸出机体1,且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20,第二导辊5固定安装在第二旋转轴21上,第二旋转轴21的一端向前伸出机体1,且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22,第一齿轮20与第二齿轮22之间连接有第一皮带27。电机驱动第一旋转轴19逆时针转动,从而第一齿轮20转动,第一齿轮20带动第二齿轮22同步转动,从而第一导辊4与第二导辊5同步逆时针转动,将传输带6上的大黄向前输送。

第一齿轮20的上方啮合连接有第三齿轮24,第三齿轮24通过第三旋转轴23与机体1连接,切刀导辊7固定安装在第四旋转轴25上,第四旋转轴25的一端向前伸出机体1,且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26,第三齿轮24与第四齿轮26之间连接有第二皮带28。第一齿轮20的逆时针转动,带动第三齿轮24反向做顺时针转动,通过第二皮带使第四齿轮26与其同步顺时针转动,从而切刀8顺时针转动对靠近切刀导辊7处的大黄进行切片。

机体1正面位于放置筛盘16位置铰接安装有出料箱门29,出料箱门29的左侧向外连接有第一把手30,打开出料箱门29,可拿出放置筛盘16,将切片后筛好的大黄倒出。机体1正面位于电机箱11位置铰接安装有电机箱门31,电机箱门31的左侧向外连接有第二把手32,通过设置电机箱门31,便于对振动电机12的维修。碎屑收集盒18的外侧上方连接有第三把手33,拉动第三把手33可将碎屑收集盒18抽出,将内部收集的碎屑进行清理。

实施例二

为了在传输过程中对大黄进行烘干,便于切片,对此进行以下优化。

请参阅图1-3,一种大黄深加工用的切片装置,包括机体1,机体1的底端均匀固定设置有支撑柱2,支撑柱2设置为四个,对机体1起支撑作用,其特征在于,机体1的右侧上方设置有进料口3,机体1内与进料口3连接处水平设置有传输装置,通过传输装置将待切片的大黄向前输送,传输装置的上方左侧设置有切片装置,对大黄传输装置行的大黄进行切片,传输装置的下方设置有振动筛盘13,振动筛盘13上方放置有放置筛盘16,电机箱11下方的机体1底部抽拉式设置有碎屑收集盒18。

传输装置包括机体1内右侧径向设置的第一导辊4、左侧径向设置的第二导辊5以及第一导辊4和第二导辊5之间的传输带6,第一导辊4靠近机体1的右侧内壁,第一导辊4与机体1右侧内壁距离为2-3cm,第二导辊5靠近机体1的左侧内壁,第二导辊5与机体1左侧内壁距离为8-10cm。

切片装置包括传输带6上方左侧的机体1内设置的切刀导辊7,切刀导辊7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切刀8,切刀8的尖端向顺时针方向倾斜,传输带6上均匀开设有凹槽9,凹槽9的长度与切刀8的长度一致。当后端凹槽9到达前端凹槽9位置时,后端的切刀8恰好位于该凹槽9内,通过设置凹槽9,使得切刀8将大黄彻底切断。

机体1的下方左右两侧均向内倾斜,机体1内下方设置有电机箱11,电机箱11的上方两侧向内倾斜,防止碎屑堆积在电机箱11上方,电机箱11内固定安装有振动电机12,振动电机12的输出端穿过电机箱11与振动筛盘13连接,振动筛盘13的两侧均通过弹簧14与机体1的内壁连接,电机箱11位于振动筛盘13下方中央处。

振动筛盘13和放置筛盘16的两侧上方均向外倾斜,且与机体1的内壁匹配,放置筛盘16与机体1内壁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圈,振动筛盘13的底壁均匀开设有第一通孔15,放置筛盘16的底壁均匀开设有第二通孔17,第一通孔15的内径与第二通孔17的内径一致。振动电机12驱动振动筛盘13振动,带动放置筛盘16振动,切片后的大黄内掺杂的碎屑通过第一通孔15和第二通孔17被筛下,并落入碎屑收集盒18内。

进料口3下方与机体1连接处向左下方倾斜连接有导料板34,导料板34的下方位于传输带6的上方,便于物料进入传输带6上被向前输送。

第一导辊4固定安装在第一旋转轴19上,第一旋转轴19的一端向后伸出机体1,且与固定安装在机体1上的电机(图中未示出)输出端连接,第一旋转轴19的另一端向前伸出机体1,且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20,第二导辊5固定安装在第二旋转轴21上,第二旋转轴21的一端向前伸出机体1,且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22,第一齿轮20与第二齿轮22之间连接有第一皮带27。电机驱动第一旋转轴19逆时针转动,从而第一齿轮20转动,第一齿轮20带动第二齿轮22同步转动,从而第一导辊4与第二导辊5同步逆时针转动,将传输带6上的大黄向前输送。

第一齿轮20的上方啮合连接有第三齿轮24,第三齿轮24通过第三旋转轴23与机体1连接,切刀导辊7固定安装在第四旋转轴25上,第四旋转轴25的一端向前伸出机体1,且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26,第三齿轮24与第四齿轮26之间连接有第二皮带28。第一齿轮20的逆时针转动,带动第三齿轮24反向做顺时针转动,通过第二皮带使第四齿轮26与其同步顺时针转动,从而切刀8顺时针转动对靠近切刀导辊7处的大黄进行切片。

机体1正面位于放置筛盘16位置铰接安装有出料箱门29,出料箱门29的左侧向外连接有第一把手30,打开出料箱门29,可拿出放置筛盘16,将切片后筛好的大黄倒出。机体1正面位于电机箱11位置铰接安装有电机箱门31,电机箱门31的左侧向外连接有第二把手32,通过设置电机箱门31,便于对振动电机12的维修。碎屑收集盒18的外侧上方连接有第三把手33,拉动第三把手33可将碎屑收集盒18抽出,将内部收集的碎屑进行清理。

传输装置上方设置有烘干装置,烘干装置包括切片装置右侧的机体1内顶壁上固定安装的加热棒10,加热棒10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连接,加热棒10产热可对传输带6上的大黄进行烘干,便于切片。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通过进料口3向机体1内传送装置的传输带6上倒入待切片的大黄,传输带6将大黄向前输送,输送过程中,加热棒10对其进行加热烘干,便于切片,当大黄输送到靠近切片装置时,切片装置的切刀8旋转对其进行切片,切片后的大黄随着传输带6的运动掉入放置筛盘16中,振动电机12驱动振动筛盘13振动,带动放置筛盘16振动,切片后的大黄内掺杂的碎屑通过第一通孔15和第二通孔17被筛下,并落入碎屑收集盒18内,打开出料箱门29,可拿出放置筛盘16,将切片后筛好的大黄倒出,拉动第三把手33可将碎屑收集盒18抽出,将内部收集的碎屑进行清理。机体1正面位于电机箱11位置铰接安装有电机箱门31,便于对振动电机12的维修。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