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指纹箱包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24416发布日期:2019-01-16 00:15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指纹箱包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箱包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指纹箱包锁。



背景技术:

现有的箱包锁,锁紧不牢固,防盗性差,具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箱包锁防盗性差,具有安全隐患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指纹箱包锁。

本实用新型实现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指纹箱包锁,包括锁壳、锁舌、锁舌移动控制组件,锁壳内设有锁舌移动的滑槽,锁舌移动控制组件带动锁舌相对锁壳移动,所述的锁舌移动控制组件包括电机、凸轮、指纹识别器和锁舌复位弹簧,凸轮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凸轮外圆沿轴线方向设有一个拨块,凸轮轴线与锁舌移动方向垂直,锁舌复位弹簧套装在锁舌上,锁舌复位弹簧一端与锁舌接触,锁舌复位弹簧另一端与锁壳固定连接,锁舌上设有与拨块相对应的插槽,锁舌移动控制组件与锁舌形成锁舌处于闭合状态时,凸轮的拨块与锁舌的插槽接触的结构,锁壳内还包括内置电源和电源控制电路,电机和指纹识别器分别与内置电源及电源控制电路电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锁舌状态感应开关和感应开关触碰块,锁舌状态感应开关固定在锁壳上,感应开关触碰块安装在锁舌上,锁舌状态感应开关与感应开关触碰块对应设置,锁舌状态感应开关与内置电源及电源控制电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箱包锁,通过指纹识别器判断使用者的合法身份,加大了开锁的难度,有效的避免了箱包锁非正常状态的开启,提高了箱包锁的安全性。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上锁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开锁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反面立体图。

附图中,1为锁壳、2为锁舌、2-1为插槽、3为电机、4为凸轮、4-1为拨块、5为内置电源和电源控制电路、6为锁舌复位弹簧、7为锁舌状态感应开关、8为感应开关触碰块、9为指纹识别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指纹箱包锁,包括锁壳1、锁舌2、锁舌移动控制组件。锁壳1内设有锁舌2移动的滑槽,锁舌移动控制组件带动锁舌2相对锁壳1移动,实现开锁和上锁。所述的锁舌移动控制组件包括电机3、凸轮4、指纹识别器9和锁舌复位弹簧6。凸轮4安装在电机3的输出轴上,凸轮4外圆沿轴线方向设有一个拨块4-1。凸轮4轴线与锁舌2移动方向垂直,锁舌复位弹簧6套装在锁舌2上,锁舌复位弹簧6一端与锁舌2接触,锁舌复位弹簧6另一端与锁壳1固定连接。锁舌2上设有与拨块4-1相对应的插槽2-1。锁舌移动控制组件与锁舌2形成锁舌2处于闭合状态时,凸轮4的拨块4-1与锁舌2的插槽2-1接触的结构。锁壳1内还包括内置电源和电源控制电路5,电机3和指纹识别器9分别与内置电源及电源控制电路5电连接。为了准确的感应锁舌2是否锁到位,本实施例优选的还包括锁舌状态感应开关7和感应开关触碰块8。锁舌状态感应开关7固定在锁壳1上,感应开关触碰块8安装在锁舌2上,锁舌状态感应开关7与感应开关触碰块8对应设置,锁舌状态感应开关7与内置电源及电源控制电路5电连接。

实际使用时,箱包锁处于上锁状态,此时,锁舌状态感应开关7与感应开关触碰块8接触,凸轮4的拨块4-1插入锁舌2的插槽2-1内,与插槽2-1的槽壁接触,锁舌复位弹簧6在凸轮4的作用下处于压缩状态。需要开锁时,指纹识别器9识别使用者的身份,身份验证通过后,电机2带动凸轮4转动,凸轮4的拨块4-1从锁舌2的插槽2-1中转出,在锁舌复位弹簧6的作用下,锁舌2从锁壳1中弹出,锁舌状态感应开关7与感应开关触碰块8分离,箱包锁被打开。需要上锁时,向内下压锁舌2,锁舌状态感应开关7与感应开关触碰块8接触,此时,锁舌2已移入合适位置,电机2带动凸轮4转动,凸轮4的拨块4-1转动过程中插入锁舌2的插槽2-1内,继续转动过程中,拨块4-1与插槽2-1的槽壁接触并推动锁舌2进一步向内移动,锁舌复位弹簧6被压缩,箱包锁处于上锁状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