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94267发布日期:2018-10-02 19:19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作台,其能按需要工作扩展。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多种型号、不同产品的小批量的生产模式来说,在新产品开发的过程中,需要用灵活的生产线来满足不同产品的装配要求。以往沿用传统的固定高度、固定长度的生产线进行产品组装,在遇到生产线长度不够时,会多加一张固定长度的工作台或桌子来解决,这样造成的问题是会有多余的空间浪费,占用了额外的资源和空间。当需要制造另一种型号或尺寸的产品时,则需要将额外增加的工作台或桌子移去。而对于某些产品来说,还需要进行工位之间的运输模拟时,现有的固定式工作台无法实现灵活运输的功能。

为了更好的将精益生产导入到产线设计中,需要对现有的生产线进行优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作台,包括固定台板,其特征在于,该工作台还包括:活动台板,包括至少两个支撑臂,且每个支撑臂包括至少两个被引导件;至少两个引导构件,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支撑臂相对应地设置并相对于固定台板固定;所述至少两个引导构件中的每一个包括:至少两个引导部分,其中的每一个引导部分包括升降部分和连接到该升降部分上端的上搁置部分,所述上搁置部分从该升降部分的上端平行于固定台板延伸,相应支撑臂的相应被引导件能在相应引导部分的升降部分和上搁置部分中运动,以实现活动台板在收回位置和伸展位置之间的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两个引导构件中的每一个包括第一引导部分和第二引导部分,所述第一引导部分包括相对于固定台板倾斜的升降部分、从该升降部分的上端平行于固定台板向外延伸的上搁置部分、和从该升降部分的下端平行于固定台板向内延伸的下搁置部分,所述第二引导部分包括相对于固定台板垂直的升降部分、从该升降部分的上端平行于固定台板向内延伸的上搁置部分、和从该升降部分的下端平行于固定台板向内延伸的下搁置部分;当活动台板的每个支撑臂的每个被引导件位于相应引导构件的相应上搁置部分时,活动台板被支撑在与固定台板齐平的伸展位置;当活动台板的每个支撑臂的每个被引导件位于相应引导构件的相应下搁置部分时,活动台板位于固定台板下方的收回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在收回位置中,活动台板位于固定台板下方;在伸展位置中,活动台板与固定台板齐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至少两个引导部分每一个还包括下搁置部分,下搁置部分连接到升降部分的下端,且所述下搁置部分从升降部分的下端平行于固定台板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升降部分相对于固定台板垂直或倾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升降部分还包括与固定台板平行的一处或多处中间搁置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在活动台板的远离固定台板的一端设置平衡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至少两个支撑臂的每个被引导件是在相应引导部分中滑动的滑动件和/或在相应引导部分中滚动的滚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工作台还包括锁定结构,其在活动台板位于伸展位置时,将活动台板相对于固定台板锁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每个活动台板和固定台板相接合的边缘被斜切,使得二者在抵靠时能匹配接合在一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台具有的优势是能以简单可靠的方式实现对工作台台面的扩展,以便根据零件尺寸、产品要求等实现灵活的工作台面长度、高度等的选择。在活动台面收回时,其可以隐藏在固定台面下方,从而不会占据额外空间,避免空间浪费。这种可扩展的工作台适于多种型号的小批量产品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可扩展工作台的透视图;

图2是图1所示工作台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引导构件的透视图;

图4-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他优选实施例的针对引导构件所作的改进的示意图。

应理解,为便于理解和展示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的部件、结构等未均按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仅是参考附图和通常使用而言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在全部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在图1示出,提出一种可扩展的工作台,其包括固定台板1、对固定台板1进行支撑的支撑框架2、位于固定台板1左右两侧的活动台板3(如下文所述,其可以为一个)、连接到该各活动台板3且分别设置在其两侧的支撑臂4、与每个支撑臂4相对应的引导构件5。每个活动台板3能在位于固定台板1下方的收回位置和与固定台板1齐平的伸展位置之间运动。每个引导构件5相对于固定台板1固定,即可以直接固定到固定台板1或可以固定到支撑框架2或固定到其他结构。

应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于每一个活动台板3来说,设置在两侧的支撑臂4以及相应引导构件5在结构上是相同的且是对称设置的,故后文中仅针对右侧台板3的位于工作台右后方的一个支撑臂4及其一个相应引导构件5进行描述。

参见图1-3,引导构件5包括第一引导部分51和第二引导部分52。支撑臂4包括能设置于第一引导部分51中以受其引导而进行运动的第一被引导件41,和能设置于第二引导部分52中以受其引导而进行运动的第二被引导件42。

第一引导部分51具有升降部分511,该升降部分511能引导第一被引导件41沿上下方向的升降运动。在本优选实施例中,该升降部分511朝向右上方倾斜;同样,第二引导部分52具有升降部分521,该升降部分521能引导第二被引导件42沿上下方向的升降运动,在本优选实施例中,该升降部分521平行于上下方向,或者说垂直于活动台板。

进一步地,第一引导部分51还包括从升降部分511的上端平行于固定台板1向外(即朝向固定台板1的外侧,图3中的右侧)延伸的上搁置部分512,且第二引导部分52还包括从升降部分521的上端平行于固定台板1向内(即朝向固定台板1的内侧,图3中的左侧)延伸的上搁置部分522。在第一被引导件41位于该上搁置部分512且第二被引导件42位于该上搁置部分522时,活动台板3位于与固定台板1齐平的伸展位置,从而活动台板3能被稳定地支撑在伸展位置。

为适应不同长度的活动台板,第一引导部分51还可以包括从升降部分511的下端平行于固定台板1向内延伸的下搁置部分513,且第二引导部分52包括从升降部分521的下端平行于固定台板1向内延伸的下搁置部分523。在第一被引导件41位于该下搁置部分513且第二被引导件42位于该下搁置部分523时,活动台板3位于在固定台板1下方的收回位置,从而活动台板3能被稳定地支撑在收回位置。

下面针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结构,描述活动台板的扩展操作过程:

-在活动台板3位于收回位置,第一被引导件41位于该下搁置部分513,且第二被引导件42位于该下搁置部分523时,向右拉动活动台板3,第一被引导件41将沿该下搁置部分513向右运动,且第二被引导件42将沿该下搁置部分523向右运动;

-随着活动台板3被进一步向右拉动,第一被引导件41将沿升降部分511向右上方运动,而此时第二被引导件42仍沿下搁置部分523运动,此时活动台板3相对于固定台板1倾斜;

-随着活动台板3被进一步向右拉动,第一被引导件41运动经过升降部分511并在上搁置部分512中运动,第二被引导件42抵达升降部分521的下端,此时操作者将活动台板3向上抬起,活动台板3将以第一被引导件41为支点转动,即在以第一被引导件41为支点的情况下,第二被引导件42在升降部分521中向上运动;

-在活动台板3转动结束且第二被引导件42抵达升降部分521的上端时,活动台板3与固定台板1处于同一高度,随后将活动台板3向左朝向固定台板1推动,第一被引导件41将沿上搁置部分512向左运动,且第二被引导件42将沿上搁置部分522向左运动,直到活动台板3抵靠固定台板1并与之齐平,达到如图1所示的状态,此时,第一被引导件41被上搁置部分512支撑,且第二被引导件42被上搁置部分522支撑,完成工作台台板扩展操作。

活动台板3的收回操作是上述扩展操作的逆向操作,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针对右侧活动台板3进行了描述,而根据实际需要,如图1所示,工作台的左侧工作台3可以具有相同或类似引导结构的。另外,工作台也可以仅包括右侧活动台板3或仅包括左侧活动台板3。

根据工作台的具体结构和实际工作需要,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实施本实用新型,和/或从不同方面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改进。

根据另一实施例,上述优选实施例中的引导构件5的第一和第二引导部分51、52的下搁置部分513、523可以省略,即如图4所示,第一和第二引导部分51、52各自仅包括倾斜的升降部分511、521和上搁置部分512、522。在活动台板3从收回位置向伸展位置的运动过程中,活动台板3首先被向右拉动时,第一和第二被引导件41、42分别沿升降部分511、521向右上运动;在抵达升降部分511、521的上端后,将活动台板3向左推动,使第一和第二被引导件41、42分别沿上搁置部分512、522向左运动,直到活动台板3与固定台板1抵靠齐平。优选地,为有助于活动台板3与固定台板1齐平抵靠,活动台板3和固定台板1相接合的边缘可以被斜切,例如沿45°角斜切,使得二者在抵靠时能匹配接合在一起,如图4所示。

根据又一优选实施例,在引导构件均包括下搁置部分的情况下,升降部分可以不是倾斜的,而是均垂直于活动台板(例如均采用上述实施例中引导构件52的构造)。进而,在活动台板从收回位置向伸展位置运动时,支撑臂上的被引导件将首先沿相应引导部分的下搁置部分运动到升降部分的下端,此时通过操作者或通过其他机构,使得被引导件沿相应升降部分垂直向上运动并到达升降部分的上端,随后让被引导件沿上搁置部分朝向固定台板运动,以使得活动台板抵达伸展位置并与固定台板齐平。活动台板的收回操作为上述操作的反向操作,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又一实施例,还可以针对倾斜或垂直的升降部分进行改进。图5和6仅示出了针对第一引导部分51的升降部分511所作的改进,但可以理解,升降部分512可以同样或类似地改进。如图5和6所示,对升降部分511增加与固定台板1平行的一处或多处中间搁置部分H,从而可以使得活动台板3能定位在收回位置和伸展位置之间的不同高度处,以满足不同的工作需要。应理解,对于图5和6所示的实施例,可以进一步设置连接到升降部分下端的如上所述的下搁置部分,再次不在赘述。

根据又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工作台可以包括左右两个活动台板3,二者的相应引导结构对称设置且操作方式相同。进而,采用如上所述的引导结构,工作台还可包括设置在固定台板1的前侧和/或后侧的活动台板(未示出)。

另外,对于每一个活动台板,除了位于活动台板两侧的支撑臂和相应引导构件以外,还可以在活动台板的中间部位设置两个以上支撑臂和与之相对应的两个以上引导构件。而且,每个支撑臂可以包括两个以上被引导件,相应地每个引导构件包括与被引导件数量相对应的引导部分。

另外,为了便于操作并提高活动台板的平衡性,还可以在活动台板的远离固定台板的一端设置平衡杆,即如图1所示的平衡杆6。

另外,在图1-6所述的实施例中,引导构件中的引导部分可以是引导沟槽,而被引导件可以是设置在支撑臂上的滑动件,优选是圆柱形的,使得滑动件能在引导沟槽中滑动。但是,应理解,在图1-6所述的实施例中,被引导件也可以被替换为设置在支撑臂上的滚动件,使得滚动件能在引导沟槽中滚动。另外,根据另一优选实施例,作为被引导构件的滑动件和滚动件可以组合使用。

根据进一步优选实施例,还可设置锁定结构(未示出),以在活动台板3抵靠固定台板1并与之齐平时(即位于伸展位置时)和/或在活动台板位于收回位置时,将活动台板3相对于固定台板1锁定,防止活动台板3相对于固定台板1运动。锁定结构例如采用插销和插孔锁定、卡扣锁定、夹紧锁定等形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任何形式和结构的锁定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应当注意到,尽管在参照各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已经在说明书中被描述并且在附图中被图示,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优选的实施方式,实施例中的某些技术特征对于解决特定的技术问题可能并不是必需的,从而可以没有或者省略这些技术特征而不影响技术问题的解决或者技术方案的形成。进一步地,一个实施例的特征、要素和/或功能可以与其它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特征、要素和/或功能适当地相互组合、结合或者配合,除非该组合、结合或者配合明显不可实施。从前述应理解,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所有目的,且系统和方法的其他优点是明显且固有的。应理解,一些特征和子组合是客用的且可以不参照其他特征和子组合来使用。应认为这都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