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扭力传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5222发布日期:2018-12-07 23:20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扭力传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宇航产品组件的装配,尤其是一种应用于航天器组件内部空间狭小低矮部位中各部件、零件、管道、线缆的螺钉安装固定操作的扭力传递装置。



背景技术:

宇航产品为适应运载器和承载舱体的要求,各部件、零件、管道、线缆等都安装得非常紧凑,导致留给用于安装固定紧固件的空间就很紧凑狭小,有时在高度和宽度空间同时受限,因而不能按常规的方法用标准工具对这些紧固件进行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扭力传递装置,可适用于航天器组件内部空间狭小低矮部位中各部件、零件、管道、线缆的螺钉安装固定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扭力传递装置,包括机座组件、扭力输入块、扭力传递组件、扭力输出块;所述扭力输入块用于承载外部工具所施加的扭力,所述扭力输入块将此扭力传递至所述扭力传递组件上,所述扭力传递组件用于将所述扭力输入块上的扭力传递至所述扭力输出块上;所述扭力输出块用于将所述扭力传递组件传递来的扭力传递到安装于其上的紧固工具上;

所述扭力传递组件包括多个相互啮合的渐开线扭力传递齿轮;所述机座组件用于容纳安置所述扭力输入块、所述扭力传递组件和所述扭力输出块,所述机座组件包括上盖板、隔板、下盖板,所述上盖板、隔板、下盖板固定连接组成所述机座组件。

优选的,所述隔板上设置有扭力传递组件安装孔,所述扭力传递组件安装于所述扭力传递组件安装孔内,所述隔板的厚度大于所述扭力传递组件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的内侧开有所述扭力传递组件的转动轴安装沉孔,用于安装所述扭力传递组件的齿轮轴。

优选的,所述隔板的厚度比所述扭力传递组件的厚度大0.3mm。

优选的,所述扭力输入块和所述扭力输出块中心均开有一标准1/4″开口的六角形孔,所述扭力输出块能沿自身轴线转动,所述扭力输出块的两端面各高出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表面,确保安装在其六角形孔内的工具定位端面不与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表面接触。

优选的,所述扭力输出端的所述紧固工具上设置有防脱落构造,用于防止工具掉入安装空间。

优选的,所述扭力传递齿轮数量为奇数,以使所述扭力输入块和所述扭力输出块的旋转方向一致。

优选的,所述扭力输入块和所述扭力输出块相同,扭力输入块外周齿轮、扭力输出块外周齿轮、扭力传递组件齿轮的齿轮模数和齿数相等。

优选的,还包括串接部,所述串接部用于将一所述扭力传递装置与另一所述扭力传递装置串接。

优选的,所述串接部包括串联定位块、串联扭力传导柱、弹性档圈,一扭力传递装置的所述扭力输入块与另一个扭力传递装置的所述扭力输出块通过所述串联定位块对齐,所述串联扭力传导柱的上端与该扭力传递装置的所述扭力输入块连接、所述串联扭力传导柱的下端与另一个扭力传递装置的所述扭力输出块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扭力传递装置可用于螺钉的装配和拆卸,所提供的三明治式夹板结构使传递扭力的齿轮被封闭其中,使本装置在操作时免于异物夹入齿轮中而影响操作,同时便于把握控制;

(2)本实用新型的传递扭力的齿轮安装于整体式夹板结构中,进行操作时,对目标紧固的指向性是确定的,不会因为紧固件的位置不水平或者不垂直而产生扭动、弯曲等无法操作的现象,同时,因为本装置无扭动、弯曲,所以不会危及周围的元器件;

(3)本装置在需要时可以串接,用于对深处或者更远处的紧固件进行操作;

(4)本装置的扭力输入块外周齿轮、扭力输出块外周齿轮、扭力传递组件齿轮的齿轮模数和齿数相等,且齿轮数量确定,所以从扭力输入端至扭力输出端的扭力阻力矩也是确定的;同时,所述扭力传递齿轮数量为奇数,只要在扭力输入端的力矩加上本装置的阻力矩即可保证输出端的力矩与输入端的力矩的大小和方向一致;

(5)本装置结构简单,可根据需要更换不同形式和规格的扭力输出工具,适用性和通用性较强;

(6)本装置无电感和磁性部件,不会对所装配的螺钉产生感应磁场或剩磁,符合宇航电子产品的装配要求。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半剖状态);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单个应用示例简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串联组合示例简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串联组合分解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扭力输出工具;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扭力输出工具;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串联扭力传导柱;

图中标记:0-扭力传递装置;1-机座组件;101-上盖板;102-隔板;103-下盖板;104-螺钉组;2-扭力输入块;3-扭力传递组件;301-扭力传递齿轮;302-齿轮轴;4-扭力输出块;501-串联定位块;502-串联扭力传导柱;503-弹性档圈;504-扭力输出工具;504A-用于内六角螺钉的接头;504B-用于接上标准套筒对外六角螺钉进行紧固的接头;6-施力工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该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做出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下方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参见图1,一种扭力传递装置,包括机座组件1、扭力输入块2、扭力传递组件3、扭力输出块4;所述扭力输入块2用于承载外部工具所施加的扭力,所述扭力输入块2将此扭力传递至所述扭力传递组件3上,所述扭力传递组件3用于将所述扭力输入块2上的扭力传递至所述扭力输出块4上;所述扭力输出块4用于将所述扭力传递组件3传递来的扭力传递到安装于其上的紧固工具上;

参见图2,所述扭力传递组件3包括多个相互啮合的渐开线扭力传递齿轮301,传递组件中的这组扭力传递齿轮301每俩俩啮合,用于将扭力输入块2的扭力传递至扭力输出块4;所述机座组件1用于容纳安置所述扭力输入块2、所述扭力传递组件3和所述扭力输出块4,所述机座组件1包括上盖板101、隔板102、下盖板103,所述上盖板101、隔板102、下盖板103固定连接组成所述机座组件;参见图3,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座组件1由上盖板101、隔板102、下盖板103等通过螺钉组104实现固定连接,当然,上盖板101、隔板102、下盖板103也可采用其他常规的紧固方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扭力传递装置可用于螺钉的装配和拆卸,所提供的三明治式夹板结构使传递扭力的齿轮被封闭其中,使本装置在操作时免于异物夹入齿轮中而影响操作,同时便于把握控制;而且传递扭力的齿轮安装于整体式夹板结构中,进行操作时,对目标紧固的指向性是确定的,不会因为紧固件的位置不水平或者不垂直而产生扭动、弯曲等无法操作的现象,同时,因为本装置无扭动、弯曲,所以不会危及周围的元器件。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102上设置有扭力传递组件安装孔,所述扭力传递组件安装于所述扭力传递组件安装孔内,所述隔板102的厚度大于所述扭力传递组件3的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的内侧开有所述扭力传递组件的转动轴安装沉孔,用于安装所述扭力传递组件3的齿轮轴302。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102的厚度比所述扭力传递组件3的厚度大0.3mm。根据需要,所述上盖板101还开有2个3mm的小孔,用以向内部组件加注润滑剂。

进一步的,所述扭力输入块2和所述扭力输出块4中心均开有一标准1/4″开口的六角形孔,所述扭力输出块能沿自身轴线转动,所述扭力输出块4的两端面各高出所述上盖板101和所述下盖板103表面,确保安装在其六角形孔内的工具定位端面不与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表面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扭力输出块4的输出端的所述紧固工具上设置有防脱落构造,用于防止工具掉入安装空间。可选的,所述紧固工具为螺纹紧固工具,该紧固工具上设有档圈槽用于安装弹性档圈503,以防止工具脱落。

进一步的,所述扭力传递齿轮301数量为奇数,确保扭力输入块2和扭力输出块4的旋转方向一致。

根据需要,本实施例还可包括串接部,所述串接部用于将一所述扭力传递装置与另一所述扭力传递装置串接,用于对深处或者更远处的紧固件进行操作。

具体的,所述串接部包括串联定位块501、串联扭力传导柱502、弹性档圈503,一扭力传递装置的所述扭力输入块2与另一个扭力传递装置的所述扭力输出块4通过所述串联定位块501对齐,所述串联扭力传导柱502的上下两端与分别与该扭力传递装置的所述扭力输入块2与另一个扭力传递装置的所述扭力输出块4连接。结合图5、图6,所述串联定位块501为一框体,所述框体的尺寸与叠合放置的两个扭力传递装置的外轮廓匹配,所述框体用于容置一扭力传递装置0的所述扭力输入块2与另一个扭力传递装置0的所述扭力输出块4,所述串联定位块501上还设置有穿插孔,以便所述串联扭力传导柱502穿过所述穿插孔后两端分别与一扭力传递装置的所述扭力输入块2和另一个扭力传递装置的所述扭力输出块4连接,所述串联定位块501的左右开口处靠近两个所述扭力传递装置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凸边,所述凸边用于限制所述扭力传递装置进一步移动,使串接更加稳固。当然,根据需要,所述串联扭力传导柱502的上下两端设置有档圈槽,串接完成后,所述串联扭力传导柱502的上下两端用弹性档圈503装入串联扭力传导柱502的两个档圈槽中,避免在操作过程中串联扭力传导柱502脱落,此步骤可以防止串接后的装置在连接处扭动,确保操作顺利。

参见图4,本扭力传递装置的扭力输入块与施力工具6连接,所述施力工具6可以是内六角螺钉专用扳手;可以是力矩扳手,力矩扳手可以控制扭矩;也可以是自制的专用工具。

本扭力传递装置的扭力输出块4与扭力输出工具504连接,参见图7、图8,所述扭力输出工具504可根据需要更换,例如可为用于内六角螺钉的接头504A,按螺钉大小出力部位尺寸不同;也可为用于接上标准套筒对外六角螺钉进行紧固的接头504B,对外六角螺钉,四方头螺钉进行紧固时使用;此处不一一列举;当然,为了进一步稳固所述扭力输出工具504与扭力输出块4的连接,所述扭力输出工具504上与所述扭力输出块4连接的上下端面圆周也设置有档圈槽用于安装弹性档圈503,以防止脱落。本装置结构简单,可根据需要更换不同形式和规格的扭力输出工具,适用性和通用性较强。

本装置无电感和磁性部件,不会对所装配的螺钉产生感应磁场或剩磁,符合宇航电子产品的装配要求。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扭力输入块2和所述扭力输出块4相同,扭力输入块2的外周齿轮、扭力输出块4的外周齿轮、扭力传递组件3齿轮的齿轮模数和齿数相等,且齿轮数量确定。所以从扭力输入端至扭力输出端的扭力阻力矩也是确定的,在操作前用已经确定的螺钉的拧紧力矩与使用本装置时所施加的拧紧力矩作对比,其差值就是阻力矩;同时,所述扭力传递齿轮数量为奇数,只要在扭力输入端的力矩加上本装置的阻力矩即可保证输出端的力矩与输入端的力矩的大小和方向一致。本实施例的扭力传递装置尤其适用于对扭力力矩精度要求较高的部件。所述扭力输入块2和所述扭力输出块4相同,使串接时所述串联扭力传导柱502的安装更为方便,同时串联扭力传导柱502的上下两端尺寸一致,参照图9,串联扭力传导柱502可设置标准六棱柱,制造和使用更为简便。

首先确定使用本装置的空间深度和高度,确定是否需要将本装置进行串接,然后确定使用装置的阻力矩(在要求有拧紧力矩时),接着在扭力输出块六方孔内装入与所需紧固螺钉配套的工具,即可进行相应的紧固安装操作。

一种扭力传递装置的使用步骤包括:

步骤1:确定本实用新型中扭力输入块2和扭力输出块4转动灵活并同步旋转;

步骤2:确定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空间深度是否需要将本装置进行串联,如需要按步骤7进行,否则按步骤3进行操作;

步骤3:安装的螺钉有拧紧力矩要求时,须分别在序号2扭力输入块和序号4扭力输出块上用力矩测量装置测量本装置的阻力矩,并记录在案,拧紧螺钉时序号2扭力输入块输入的拧紧力矩须加上此阻力矩;

步骤4:在扭力输出块4装上扭力输出工具504,其必须是与安装螺钉相对应的工具,并用弹性档圈503将其锁定在本实用新型的扭力输出块4上;

步骤5:在扭力输入块2的六角孔内装上施力工具6(可以是内六角螺钉专用扳手,可以是力矩扳手,也可以是自制的专用工具);

步骤6:完成上述步骤后,即可对螺钉进行紧固操作了。

步骤7:将一扭力传递装置插入串联定位块501,从对面方向再将另一个扭力传递装置插入串联定位块501,确保两装置上的六角孔对齐,接着将串联扭力传导柱502插入两个手动扭力传递装置的六角孔,最后将弹性档圈503装入串联扭力传导柱502的两个档圈槽中。避免串联扭力传导柱502在工作过程中脱落,此步骤可以防止串接后的装置在连接处扭动,确保操作顺利。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