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6016发布日期:2019-02-10 23:16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芯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电子锁结构。



背景技术:

钥匙盒,顾名思义是用来存放钥匙的盒子。一般来说,我们习惯出门时带好一大串门钥匙,包括单元大门、防盗门、车库门、信箱门等等,随身携带十分的不方便,同时还有忘带或遗失的可能,因此用来存放钥匙的钥匙盒应运而生。

现有的钥匙盒以机械式的锁具为主,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的《钥匙盒密码锁》(CN104234528A),包括锁环、后锁体、前锁体、后锁闸组、锁闸座和锁头,所述前锁体与后锁体铰接,前锁体与后锁体闭合后形成一用于容置钥匙的空腔,锁闸座固定安装于后锁体内,锁头包括壳体、内密码轮、外密码轮、中心轴、密码轮弹性件、前锁闸组和控制板,所述壳体固定于前锁体上,前锁闸组定位于壳体朝向后锁体一侧,且前锁闸组沿锁闸座开槽内凹坑深度方向能够弹性滑动,中心轴轴向能够滑动设定距离插设于壳体朝向前锁体一侧内部,密码轮弹性件和若干内密码轮依次套设于中心轴外侧,外密码轮套设于内密码轮外侧且能够带动内密码轮旋转,密码轮弹性件轴向两端分别紧抵壳体内侧壁和与之相邻的内密码轮轴向端面,中心轴能够带动内密码轮轴向滑动脱离外密码轮,外密码轮圆周外侧壁上的密码标号能够露出前锁体外侧,内密码轮圆周外侧面上设有一段内凹结构,控制板一端紧抵内密码轮圆周外侧面,控制板另一端紧抵前锁闸组背向锁闸座凹坑一侧,控制板另一端上还设有能够伸入到锁闸座长条形槽内的触角,该触角能够限制后锁闸组沿长度方向收缩。在使用时,密码处于正确的开锁密码时,既可实现前锁体打开。

如上所述,机械字轮密码锁结构一方面结构上较为复杂,使得开启及官码设置较为不便,另一方面在密码正确后,仍需要人工开启。更重要的是,目前此类钥匙盒采用的锁具均为锁舌与锁孔配合完成锁合,锁舌通过单个弹簧的弹力作为支撑锁舌与锁孔闭合的锁合力,在外力的敲击、震动后,难免会出现误开启的问题,安全性较差。

因此,需要研发一种方便开启,安全级别更高的钥匙盒,解决现有产品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锁结构,通过结构的改良,可防止在外力作用下被错误开启,提高锁具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锁结构,包括驱动电路、锁舌片以及与锁舌片连接的安装组件,

所述驱动电路用于接收控制电路的开锁信息,控制对所述锁舌片的作用;

所述安装组件包括锁支架,位于锁支架上的转轴及设于转轴上的锁钩弹簧,所述锁舌片套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锁钩弹簧的作用端与所述锁舌片连接,所述锁舌片上设有锁钩槽,该锁钩槽与所述壳体上的锁合销钉配合;

所述锁舌片通过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锁钩弹簧配合,获得以所述转轴为中心轴正、反转动的自由度,使所述锁钩槽与所述锁合销钉构成咬合或分离两种状态。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电源、控制电路以及马达,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马达的旋转,所述马达输出的主轴设有一凸轮结构,所述安装组件中的转轴与所述主轴平行布置,所述锁舌片的外缘面与该凸轮结构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凸轮结构为,所述主轴一侧设有一斜向切口,所述锁舌片的外缘面与该斜向切口配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锁舌片的外缘面上依次设有锁合凹陷、开锁定位槽以及限位凸起,所述锁合凹陷与所述主轴外缘面配合,所述开锁定位槽与所述斜向切口配合,且所述限位凸起抵于所述斜向切口与主轴外缘面的交界处,使所述锁舌片限定于开锁状态;所述锁钩弹簧的作用端扣于所述限位凸起上,使锁舌片以转轴为中心向所述主轴侧转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马达的主轴上套设有一复位弹簧,所述马达通过电源驱动正转,并通过所述复位弹簧的反向力复位。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锁舌片上的锁钩槽由两侧槽壁及内凹弧面构成,一侧槽壁向外延伸构成锁合压块,所述锁合销钉作用于该锁合压块上,使所述锁舌片反向旋转,拉伸所述锁钩弹簧,所述锁钩槽与所述锁合销钉形成咬合状态。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采用驱动电路控制锁舌片的活动,实现电子式自动开锁,即当控制电路发送信号给驱动电路,驱动电路驱动锁舌片运动,脱离锁合销轴,从而打开被锁盒盖,与以往的结构相比,无需再点击开锁或同类的按键,便可自动开启盒盖,提升用户体验;

2.锁机构包括锁舌片、马达、主轴及复位弹簧,锁舌片通过一凸轮结构与主轴相连,当马达转动时,带动锁舌片一并转动,自锁合凹陷至开锁定位槽,并由限位凸起限位,也就是从锁合状态转入打开状态,反之则通过锁合销轴推压锁舌片,使其反向旋转,复位弹簧使主轴复位与锁合凹陷配合,完成壳体的锁合,利用锁舌片上的凸起及凹陷分别与主轴上的凸轮结构配合,实现开锁与锁合,结构紧凑且巧妙,同时将锁舌上下运动的方式改为旋转方式,具有较强的抗外力敲击、震动的能力,防止误开启,提高使用安全性;

3.采用干电池作为电源,使用方便,结构紧凑,适用于各类盒体的安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示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壳体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去除电池及锁结构上盖板后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锁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锁舌片与锁合销钉咬合状态示意图;

图7是图6的半剖剖面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锁舌片与锁合销钉分离状态示意图;

图9是图8的半剖剖面示意图。

其中:1、壳体;2、空腔;3、前面板;4、锁机构;5、锁舌片;6、安装组件;7、锁支架;8、转轴;9、锁钩弹簧;10、锁钩槽;11、锁合销钉;12、电池;13、马达;14、主轴;15、斜向切口;16、锁合凹陷;17、开锁定位槽;18、限位凸起;19、复位弹簧;20、锁合压块;21、保护罩盖;22、固定螺孔;23、LED照明灯;24、钥匙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一种电子锁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将锁结构运用于钥匙盒上。参见图1~9所示,包括壳体1,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用于储物的空腔2,所述壳体1正面设有用于密码输入的前面板3,该前面板3的内侧设有锁机构4及控制电路,所述锁机构4为电子锁,包括驱动电路、锁舌片5以及与锁舌片5连接的安装组件6,

所述驱动电路用于接收控制电路的开锁信息,控制对所述锁舌片5的作用;

所述安装组件6包括锁支架7,位于锁支架7上的转轴8及设于转轴8上的锁钩弹簧9,所述锁舌片5套设于所述转轴8上,所述锁钩弹簧9的作用端与所述锁舌片5连接,所述锁舌片5上设有锁钩槽10,该锁钩槽10与所述壳体1上的锁合销钉11配合;

所述锁舌片5通过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锁钩弹簧9配合,获得以所述转轴8为中心轴正、反转动的自由度,使所述锁钩槽10与所述锁合销钉11构成咬合或分离两种状态。

如图7、9所示,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电池12、控制电路以及马达13,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马达13的旋转,所述马达13输出的主轴14设有一凸轮结构,所述安装组件6中的转轴8与所述主轴14平行布置,所述锁舌片5的外缘面与该凸轮结构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凸轮结构为,所述主轴14一侧设有一斜向切口15,所述锁舌片5的外缘面与该斜向切口15配合。利用斜向切口15到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形成凸轮效果,锁舌片5通过与不同距离外缘面的配合,实现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切换。具体配合方式如下为:

所述锁舌片5的外缘面上依次设有锁合凹陷16、开锁定位槽17以及限位凸起18,所述锁合凹陷16与所述主轴14外缘面配合,所述开锁定位槽17与所述斜向切口15配合,且所述限位凸起18抵于所述斜向切口15与主轴14外缘面的交界处,使所述锁舌片5限定于开锁状态;所述锁钩弹簧9的作用端扣于所述限位凸起18上,使锁舌片5以转轴8为中心向所述主轴14侧转动。

当主轴14正转(顺时针转动)时,斜向切口15被转向锁舌片5,锁舌片5在锁钩弹簧9的作用力下,向主轴14侧转动,从锁合凹陷16转向开锁定位槽17,直至抵于限位凸起18上,如图9所示,在此状态下,锁舌片5上的锁钩槽10脱离锁合销钉11,如图8所示,壳体1的前面板3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打开。

相反的,在关闭前面板3时,需要主轴14及锁舌片5分别复位。所述马达13的主轴14上套设有一复位弹簧19,使主轴14反向转动(逆时针转动)。同时,所述锁舌片5上的锁钩槽10由两侧槽壁及内凹弧面构成,一侧槽壁向外延伸构成锁合压块20,所述锁合销钉11作用于该锁合压块20上,使所述锁舌片5反向旋转,拉伸所述锁钩弹簧9,所述锁钩槽10与所述锁合销钉11形成咬合状态。

在关闭前面板3时,则合上前面板3,由于锁合销钉11推压锁舌片5上的锁合压块20,使锁舌片5从开锁定位槽17切换至锁合凹陷16,而此时主轴14在复位弹簧19的作用力下,反向旋转,斜向切口15向下主轴14外缘面抵于锁舌片5的锁合凹陷16内,如图7所示,锁定锁舌片5不可再回转,此时锁钩槽10与锁合销钉11咬合状态,如图6所示,实现壳体1的前面板3锁合。

在咬合与分离两种状态的切换中,利用的是锁钩弹簧9与复位弹簧19的相互配合,从而使驱动电路中只需要使用干电池12(直流电)驱动马达13向一个方向转动即可,无需考虑复位的驱动力,简化驱动,便于安装,结构也更为小巧、紧凑。

如图2、3所示,所述前面板3的外侧设有保护罩盖21,所述保护罩盖21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1的底面,其另一端通过卡扣与所述壳体1的顶面卡合连接。实现对壳体1前面板3的防尘防水保护,打开保护罩盖21,输入开锁密码。所述壳体1背侧设有若干个固定螺孔22,所述壳体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门侧墙面上。

所图4所示,所述壳体1内壁设有LED照明灯23及钥匙挂钩24,该LED照明灯23的延时开关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当壳体1前面板打开时,所述LED照明灯23点亮,并通过延时开关延时后自动关闭。

壳体1外侧还设有应急插口,当电池12电量不足时,可通过应急插口插入外接电源(如现有的移动电源),即可应急启动,在输入正确密码后,打开壳体1,更换新的电池12,恢复正常使用。

实施例二,一种电子锁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其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似,不同点在于:所述驱动电路中可选择采用接入交流电,通过控制电路控制马达的正、负极通路,从而实现主轴的正、反转,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无需使用复位弹簧来复位主轴。该方案不如实施例一结构简单,实施例一的双弹簧更为优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